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门前是非多 第四章
午时将至。
兰娘进了厨房。别的不会做,这做饭却是不难的。可等她在厨房搜罗一遍过后,不禁叹气,眼前的这些东西——小麻袋玉米面、几个土豆和油盐两种调料。
可真是难为她了。
看情况,就算这点东西,她也不能肆意挥霍的。不然,兰娘还真担心那恶婆婆回来见了,一个气急就撵她出门。人生地不熟,就算手艺人,多半也会饿死的。
点火用打火石,琢磨了一下,也是不难的。等火烧旺,才起身把锅清洗干净,往锅里加了水。
滚水烧开,兰娘才加入了适当的玉米面。担心玉米面粘锅,拿着锅铲轻轻地搅动着锅底。没得多会儿,玉米粥清香四溢,才改作小火熬制。
厨艺超群者,不仅仅会烹饪大餐,家常小菜更是拿手。
往往,简单的家常小菜更考验厨师的功底是否深厚。
玉米粥熬好,用瓷罐起锅。
金黄的玉米粥,散发着汨汨清香。
如果条件允许,兰娘本想炒上一盘干煸土豆丝的。可真要这样,家里的食物怕是撑不了几天的。
刚才挑水回来,路边却是瞧见了野生的茼蒿,没有菜,只有拿了篮子叫上小石头一起去择。
小石头自是欢天喜地的跟着。
野生茼蒿,平素少有人摘,便显得有些老。兰娘用手指掐了掐,大概只有尖部能够食用。
兰娘想,现代人一直追求食用绿色食品——如今的她,岂不是捡了大运?想着,自嘲的笑了笑。这单调乏味的生活,也只有靠自嘲能够多点乐趣了。
小石头择了一些,“娘,您动作没我快。”
“嗯?是哦,没有你的快。”
兰娘看着小石头,心中万千念头理不清思绪。儿子、儿子——她如今当娘了。
“哟!兰娘,病好了?”
兰娘蹲着腰正垂头择菜,听见这么一声,抬头看见头戴蓝色方巾的妇女走了过来——她身型略胖,显得个子有些矮小,最使人过目不忘的,还数那两颗标志性的龅牙。
兰娘略微踟蹰——她人都不识,根本不知道该怎样打招呼。总不可能笑呵呵的“喂喂”叫喊,如若是平辈还好,要是长辈的话,岂不是乱了古人眼中最为重要的伦常。
她嘴唇蠕动了一下,没吱声,小石头已经抢着笑道:“廖婶婶,家去?”
兰娘心中松了一口气,小石头既然叫婶婶,应该与她是平辈。这样,不用称呼,倒是能混弄过关了。
“前两日便是醒了过来,只在家养着,这不,倒是好的**不离十了。”她笑着。
笑呵呵的待人,总没有错的。
廖氏走近,仔细看着兰娘——额前的头发扎了上去,露出润洁的额头,面色虽只恢复了三四分,但胜在打扮上给人感觉精气神儿足。
“如今可算是好了过来。前面那几日,可把你婆婆给急坏了。”廖氏缓缓道:“你那婆婆虽是嘴上不饶人了点,我瞧着,对你却是极好的。”
婆婆对她好,兰娘是知晓的,要不然病中,她可不能吃上那么好的东西。
她垂着头抿唇不语。
廖氏看着兰娘这样,却是想到另一面去了。她的目光也稍稍的暗了暗,“兰娘,听嫂子一声劝。你如今可不是一人,要是你再倒下,谁还来照顾你婆婆和小石头…你是万万不能倒的…这男…”
到了嘴边的话,廖氏瞧着兰娘黯然的神色又吞了回去。
兰娘抬起头来,神色认真地道:“嫂子,我便是再没心也总该明白过来了。日子总该要过下去的。”她揉了揉站在一旁的小石头的黑发,“我还有小石头呢。”
廖氏闻言,瞧兰娘说的认真,便知道她是真的想明白了。
兰娘担心说错话,看篮子里的茼蒿已购,连忙告辞。
廖氏点头道:“你快些去,不然等你那婆婆回来,又得挨骂了。”
陈氏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兰娘拉着小石头的手匆匆的沿着羊肠小道家去。
廖氏立在那里瞧着那道远去的背影,唏嘘不已——兰娘嫁过来好像只有五个月,李铁林就应征当兵去了。哪里知道,他这一去,家里等来的消息竟是战死。换了谁,怕也是挨不过来的吧。
算算,兰娘今年也不过二十三,女人正年轻的时候…贫穷人家,也不是没有寡妇再嫁的,只是兰娘家里那婆婆陈氏…怕是没人敢上门提亲了。
以后几十年,都得一人过,怎么熬啊!难怪会整日抑郁,得了重病。
她想着想着,就不禁的摇了摇头。
“廖姐姐,这是怎么的,一个人站在这里,摇头晃脑的。”
廖氏回头见着来人是崔家的,笑了笑,“也没什么。”
崔家的那张嘴自来是没把门,还是少说为妙。
“听说是回娘家去了,今儿刚回来?”廖氏怕崔家的刨根问底下去,转移了话题。
崔家的抬了抬尖尖的下巴,笑着说:“可不是刚回来,脚还没落屋。我家大嫂子本想留我多住两天的,可我家那位,要是我不在家,懒饭都不会做,只得赶紧回来了…”
廖氏不过是随口问问,崔家的还说着话,她抬脚就走。
“等着一起啊!”崔家的赶紧跟了上来。其实她今儿赶着回来,是另有原因的。她是个憋不住话的,“廖姐姐,你可知道,我这次回娘家是听见了什么?”
“…”廖氏看了崔家的一眼。
崔家的自然理解为好奇,她一脸餍足的道:“你也知道,那苏兰娘家哥哥,素来是个好吃懒做的。这会儿总算是得了李铁森战死的消息,他竟是打起了苏兰再嫁的注意。嘴上说的好听,见不得妹妹吃苦。可谁不知,那是想收聘礼钱呢!”
廖氏顿住脚步,转过头来,狐疑的看了崔家的一眼,“可是真的?”
崔家的见廖氏这样看着自己,心中有气,拍着胸脯保证道:“怎么不是真的!廖姐姐可曾见我说过谎话?”
真话没听过几次,假话却是极多的,不然廖氏也不会问那么一句。
廖氏愣了一下,脚步快了起来。
“走这么快干嘛!”崔家的嘟哝道。
廖氏头也不回的道:“我得赶紧家去做午饭呢!”
崔家的拍了拍大腿,懊恼道:“瞧我!都忘了时间了。”脚步也快了起来。
------题外话------
留言…
寡妇门前是非多 第五章
锅里烧了水,没一会儿就沸了。
兰娘把清水洗净的茼蒿放进沸水中。锅里的水渐渐地成了碧绿色。等得时间差不多,忙把茼蒿用筲箕取了起来晾在一旁。
凉拌茼蒿,需要准备调料。
她趁着灶台里的火没有熄灭,用火钳掏了一些炭火在灶门。把从屋檐取下来的红辣椒去掉根蒂,埋入炭火中。
条件有限,根本不可能制作红油辣椒,只得改制糊辣椒——从炭火中掏出来,放入砧板上用刀剁碎。
辣椒味出来,小宝连着打了几个喷嚏。
“出去候着。”习以为常的兰娘只是抽了抽鼻子。
“嗯。”小石头感觉鼻子痒酥酥的,实在难受,一边揉着一边往外走。
辣椒剁碎,把从院子里扯来的小葱切成碎粒——暂时也就这几样作料了。兰娘拿了黑土瓷盆,放入茼蒿,加入调料,搅和均匀。
她尝了尝味。糊辣椒香气虽足,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对了,酱油。眼下是没酱油的——看来,她还得找机会,自制酱油才行。
“小石头,家里可有盐水坛子。”
小石头应了声捏着小鼻头进了厨房来。在他的指引下,兰娘弯腰从案板下面乌黑的地方摸着了盐水坛子——对于生活贫困的人家,酸菜也能当做一顿菜的,盐水坛子自是必备产品。
因腌制过红萝卜,取出来的盐水是鲜艳的大红色。只是瞧着,也令人食欲大增。
兰娘伸出舌尖品了品,满意的咂巴着嘴,眉目间带了微笑——咸淡适中,隐隐的透着点麻意和蒜香。应该是加了花椒和小蒜在里面。恰恰弥补了调料不足。
午饭备好,陈氏没有归来。
初春的正午,阳光明媚却不狠毒,兰娘见要等人,干脆到了院子里的地里拾掇。春日来,万物生,地里的青草也冒出了头,得赶紧除掉,不然过不了两日,就会抑制白菜和小葱的生长。
小石头也过来帮忙。
兰娘叮嘱小石头仔细瞧着,别把种的菜给踩了或是拔了。小石头笑着点头。她看着小石头闷声闷气的样儿,摇头笑笑。
陈氏回来时,母子俩已拔了一行多的青草。
也不知谁惹了陈氏,她脚才踏进院子,就顶着一张黑脸。
兰娘与这婆婆本就“陌生”,此时见了她这般模样,自是不肯吭声。她拍拍手上的泥土起身,转身往厨房去了——她分明记得自个儿没惹着这婆婆,可那双眼睛却在她身上扫了几个来回。
她打水洗了手,陈氏和小石头都进了厨房。连忙把玉米粥和茼蒿端上了半人高八仙桌上。
小石头饿了,抓着筷子就行动起来,连满手是泥的手都不洗。兰娘赶紧叫住他,让他洗手,复有看了陈氏一眼,嘴巴嘀咕了一下,终道:“…娘,您先洗洗手?”
陈氏白了她一眼,没好气道:“用筷子吃,没拿手抓。再说,庄稼人穷讲究给谁看!”
兰娘听得嘴角一抽一抽的——用筷子吃,没拿手抓。怎么听着都不得劲儿。且说,这是生活习惯,卫生干净,哪是讲究啊!
婆婆对她说话,明显是夹枪带棍的,她还是少说为妙。
太过安静了。
陈氏喝着玉米粥,抬头看了一眼安静的兰娘——长得虽不绝色,但也眉清目秀的,看着十分顺眼。如今三儿子去了,怕的就是有人打兰娘的主意。
她倒不是多想拉着兰娘年纪轻轻的就守寡。家里如果没小石头,就她一老太婆,兰娘嫁不嫁,都凭着她高兴。可现今,如果兰娘再嫁,等得她做不动了,谁又来照顾小石头?
她硬了心肠,说什么都不让兰娘再嫁。兰娘好歹是她李家的媳妇,要叫她一声娘,嫁不嫁,她说了还算数的。
但今儿从地里回来,胡二郎家的廖氏却拉着她悄悄说了一番话,她听了,心里好不痛快。当初三儿在的时候,为了聘娶兰娘,可是下了好些聘礼的。如今却好,听见她家三儿死在战场上,兰娘娘家大哥——苏武竟打起了那样的主意。
苏武好吃懒做,泼皮无赖一个,她一家子孤儿寡母的,能怎么办?
要是早些年,亲家公还在,苏武倒是不敢造次。现在,就剩下那软性子的亲家母,是没什么盼望的。
她想着心中有气,把碗“哐”的一声砸在了桌子上。兰娘和小石头吓了一跳,定睛看着她。
陈氏不耐烦,挥挥手,“吃饭吃饭!”
实在没法,只得去大儿二儿那里知会一声…
兰娘和小石头对视一眼。
陈氏拾起筷子,手蹲在桌子上,又道:“兰娘,你大病刚好,这两日就不要随便出去了,在家呆着就行。”
“嗯?”兰娘反应一滞。
陈氏脸色稍稍缓和,端碗吃饭,糊弄不清道:“叫你在家呆着,为你好,哪里那么多‘嗯嗯啊啊’的。”
兰娘没再说话。
“今日饭菜倒是比往常的好吃。”陈氏但淡淡的说了一句。
刚才心中有事,没有吃出什么味道来。这会儿却是尝出了今儿的饭菜的味道不同。她又看了兰娘一眼——也瞧不出往日的伤心了,应该是想开了。
人一生,不过就怕那几样——幼年丧父,中年丧偶,老来丧子。丧子之痛,能不痛吗?只不过日子要继续,硬撑着罢了。她都过来了,兰娘也会有过来的时候。
“娘今日做饭,花了些功夫的。”小石头道。
“哦!”
收拾碗筷时,兰娘想着婆婆刚才的模样,定是有什么事。听到门外面,陈氏说“下地去了”,她忙几步迈了出来。站在厨房门口,问:“娘,您方才眉头紧皱的,可是出了什么事?”
陈氏扛着锄头背对站着,个子瘦弱矮小,“哪有什么事!记得别出去乱走。”她迈开步子。
兰娘皱着眉头看着她消失的背影。
陈氏出了院子,拐过屋角从羊肠小路往下走。眼睛看向远处,一幢幢房屋紧密相连。在庄子村,像她家这样单家独户的,实在是少数——以前还没觉得什么,现在家里没了男子,却是害怕夜里盗贼的光临了。
只不过,这会儿她是没闲心去想这些的。
寡妇门前是非多 第六章
午后未时,起了风,乌云从天际而来。直到申时,春雨才洋洋洒洒的落下来。
堂屋门口,兰娘耸耸脖子,拢了拢衣领。
午饭时,婆婆叫她别出去随便乱跑,刚好是随了她的意。饭后,稍稍的休息了片刻,她才继续拾掇院子里杂草。直到刚才下了雨,才罢手…
她伸着脖子往外面使劲儿的瞅了瞅,雨大了,却没见着人影。
“石头,奶奶去哪块地里干活了,怎么还没回来?”陈氏如今五十余几的人了,身子骨虽然硬朗,但这样折腾,身子早晚被拖垮。
小石头摇了摇头。
兰娘抬了看了一眼天色,乌压压的一片,雨一时半会停不下。她跺了跺脚,转身从堂屋的墙上取下了斗笠和蓑衣,“石头,呆在家里,娘去看看奶奶。”她冲进了雨里。
风凉,细雨不时倾打在衣裳上,冷得浑身打颤。
出了院子,左右看看,她一时踌躇——连去哪里了都不知道,怎样找人?正在她着急时,透过雾蒙蒙的天色,看见有个人影朝着这边慢慢的移动。
道路淅沥,她跑了两步差点摔跤,速度才慢了下来。离得近了一些,确认是婆婆陈氏——白发参杂的头发向下滴水,身上的衣裳也已湿透。
兰娘赶紧把斗笠递了过去。
陈氏看了兰娘一眼,过了小会儿接过去戴好,“也不是没淋过雨!”陈氏越过兰娘走了。
兰娘嘴角抽了抽。风过来,打了一个冷战,赶紧的把蓑衣解下来顶在头顶上,才往回跑。
—
一夜春雨,早晨终是停了下来,天却没有放晴。
早饭,是最为简单的韭菜土豆片汤。连个热馍馍都没有。
陈氏似是想起,“昨日叫你做绣活不做,倒是把院里的杂草除了——身子骨好利索了。等会儿吃晚饭就跟着我下地去。”
“啊!”兰娘见婆婆看着自己,讪讪道:“外面还没放晴呢,指不定什么时候又下雨。”
陈氏瞪了兰娘一眼,“趁着土软,挖土才不费劲。难不成等大太阳再去!”
兰娘悻悻地垂头。
她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前世专门用来挎包的肩膀,今儿有了其他用武之地——扛锄头。她觉得,今儿这情况,实在是糟透了。等会儿到了地里,婆婆肯定会看出她不会用锄头,到时又该怎么解释?
陈氏在前面腾腾的走着,没有发现兰娘的异样,一起跟着的小石头却是发现了。他走过来,轻轻地拽了拽兰娘的袖子。兰娘低头看着他。
“娘,您是不是不想下地?”
兰娘看着那双乌黑灵动的眼睛,点了点头。
“我知道,下地很累的。”小石头笑嘿嘿的说着,“了奶奶说了,我们要填饱肚子,就只有种好庄稼。”
“哟!”
兰娘脸上的笑意渐渐地深了,小石头的乖巧懂事,真应了一句老话,穷人孩子早当家。而且,别瞧着小石头闷声闷气不爱说话,心思可细腻着,不然,也不会注意到她这些。
可…填饱肚子就只有种好庄稼?
兰娘苦笑。
小说里,穿越女往往能够呼风唤雨。真到了现实,一切就只有两个字…扯淡!
兰娘知道她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只有厨艺。可呆在这农村里,她再好的厨艺也是浪费。周围的大多数人都还在为能否填饱肚子而奔波,谁又会去在乎食物是否美味呢。
到了地里,兰娘看着陈氏挖了几下,依样画葫芦的抡起锄把…可锄头怎么不往土里钻呢。她使了大劲儿,再来一次…土里有块石头,猛地震了一下锄把。
“哎哟!”
兰娘捂着手,苦着一张脸。
“我看你真是病糊涂了!连挖土都不会。”
兰娘本以为会被狠狠地教训,可陈氏只说了一句,就自顾自的做起事来。这样一来,兰娘却是不好立在那里了,只得再次抡起锄头…
半个时辰刚过,兰娘累得腰酸背疼,双手更是疼痛不已。摊手一开,拇指与食指中间,竟起了水泡。亮闪闪的。兰娘眉头顿时紧皱在了一起,嘴巴却没吱声。
挖土也是技术活,只顾着是蛮劲儿,却不想会伤了自己。
兰娘见陈氏却是个不知累的,从刚才开始都没有休息一会儿。毕竟,遭罪的是自己…她找了地方坐下来休息。
“…娘,您不歇会儿?”
“…”
兰娘觉得是自讨没趣。
看了看周围——地处南方丘陵,地势忽高忽低。耕地不比平原的开阔平整,但胜在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只要不遇大的天灾**,一年到底的收成应该能勉强维持生活。
勉强…
兰娘苦笑摇着头,目光落在不远处,小石头拿着篮子和镰刀正在挖野菜。小小的身影,天真的年龄,不该做这些的。陈氏也老了,种不了几年的地…
她的生活,不该这样温饱不足的。
一定要找挣钱才行。
陈氏撑着锄把舒了一口气,见兰娘锁着眉头又在发呆,心下一叹。昨日听了那事,去给大儿二儿说,真出了事,过来帮衬着。哪里知道…那些事,不说也罢,也罢。
大不了,等得那苏武真过来,她这把老骨头以命抵命就是。这日子,活着也窝囊。
没到午时,雨又是落了下来。
绵绵春雨,却是没有尽头的意思了。
第二日大早起床,天上仍旧零星飘着细雨丝。陈氏心里想着念着那点地——一家人的生计全靠那点地了。她见雨小,扛着锄头就要出门,却是没叫兰娘了。
“娘,这还下着雨呢!”兰娘忙拉住陈氏,眉头紧皱着看了一眼外面。
小石头也来劝说。
陈氏直嚷着没事没事。
兰娘道:“娘,我知道您是担心地里那点地种不上粮食…可如今您年龄大了,身子骨哪还能像年轻人折腾。如果再染上风寒什么的,只是看大夫也要花许多钱的。”
陈氏哼了一声,“舍不得花钱?黄土埋到颈子的人了,到时不管便是。”
“娘!”
兰娘哪里是这个意思,气得直跺脚,干脆转身,再是不说话。
小石头脆生生道:“奶奶。”
屋里,登时安静下来,只听见风从外面呼啦啦走过。
忽然,院门响了起来。
“妹子,妹子,快是开门,阿哥来看你了。”
------题外话------
多谢,你们还在。
寡妇门前是非多 第七章
兰娘转身,分明瞧见陈氏的脸登时黑了下来。心里咯噔一下。
“啪啪!”
破败的院门,剧烈的摇晃着。
兰娘真担心这样下去,院门会被敲坏,“来了来了,别敲了,仔细门坏了。”
兰娘抬脚欲走。陈氏却率先迈开步子往外走去,那气势汹汹的架势,哪像是去开门。兰娘跟了上去。
“作死啊!门敲坏了,可谁来修!”
陈氏打开门,双手把着两边,外面的人根本进不来。
苏武声音如震天雷,轰隆隆的响了起来,“你这做啥,我不过是来瞧瞧自家妹子,难不成还不让进屋了?”
兰娘过来,透过门缝瞧见外面站着的人——浓眉大眼,生的威武,立在那里,就跟柱子似的。这应该就是为谋面的大哥苏武了。
苏武冲着陈氏说话的语气相当不客气。
难道双方有深仇大恨?
兰娘正发呆。
“妹子,阿哥看你来了,怎么不让进屋?”
苏武看见了陈氏后面的兰娘,满脸扬起了笑——他虽生得凶了一些,但这妹子却是长得秀气标致的。虽嫁了人,可身材没走样。这样瞧着,倒也是赏心悦目。
兰娘浑身打了抖颤。这大哥看她的眼光,怎么跟看商品一样——上下审视。心中起了戒备。
“娘,您让阿哥进来呗!”
苏武狠狠地瞪了陈氏了一眼。陈氏虽泼辣凶狠,但与苏武相比,整个人的气势却是落了一大截的。她不情愿的让开了路。苏武大步过来,狠狠地撞了一下,陈氏差点没站稳。
兰娘看着皱了皱眉,却不言语,“阿哥,屋里坐。”
她引着苏武往堂屋走。
苏武边走边四处瞧瞧,嘴里甚是不满道:“瞧瞧,这没了男人的家像个什么样子!下雨天,屋里铁定漏雨吧。”果不其然,见了堂屋就看见四下放了好些个锅碗盆的。
他心下一笑,今儿的事,看来花费不了多少工夫。
小石头也见过这大舅的,可每次见着,都因那凶狠狠的脸害怕。苏武刚进来,他就躲到了兰娘的后面。
苏武择了干爽的凳子坐下,拧着眉看小石头,吼道:“男孩子,见个人还害羞,像什么样子!”
小石头吓得抖了一下——哪是害羞,分明是害怕。
“阿哥,你别吼啊,石头还是个孩子。”兰娘冲着苏武笑了笑,转身,“出去看看奶奶,怎么没进来,别又是下地去了。在下雨呢,记得叫奶奶早些回来。”
小石头抬头迟疑的看了兰娘一眼,终是跑了出去。
兰娘嘴角动了动,转过身,已是笑容满面,“阿哥,你喝水不,我去给你倒水。”
苏武忙道:“别忙那些了,阿哥哪是为你那一杯水来的。”
兰娘听出了弦外之音。
“妹夫去了,阿哥过来,是瞧瞧你过得到底好不。”
“自然过得好。”陈氏牵着小石头的手进来。
兰娘瞪着大眼看陈氏,嘴角抽了两下。陈氏没看她,拉着小石头落在另一边,怀里搂着孩子,抬头与苏武直视。
苏武冷哼一声,目光轻蔑的扫视了屋里一圈,“这日子叫好,鬼都不信。”
“鬼自然不相信,人相信就是了。”
苏武愣愣的。
兰娘笑了笑,“大哥这么远来,定是口渴了,我去给你端碗水来。”她动作极快,生怕慢了些,堂屋里的两人打了起来。
苏武接过水也不喝,直接放在了桌子上,声音沉了下来,“鬼信人信都好,反正我瞧着是不相信的。我妹子打娘家没出嫁那会儿,都不曾受过苦,可哪知道到了你家,福没享着,却是做了寡妇。你说说,这日子能好到哪里去?”
陈氏被堵住嘴,半天道:“冷暖自知!好不好,兰娘心里没数?”
苏武和陈氏看着兰娘。
兰娘垂着头,“日子挺好的。”
苏武见此,怒喝一声,“还挺好?纯粹是胡扯!”他又恶狠狠地看着陈氏,“谁不知你陈氏素来泼辣凶狠,如今我妹子是有苦都不敢说,你敢说她过得好。我看你这是老糊涂了!”
陈氏把小石头搂的更紧了,垂着头道:“你苏武又好到哪里去?好吃懒做,胡作非为,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你恶行。”
“好你个婆子!”苏武蹭的一下站起来,气势汹涌。
“阿哥!”
兰娘叫了这么一声还是有些管用的。苏武还想着兰娘能够自愿的回娘家嫁出去,便顺着她呢。
“我今日敬你还是妹子的婆婆,便不与你计较。再有下次,你陈氏再泼辣凶狠,我也让你收敛了性子。”
苏武坐下。兰娘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刚才的情形,还真有些不再掌控范围。这苏武要真是动起手来,吃亏的,还只能是她们孤儿寡母。
婆婆怎么不明白呢。
陈氏心里害怕,面上却没有怯场,只拿双眼看着苏武。
苏武冷着脸,看向兰娘,“妹子,我瞧着,你在这个家也不用呆了,免得再受苦。今日就跟阿哥回了家去,来日有阿哥一碗粥喝,自是少不了你一碗大米饭!阿哥养得起你。”
“别以为没人知道你那点心思!”陈氏冷笑了一声。
兰娘方才还有些糊涂,听陈氏一说,却是豁然开朗。而且,就苏武的话,她却是不能全信的——前几日,她重病,可不曾听这阿哥来过。病好了,倒是来表露兄妹情深了,未免时间有些晚。
“阿哥对妹子的好,一直是知道的。”
兰娘笑说着。陈氏却是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指着兰娘的头破骂,“你这瞎了眼的女人,可真当他是为你好?等你回去,不知道会被卖到哪里…简直是被猪油蒙了心。”
兰娘瞪着眼睛看苏武,“阿哥,这话…这话可当真?”
苏武狠狠地瞪了陈氏一眼,冲着兰娘笑道:“可别是信了这老巫婆的话。她不过是怕你有我做主,不敢拦你回家,才说了这等胡话来。”
兰娘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妹子,我看你还是这就跟阿哥回去,免得呆在这里再受苦了。”
苏武站起来。
兰娘愣了一下。
走,或不走,都是问题重重。
------题外话------
谢谢,你们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