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之巅峰召唤TXT下载三国之巅峰召唤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巅峰召唤全文阅读

作者:流香千古     三国之巅峰召唤txt下载     三国之巅峰召唤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922章:白起拒练修罗经,精气神三大领域

    《血神经》对于资质的要求极其苛刻,除了武道资质之外,还需要具备极强的意志,以及血气这两个方面天赋。

    意志方面倒还好说,毕竟为将者见惯了生死,尸山火海中杀出来,意志力都不会弱。

    关键是血气,那是大宗师才能初步涉及的领域,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感应到自身血气。

    贾复自然不觉得白起能练《血神经》,他会传功给白起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嬴昊让他传,二是他也想让白起欠他人情。

    白起能不能练是一回事,但他传不传又是另一回事,只要贾复传功了,就算白起不能练,这也算是个人情,而一位大将军的人情还是相当有价值的。

    不得不说,在经历冥河一事后,贾复的成长也是肉眼可见,不仅仅是武道方面,就连情商都成长了不少。

    贾复小算盘打的满满,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白起不但能练《血神经》,而且契合度还非常高,几乎仅次于他和冥河。

    这就有些离谱了,白起都多大岁数了?已经四十多的他,早就过了习武黄金时期,也从没接触过血气之类的功法,在血气之道竟有着这么高的契合度?

    这要是他少年时期就修炼的话,那现在岂不是比自己都要强了?

    一念至此,贾复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师傅你骗我。

    冥河跟贾复说他在血气方面的天赋举世无双,可这才过去了多久啊?连两个月都不到,他就碰到了一个能和他媲美的人。

    “师傅啊,你口中的举世无双,含金量未免也太低了点吧。”

    贾复一脸无语的自语道,他倒是也没有因此嫉妒白起,修炼血气武道的人太少了,他也希望能将血气武道发扬光大,所以自然是能修炼的人越多越好。

    白起为了练成《血神经》直接选择了废功重修,也就是他的修为本来就不高才敢这么干,这要是换成别人的话,且不论有没有废功的勇气,废功后若是都不能练的话,那可就真的连哭都没处哭了。

    《血神经》不愧是冥河都要苦寻数十年却依旧求而不得的奇功,自白起在修炼并且入门之后,他那连华佗都治不好的旧伤顽疾,很快就有了逐步的恢复的迹象。

    照这个趋势进行下去的话,随着白起的深入修炼,他的旧伤完全可以不药而愈。

    见白起在血气方面的天赋这么高,仅用了半个月就将《血神经》修炼入门,贾复就还想将《修罗经》也传给白起,没想到却被白起给拒绝了。

    白起的拒绝自然是让贾复始料不及,他实在理解不了白起的行为,但还是不希望白起浪费自己的天赋,所以劝道:“大将军,要不你再考虑考虑?《修罗经》可是和《血神经》同级的功法,两者同炼的效果可比单一修炼强得多啊。”

    可白起却笑着摇头拒绝道:“不了,血神修罗两经合练虽更强,但修炼难度也会倍增,一部《血神经》就够我练的了,没必要再分出精力去修炼《修罗经》。”

    白起会拒绝《血神经》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对武道其实没有太高的追求,练《血神经》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疗伤,二是留下后代。

    白起想要和阿青留下子嗣,就必须治好身上的顽疾,打破宗师瓶颈。

    现在白起第一个目标已经要实现了,而第二个等他的伤势恢复后,以他在血气之道方面的天赋,突破宗师乃至是半步大宗师,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甚至白起若是急功近利些,去修炼《北冥神功》这类吸功类的功法,以牺牲未来来终身无法突破大宗师为代价,以加快速成长速度的话,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半步大宗师。

    既然白起的两个目的都能达到,他对武道也没有更高的追求,那自然没必要去修炼《修罗经》了。

    除此之外,白起从贾复这里学到《血神经》,就已经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再要《修罗经》的话,那他除了加入贾复的门派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能够偿还的方式,而他显然不想和冥河有任何的交际。

    “真的不再考虑考虑嘛?”贾复又劝道。

    白起却还是摇头拒绝道:“不考虑,贾复,我跟你们不一样,我一不会亲自上阵杀敌,二也不想成为天下第一,对于我白起来说,练武还没有留下子嗣重要,你也不想我到五十岁才留下子嗣吧?”

    见白起言辞坚定,贾复也不好再多劝,只能在心中暗自惋惜,觉得白起这么好的血气天赋,不同修血神修罗二经太浪费了。

    白起才贾复拒绝后不久,李存孝就找上了门来。

    贾复自然不可能像教白起一样,将《血神经》也交给李存孝,一是李存孝是上清派出身,二是他还想和李存孝竞争天下第一的宝座呢,把自己功法都告诉别人了那还怎么打压。

    李存孝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未来的武道之路早已清晰,也不可能像白起一样废功重修,自然没有觊觎《血神经》的必要,他这次找来也只是想和贾复交流了血气运用方面的心得,毕竟在血气这一领域没人比贾复更擅长了。

    李存孝恢复修为之后就想着更进一步,但大宗师之后可不是那么好突破的,每一个小境界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积累,就更别说他的根基远比寻常大宗师要深厚的多了。

    哪怕将吕岳给种下的五毒印彻底炼化,也不足以让李存孝突破大宗师中期,既然短时间内注定无法突破,那他也就只能对内进行挖掘,将自身已有的能力进一步开发从而提升战力,而加强对自身精气神的运用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罡气、精神力和燃烧内力这三项,一向都被视作是大宗师的标志,但这三者对武者来说其实却是三个全新的领域,所对应的则是人体的精气神。

    精指肉身,当肉体锻炼到一定地步后,所能发挥的明劲、暗劲、化劲都属于肉体力量,血气也是肉体力量的一种,只是属于肉体力量运用的最高级阶段。

    气则指人体内外的气,内气有内力、真气,西方的斗气,天竺的魔气,也都属于人体内力行列,而当人体内气与体外的天地元气相融合,所诞生的气就是罡气,同样他也属于气的高级运用阶段。

    至于神则指是精神,也是人体三宝中最重要,也最难以提升的一项,同时还是突破玄级的关键。

    绝大多数的武者在大宗师之前,都只能接触和提升精气神中的一项,唯有在突破到大宗师之后才能三者一同提升,并且涉及到罡气、血气、精神这三大领域。

    至于大宗师之后的修炼,也都是强加自身的精气神,直至彻底圆满后才能向玄级突破。

    大宗师对于精气神三者的开发,目前要数罡气的运用方式最多,其次是精神力,深耕此道者能用来施展幻术、催眠,但对于血气方面的运用方法却少的可怜。

    绝大多数的大宗师在突破准半玄之前,对于血气的运用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燃烧内力。

    强如李存孝、项羽、嬴昊、任红昌这样的天骄,也只是能感受到自身血气,以及在动用一些固定招数时,才能被动调动自身少量的血气,而无法做到主动使用自身的全部血气。

    但贾复却打破了这一常识,修炼了《血神经》的他,早在宗师境界就能主动使用自身血气,他对于血气的运用不止是李存孝、项羽强,哪怕是一些专修血气的大宗师都远不如他。

    血气的强弱取决于肉身的强度,而李存孝空有一副强大的肉身,但他对血气地运用却还停留在最初级的层次。

    犹如抱金过市场的孩童,空有宝山却不知该如何运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存孝才想通过和贾复交流心得,来提升自己对于血气的运用。

    贾复虽不能传授李存孝功法,但和他交流血气运用的还是可以的。

    两人在经过一番交流之后,李存孝也是如获至宝,对于血气之道有了更深的感悟,迫不及待的想闭关提升自己对血气的掌控。

    就这样,才任职兖州大都督的李存孝,甚至连本职工作都顾不上了,把全部的军务都推给了自己的副将赵云,自己不是和贾复交流血气心得,就是闭关攻克血气运用方面的难关。

    听完郭嘉的讲述后,嬴昊的嘴角不由抽动起来,对于李存孝的这种不靠谱行为,他不但不能多说什么,反而还要鼓励他,毕竟李存孝的战力提升了对于国家也是好事。

    对此,嬴昊虽能表示理解,但却并不看好,因为作为肉体力量高级运用的血气,本就不是大宗师初期所能掌握的能力。

    贾复能够对自身血气运用自如,一是因为他主修的是《血神经》,二则是他专精血气领域,人家是专业的啊。

    李存孝一不会《血神经》,二也没有专精血气领域,在血气领域还是业余选手的他,却想要一步成为专业选手,其难度不亚于小学生去做大学奥数题。

    太难了。

    “李存孝那边先不去管他,他这个大都督,哪怕仅仅是挂名,也必须当到中原大战结束。”嬴昊沉声道。

    此言一出,本想劝嬴昊更换都督人选的贾复也闭嘴了。

    现在是李存孝自己不作为,放着本职工作不干却跑去闭关,给你机会你都不中用,那换人自然也很正常。

    当然了,以李存孝的威望,哪怕他什么都不干,仅仅只是挂个名,也依旧有着极大的震慑力,也正是因此嬴昊才能允许他占着茅坑不拉屎。

    “陛下,青州刺史范仲淹上书,如今青州虽然已经一统,但青南的问题还有很多,一直军管也无法解决问题,故希望朝廷能够早日定下青南三郡的太守人选。”贾诩进言道。

    嬴昊听到这话后,想的不仅仅是青南三郡太守的人选,还有青州刺史的新人选。

    政治98(+2)的范仲淹,这些年虽把青北四郡治理的不错,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跟诸葛亮、卫鞅等政治破百的刺史比,其政绩显然是要差很多的。

    当然,这并不是嬴昊换掉范仲淹的理由,主要原因还是现在青州统一了,可是青南三郡的问题还很大,以范仲淹98点的统帅属性,未必能够解决得了青南三郡的问题,就算能解决也肯定是事倍功半。

    但是有这么一个人,他若是能担任青州刺史的话,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人就是……张良。

第2923章:大秦第一位总督,青徐总督张子房

    之所以张良最为适合,自然是因为青南三郡,以及徐州的百姓,大部分都是明教信徒,而明教的前身可是太平教。

    太平教名字虽变成了明教,但教义却没变。

    哪怕在明国新编的明教教义下,太平教时期的天地人三大将军,也依旧是明尊之下的三大神祇。

    明国这个国家的体制,跟其他所有国家都不一样,它属于****的国体。

    身为明王的朱棣,既是君主,又是教主,而明教的新教义自然是在朱棣主持下完成的。

    朱元璋还活着时就重新编撰了明教教典,只是还没来得及写完就被嬴昊给刀了,直到朱棣继位后一年才重编完毕。

    朱棣在朱元璋的基础上,继续尊天公、地公、人公三大将军,为明教三大主神,但却把明尊列于三神之上。

    张角三兄弟就是天地人三大主神的转世身,不过明尊的转世身却从第一位明帝张胜,给改成了他的父亲朱元璋。新版明教教典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天地人三大主神下凡,虽是为了拯救世人,洗清罪恶,但他们还不够强,所以才会被邪神所钟爱的大汉击败,但三神还有

    另一个重任那就是庇护还未成长起来的明尊。

    明尊在明教教义中是最强神祇,凌驾于盘古、女娲、太一等所有上古大神之上,只要能够成长起来就能荡涤诛邪,轻松完成救世,然后回归神界。但奈何这一世的邪神过于强大,再加上神灵内部出现了叛徒(张胜),以至于明尊都还没成长起来,就被其联合邪恶的妖神转世身嬴昊给谋害了,这才有了

    明尊的长子的转世朱棣临危受命。

    至于为什么在天公陨落之后,本该庇护明尊的地公和人公,如今却都站在妖神嬴昊这边?朱棣给出的解释则是两大神明都被妖神给蛊惑了。

    朱棣其实也知道宗教是把双刃剑,但以他当时所面临的局面,利用宗教可以让他迅速稳定内部,所以他才会选择了吞下这枚迟早会反噬的苦果。

    为了让这个反噬来的晚些,朱棣也一直在给自己的设定打补丁,比如地公人公两大神明都被蛊惑了,就是他给自己打的补丁之一。

    至于为何不像黑嬴昊一样,直接将张良这个个人也妖魔化?

    自然是因为张良在明教中的地位太高,朱棣若是妖魔化张良的话,那就是在破坏明教神系的神圣性,等于动摇了明教的核心他又岂会自己挖他自己的根基。

    嬴昊在看到朱棣编的明教神话后直接被气笑了。

    他倒不是气朱棣污名化自己,和朱棣跟他有杀父之仇,朱棣怎么辱骂和妖魔化他都不为过。

    能给他安个妖神转世身的名头,而不是什么扫把星、霉神、屎神等恶心人的神明,已经算是朱棣有素质了。

    嬴昊气的是明明编的这么离谱,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可能会信,可偏偏朱棣就拿着这本教义,把徐州和青南的大部分百姓都给忽悠成了信徒。

    明国明教的新教典虽离谱了点,但总体教义还是引人向上的,属于正道教派。

    真正离谱的是白莲等邪教,教义中充斥着极端、混乱、堕落的思想,可是依旧能够在中原大行其道,忽悠了一波又一波的老百姓。

    这让嬴昊对那些教派产生不满的同时,也对那些轻信邪教的百姓,生出一种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的感觉。

    但转念一想,若不是这个时代过于混乱和绝望,让百姓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的话,又岂会被这些教派轻易蒙蔽?

    唉……

    嬴昊心中叹息他隐隐有种预感,就算灭掉魏宋明三国,将魔门势力驱逐出去,中原也不会归于安宁,

    邪教思想对于中原的毒害太严重了,需要很久,甚至是一代人的努力,才能将中原重新治理好。

    一统天下的步伐一旦迈起就不会停下,所以秦军肯定不会等中原彻底归附在南下。

    这也意味着,等到秦军继续南下灭蜀楚时,而尚未彻底归附的中原,可能不但提供不了多大的助力,甚至还会牵制秦军不少的军力。

    对此,嬴昊也没有任何办法,唯一能做的只有尽可能降低魔门影响,而张良无疑是他反教派的一大急先锋。

    朱棣不污名化张良,不敢破坏明教神明的神圣性,这反而给了嬴昊可乘之机。在青徐的那些明教信徒眼中,张角三兄弟都是神灵转世,下凡前来拯救他们这些苦难的凡人,就算身为人公的张良被妖神蛊惑。昏了头之下选择暂时和明尊

    反目,也不是他们这些凡人能左右的。

    所以,若是让身为人公将军的张良,前去青州当刺史的话,定能争取到大量明教信徒的民心,从而迅速让青南归于稳定。当然,除了稳定民心这一点外,张良在那些原齐国老将心中也有一定威望,连诸葛亮连环离间计都离间不动的齐系诸将,让张良去拉拢的话或许会有意想不

    到的惊喜。

    “不行,张良不能当刺史。”嬴昊略作思量后发现了一个很致命的问题,虽说让张良担任青州刺史一举多得,但张良身为兵部尚书,其地位仅次于丞相王猛,而且这些年他的政绩也是极

    佳,将他外放出去担任刺史,这不是升迁,而是贬谪。

    这也是嬴昊没在建国之初没把张良外放出去担任青州刺史的主要原因。

    张良的地位太高了,身为大秦的明系领袖,若是连他都不能再朝内为官,反而还被外放出去任职的话,这让明系的一众将领怎么看?

    若是觉得是嬴昊冷落,乃至是打压明系的话,那误会可就大了。

    所以,让张良弄去青州任职自然可以,但前提却是在不降职的情况下,而一个刺史之位的份量肯定是不够的。

    刺史之上就是州牧,但州牧的权柄又太大了,大秦之前没设过这一职位,今后也不会设立,自然不能开此先河。

    刺史分量不够,州牧又不行,这让嬴昊在对张良的任用上犯了难,毕竟青徐的情况已经快到非张良不可的地步了。

    经过一番沉思后,嬴昊决定效仿张角,设立总督一职。

    总督这个官职在后世很常见,比如满清的两广总督、直隶总督等等,但在三国时期可是从未出现过,所以此世张角算是首创了这个职位。

    嬴昊准备设立的总督,和张角设的总督又不一样,虽也是主要负责多州的军政,但却削弱了军权,加强了政权,毕竟不能让总督影响大都督的军权嘛。

    总督的权限比州牧还要大,自然不可能是永久职务,而是为了应对某些要务所临时设立的职位,等到事情解决之后就会撤销,也就避免了权利旁落的风险。

    “诸位爱卿朕决定设立总督一职,并调兵部尚书张良担任青徐总督,专门负责青徐两州的政务,以及部分军事……”嬴昊沉声下令道。对此,贾诩、郭嘉等人,自然也没有反对的理由,毕竟青南和徐州的复杂局势,确实也到了非张良出马不可的地步了,而以张良的身份、地位、功绩,让人

    家去担任刺史也确实不好,专门为其设立个总督之职也在情理之中。

    “陛下,既然黄巾降臣能争取民心,那青南三郡的太守人选,何不也选用一两个黄巾降臣呢。”贾诩进言道。嬴昊闻言不由一怔,他倒不是没想到这点,只是觉得以张良的能力,凭他一个人就已经足矣应对了,却忽略了给他找几个帮手的话,能够加快大秦消化青徐

    的效率。不过关于三郡太守的人选却让嬴昊犯了难,毕竟大秦明系一向都是武强文弱,而归顺大秦的黄巾文臣中,除了张良和冯云山之外,他印象中就没有其他能力

    特别出众的文官了。

    “太傅所言有理,这样吧,齐郡太守一职就由冯云山来担任,至于济南和乐安两郡……”

    嬴昊想来想去,也没想到适合的人选,于是对贾诩和郭嘉问道:“不知两位爱卿可有适合的人选推荐?”

    此言一出,却让贾诩也犯了难,哪怕他之前主管情报,一时间也想不出适合的人选来。

    不是明系没文臣用,反而是人太多了,但大多都是些能力平庸之人,比如:高升、吴桓、梁仲宁等等。

    这些人归顺之后,哪怕陛下给予了重用,可他们自身能力不足,根本抓不住机会,以至于这么多年也没混出头来,只能凭借资历升迁。

    青南情况这么复杂,太守之位又极其重要,自然不能让这些能力不足的人上位。见贾诩竟也会犯了难,郭嘉心中不由窃喜,随即主动站出为其解围道:“陛下,臣曾卧底黄巾,对于其比较了解,以冯云山只能担任一郡太守绰绰有余,至于

    济南和乐安两郡太守人选,臣推荐张牛角和张白骑担任。”身为黄字一号的郭嘉,曾担任过明帝的谋主,他对于明系的了解自然要比贾诩透彻,知道明系中找不出两个媲美冯云山的人来,干脆给嬴昊推荐了两个武将

    来任太守。

    嬴昊闻言却皱眉道:“奉孝,这二人都是武职,而青南又情况极其复杂,他们能担得起太守重任吗?”

    “陛下,青南三郡的太守人选,相较于个人能力而言,还是在太平教中的地位更重要。

    政务能力不足并不算什么,只需配几员能力强的属官即可弥补,但地位可不是随便就能弥补的。

    冯云山曾是明帝的左右手,张牛角和张白骑则都是张角的徒弟,有此三人担任青南三郡的太守,定能辅佐好张尚书稳定青南局势。”

    听到郭嘉此言,嬴昊也觉得有道理,所以当机立断,下旨调张良、冯云山、张白骑、张牛角四人赶赴青南任职。

    司州,洛阳。作为大秦的都城,哪怕全天下都因战争而进入停滞,甚至变得萧条、荒凉起来,可唯独洛阳却还是一如既往的繁荣、热闹、人声鼎沸,丝毫看不出有受到战

    争的任何影响。

    身为兵部尚书的张良,处理完公务后才回到家,就收到了宫内的传旨,说是陛下有圣旨从前线传回,让他迅速进宫接旨。可张良对此好似一点都不意外,一脸淡定的吩咐管家收拾行囊,整理一下衣冠就进宫了,并宫门口还遇到了冯云山,以及洛阳东门守将张白骑。

第2924章:明系=准太子党?

    【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

    ;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

    十一月九日,荆州刺史秦政返回洛阳。

    十一月十日秦昊之母贾玉抵达洛阳。

    至此,基本所有秦家子弟以及其家小,都已顺利抵达了洛阳,前来参加认祖归宗大殿。

    秦昊得到母亲来了的消息后,顿时喜出望外,当即领着众妻小出城前去迎接。

    秦昊左手牵着长子秦英右手牵着长女秦红叶,刘幕和任红昌分别站在他的左右两侧,其余众女和众小全都站在他们身后。

    蔡琰和赵敏分别抱着各自的儿子秦炎和秦寒。

    夏侯青衣、小龙女、杨玉环、穆桂英四女,则分别抱着各自的女儿:澄心、黄钰、绿绮、青颖。

    刘幕对任红昌和丈夫以及自己并肩有些不满,一路上一直在瞪任红昌,而任红昌则对此视而不见。眼看着两女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重,甚至把孩子们都给吓到了,秦昊再也受不了,冷着脸道:“你们两个要是在这样,就都给我滚回城去,不用你们来接娘了

    见丈夫要生气了刘幕和任红昌连忙收回气势,不敢在继续放肆下去了。

    “哼。”

    秦昊不爽的冷哼了声,随即眼前一亮,惊喜道:“来了。”

    一队车队快速驶来,正是秦昊之母贾玉的车队。

    “母亲舟车劳顿辛苦了。”

    秦昊刚准备上前扶住从马车上下来的贾玉,结果却被刘幕和任红昌抢了个先,让两女一左一右将贾玉给扶了下来。

    秦昊见此脸色一黑,本以为两女又要争斗一番,却不想这次两人竟没有争,反而都恭恭敬敬的,一副贤妻良媳的姿态。

    贾玉看到任红昌后就眼前一亮,这姑娘太漂亮了,跟天仙似的,简直美得不真实,也只有自己的儿子才配得上这样的仙女了。贾玉抓着任红昌的手,一阵嘘寒问暖,这让一边的刘幕又有些吃味了,但听到后面却发现婆婆有敲打任红昌,替自己出头之意,心中立马转阴为晴开心不已

    贾玉一眼身边的两个媳妇在暗中较劲,她知道任红昌的事迹,虽也对这位奇女子敬佩不已,可心中还是更喜欢刘幕,所以才会隐晦的来敲打任红昌。

    任红昌听出了贾玉话中的意思,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委屈,她又没有错,都是刘幕在挑衅她,可终究还是没有反驳贾玉。

    贾玉觉得当过皇帝的任红昌,肯定不是个好相与的人,担心刘幕会吃亏才会偏向她,却没想到任红昌竟然这么好说话,心中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秦昊怕老娘会激怒媳妇,连忙拉着秦英和秦红叶过来,道:“英儿,红叶,快叫奶奶。”

    “奶奶,孙儿想你了。”两小撒娇道。

    “哎呦,好孙儿孙女,奶奶想死你们了。”

    贾玉抱起两小就是一阵亲,两小发出一声‘咯咯’的笑声。

    贾玉逗了一下长孙和长孙女后,就走到秦炎和秦寒的面前,这两个小孙子她已经很久没见了。

    “炎儿,寒儿,这就是你祖母,叫奶奶。”秦昊温言道。

    “奶奶。”

    秦炎和秦寒奶声奶气的怯怯叫道,睁着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贾玉。

    看到粉嘟嘟的两个孙儿,贾玉心中欢喜无限,正待要去抱他们,没想到两小却都往后一退,躲到了各自生母的的背后,好似两只受惊的小鹿。

    他们两个才两岁,记忆力还很差,几个月不见的人就不记得了,更别说是阔别了大半年的奶奶了。

    贾玉自然不会在意,柔声逗了逗两个孙子后,又分别和四个孙女都亲热了一番,最后才轮到秦昊这个儿子。

    “母亲,这次来了洛阳,就不要在回去了,今后咱们家定居洛阳,阖家团聚。”

    听到秦昊的话后,贾玉显得非常高兴,年纪大了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团聚,跟何况洛阳不但有她的丈夫儿子孙子,连她娘家也已经迁来了洛阳。

    一行人回到秦王府外,贾玉一脸欣慰道:“吾儿已定河北,即将登基称帝,老身心中甚慰,本不该给吾儿泼冷水,但有一言却是不吐不快。”

    “母亲请说,孩儿定当遵从。”

    秦昊果断道,在他看来老娘要说的事,那肯定是为了他好。

    贾玉凑到儿子耳旁,低声道:“高处不胜寒,老身希望吾儿能牢记四字。”

    “哪四字?”

    “不忘初心。”

    秦昊身躯一颤,不由陷入沉思。

    …………

    十一月十一日,正午,秦氏认祖归宗仪式正式启动。

    除了一众秦家子弟之外,满朝文武百官也悉数到达太庙,只是如今的太庙已经不是刘氏太庙,而是赢氏太庙。

    秦昊并没有把刘氏的太庙迁走,而是让人重新在建了一座太庙。秦昊不但保留刘氏的太庙,并且还允许刘氏之人正常祭祀,只是没了帝位的刘氏太庙,自然也就不能再被称为太庙了,而是宗祠,不过他的这一行为让刘氏

    众人都感激不已。

    当然,秦昊并不在乎这些人的感受,他只是在乎刘幕一个人的感受,所以才保留了刘氏的太庙。

    秦昊准备在称帝后实施三省六部制,而新设置的礼部也在诸葛亮和刘伯温的指导下,早早的准备好一整套礼仪流程。【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

    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

    十一月九日,荆州刺史秦政返回洛阳。

    十一月十日,秦昊之母贾玉抵达洛阳。

    至此,基本所有秦家子弟,以及其家小,都已顺利抵达了洛阳,前来参加认祖归宗大殿。

    秦昊得到母亲来了的消息后,顿时喜出望外,当即领着众妻小出城前去迎接。

    秦昊左手牵着长子秦英右手牵着长女秦红叶,刘幕和任红昌分别站在他的左右两侧,其余众女和众小全都站在他们身后。

    蔡琰和赵敏分别抱着各自的儿子秦炎和秦寒。

    夏侯青衣、小龙女、杨玉环、穆桂英四女,则分别抱着各自的女儿:澄心、黄钰、绿绮、青颖。

    刘幕对任红昌和丈夫以及自己并肩有些不满,一路上一直在瞪任红昌,而任红昌则对此视而不见。眼看着两女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重,甚至把孩子们都给吓到了,秦昊再也受不了,冷着脸道:“你们两个要是在这样,就都给我滚回城去,不用你们来接娘了

    见丈夫要生气了,刘幕和任红昌连忙收回气势,不敢在继续放肆下去了。

    “哼。”

    秦昊不爽的冷哼了声,随即眼前一亮,惊喜道:“来了。”

    一队车队快速驶来,正是秦昊之母贾玉的车队。

    “母亲舟车劳顿辛苦了。”

    秦昊刚准备上前扶住从马车上下来的贾玉,结果却被刘幕和任红昌抢了个先,让两女一左一右将贾玉给扶了下来。

    秦昊见此脸色一黑,本以为两女又要争斗一番,却不想这次两人竟没有争,反而都恭恭敬敬的,一副贤妻良媳的姿态。

    贾玉看到任红昌后就眼前一亮,这姑娘太漂亮了,跟天仙似的,简直美得不真实,也只有自己的儿子才配得上这样的仙女了。贾玉抓着任红昌的手,一阵嘘寒问暖,这让一边的刘幕又有些吃味了,但听到后面却发现婆婆有敲打任红昌,替自己出头之意,心中立马转阴为晴开心不已

    贾玉一眼身边的两个媳妇在暗中较劲,她知道任红昌的事迹,虽也对这位奇女子敬佩不已,可心中还是更喜欢刘幕,所以才会隐晦的来敲打任红昌。

    任红昌听出了贾玉话中的意思,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委屈,她又没有错,都是刘幕在挑衅她,可终究还是没有反驳贾玉。

    贾玉觉得当过皇帝的任红昌,肯定不是个好相与的人,担心刘幕会吃亏才会偏向她,却没想到任红昌竟然这么好说话,心中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秦昊怕老娘会激怒媳妇,连忙拉着秦英和秦红叶过来,道:“英儿,红叶,快叫奶奶。”

    “奶奶,孙儿想你了。”两小撒娇道。

    “哎呦,好孙儿孙女奶奶想死你们了。”

    贾玉抱起两小就是一阵亲,两小发出一声‘咯咯’的笑声。

    贾玉逗了一下长孙和长孙女后,就走到秦炎和秦寒的面前,这两个小孙子她已经很久没见了。

    “炎儿,寒儿,这就是你祖母,叫奶奶。”秦昊温言道。

    “奶奶。”

    秦炎和秦寒奶声奶气的怯怯叫道,睁着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贾玉。

    看到粉嘟嘟的两个孙儿,贾玉心中欢喜无限,正待要去抱他们,没想到两小却都往后一退,躲到了各自生母的的背后,好似两只受惊的小鹿。

    他们两个才两岁,记忆力还很差,几个月不见的人就不记得了,更别说是阔别了大半年的奶奶了。

    贾玉自然不会在意,柔声逗了逗两个孙子后,又分别和四个孙女都亲热了一番,最后才轮到秦昊这个儿子。

    “母亲,这次来了洛阳,就不要在回去了,今后咱们家定居洛阳,阖家团聚。”

    听到秦昊的话后,贾玉显得非常高兴,年纪大了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团聚,跟何况洛阳不但有她的丈夫儿子孙子,连她娘家也已经迁来了洛阳。

    一行人回到秦王府外,贾玉一脸欣慰道:“吾儿已定河北,即将登基称帝,老身心中甚慰,本不该给吾儿泼冷水,但有一言却是不吐不快。”

    “母亲请说,孩儿定当遵从。”

    秦昊果断道,在他看来老娘要说的事,那肯定是为了他好。

    贾玉凑到儿子耳旁,低声道:“高处不胜寒,老身希望吾儿能牢记四字。”

    “哪四字?”

    “不忘初心。”

    秦昊身躯一颤,不由陷入沉思。

    …………

    十一月十一日,正午,秦氏认祖归宗仪式正式启动。

    除了一众秦家子弟之外,满朝文武百官也悉数到达太庙,只是如今的太庙已经不是刘氏太庙,而是赢氏太庙。

    秦昊并没有把刘氏的太庙迁走,而是让人重新在建了一座太庙。秦昊不但保留刘氏的太庙,并且还允许刘氏之人正常祭祀,只是没了帝位的刘氏太庙,自然也就不能再被称为太庙了,而是宗祠,不过他的这一行为让刘氏

    众人都感激不已。

    当然,秦昊并不在乎这些人的感受,他只是在乎刘幕一个人的感受,所以才保留了刘氏的太庙。秦昊准备在称帝后实施三省六部制,而新设置的礼部也在诸葛亮和刘伯温的指导下,早早的准备好一整套礼仪流程。

第2925章:秦政VS王莽

    任红昌特意把张良留下,不为别的,只是想让他对明系的事上点心

    明系暗中虽以任红昌为尊,但明面上的魁首毕竟还是张良,可这傢伙就是个甩手掌柜,一点都不管事,以至於冯云山等人病急乱投医

    其实只要张良一句话的事,就能为明系指清方向,不再迷茫,但这傢伙偏偏独善其身,什么都不管不顾,这让任红昌一阵无奈

    任红昌知道张良不是贪恋权势的人,毕竟他连丞相之位都不去爭,而等到天下一统的话,张良大概率会辞官归隱

    这对任红昌来说可不是好事,毕竟张良和龙且这一文一武,已经是明系最后的支柱了,失去任何一人都是她所不能接受的

    况且她还想等儿子嬴晟长大后,让张良当太子太傅,未来继续辅佐儿子呢,自然不愿意张良辞官归隱

    任红昌的心思张良自然也清楚,本来他確实准备等天下一统就辞官归隱的,但嬴昊这次为了他专门设立总督一职,这让他心中非常感动,所以准备将归隱的期限延期,起码也要等到太子登基之后

    两人一番拉扯后,张良的態度让任红昌非常满意,隨后就带张良去看嬴晟,打算用感情来套牢张良

    才一岁半的嬴晟,此时正在数名太监,以及十几名宫女的看管下,在御花园里肆意的玩耍

    小嬴晟一会骑小白虎,一会玩小熊猫,可谓是玩的不亦乐乎

    祝融陪嫁的那些珍稀动物的幼崽,很多都成了皇子公主们的宠物,而嬴晟在其中胆子算是最大的了,才一半就敢骑老虎

    看到任红昌来了后,嬴晟也顾不得他刚交的熊猫朋友了,骑著"大猫"就迎了上去,而以曹正淳为首的太监宫团自然是跟隨保护

    "阿娘……"

    小嬴晟话还没说完,就被任红昌跟拎小鸡似的,从小白虎的背上拎了起来,而小白虎则討好的蹭著任红昌的裙角

    任红昌故意板著脸,表情严肃道:"晟儿,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还小,骑虎不安全,万一伤怎么办?"

    小嬴晟却一点都不害怕,奶声奶气道:"阿娘,大猫跑的可稳了,不会摔著的"

    听到小主人这话,名为"大猫"的小白虎,也"呜咽"发出一声猫吼,好似在展示自己有多么靠谱

    "你呀你呀"

    被儿子萌到的任红昌绷不住了,宠溺的敲了下儿子的头,而后指著张良说道:"晟儿,快看,这是谁来了?"

    "呀,是三叔公"

    小嬴晟想扑向张良,但他还被任红昌拎著,无论怎么手舞足蹈都过不去

    任红昌无奈的笑了笑,隨即将小嬴晟递了过去,而张良也将小嬴晟抱在怀中,並笑道:"太子长的可真快"

    可不快嘛,上次见面还只能跑,现在都能骑老虎了

    寻常孩童一岁半也才会走路,以及说一些简单的词汇,但一岁半的嬴晟,不但已经能跟人正常交流,並且时常举一反三,而且能跑能跳甚至是骑老虎

    对此,哪怕是张良心中都惊嘆不已,觉得孩子真的是太聪明了

    张良还专门为嬴晟摸过骨,不得不说根骨实在是太好了,丝毫不亚於他的父母,只能说不愧是陛下和皇后生的孩子呀

    虽说根骨不能彻底代表资质,但终归是个好的呀

    以嬴晟这样的身世和资质,未来只要不长歪了,正常的成长起来,就能顺利接嬴昊的班,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此,不仅大秦内部知道,大秦之外的人也知道,所以自然会有些反秦势力和组织盯上

    可想将大秦未来的二代目,扼杀於摇篮当中,这显然只能想想罢了,毕竟在大秦皇宫击杀大秦太子的难度,可比直接将大秦灭国要难的多

    张良陪嬴晟玩了半个时辰后,见嬴晟就有些累了,於是就准备告辞离去,却又被任红昌给叫住了

    "三叔,关於嬴州之事,本宫想要听听你的意见"任红昌说道

    听到此言,张良顿时来了精神,他身为兵部尚书,自然对嬴州战事了如指掌

    丰臣秀吉虽联合魏宋明三方,在嬴州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大叛乱,並且前期还占了不少便宜,但最终还是被秦政和王翦联合被大秦扶持的本土势力给挡住了

    反叛就是这样,不能一鼓作气的嬴,结局只有一点点的被镇压

    有秦政、王翦、须佐之男、上杉谦信等人在,任凭丰臣秀吉如何折腾也翻不了身,但隨著王莽这个搅屎棍被迫征倭,嬴州战局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

    本来以立花道雪为首的秦协军,都快将攻占九州岛,将反秦势力彻底驱逐了,但隨著王莽率军登陆,並在北九州击败立花道雪,大好局势也就此崩殂,战爭天平也开始逐渐倾斜起来

    在大友家、阿苏家、相良家、秋月家等等本土势力的帮助下,王莽军迅速占领北九州岛,才遭遇大败的立花道雪无力阻止,只能向本州岛的王翦求援

    此时的王翦已经转守为攻,並全力镇压以丰臣秀吉、曹丕为首的联合军,可在收到立花道雪的求援后,他一方面不想放弃九州岛,二从是情报上也来看,王莽军中並没有太难对付的人,所以思索再三后还是决定出兵救援

    王翦十分谨慎的没有从本州调兵,而是从相近的四国岛,调动千主力军,三万青协军,共计三万五千大军,由刺史秦政率领前去支援

    四国岛本来並属於秦军,而是由明军占领,但是担心四国岛的明军,会依此为据点袭击大阪平原,这样不但会牵制大阪平原的兵力,还会让秦军陷入分身乏术的境地

    王翦为了避免陷入被动,於是採用东守西攻的策略,命须佐之男率军,主动对四国岛重拳出击,不但一举攻上了四国岛,还消灭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就在须佐之男准备趁势彻底占领四国岛时,反应过来的丰臣秀吉连忙调军回援,这才勉强挡住了须佐之男的攻势

    王翦也並不打算在四国过多纠缠,毕竟嬴州之战胜负,最终还是看本州岛这边的战况,於是留下足够的兵力驻守,以及牵制对方之后,就让须佐之男率军回本州了

    秦军在四国的兵力,王翦是不打算动的,但这次九州危急,再加上丰臣秀吉为了支援西国地区,从西国紧急抽到了大量兵力,儼然一幅要彻底放弃四国的架势,所以王翦才敢放心大胆的从四国调兵

    可让王翦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反而中了王莽的算计

    以王莽军的实力,他本可以轻鬆击败甚至击杀立花道雪,但他偏偏让立花道雪率半数大军撤回了南九州,其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出一幅他不难对付的样子

    毕竟王莽要是轻鬆击败了立花道雪,杀的对方全军覆没的话,那王翦知道九州没救了,自然也就不会派出援军

    所以,王莽也只有如此,才能让王翦不放弃九州,並向九州派遣援军,才能削弱秦军在本州的兵力

    秦政前脚率军刚走,四国岛后脚就爆发了内乱,投降的安艺家、本山家、一条家再度反叛,而曹魏的曹彰,以及明将朱高煦各自率军发起反攻

    所幸同为地头蛇的长宗我部家並未反叛,並在家督长宗我部元亲的领导下,配合秦军誓死抵抗,这才保住了东部连接本州的要地,没有造成彻底溃败的结局

    秦政才率军登陆南九州,就收到四国叛乱的消息,但此时他就是想回援也来不及了,王莽所率的联军已从北九州杀来

    秦政敏锐的洞察了王莽的计谋,连忙飞鸽传书给王翦让其警惕,同时联手立花道雪,打算在南九州阻挡王莽

    可就在这时,南九州也发生了叛乱,伊东家、肝付家等六家造反

    南九州叛乱还未结束,本州又爆发了反叛潮,三村、浦上、赤松等二十多个家族反叛,也给王翦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所幸反叛的都是那些中小家族,那些跟大秦利益深度捆绑的大族,比如:上杉、毛利、北条、立花等大族並未发生反叛,否则来连秦协军恐怕都不能再用了

    秦政当即意识到这次反叛非同一般,毕竟若只是几个家族反叛,那还能说得过去,但在局势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几十上百的家族接连反叛,这里面肯定有大问题

    秦政叫停了王翦的反攻行动,同时花费大力进行调查,却发现这些反叛家族的背后,竟然有神道教的影子,这也让他的警惕心达到

    当初征倭一战中,神道教高层虽基本被一网打尽,但却不代表没有漏网之鱼,而不愿意归附大秦的则都潜伏了下来,静静等待著復国的机会,其中就包括:贺茂忠行和芦屋道满

    贺茂忠行是安倍晴明的师傅,同时也是阴阳师源头开创者之一,而芦屋道满常被当作唯一可与安倍晴明匹敌的人

    这次这么多家族一同反叛,就是贺茂忠行和芦屋道满从中谋划,以及穿针引线,甚至连大量倭人投靠王莽,从而劝说王莽征倭,也是这两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除此之外,贺茂忠行和芦屋道满,还趁著须佐之男在外征战,无暇他顾之际,抢夺本土神道教的控制权,而靠著他们本身的地位,也確实拉拢了过来一大批人

    秦政在得知神道教余孽插手后,就知道嬴州大战想贏,除了正面战爭之外,还需要战场之外的力量介入了,於是果断向国内传书求援

    嬴昊在得知之后,考虑到神道教又牵扯到阴阳家,毕竟如今两者已经合併,所以才没有直接下令干预,而是让任红昌自行决断

    任红昌自己就是阴阳家的人,而她的哥哥伏羲更是魁首,由她来解决这件事自然要比嬴昊好

    任红昌得知后,也在第一时间召集阴阳家眾人商议,现在嬴州神道教正处於群龙无首的局面,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身为天照大神的卑弥呼回去,自然也就能避免神道教再度分裂,但这却遭到了卑弥呼的妹妹月读的反对

    月读反对的理由和很简单,她了解卑弥呼,嬴州现在的局势对大秦不利,这个时候放卑弥呼回去的话,很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卑弥呼不但不会帮忙,反而会直接倒向反秦阵营

    月读的理由让眾人无法反驳,毕竟卑弥呼这个女人確实野心勃勃,而且並不聪明,她表面上虽然恭顺,但实际怎么样只有她自己知道

    卑弥呼不行,任红昌也只能退游求其次,选择品性、能力和地位都无可挑剔的安倍晴明,但还是遭到了眾人的反对,而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安倍晴明的师傅贺茂忠行在联军阵营中

    天知道安倍晴明会不会被贺茂忠行策反?

    这下任红昌也没辙了,毕竟总不能把已是贵人的月读派回去吧?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向张良问计了

第2927章:秦政连败渊盖苏文

    【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

    ;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

    十一月九日,荆州刺史秦政返回洛阳。

    十一月十日秦昊之母贾玉抵达洛阳。

    至此,基本所有秦家子弟以及其家小,都已顺利抵达了洛阳,前来参加认祖归宗大殿。

    秦昊得到母亲来了的消息后,顿时喜出望外,当即领着众妻小出城前去迎接。

    秦昊左手牵着长子秦英右手牵着长女秦红叶,刘幕和任红昌分别站在他的左右两侧,其余众女和众小全都站在他们身后。

    蔡琰和赵敏分别抱着各自的儿子秦炎和秦寒。

    夏侯青衣、小龙女、杨玉环、穆桂英四女,则分别抱着各自的女儿:澄心、黄钰、绿绮、青颖。

    刘幕对任红昌和丈夫以及自己并肩有些不满,一路上一直在瞪任红昌,而任红昌则对此视而不见。眼看着两女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重,甚至把孩子们都给吓到了,秦昊再也受不了,冷着脸道:“你们两个要是在这样,就都给我滚回城去,不用你们来接娘了

    见丈夫要生气了刘幕和任红昌连忙收回气势,不敢在继续放肆下去了。

    “哼。”

    秦昊不爽的冷哼了声,随即眼前一亮,惊喜道:“来了。”

    一队车队快速驶来,正是秦昊之母贾玉的车队。

    “母亲舟车劳顿辛苦了。”

    秦昊刚准备上前扶住从马车上下来的贾玉,结果却被刘幕和任红昌抢了个先,让两女一左一右将贾玉给扶了下来。

    秦昊见此脸色一黑,本以为两女又要争斗一番,却不想这次两人竟没有争,反而都恭恭敬敬的,一副贤妻良媳的姿态。

    贾玉看到任红昌后就眼前一亮,这姑娘太漂亮了,跟天仙似的,简直美得不真实,也只有自己的儿子才配得上这样的仙女了。贾玉抓着任红昌的手,一阵嘘寒问暖,这让一边的刘幕又有些吃味了,但听到后面却发现婆婆有敲打任红昌,替自己出头之意,心中立马转阴为晴开心不已

    贾玉一眼身边的两个媳妇在暗中较劲,她知道任红昌的事迹,虽也对这位奇女子敬佩不已,可心中还是更喜欢刘幕,所以才会隐晦的来敲打任红昌。

    任红昌听出了贾玉话中的意思,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委屈,她又没有错,都是刘幕在挑衅她,可终究还是没有反驳贾玉。

    贾玉觉得当过皇帝的任红昌,肯定不是个好相与的人,担心刘幕会吃亏才会偏向她,却没想到任红昌竟然这么好说话,心中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秦昊怕老娘会激怒媳妇,连忙拉着秦英和秦红叶过来,道:“英儿,红叶,快叫奶奶。”

    “奶奶,孙儿想你了。”两小撒娇道。

    “哎呦,好孙儿孙女,奶奶想死你们了。”

    贾玉抱起两小就是一阵亲,两小发出一声‘咯咯’的笑声。

    贾玉逗了一下长孙和长孙女后,就走到秦炎和秦寒的面前,这两个小孙子她已经很久没见了。

    “炎儿,寒儿,这就是你祖母,叫奶奶。”秦昊温言道。

    “奶奶。”

    秦炎和秦寒奶声奶气的怯怯叫道,睁着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贾玉。

    看到粉嘟嘟的两个孙儿,贾玉心中欢喜无限,正待要去抱他们,没想到两小却都往后一退,躲到了各自生母的的背后,好似两只受惊的小鹿。

    他们两个才两岁,记忆力还很差,几个月不见的人就不记得了,更别说是阔别了大半年的奶奶了。

    贾玉自然不会在意,柔声逗了逗两个孙子后,又分别和四个孙女都亲热了一番,最后才轮到秦昊这个儿子。

    “母亲,这次来了洛阳,就不要在回去了,今后咱们家定居洛阳,阖家团聚。”

    听到秦昊的话后,贾玉显得非常高兴,年纪大了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团聚,跟何况洛阳不但有她的丈夫儿子孙子,连她娘家也已经迁来了洛阳。

    一行人回到秦王府外,贾玉一脸欣慰道:“吾儿已定河北,即将登基称帝,老身心中甚慰,本不该给吾儿泼冷水,但有一言却是不吐不快。”

    “母亲请说,孩儿定当遵从。”

    秦昊果断道,在他看来老娘要说的事,那肯定是为了他好。

    贾玉凑到儿子耳旁,低声道:“高处不胜寒,老身希望吾儿能牢记四字。”

    “哪四字?”

    “不忘初心。”

    秦昊身躯一颤,不由陷入沉思。

    …………

    十一月十一日,正午,秦氏认祖归宗仪式正式启动。

    除了一众秦家子弟之外,满朝文武百官也悉数到达太庙,只是如今的太庙已经不是刘氏太庙,而是赢氏太庙。

    秦昊并没有把刘氏的太庙迁走,而是让人重新在建了一座太庙。秦昊不但保留刘氏的太庙,并且还允许刘氏之人正常祭祀,只是没了帝位的刘氏太庙,自然也就不能再被称为太庙了,而是宗祠,不过他的这一行为让刘氏

    众人都感激不已。

    当然,秦昊并不在乎这些人的感受,他只是在乎刘幕一个人的感受,所以才保留了刘氏的太庙。

    秦昊准备在称帝后实施三省六部制,而新设置的礼部也在诸葛亮和刘伯温的指导下,早早的准备好一整套礼仪流程。【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

    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防盗章节两小时改回;】

    十一月九日,荆州刺史秦政返回洛阳。

    十一月十日,秦昊之母贾玉抵达洛阳。

    至此,基本所有秦家子弟,以及其家小,都已顺利抵达了洛阳,前来参加认祖归宗大殿。

    秦昊得到母亲来了的消息后,顿时喜出望外,当即领着众妻小出城前去迎接。

    秦昊左手牵着长子秦英右手牵着长女秦红叶,刘幕和任红昌分别站在他的左右两侧,其余众女和众小全都站在他们身后。

    蔡琰和赵敏分别抱着各自的儿子秦炎和秦寒。

    夏侯青衣、小龙女、杨玉环、穆桂英四女,则分别抱着各自的女儿:澄心、黄钰、绿绮、青颖。

    刘幕对任红昌和丈夫以及自己并肩有些不满,一路上一直在瞪任红昌,而任红昌则对此视而不见。眼看着两女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重,甚至把孩子们都给吓到了,秦昊再也受不了,冷着脸道:“你们两个要是在这样,就都给我滚回城去,不用你们来接娘了

    见丈夫要生气了,刘幕和任红昌连忙收回气势,不敢在继续放肆下去了。

    “哼。”

    秦昊不爽的冷哼了声,随即眼前一亮,惊喜道:“来了。”

    一队车队快速驶来,正是秦昊之母贾玉的车队。

    “母亲舟车劳顿辛苦了。”

    秦昊刚准备上前扶住从马车上下来的贾玉,结果却被刘幕和任红昌抢了个先,让两女一左一右将贾玉给扶了下来。

    秦昊见此脸色一黑,本以为两女又要争斗一番,却不想这次两人竟没有争,反而都恭恭敬敬的,一副贤妻良媳的姿态。

    贾玉看到任红昌后就眼前一亮,这姑娘太漂亮了,跟天仙似的,简直美得不真实,也只有自己的儿子才配得上这样的仙女了。贾玉抓着任红昌的手,一阵嘘寒问暖,这让一边的刘幕又有些吃味了,但听到后面却发现婆婆有敲打任红昌,替自己出头之意,心中立马转阴为晴开心不已

    贾玉一眼身边的两个媳妇在暗中较劲,她知道任红昌的事迹,虽也对这位奇女子敬佩不已,可心中还是更喜欢刘幕,所以才会隐晦的来敲打任红昌。

    任红昌听出了贾玉话中的意思,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委屈,她又没有错,都是刘幕在挑衅她,可终究还是没有反驳贾玉。

    贾玉觉得当过皇帝的任红昌,肯定不是个好相与的人,担心刘幕会吃亏才会偏向她,却没想到任红昌竟然这么好说话,心中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秦昊怕老娘会激怒媳妇,连忙拉着秦英和秦红叶过来,道:“英儿,红叶,快叫奶奶。”

    “奶奶,孙儿想你了。”两小撒娇道。

    “哎呦,好孙儿孙女奶奶想死你们了。”

    贾玉抱起两小就是一阵亲,两小发出一声‘咯咯’的笑声。

    贾玉逗了一下长孙和长孙女后,就走到秦炎和秦寒的面前,这两个小孙子她已经很久没见了。

    “炎儿,寒儿,这就是你祖母,叫奶奶。”秦昊温言道。

    “奶奶。”

    秦炎和秦寒奶声奶气的怯怯叫道,睁着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贾玉。

    看到粉嘟嘟的两个孙儿,贾玉心中欢喜无限,正待要去抱他们,没想到两小却都往后一退,躲到了各自生母的的背后,好似两只受惊的小鹿。

    他们两个才两岁,记忆力还很差,几个月不见的人就不记得了,更别说是阔别了大半年的奶奶了。

    贾玉自然不会在意,柔声逗了逗两个孙子后,又分别和四个孙女都亲热了一番,最后才轮到秦昊这个儿子。

    “母亲,这次来了洛阳,就不要在回去了,今后咱们家定居洛阳,阖家团聚。”

    听到秦昊的话后,贾玉显得非常高兴,年纪大了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团聚,跟何况洛阳不但有她的丈夫儿子孙子,连她娘家也已经迁来了洛阳。

    一行人回到秦王府外,贾玉一脸欣慰道:“吾儿已定河北,即将登基称帝,老身心中甚慰,本不该给吾儿泼冷水,但有一言却是不吐不快。”

    “母亲请说,孩儿定当遵从。”

    秦昊果断道,在他看来老娘要说的事,那肯定是为了他好。

    贾玉凑到儿子耳旁,低声道:“高处不胜寒,老身希望吾儿能牢记四字。”

    “哪四字?”

    “不忘初心。”

    秦昊身躯一颤,不由陷入沉思。

    …………

    十一月十一日,正午,秦氏认祖归宗仪式正式启动。

    除了一众秦家子弟之外,满朝文武百官也悉数到达太庙,只是如今的太庙已经不是刘氏太庙,而是赢氏太庙。

    秦昊并没有把刘氏的太庙迁走,而是让人重新在建了一座太庙。秦昊不但保留刘氏的太庙,并且还允许刘氏之人正常祭祀,只是没了帝位的刘氏太庙,自然也就不能再被称为太庙了,而是宗祠,不过他的这一行为让刘氏

    众人都感激不已。

    当然,秦昊并不在乎这些人的感受,他只是在乎刘幕一个人的感受,所以才保留了刘氏的太庙。秦昊准备在称帝后实施三省六部制,而新设置的礼部也在诸葛亮和刘伯温的指导下,早早的准备好一整套礼仪流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3405/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巅峰召唤最新章节! 作者:流香千古所写的《三国之巅峰召唤》为转载作品,三国之巅峰召唤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巅峰召唤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巅峰召唤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巅峰召唤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巅峰召唤介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战国再起。穿越成始皇后裔,家族唯一目标就是造反复国,对此秦昊表示:有挑战,够刺激,我喜欢。没钱没权没势?简单!我有巅峰召唤系统,华夏五千年文武群英,任我召唤供我调遣。项羽战吕布,李元霸vs五虎上将,李存孝单挑梁山一百零八将……这都不是梦。有了人,什么都会有的!咦?这“平衡系统”又是什么鬼?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知道打天下没有这么简单,但你这是要坑死我的节奏啊!请记住,这不是三国,而是新战国,华夏史上最混乱,同样也是最辉煌的时代。【QQ群:605505658。】三国之巅峰召唤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巅峰召唤,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巅峰召唤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