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不解
狐小媚对自己一家子被人监视半年丝毫不知,经过春季羽绒衣的畅销,针线坊名声大噪,在整个卫县,壤城地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成为丝绸布匹行业的领头。
卫于也受到卫府家主的大大赞赏,十分得卫老爷看重。
狐小媚虽然没有名可收,但分红得了不少,钱够她在卫县城内重买一个院子,还有结余。同时,也让其它不少布匹成衣店红了眼。
春季一过,人们穿上了轻薄凉快的薄衫,针线坊果断将原来卖羽绒衣的柜台,更换成夏裳。其间,卫于也没闲着,让人在全国各地不停的收鸭毛,有不少运到卫县的庄园,也有运到别处。
这是狐小媚的猜测,别处的鸭毛如何处理,如何制作她管不了,也管不到。所以,索性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卫府能守信的将卫县和壤城出售的羽绒衣按契分红给她就不错了,她也不敢奢求太多,人没有权力便是这样!
无权,她便不去触碰权,借着卫于的权,在卫县行事方便许多。
孔氏和卫大河经营的豆花摊生意也不错,白日大家都在外当差,只有晚上回到家吃饭,所以,足够家里开支嚼用。后来狐小媚用手头的钱买了两间门面,店面后有一个小院,她将后门处重新搭了一间屋子,作为厨房,前面铺面作为店面,将卫大河和孔氏的豆花摊正式搬到店内。
夏季没有生意,活倒不少。狐小媚将卫大掌柜买进来的鸭毛清洗消毒,晾晒出来,然后就拿到庄园让绣娘做夹衣和羽绒衣。夏季虽不卖羽绒衣,但针线坊仍然接受订做和预订。
羽绒衣的做法绣娘们已经完全上手,狐小媚已经不用操心,她每日主要就负责鸭毛,闲下来时顺便想想还有什么新样式。
古代的夏日炎热闷闷,却不能像现代一样短衣短袖,狐小媚觉得十分痛苦。于是,狐小媚买了最柔软舒适的细棉布。让卫三娘按照自个儿的要求。做了一件现代的连体衣出来。
这个时代女子衣着可以露出脖颈下方一点,于是她将衣领处缝成褶皱,不会太热,该遮的地方一样遮着;腰身略收。绣上漂亮的花纹。像腰带似的;裤脚肥大。脚踝处却收紧,就像灯笼裤似的,凉爽又不会太出格。
不过。这样的服饰走在大街上依然引起众人的频频回头,针线坊的伙计们更是瞪大眼睛。连卫大掌柜也是一脸新奇。而那几个绣娘更是拉着她东看西瞧,不停的夸很好听,还特地打听怎么做的。
虽然好看,不过,样式太过新奇,绣娘们饶是心中跃跃欲试也没敢回家自个儿动手做。
狐小媚自己做了一件,狐篱香瞧着好看,便也跟着做了一件,穿上以后发现果真凉快许多,马上又连做了两身。又劝卫三娘也做两身。
卫三娘脸薄,不好意思,年轻姑娘赶新奇穿些稀奇古怪的无可非议,她一个人老珠黄的妇人可不想被人瞧。
可是,卫三娘只不过才三十几,哪是什么没有颜色的妇人。
狐小媚劝不动她,只得作罢,她也没啥其它朋友,于是到针线坊鼓动那几个绣娘,姑娘些抵不过对美的追求,没过几日有两个绣娘也穿上了和狐小媚两姐妹同样的衣裳,瞧见有人跟着做了,其它几个绣娘胆子也大了,立刻也跟着做了一身。
引得到针线坊买布匹的女子妇人纷纷询问。
于是,卫大掌柜立刻向卫于禀报,一番商量后,卫于果断的决定针线坊制作狐小媚的这种连体衣。
当然得与狐小媚商量,最后,狐小媚如愿的又和针线坊签了一份契。
从她穿出这身衣裳,几个绣娘闪闪发亮的眼神,狐小媚便知道,这些人不排斥这种款式,如果能将这种衣服同样在针线坊售卖,她又有一笔收入。于是才故意去怂佣绣娘们。
本来,这种做法的衣服穿上也很凉爽。
卫于也不笨,知道狐小媚有本事,也没想着悄悄去做,签了契,狐小媚便会想出各种其它花样的衣服。
当这种新奇的女式连体衣出现在针线坊柜台上时,立刻在卫县又掀起一场赶时新的潮流!为了将增加宣传效果,售卖这种连体衣的针线坊,都请了几名女伙计,穿着统一颜色,样式的连衣体在店内。很快就将连衣体的追捧掀到最高。
各种花色,各种样式,各种布料,当然要想舒适还属细软棉布,富贵人家想要穿得不同,但采用了真丝,真丝的灯笼裤和棉布做出来的灯笼裤,穿上自又是另一种不同的味道。
除此之外,狐小媚还设计了单独的灯笼裤和上衣。
过完一整个夏天,狐小媚又分到将近六百两银子的分红。
同时,卫于提前将狐大友四人的卖身契归还。对狐篱香和卫三娘来帮忙,只能算是针线坊临时雇佣。而狐大友和十三则回到豆花店帮忙。
只不过有时候十三仍然会跟着狐小媚到针线坊。因为早已经相识,对十三到来,也没人说什么。
有了钱,狐小媚请了几个伙计,经营范围扩大,不仅卖豆花,还卖水饺,煎饺,蒸饺。店名则改为“狐家小吃”。
古代人吃食的佐料都较简单,特别是一般人家户,那些贵又难找的佐料自是能省则省。
狐小媚花了心思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佐料,按照现代的方法,连油辣子都加了芝麻,所以,从“狐家小吃”吃到的水饺味道别有不同。煎饺基本很少人吃到过,而水饺又分水饺和沾饺,蒸饺要沾着调料吃,但与沾饺又有不同。
没用多久,“狐家小吃”生意越来越好。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东西卖的便宜又好吃。
生意好了以后,狐小媚请了厨子,狐大友和孔氏也不用亲自动手,只需要招呼客人,收收钱。但对于佐料,调配方法等自家秘方,还是由狐大友几人亲自动手。
所以,一时间有人效仿,始终比不上。
因为是小店。争对平民百姓。一些有钱有势的眼红,但也没放在眼里,偶尔有打那秘方主意的,狐小媚便将卫于搬出来。再若不然。加上卫子瑜。卫且能名的大族,加上一个有名的捕快,谁还敢打那些小主意!
于是。狐小媚家的“狐家小吃”做得红红火火!
**
另一边闻十一撤走卫县的人后,闻风山庄立刻就有人收到消息。
“……真的撤回来了?”询问的是个三十左右的男子,眉宇间和闻十一有几分相似。
“是的。”下人恭敬的回道:“确实失忆了,现在变得跟个地道的庄稼汉似的。”
良久,男子轻叹一声:“想他当初还是个人才,可惜了!”
“公子,虽然他与闻十一已经断交,以防万一,需不需要斩草除根?”下人问道。
男子摆手,一脸轻松:“不需要,既然已经断了,我们就不管了,若再去下手,万一被闻十一发现,恐又结外生枝。想要和我争夺庄主之位,闻十一已经不足为惧了!”顿了顿又道:“既然他失忆,就让他待在外面好了,免得让父亲又想起还有这么一个儿子。”
下人低头应下,默默退到一旁,屋内只剩下男子愉快的轻哼声!
**
夏退秋来,秋去冬来!又到了羽绒衣售卖高峰期,狐小媚每日早早去针线坊,很晚才回家,十三就像保镖似的每天都跟着她。
针线坊的伙计就打趣他:“十三,你每日啥也不干就跟着篱晶姑娘,回家也不过就那几步路,我瞧着你倒像是借故偷懒!”
狐小媚重新买了一处院子,离针线坊很近。
“你懂什么!”十三一脸严肃:“快到年底,偷儿渐多,匪徒猖厥,一个女孩子不让人陪着行?”
“哈,匪徒猖厥?你睁眼说瞎话呢,咱卫县治安这么好,哪来什么匪徒?要是县太爷听到你这么胡说,可是要治你的罪哦?”伙计笑嘻嘻的道。
“山上匪徒众多,难免鱼目混珠进城!”十三说得有板有眼。
“切!”伙计啐了他一口,接着一脸坏笑:“你小子跟着篱晶姑娘早晚形影不离,防什么匪徒?我看是怕被别人抢走吧!”最后一句说得十分小声。
十三扯扯嘴角,瞟他一眼:“懒得跟你说!”
转身就走,嘴角慢慢咧开,露出一个无声的笑。
狐小媚看见他的时候,就见他一个人傻乎乎的笑。
“你脑子坏了?”她抻手摸了摸十三的额头,皱起眉头。
十三也不恼,笑眯眯的问她:“忙完了?”
“嗯。”狐小媚已经收拾好东西,手里拿着一包点头,是卫于从江浙地带捎回来的,说是那边的特色点心。十三自然而然接过她手上的东西,取了牛车,狐小媚坐在牛车上,抱上点头,十三驾着牛车,挥着鞭子,慢悠悠离开针线坊。
她们现在住的院子离针线坊的确不远,当初这院子还是十三找的,这地方离针线坊近,狐小媚早晚回来方便,离卫府也不远,最重要的是离县衙近,有事想要找卫子瑜很快。
不过,离他们新开的豆花店却有些远,坐牛车也得一刻钟。卫大河和孔氏不止抱怨了一次。
十三则道:“豆花店是咱们自己的,想要早点打烊都随咱自己,可篱晶在针线坊却由不得她自己,忙得晚了回来太远会不安全的。”
卫大河和孔氏点头,只要对狐小媚有好处,他们都不会介意。
“十三说得有理,豆花店咱们又不开夜市,下午早早关门回家甚好,我们两老口这辈子算是知足了,能跟着一起住到这大城市,福也享了,也见识了,少挣些银子也是好的。”
卫大河刚说完,孔氏就瞪他一眼:“你这辈子挣多少银子是你自个儿的事,这豆花店可是二丫头弄起来的,是三娘他们一家的营生,关你什么事儿啊。”
“是是是。”卫大河忙道:“豆花店本来就是二丫头弄起来的,咱们都是黄土掩到脖子处的人了,要那么多银子干嘛,当然是帮他们挣的。”
“哎呀,爹,娘,瞧你们说的啥?你们分得这么清干嘛,咱们是一家人,在这个家里谁挣的你们俩老都可以用。”卫三娘道。
“是呀,外公外婆,你们这么说可见外了……”狐小媚也道。
闺女和外孙女的话让两个老人开怀笑起来。卫三娘拉着两人进了客厅,自己下厨准备晚饭。
而狐小媚则看着院子里的十三目露疑惑。(未完待续。)
第197章 成亲
狐篱香见她盯着十三眼珠子转也不转,神色古怪起来,凑近悄悄的道:“你瞧啥呢瞧得这么入神?”
“好奇怪!”狐小媚道。
狐篱香怔了怔,道:“什么东西好奇怪?”
“十三。”狐小媚看向狐篱香:“我说的是十三变得有些奇怪。”
“是吗?”狐篱香努力回想了下,摇头,笑着道:“没看出来。”
“难道你不觉得?”狐小媚认真的道:“十三看起来似乎还是十三,其实他又有些不是十三,没有变回原来的十三,但也不是现在的十三,总有些不同。”
狐篱香皱紧眉头,觉着自个儿脑子都被狐小媚绕晕了:“你这说的什么跟什么呀?什么十三不是十三,十三不是十三,那会是谁?”
“十三当然是十三,我又没说他不是十三。”
“那你刚才说十三不是十三到底是啥意思?”
“……”
狐小媚也不知道怎么和狐篱香说了,反正她觉得十三自从上次伤好以后就变得有些不一样。除了他现在看见自己话变多了,具体哪里不一样,她也说不上来。
十三不知道狐小媚的心思,照样每日陪着狐小媚去针线坊,只要在店里,不是他不能进去的地方,他差不多都跟在后面。
而狐篱香和卫三娘也不用亲自动手去做,狐小媚各自分配的差事给她们,只需要指挥着手下的人。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狐大友帮着卫大河,还有孔氏,将豆花店搞得红红火火,狐小媚说:“……咱们虽然不是有钱人,但比起以往的日子已经很富足了,人的一生很短暂,要懂得享受……”
所以,每日的菜品买多少卖多少,东西没了就闭店,特别是一些抢手。有特色的菜品。都是有限的。这样才更显得稀奇。
狐小媚想出来的夏装特受人欢迎,每一次都大出卫于的意料,他现在不仅看重狐小媚,还很好奇。总想想瞧瞧她脑子里还装着其它奇特新颖的主意没有。所以对她也特别的好。可以说是十分的亲切。
每次卫于跟狐小媚说话的时候,十三眼珠子都瞪得特别大,回去的路上就悄悄对狐小媚说:“像卫大公子这样的人倾幕者不少。你以后离他远点。”
狐小媚一脸迷糊:“他受人欢迎管我什么事?我又不喜欢他!”
“你每日和他待在一起,让别人瞧见了难免误会,你可别小瞧那些有钱人家所谓的千金大小姐,争风吃醋耍起手段来连男人也不及。”
说得好像他曾经感同身受似的。
不过,意思狐小媚听明白了,让她注意些免得遭人记!狐小媚仔细想了想,自个儿也没有像十三说的那样成日和卫于待在一起,只不过卫于来针线坊的会,或者在别庄遇见她的话,会和她说上两句,也仅仅是说公事!
人正不怕影子斜!
狐小媚看着十三很认真的点点头。
见状,十三心里总算放下了,什么日久生情的,他以前嗤之以鼻,现在却相当的相信。
不过,后来见狐小媚并没有避讳卫于,只要卫于有事,她立刻就会过去,十三心里憋着一股闷气。一连几天都绷着脸。
狐大友就笑着道:“哟,十三这阵子怎么了,好似不高兴呢!”
狐篱香眯了眯漂亮的凤眼,道:“是有些奇怪了!怎么突然就不高兴了?”
狐小媚暼了两人一眼,嘀嘀咕咕低声道:“一个个什么眼神,这会儿才是正常的。”
十三也没闷气几天,要论相处的时间,可没人和他比。没几天他自个儿又想通了,又开始一脸笑嘻嘻的跟在狐小媚身后。
而在狐家家里面,狐大友这日没有去豆花店,正在家里招待老张头,也就是张三的爹,厅堂桌上放着几匹上乘的布料,盒子里是最有名的糕点,还特意去街巷打了几斤酒。
“……听说卫老爷子喜欢每日喝两口酒,所以,张三特地去街巷打的。布匹也是张三亲自去选的,过年的时候他也没能来上门探望你们,这算是一点小心意。”
张三两父子一直在卫府农场,两个都是老实巴交,能干的人,后来便被农场管事重用了。
从天灾后,众人到卫府农场后,张三极力去讨好卫三娘和狐大友,也慢慢改变了原来在两人心目的形象,而且狐篱香年纪也不小了,所以,两家大人默契的同意了这两人的亲事。
但明面上张老头还得上门,腆着脸亲口向狐大友提亲,这事狐大友和卫三娘早商量过了,狐大友顺势就答应了,既然口头上约好,但是还是要请个媒人,于是,张老头又请了媒人,没几日,媒人上门便将两人的庚贴换了。接着订亲,定下开年就成亲。
狐篱香成亲的日子选得好,那是个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四季飘花香的日子,一大早枝头的喜鹊在院子里叫,狐篱香卫三娘几人高兴得不得了,喜鹊来可是个好兆头。
孔氏高兴得眼眶都红了:“……大丫头嫁过去以后定能过上好日子。”
以前张三父子卖肉日子过得好,现在就没法和狐家比了,张三两人的卖身契还没到时间,住在农场,狐篱香不是农场的人,自然不能进农场,所以,张三在外面租了个院子,当作新房,两人成亲后,张三夜里不当值便回家,平日张三不在家的时候,狐篱香还回狐家过夜。这是成亲前就说好的。
张家亲戚也没多少,倒是狐家这边除了狐小媚一家,针线坊的伙计都去了,而且别庄好些绣娘都捧狐小媚的场随了礼,连卫于也派人送了礼过来。
喜宴人不多,吃得一般,但是大家伙高兴,仪式过后,狐篱香就换了衣裳坐到桌上和众人一起吃饭。等送走了狐小媚等人,两夫妻这才开始收拾。
张三即激动又愧疚,拉着狐篱香的手向她保证:“我以后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多挣些银子,请个丫头回来伺候你,免得这些活还要你亲自动手。”
狐篱香笑了:“我本来就是乡下出生的,干这些咋了?”心里却甜滋滋的跟抹了蜜似的。
狐篱香成了亲,狐大友和卫三娘总算松了一口气,眼下狐篱笆还小,这时候正是该专心读书的时候,自从家里好起来后,狐大友便寻了个私孰让他去读书了。所以,两人现在就瞅着狐小媚了。
至于女婿人选,狐大友对卫三娘朝十三努努嘴,这小子就不错!
十三不知道自己已经入了狐大友和卫三娘的眼缘,看着张三心想事成的娶到了狐篱香,他不禁眼热起来。接连几天心里都跟火烧似的。火急火撩,总想干点啥事。做啥都没心情,特别是看见狐小媚跟卫于待在一处时,心里尤其的烦躁。
这股烦躁扰得他自己都有些莫明其妙,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沉不住气了,在狐家村的时候不是,以前更不是!
终于有一天,十三终于将狐小媚拉到一旁。
狐小媚看着他欲言又止,一由小姑娘样子,扭扭捏捏的样子很是稀奇。
“你怎么越来越奇怪了,你到底要跟我说啥?”
十三一咬牙,盯着狐小媚问:“你想啥时候成亲?”
狐小媚一愣,斜看他:“管你啥事?”
十三一张黑脸涨得通红:“你姐姐都成亲了,你不急吗?”
我呸!狐小媚差点啐他一口,姐姐我十六正是一朵花,急个屁!就是急也不会告诉你。
“我也老大不小了。”十三努力想绷着脸,保持一本正经的样子。
狐小媚差点笑出声,面无表情的看着他:“遇见你的时候你就不小了。”
十三脸上的肉狠狠跳了跳,因为想压制那羞涩的表情,整个脸的表情都有些扭曲。
“听说今年年头特别好,不如咱们也挑个良辰吉日……”
“我呸!”
不等十三说完,狐小媚就啐他一口,一脸羞愤转身离开了。亏他说得出口,居然什么“我们也挑个良辰吉日”,人家张三虽然什么没有,好歹请媒上正经上门定的亲,他一个闻风山庄的少爷居然要跟她私定终身。
她才没那么傻!
一头笨嘴呆鹅!
被狐小媚骂了一顿,十三脸皱成了苦瓜,独个儿坐到针线坊外面的大树下,苦思冥想狐小媚为啥会拒绝,难不成她不喜欢自己?可平时自己跟着她也没见她反感啊!
这厮这会儿倒聪明的想到狐小媚不讨厌他,却始终没明白自个儿哪里没做对!
正在他脑袋瓜都要想破的时候,突然一个面生的小子跑来告诉他,有人找他,在街上的酒楼里。
十三一脸疑惑,他也没进去找狐小媚,就让店里伙计帮自己给狐小媚带个话进去,然后跟着那小子去了街上的酒楼。
跟着小子上了二楼,二楼全是包间,两人一直走到最里面,小子先是敲了下门,然后将门打开,做了个请的姿势。
十三面无表情的走了进去,一眼便看见坐在窗边,三十来岁,五官端正的男子。
那人正是闻十一。
(未完待续。)
第198章 永远一起
针线坊始终有百年老店的优势,一点小事并不能阻挡它的发展,加上狐小媚竭力设计出另几种特别又好看的衣服,所以,当初羽绒服的小事故早已经被人们抛之脑后。
而那些模仿针线坊的其它店,因为将价压得比针线坊低,刚开始是吸引了许多顾客去买,终究没有得到狐小媚清理鸭毛的方法,慢慢便出现如针线坊当初的皮肤过敏事故,又有些商家为了赚取更多,压低成本,处理过程也过于毛躁,当然衣服更没有保障,后来便频频出事,不少顾客去而复返,讨要说法。
这时人们才真正意识,只有针线坊的东西才是真正有所保障,不仅质量,暖和度,穿上后更不会出现不适。
第二个冬日,针线坊的生意更上一层楼,狐小媚也从中分到了丰厚的红利,将豆花店后面的院子一起买下,连同豆花店打通,原来的一进院子,变成了二进院子,为了不让卫大河和孔氏累着,又去买了两个丫头,一个仆妇。
卫三娘在针线坊也能独挡一面,狐篱香也是独管一处,狐小媚现在将心思全部用在设计上,她不仅要想出新颖好看的款式的衣服,还要能被这个时代的接受,主要是针对女人和孩子。
男子思想保守固执,对一些新奇的衣服大多都不愿意尝试,只有一些思想开放,不拘小节的年青男子才会去购买狐小媚想出的那些男装。生意都不是太好。
女子的衣服推陈出新,只有一条的赚钱的路子。现代科技高速发达,各种新奇玩意多数不胜数。狐小媚便在女子鞋上打起了主意。另外,古人首饰多是金,银,玉,还有玛瑙等等。她又结合了现代发饰,设计出一些新的发簪,珠钗,镯子等等。
和卫于签订的契分红都低,但是玉器类东西本就昂贵。狐小媚得的分红自然不会少。
看到这条道有利可循。于是,狐小媚想到了现代社会的化妆店,可以替人化妆,还可以帮人扎头发。二十一世纪各种美容方法取之则有。她自己配制了几种天然的美容方法。然后教狐篱香和卫三娘。
替人按摩美容必须皮肤细。按在人脸上才不会觉得擦得不舒服,于是,她又泡了一些柠檬水。叫上卫三娘和狐篱香,一起,每天泡半个小时的手,然后,又花了大价钱去买了头奶牛,每天挤奶,用来泡水。一个月后三人手上的茧就变得很薄很薄,两个月后,皮肤就开始变得细腻。
这种皮肤无论怎么在脸上按摩都不会让人产生不适感。
当然这事不能少了卫于,狐小媚本来准备了一大堆措辞,没想到她只一提想自个儿开个化妆店,卫于就答应下伙。
卫于这种大靠山是不靠白不靠。
然后又让卫于找了两个懂得化妆的丫头。
店面装修很花了一番心思,化妆,洗面,梳头都用屏风隔了,外面什么也瞧不见。
狐小媚又找人做了一些假人头模型,让狐篱香和卫三娘编了各种不同的发式,一一摆在柜台最显眼的地方,还做了一个同人高的模特,穿上狐小媚特制的衣服,梳了一种现代和古代结合的发型,供来去的人参观。
店面叫“天天美容”
刚开业的时候生意很冷清,狐小媚想了一系列的优惠活动,雇佣了两个小子在大街上发传单,单子上写明了各种优惠。活动期间进店的人可凭消费免费办会员卡。
只要消费了,无论多少就可以办会员卡,这会员卡的作用可就大了。
对针线坊和别庄的那些绣娘,狐小媚则承诺人,若有人去光顾,可以再打折。
这些人知道狐小媚的本事,自是相信她,只是对不知的东西有疑,便三两纷纷结伴而来。
狐小媚很高兴,亲自给众人洗面,为啥只要一进美容院皮肤就很变得很好,自个儿在家怎么洗也没那效果,原因就在于人爱那按摩手法,还有一个时间的长短。
小姑娘些去洗了出来都感觉皮肤水水嫩嫩的。回家后自是向亲朋好友介绍。
而卫于虽没特意怎么宣传过,但也同自家姐妹提了。
卫府的人现在没谁不知道狐小媚的,都知道卫于有一个了不得的合作者,聪明灵慧,还是个小姑娘。
听说狐小媚开了个化妆店,纷纷跑来光顾。洗过之后个个惊讶,于是,慢慢,狐小媚的“天天美容”逐渐。
生意好起来,人手自然不足,狐篱香又得去针线坊,于是狐小媚又雇佣了两个姑娘,狐篱香也没再去针线坊,直接留在化妆里管理。
每月的盈利除了卫于的,剩下的分成三份,狐篱香一份,卫三娘一份,她自己一份。
于是,狐篱香和张三便重新买了个院子,张三和卫府农场的契一满便出来了,在豆花店帮狐大友的忙。
一年以后,狐篱香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狐家热热闹闹办了一场满月酒,请了街坊四邻。
卫三娘见着狐篱香和张三一脸幸福,而狐小媚仍然每天满脑子怎么挣钱,对自个儿的终身大事一点儿不上心,她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狐大友气不过,将十三拉到一旁,板着脸道:“你年纪也不小了,该成家了,不如这样,改日我让你婶去寻街头那媒婆,让她帮忙打听打听,这卫县城里可有合适的姑娘,替你保个媒吧!”
十三话虽不多,可不是傻子,忙道:“还请叔成全,我虽无父无母,却有一颗真诚的心,我愿意照顾篱晶一辈子。”
听到这话,狐大友心中的闷气总算消了一些,他一脸为难:“你是个不错的小子,叔看得出来,不过,你今年已经二十好几,我们家二丫那性子你也知道,她一向有自己的主意。”
十三哪有不明白狐大友的意思,转身就开始挖空心思想着如何向狐小媚提亲去了。
卫三娘知道后,气得直瞪狐大友:“该说的不说。这找婆家就得看男人是不是真心,十三又无父无母,现在不说清楚,以后若有啥事,他岂不是说走就走?”
“他本来就二十好几了,咱家姑娘这才十七。”狐大友一脸无语:“是不是真心平日看他对二丫不就知道了。这以后的事怎么说?你要他怎么说清楚?”接着他板起脸:“他若以后敢欺负咱闺女,看我不惩治他。”
卫三娘连白他几眼,懒得跟他说,十三武艺比卫大人还厉害,以后若真有事,能耐他何?
狐小媚想的没两人那般复杂,当她夜里从针线坊回到屋子时,真真正正的感动了一回。
十三将狐小媚平日说的话从脑子里仔细搜刮了一遍,然后,便让人去买了许多许多的花回来,他也不识得什么叫玫瑰花,只要是漂亮的花就买回来,反正不要菊花就行了。然后桌上摆了两根大红蜡烛。本来他想弄两个小菜的,这样实在,又能填饱肚子,可是狐小媚说的巧克力是一种点心,他找遍了整个卫县也没找到,于是便在最好的糕点铺买了几样精致的点心,又摆上两只酒杯,拿酒壶装了一壶米酒。
和现代的烛光晚餐相差甚远,但却令人感动。
狐小媚差点没流下眼泪,痛痛快快的和十三喝了两杯米酒,最后在她目瞪口呆下,十三拿出一枚戒指。
那是一枚银戒指,光溜溜的一枚戒指,没有宝石,也没有钻石,只在戒指上雕了精致的花纹,简单而精巧。和现代的戒指一模一样。
她没想到十三会跟她求婚,还用如此现代的方法,虽然模仿得不像,不过,已经可以了!
狐大友和卫三娘替两人订下日子,请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在酒楼包了一桌,众人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
成亲的时候自然非常热闹,不仅请了四邻街坊,还有针线坊的一些伙计,绣娘,管事。当然卫于和卫子瑜不能落下。
男女成亲,男子住到女方家里,那叫招婿,所以,狐小媚拿了钱,十三又另买了一处二进的院子。过了回门,狐小媚和十三便搬回了家。
对于这一点,狐小媚挺赞赏十三,不拘礼节,她说住哪就住哪。两口子偶尔也会回自家。
一年以后,狐小媚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十三抱着女儿乐不可吱。
狐小媚问他:“你准备永远不回去了吗?”
十三一愣,即而认真的看着她道:“这里是我的家,我哪儿也不去。”
“若他们来寻你……”
十三若有所思。
是的,十三的改变狐小媚最早便察觉,那些释然,如果一个人不是想起过去,心里放下,哪会如此释然,狐小媚一直猜测十三已经恢复了记忆。
她猜的果然没错。
他还记得闻十一来找到他那日。锦衣玉服却满脸沧伤,看着一脸陌生的十三心中不知何滋味,他说:“既然你不愿回去,那我帮你。”
十三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只要闻十一肯帮他,那他就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个地方。身体里流着相同的血,他对他们却没有真正的亲近。只有和狐小媚在一起才让他觉得自己真正有个字。
所以,不管他有没有恢复记忆,他都会好好待她一辈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