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后台倒了慌跑路
刘桂花听了她们的话,早就吓得瘫坐在地,猜到女儿出事儿了,连忙问道:“我女儿呢,我女儿呢,你们把我女儿藏哪去了?”
全家的指望全部在女儿身上,现在女儿居然居然被这些坏人发卖了?
这几个婆子都是王夫人身边得用的人,平日里就和杜姨娘身边的人不对付。现在看到刘桂花的样子,顿时大为解气,纷纷露出不屑的表情。尤其是王嬷嬷,更是因为杜姨娘受到不少委屈,现在有了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我呸!”王嬷嬷骂道,“从你们给那个贱东西签了卖身契,那就是成了可以买卖玩意儿,可不是好人家的女儿了。总以为爬床好爬,总以为我们夫人好欺负,现在你们的报应了。赶紧撵出去,别脏了我们的地儿!她要是不走,那就给我使劲打!”
众人把刘桂花扔了出去,在哄笑中关上了门。
刘桂花瘫坐在角门口不远处,眼泪哗哗往下流,这些丧良心的人居然把女儿给卖了!
现在家里人还不知道这件事请,显然还没有传开,该是去打听女儿的下落,都需要丈夫定夺。
刘桂花想明白之后,赶紧从地上爬起来,不顾身上的泥土和疼痛,就去找杜大海,赶紧把女儿找回来!
此时的杜大海,正在算账,看到刘桂花来了,面上一沉。因为刘桂花长得难看,已经有很多朋友说他眼光差。经常被人嘲笑。
尤其是现在刘桂花头发散乱,衣服脏兮兮的,让他脸面全无。跟一边的伙计说了一声,便拽着刘桂花出了郭家酒楼。
走到僻静的地方,杜大海连忙说道:“你来这里做做什么?你不是去看女儿了吗?怎么弄得的身上脏兮兮的?”
刘桂花擦擦眼泪,心里难过,也没有看到杜大海眼中的鄙夷,哽咽说道:“夫君啊,咱们四妹惹祸了,已经被王夫人发卖出去了。只是咱们四妹为什么被发卖了。我也不知道原因。你可不能不管啊。咱们就一个女儿!赶紧去找找啊!”
杜大海一听这话,顿时一愣,不相信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当时真的了,我亲耳听到那些人说的。你想想。若是没有出大事儿。那些人根本不敢拦着我。而且那王夫人也在,看她神气的样子,估计我们四妹被她抓到错处。狠狠教训发卖了。”刘桂花哭着说道,她就一个女儿,这可如何是好啊?
杜大海心跳加快,面色却异常苍白。他之所以能在县城混得风生水起,都是因为他有个女儿是王主簙的宠妾。现在女儿被发卖了,那他在县城的依靠倒塌了。他在县城没有靠山,谁都能的踹一脚!
想到家里的银子和产业,定然也保不住了。别看那些人整日和他称兄道地,若是没有女儿这个后台,那些人根本不会给他一个好脸色。
“我去打听一下,你赶紧去找两个儿子,把咱们家值钱的东西全部带上,尽快回杜家村。”杜大海当机立断,既然留在县城保不住这些东西,那就只能先回杜家村躲躲,过了这段风声,再做打算!
刘桂花此时心里害怕,没有半点主意,听到丈夫的话,擦擦眼泪就去找两个儿子。
杜大郎,杜二郎以为家里有事儿,纷纷告假,回到家里,正好看到父亲杜大海也在。
杜大海在刘桂花走了之后,找了几个小乞丐,让他们去帮忙打探消息,其中有几个就是整日在王主簙后门口等泔水的小乞丐。还真就被他打探到了消息,他那做宠妾的女儿的确是被发卖了,而且还是两天前。
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传到外面,或许是因为是家丑,难以启齿,也可能是王夫人在部署,让他们一家万劫不复。
杜大海还打听到王主簙这几天甚至不适,告假了。仔细思考之后,杜大海决定离开县城,回杜家村。
现在不能待在这里了,赶紧离开。
“爹,到底怎么回事儿啊?”杜大郎不解,尤其是看到父母脸色非常难看。
杜大海看了两个儿子说道:“你妹妹得罪王夫人,已经被发卖了。我们在县城呆不下去了,赶紧去收拾东西,咱们回杜家村。”
杜大郎,杜二郎听了,俱是一愣,十分慌乱,结结巴巴道:“爹那我们以后是不是都不能来县城了?”
县城里多好,吃的喝得玩的用的,都比杜家村好多了。杜大郎在外面看得多了,自然不想回去。
杜大海冷声道:“现在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若是走的晚了,那些人听到风声,定然会弄得我们倾家荡产。现在走,我们还能保住银子。有银子,自然还能回来。”
“那这个宅子呢?”杜二郎问道,他们人走了,这房子可带不走。只是现在急着卖,也卖不上好价钱。
杜大海已经想好了,说道:“我们人在县城都待不下去,这宅子估计也保不住了。二郎,你跟你娘在家里收拾东西,我和你大哥,把房契拿到当铺当了。”
“当铺?”杜二郎一听,声音不由得变大。
“当然是当铺了,现在交给人牙子,价格虽然高点,但一时半会也卖不出去,而且还会泄露消息出去,我们想拿到那笔钱也不一定。可去当铺就简单多了,只要验明房契是真的,就可以换钱,虽然很价格低,但我们可以拿到现钱,立即回杜家村。”杜大海解释道,事情紧急,越快越好。
刘桂花见丈夫和儿子一直说房子和钱,一句也没提杜四妹,弱弱小声道:“咱们四妹怎么办?得去找四妹啊?”
杜大海伸手就打了刘桂花一巴掌,说道:“你小声点,难道想让全县城的人知道四妹被人发卖了吗?四妹两天前就被卖出去了,我们即使想找,但是去哪里找。”
“可”刘桂花鼻涕眼泪往下流,“我们不去找四妹,不知道四妹的死活”
杜大海看了刘桂花一眼,冷声说道:“行,你若是不要命,你就留在县城找,我们回杜家村。”(未完待续……)
PS:这是今天的第一章,还想给好友推荐小说《和玉种田记》《重生灵心慧智》《宝妹不好惹》,都是比较好看的完结种田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 半夜回村无颜面
刘桂花被杜大海吼得连连后退两步,不敢吱声,她要是再敢说一句,这个男人绝对会把她赶出去,想到这只能一边哭,一边默默收拾东西。
杜大海则是拿着房契去了当铺,的确跟之前了解的一样,当铺检查房契是你真的,就可以当掉,便给了杜大海二百零银子,是原价的一半,不过杜大海现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拿到钱才是钱,房子放在那里,又不能住,也不算是自己的。
回到家之后,杜大海找到纱布绑在胳膊上,弄了点鸡血在杀不上,胳膊吊在脖子上,去郭家酒楼请假。无缘无故请假,也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二掌柜见大掌柜受伤了,很是激动,这样他就有机会干上大掌柜的活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二掌柜非常珍惜,很快就跟杜大海交接好各种账目,各自画押之后,杜大海便带着妻小,在天黑关城门之前出了县城。
东西很多,自家一辆马车,杜二郎又租了两辆马车,带着在县城的所有家当灰溜溜地回到杜家村。一路上,已经四口没人说话,气氛沉闷。
大半夜的赶到家里,听到嘭嘭嘭的敲门声,杜大湖睡得正香,外面那么多的声响,杜大湖对没醒,阎荷花推了推身边的杜大湖说道:“赶紧起来,外面有人敲门。”
“谁啊,大半夜的,难道就不能得到明天吗?”杜大湖一边穿衣服,一边嘟囔说道。白天要干活,晚上还睡不好,铁打的人,也睡不好啊!
“快点,外面很多狗在叫,想必来人不少,你赶紧点。”阎荷花提醒说道,别吵得全村人都睡不着。
杜大湖穿好衣服,出去开门,提着等这才看清楚门口来人。吃惊道:“大哥。大嫂,这大半夜的,你们这是做什么啊?”
杜大海脸上不好看,没好气说道:“这是我家。我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难道还要跟你报备啊!”
一句话噎得不善言谈的杜大湖半天说不出话来,不过现在的杜大湖也不是以前的杜大湖了,既然你不给我好脸色。我也不伺候你了,直接转身进屋,关上了门,不帮他们干活。两辆马车停在门口,根本进不来,上面很多东西,需要人一件一件搬进来。既然大哥不待见,杜大湖才不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听到四弟的关门声,杜大海面色更加难看,但也知道现在不是打闹的时候,若是惊醒左邻右舍,那更没面子。
杜大海和两个儿子搬东西,把马车上的东西全部搬到院子里,付了钱,另外两个车夫才结伴离开。
杜婆子,杜长和听到外面的动静,纷纷出来,看到院子里摆放了很多大箱子包裹,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杜婆子忍不住问道:“大海,这是怎么了?大半夜的,你们这是搬家吗?”
杜大海面露悲戚,“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父母磕头,说道:“爹,娘,四妹那丫头得罪王夫人,已经被发卖出去了。现在消息还没传开,所以我就连夜带着妻小回来了。”在女儿得势的那段时间,得罪了不少人,一旦那些人知道他没有靠山,一定会找他麻烦的。
杜婆子听了,愣愣地,好像是在消化杜大海的话,好一会儿,才激动说道:“你你说你们在县城过不下去了?”
杜婆子只关心儿子是否体面?是否能赚钱?至于被发卖杜四妹,根本就不在杜婆子的关心之内。
杜大海艰难地点点头道:“是的,儿子带着妻儿先回来避避风头,等风声过去了,我再去县城看看。”
杜长和在听完杜大海的话,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大郎,二郎,赶紧扶你爷爷起来。”刘桂花赶紧把两个儿子叫起来,这老爷子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在村子里就没人能护着他们了。
刘桂花之前对村里的人不假辞色,得罪了很多人,现在回到村子里,若是没有老人帮衬,那以后在村子里很难过下去。
婆婆这个人,比她名声更差,所以现在只能靠公公了。
杜大郎,杜二郎赶紧起来扶着杜长和,到屋里坐下,喝了一杯凉水之后,杜长和才缓缓恢复几分神采,沉声说道:“哎,回来就安分一点吧。”
说完,杜长和颤巍巍站起来,转身进了里间卧室。
杜婆子一边哭,一边抹着眼泪,跟着老头子进屋了,至于外面的杜大海一家,她特别心疼,但又帮不上忙,心里难受。
杜大海见爹娘不说了,便给刘桂花使了个眼色,道:“肚子饿了,去弄点吃的。”
刘桂花抹抹眼泪去做饭,杜二郎点着灯,跟着娘亲去厨房做饭。
屋里面还有一些馒头,吃点咸菜,烧点鸡蛋汤,一家人随意吃了一点,纷纷回屋里休息。
今天的事情,对他们的冲击很大,杜大郎,杜二郎到现在还没反应过来心神。一家人心里有事儿,夜里也睡不好。
且说那杜大湖气呼呼地回屋之后,阎荷花两眼八卦,问道:“你怎么进来了,怎么不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杜大湖躺在炕上,吹灭了油灯,说道:“哼,不就是在县城惹祸了,兜不住跑回来了。不关咱们的事情,赶紧睡觉。”
翌日一早,杜大海一家居然睡到早饭做好,还没起床。
杜婆子要去喊,杜长和摇摇头,不让杜婆子去喊,半夜里狼狈从县城回来,心里又累又怕,就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儿吧。
杜大湖,阎荷花也不问,吃晚饭,继续下地干活。刚才阎荷花还非常好奇,只是看到公公婆婆都黑着脸,也没敢问。
等到杜大湖,阎荷花走了,杜大海,刘桂花才起床,洗漱好过来吃饭。
饭桌上,杜长和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大海一家跑回来了,那二儿子一家和在郭家做妾的女儿,会不会受到影响啊?
“大海啊,你们回来了,大河一家不会有事儿吧?”杜长和连忙问道,在他心里儿子比女儿重要多了。(未完待续……)
PS:这是今天的第二章,跟鞋大大们票票打赏订阅。谢谢。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太自私兄弟反目
对了,县城里不止大儿子一家,还有二儿子一家和杜鹃呢!
“大海啊,你们回来了,大河一家不会有事儿吧?”杜长和连忙问道,在他心里儿子比女儿重要多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儿子一家没事儿,他也不希望儿子一家有事儿啊!
杜婆子听到杜长和的话,想到大儿子说杜四妹被发卖了,那在郭家做妾的女儿会不会受到牵连,急切问道:“会不会连累娟儿啊?”
这个老来女,她很喜欢,娟子又很孝顺,万万不能让娟子也出事儿啊!
杜大海,刘桂花相视一看,讪讪说道:“爹,应该不会吧,我平时在县城和二弟来往不多。至于娟子,郭老爷那么宠爱她,应该也不会有事的,你们就别担心了。”
杜大海说这些话的时候,非常言不由衷,不过现在只能这样安慰父母,否则以父母的性子现在就会去县城。
杜婆子半信半疑,不知道是不是大儿子说的那样,看向杜长和,问道:“老头子,你说呢?”
对比儿子,杜婆子还是相信被她拿捏一辈子的老头子。现在还有儿子和女儿在县城,都是她的心肝肉。
杜长和略带失望看了一眼杜大海,有好事儿,不想着亲自的亲兄弟,出事了,就一个人带着妻小跑回来了,根本不管兄弟姐妹的死活。
但凡县城的情况还好,大儿子也不会拖家带口地连夜赶回杜家村。这是自己一家跑路。根本就没想到弟弟妹妹啊!
怪不得每次提到这个大儿子,大哥总是非常失望摇头,大海这个儿子做事的确太自私,也太令人失望了。
杜大海被父亲的眼神看得心虚,低着头,不敢抬头。
“既然你们不方便回县城,我跟大湖去,让大郎二郎,赶紧叫起来,吃完饭去地里干活。你胳膊有伤。就在家里休息吧。老大媳妇,你在家里做饭。”杜长和心里酸涩,只能自己去县城看看。
正在干活的杜大湖见父亲过来,听说要去县城。也没说什么。便跟着回家换了一身衣服。一起去县城。杜大海能做出抛弃兄弟的事情,杜大湖做不来。
杜大郎,杜二郎则是下地干活。这么长时间没干农活,两人干得还没阎荷花快呢。
杜大湖赶着牛车,顶着大大的太阳,终于在中午到了县城。找个地方,寄存牛车,爷俩片刻不停就去找杜大河,急的头顶快冒烟了。
正在忙活的杜大河看到老父亲和四弟来了,赶紧把人带到后面的内室里,倒了茶水和点心,问道:“爹,四弟,现在家里农忙,你们怎么来了?”
杜长和,杜大湖喝了两杯茶之后,才缓过来气。看到二儿子神色坦然,应该还不知道出了那档子事情。
“大河啊,四妹已经被王夫人发卖了,你大哥已经带着你大嫂,大郎,二郎他们回家了。我担心对你们有影响,所以带着大湖过来看看。”杜长和难过说道,不过见二儿子气色不错,想必没有受到影响。
杜大河一愣,不相信问道:“大哥,已经回家了?”
“是的,二哥,昨天半夜就回家了,带了三马车家当。”杜大湖心里生气,怪不得回来了,原来是靠山没了。杜四妹几次三番陷害别人,杜大湖对她没有半分同情。
“我的好大哥啊!”杜大河心里难受,更加失望,大哥走的时候,就没有想起给他说一声,让他有个心里准备。
杜大湖也看不上杜大海的做派,恼怒道:“大哥这些年做事越来越没有章法了,以前的事情过去了,我们暂且不提。现在出了大事情,只想着自己回家躲避风头,也不为亲兄弟想想。现在就这样,等到真到落难的时候,我们半分都指望不上他。”
杜大湖的话,让杜大河深以为然。
“混账,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杜长和担心两个心里有疙瘩,赶紧呵斥,现在家里已经够乱了,不能继续乱了。
杜大河见父亲如此,面上冷笑,每次大哥做事情,父母都会原谅,反倒是训斥他们兄弟几个。以前有大山在面前,爹娘就训斥大山;现在大山不在,就训斥他们兄弟二人。
“爹,大湖说的没错,不管会不会牵连到我,大哥都应该跟我说一声。只是一句话的功夫,费不了多长时间。他之所以没说,是根本没把我这个兄弟放在心里。”杜大河失望说道,以后看来得多听妻子的话,这杜大海就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太自私了,只有他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人都是可以牺牲的。
杜长和被儿子当面反驳,面上怪不住,道:“你大哥胳膊断了”
“爹,你不能一直偏着大哥,我都看到了,他那胳膊根本就没事儿。再说了,大哥不能去,大郎,二郎,甚至家里的婆子也能跑一趟啊。”杜大湖拆台,心里气不顺。
杜长和又要黑脸,就在这时杜大河说道:“爹爹,你知道大哥为什么逃得这么快吗?是因为他做事手段太卑劣,借着王主簙的势,谋取不少钱财。害的人家破人亡。现在四妹出事了,没有王主簙做靠山,他当然守不住那些来路不明的钱。不跑路,即使不丢了小命,估计也会被人打得半身不遂!”
听到这话,杜长和面色变了又变,端着茶杯的手,一直在颤抖。
杜大湖一愣,问道:“二哥,那你们一家在县城,会不会受到连累啊?”
杜大河苦笑,摇摇头道:“我暂时还不知道,不过大哥风光的时候,我没有往前靠。不过还是有不少人知道我在这里做事的,万一找不到大哥,想必就会来找我。”
杜长和满脸冷汗,惊慌说道:“大河,要不你也辞了,跟我们一起回村子吧。活计没了,以后可以再找,人要是出事了,那就后悔莫及了。你大哥做的对,早点回到杜家村,最起码人是安全的。”
杜大河觉得父亲说得对,虽然事情还没有传开,但早晚会传开的。今天就让父亲和四弟把妻子儿子带回去,他在县城里再等等。(未完待续……)
PS:推荐好友的一本书《双喜盈门》正在连载,《重生山水人家》《传家之宝》《唐朝好驸马》这山本是完结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啊!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失宠小妾被牵连
杜大河觉得父亲说得对,虽然事情还没有传开,但早晚会传开的。今天就让父亲和四弟把妻子儿子带回去,他在县城里再等等。
若是受到牵连,他和儿子都是男人,直接来开便是,不会有影响,但妻子和女儿却不能受到半分委屈和侮辱。
杜大河觉得父亲说得对,虽然事情还没有传开,但早晚会传开的。今天就让父亲和四弟把妻子儿子带回去,他在县城里再等等。
现在杜大海每个月有五两银子,儿子可以赚二两银子,家里的妻子和女儿做绣活,一个月可以有三两收入。
在县城里生活,租用的房子每个月只要一两银子,二两银子就够一个月一家人的花费,所以他们一家每个月可以攒下来六七两的银子。这些银子相当于在家种田,一年的收入。
一年下来,就有攒好几十两,只要三两年,就可以在县城买个小院子,成为正儿八经的城里人。杜大河一家原本就是这样打算的,心怀兴旺,一步步坚持。
可是现在一切都被大哥破坏了,但没到最后一步,杜大河舍不得县城里的一份这份工。
“爹,你先带着六妹她娘和六妹回去,我和三郎在县城里看看。若是情况不妙,我们立即回杜家村。”杜杜大河决定说道,不能任意放弃现在的工作,这份差事来之不易,他舍不得放弃。
杜长和听了儿子的话,唏嘘一声叹息道:“那行。人我先带走,你和三郎在县城要小心点。一有事情,立即回家”
杜大湖见儿子失望的表情,心里十分难受,道:“二哥,万事不要硬拼,若是实在呆不下去,你和三郎赶紧回来。我这个做弟弟的,虽然没用,但家里还有粮食。今年的粮食。我一点不卖,够所有人的口粮。”
杜大河感激地看向这个一向沉默寡言的四弟,简单的语言,朴实的语气。比大哥夸夸其谈。更那个人感动。暖心。
杜大河告了假,带父亲和四弟回家。
回到家里,跟吴翠花说了杜大海一家的事情。
吴翠花一听这话。心里酸的难受,不放心丈夫和儿子留在县城,说道:“夫君啊,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回去吧?那杜大海是什么人,别人不知道,咱们不知道吗?但凡能在县城过下去,他也不会走的。”
吴翠花虽然也舍不得县城的生活和差事,但更加关心丈夫的身体安危。
杜大河拉着吴翠花的手,道:“咱们好不容易在县城有了现在的局面,我舍不得放下。之前我们没有借大哥的势,现在想必不会有人来找麻烦。你和六妹回去,我和三郎是男的,顶多被人辞退,不会有事的。”
杜大河安慰妻子,让她想开些,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吴翠花见丈夫都决定了,叹息道:“夫君,你也不要难过,也不要强求,一发现事情不对,立即辞工。钱重要,但人更重要。你若是有三长两短,我娘家可没人给我出头啊,咱们可混不到三房那样!”
“好了,我知道了。”杜大河沉声说道,“赶紧收拾东西,你们母女现在就回杜家村。”
吴翠花跟杜六妹一起收拾东西,她们的租的房子不大,很快就收拾好了。坐上杜长和,杜大湖的马车离开了县城。
临走之前,杜长和交代杜大河找人给郭府里的闺女杜鹃送消息,让杜鹃心里有个准备。
杜大河做不来杜大海那样自私,花了好一番功夫,才托人把话带给杜鹃。杜鹃知道之后,心里拔凉拔凉的。记得去年有段时间老爷已经很长时间不来了,她在府里的地位一落千丈,可突然有一天,老爷给她买了很多首饰,而且给了不少钱,夫人对她的态度也好了一些。
一开始她不明白,后来从老爷的嘴里才知道,这是因为她的侄女杜四妹成为王主簙的小妾,非常得宠。
杜鹃当时还觉得非常高兴,有了帮衬。可万万没有想到,杜四妹居然被发卖出去了,给她帮助的杜四妹宠妾身份消失了,可想而知,等待她的是什么日子。
再想想之前的未婚夫已经中了举,若是去年她不执意给郭老爷做妾,嫁给卢斌,那现在她即使举人娘子,这可比给人做妾风光多了。
世上难买早知道,现在后悔也于事无补。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蠢,寄希望于老爷可怜她,心疼她,而让她留在郭家。
杜四妹能被发卖出去,可见犯了很大的错。那个王夫人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不需要亲自来,只要派个丫鬟婆子过来,跟郭夫人说两句,她就不会有好下场。
不是被发卖,就是被赶出府。若是好运,不被赶出府,估计这辈子只能在一个偏僻的院子里度过余生。
杜鹃不甘心,更气大哥走了,居然不来郭府说一声。要知道大哥能在郭家酒楼这么风光,还不是因为她的功劳。
现在一出事情带着家人就跑了,她这个妹妹,就被抛到脑后,这样的人太自私了。若是能躲过这一劫,杜鹃绝对要报复杜大海。
事已至此,再生气也没用,要为以后做打算。她不能出府,首饰银两这些东西送不出去。
杜鹃算了算,手里总共有三百两银票,这东西好藏,缝在鞋垫子里面,踩在脚下。
至于那些梳妆盒里还有一些金叶子,杜鹃缝在中衣里面,随身携带,别人也看不出,足足有五两金叶子。
杜鹃每天惶惶不可终日,果然事情不出所料。在发卖杜四妹第五天之后,便派了身边的王嬷嬷跟郭夫人说了几句话。
“郭夫人啊,这杜姨娘可是对我们老爷下药了,这样的人,祸乱后院,已经被我们夫人发卖了,你们府上也有个杜姨娘,夫人还要多多小心啊。”王嬷嬷笑眯眯说道,受了那么多的气,现在终于可以出这口恶气了。
郭夫人一听这话,还有什么不明白了,连忙保证道:“哎,我们后院的杜姨娘也是个不安分的,我们老爷也厌烦了,我这就给打发了。”
王嬷嬷得到满意答复,带着郭夫人给的赏钱,喜滋滋回去了。(未完待续……)
PS:这是今天的第一更!
第二百章 不幸中的万幸
王嬷嬷得到满意答复,带着郭夫人给的赏钱,圆满完成王夫人交代的任务,喜滋滋回去了。
郭夫人没有立即处置杜姨娘,而且叫人把郭老爷叫回来。
郭老爷这人虽然好女色,但给嫡妻体面,家里的小妾通房都不能越过嫡妻。,所以即使郭老爷宠爱那些妾室,郭夫人大多不放在心上。
郭老爷见下人如此着急,放下手边的事情,赶紧过来找夫人,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儿?
郭夫人虽然觉得杜鹃那人是个小妾,是跟她抢丈夫的,但毕竟杜鹃是个农村姑娘,没有啥心眼子,并没有给她带来难看,心里并不讨厌杜鹃。不过现在王夫人亲自派人来说了,她必须处理!
“老爷,这王嬷嬷亲自来说话了,这杜姨娘咱们留下来,不合适啊?”郭夫人并不是心狠的人,若是丈夫同意,就把卖身契还给杜鹃,让她离开郭家。
郭老爷是有钱,但也不敢惹当官的,想了想,说道:“那就由夫人做主吧!夫人亲自给杜姨娘说清楚,别让她记恨我们,她的东西都让那个她带走,以后找个再嫁。”
郭老爷很好色,但为人处世非常圆滑,宁愿多花钱,但也不会得罪人。坚持做人留一线,下次好见面,和气生财的原则。
郭夫人心里也是这样想的,点点头道:“是,老爷!”
“哎,杜大海这人真不是个东西,前两天他说自己受伤。把事情交给了二掌柜,带着妻小回杜家村了,根本就没跟杜鹃说,你让她以后小心点他那个大哥。”郭老爷交代说道,虽然现在不喜杜鹃了,但毕竟之前好过一场。常言说得好,翌日夫妻百日恩,不能太无情。
郭夫人见丈夫并不十分稀罕杜鹃,那就更不想为难杜鹃了,为难一个丈夫不在意的小妾。她真是吃饱了撑的。
郭老爷外面还有事儿。便急急忙忙出府了,把事情全部交给郭夫人处理。
郭夫人让人拿着杜鹃的卖身契,带着丫鬟婆子去了杜鹃的小院子。
杜鹃看到郭夫人兴师动众过来,心里咯噔一下。心里涌上来一种不好的想法。连忙上前给郭夫人行礼。道:“夫人安好,有事让人告诉俾妾一声,俾妾去夫人那里。省得夫人辛苦跑一趟。”
郭夫人见杜鹃识趣,挥挥手,让下人们出去。有些话,不鞥当着众人说!
“杜姨娘啊,你来府里一年多了,你知道的,我不是个心狠的人,你也不是没事找事的人,所以我才会亲自过来跟你说这件事请,让你知道事情的真相,别被蒙在鼓里。”郭夫人沉声说道,看向杜鹃那张清秀的脸。
杜鹃连忙跪在地上,给郭夫人磕头道:“刚进府里,俾妾只是个乡下丫头,不懂礼数,惹夫人生气了,但夫人大人有大量,不跟俾妾计较,俾妾才有现在得好日子。夫人说什么,俾妾都听着,并且记在心里。”
郭夫人点点头道:“你起来吧,我也不绕圈子了,王嬷嬷派人来跟我说,王家的杜姨娘害得王大人亏了身子发卖了,那王嬷嬷之所以专门跑来一趟,就是想让我也打发了你。刚才我叫老爷回来,我们商量了一下,把卖身契还给你,你带着这一年来积攒的衣服和首饰银两出府,以后就和郭府没有关系了,以后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怕什么来什么,那王夫人果真对她下手了。可听到最后,杜鹃惊诧不已,天哪,她难道听错了吗?夫人让她带走私房,首饰,衣服出府?真有这样的好事儿?
“夫人”杜鹃哽咽说道,她原本以为最好的下场也就是身无分文被赶出府,万万没想到还可以带走私房钱和首饰。
郭夫人见杜鹃哭得可怜,想着杜鹃年纪不大,顺便提点她两句,免得以后还得吃亏。
“杜鹃,你别怪老爷。老爷这人虽然花心,但人不坏。若不是那王夫人逼迫,我们也不会赶你出府的。现在你有这些银子私房傍身,买个庄子,养活自己还是没问题的。将来还能找个年纪相仿的人嫁了,好好过日子。”郭夫人轻声道,该说的,全部说了,但愿这杜鹃以后可以变得聪明些。
杜鹃听到郭夫人这些话,再次跪下给郭夫人磕头,说道:“夫人慈善,不敢俾妾计较,还对俾妾这么好,俾妾对夫人,老爷感激不尽。”
“好了,你收拾东西吧,一个时辰之后,你就从后门离开吧。以后聪明点,别被人诓骗了钱财。”郭夫人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她也算仁至义尽了。
等到郭夫人走后,杜鹃心里非常激动,更加感恩郭夫人的好心。
她的衣服很多,一个人拿不完,杜鹃便给了身边的嬷嬷一两银子,让她去找杜大河,让他过来帮忙带走。
不一会儿,郭夫人让人送来杜鹃的卖身契。杜鹃拿起火折子,亲手烧了那个令她悔恨终身的卖身契。
吃一堑,长一智。这辈子不要好高骛远了,将来找个踏实的人过日子。
等到杜鹃收拾好东西,杜大河,杜三郎已经租了牛车在郭家后门口等着。杜鹃看到二哥和侄子,眼泪哗哗往下流。
杜鹃跟送她的婆子,丫鬟道谢,给了一点赏钱,上了二哥的牛车。
见郭家的下人进去了,杜大河才轻声道:“娟子,别难过了。能从郭府全身而退,已经是很好了,不像四妹,被发卖了,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生死未卜。”
杜鹃擦擦眼泪,红着眼睛,哽咽说道:“二哥,郭府并没有对我不好,只是得罪不起王夫人,所以让我出来的,卖身契已经还给我了,还让我把衣服私房都带出来了。我不恨郭府,也不恨老爷。我是恨大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一个人跑走了,根本就不顾我这个曾经帮了他大忙的妹妹。”
杜长和见杜鹃哭得痛苦,连忙解释说道:“娟子,别说你恨大哥,我也恨啊。要不是爹爹和大湖放心不下我们,过来看我们,我也被蒙在鼓里。娟子,先别哭了,你是先到我哪里歇一会儿,还是让三郎送你回杜家村?”(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 吃一堑长一智
杜长和见杜鹃哭得痛苦,连忙解释说道:“娟子,别说你恨大哥,我也恨啊。要不是爹爹和大湖放心不下我们,过来看我们,我也被蒙在鼓里。娟子,先别哭了,你是先到我哪里歇一会儿,还是让三郎送你回杜家村?”
杜鹃刚才在收拾东西的时候,都已经想好了,身上的钱财和首饰绝对不能带到杜家村,否则早晚也会被大哥骗到手里。到时候她身份分文,日子就更难过了。
爹娘虽然疼她,但最看重的还是机灵的大哥,到时候连这些安身立命的东西也保不住。
这次二哥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还给她送信,这份情她记在心里。趁着手里还有点钱,她要置办田产,让自己以后的生活有保障。
“二哥,咱们先把我的行李送到你住的地方,我们去牙行!”杜鹃沉声说道,下了决定,她已经不是小姑娘了,婚事更加艰难。不管以后能不能再嫁,但有了这些东西,就可以养活自己,不用看父兄的脸色。
“牙行?娟儿,你要买人?还是买地?”杜大河不解问道,现在刚从郭府里出来,没必要买吧?再说了,都被赶出来了,身上还能有钱买这些?
杜鹃眼泪再一次忍不住往下流,哽咽道:“二哥,我已非完璧,以后不一定能嫁出去。我想趁着手里还有点私房,买点田产,自己不种,还可以租给别人种,也好比坐吃山空强。你也知道的。大哥要是知道我手里有点钱,早晚会给我抢走的。”
当着亲二哥,杜鹃也实话实说。
杜大河一听,觉得杜鹃变聪明了,点点头道:“娟儿,你能这样想就对了。走,先把东西放下来,我再陪你去牙行。”
半个时辰就到杜大河租住的地方了,没顾得上吃饭,杜大河便带着杜鹃去牙行。趁着请假有点功夫。把事情办好。
牙行那边的确有几块地。约定好明日去地里看看,若是满意,就可以买下来忙了整整两天,才看完这几块地。
杜鹃身上有四百两银子。好的水田八两一亩买了四十亩。间隔不远。十亩的地,杜鹃直接写了二哥的名。
杜大河一看,连忙拒绝。把田产还给杜鹃,道:“娟子,这些都是你以后闪身立命的钱,我怎么能要!”杜大河爱钱,但有自己的坚持,这是妹妹的钱,他怎么能要?
“二哥,你就收下吧,这是我的一片心意。大哥靠不上了,四哥为人老实没能耐,三哥跟我们不一条心,现在只有二哥以后能帮衬小妹了。”杜鹃叹声说道,“希望我在被人欺负的到时候,二哥和侄子能向着我。”
“帮衬你,是我应该做的,你还是收起来吧。”杜大河拒绝,不肯收下。
杜鹃沉下脸,说道:“二哥,你赶紧收下吧,就当是我求求二哥收下的,我那四十亩地,还要哥哥,侄子帮我打理,收租之类的,我不好抛头露面。你不收下,我以后也不好意思总是找你帮忙啊,只能找其他人帮忙了。”
杜大河见状,哎,妹妹也是苦命的,点点头说道:“那好,我就是收下了,你什么时候缺钱,我再还给你。”
“这才对嘛,二哥,我想下午就回杜家村了,田产的事情,那麻烦二哥忙活了。对了,二哥,我觉得你最好也离开县城,不要呆在这里了。我一个做妾的,王夫人都不放过,你作为大哥的亲兄弟,王夫人当然也不会放过你的。”杜鹃提醒说道,总觉得在县城不安全。
杜大河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娟儿,我忙完这几天就辞工!吃过午饭,我让三郎送你回杜家村。你那些首饰要藏好,别被人摸了去。”
大嫂,四弟妹的性子,都非常贪婪,带那么多首饰回去,估计也会被人觊觎。
杜鹃能想到买田产,当然也想到如何处理这些首饰,点点头道:“放心吧,二哥,待会走的时候,我的首饰都是在珍宝坊买的,那里按照原价七成回收。我只留几件,其他的全部卖掉。”
“这样也好,你自己决定就好。”杜大河也觉得妹妹这样做很好,钱总比那些首饰更加有用。
吃过午饭,杜鹃拿着首饰去珍宝坊换了银子,得到三百八十两银子,好好藏起来,等风声过来了,她准备用这笔钱在县城买个铺子。她自己不做生意,也可以把铺子租出去。
杜鹃换了一件朴素的棉布衣服,带着三个大箱子的衣服,坐着杜三郎赶的牛车回杜家村。
“三郎,你赶得慢点,等天黑了咱们再进村。”杜鹃低声道,当初那么风光离开杜家村,现在灰溜溜回来,她觉得没有面子。
杜三郎知道小姑姑心里苦涩,要面子,再说了,经过这两天的相处,杜三郎觉得小姑姑不像以前那样讨厌了,而且现在他们有共同的抵制对象,杜大海。
终于到了天黑,杜三郎才赶着牛车到了杜家村。
杜长和等人刚吃好饭,听到有人敲门,阎荷花去开门,就看到了门口的杜三郎,杜鹃。
阎荷花面色一怔,急切问道:“娟子,你咋回来了?”
杜鹃从牛车上下来,没有回答,直接进了院子,对身后的杜三郎道:“三郎,你赶紧把东西给我搬进来。”
杜婆子正在院子里消食遛弯呢,听到女儿的声音,赶紧跑过来,一把推开阎荷花,问道:“娟儿,你你怎么回来了?”声音颤抖,心惊肉跳。女儿自从进了郭府,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这次回来,而且还是天黑,定是被人赶出来了。
被人赶出府的小妾,根本就没有名声可言,这以后可怎么办啊?
杜鹃看到娘亲,一把抱着娘亲,嚎嚎大哭:“娘啊,我这次可被大哥,杜四妹害惨了。杜四妹害的王大人身染重病,被发卖了。王夫人也不放过我,跟夫人说要处置我。我们夫人心善,还我卖身契,让我回家。”
“我可怜的娟儿啊,我可怜的闺女啊!”杜婆子和杜鹃两个抱着嚎嚎大哭,一时间院子里哭声大起。(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县城赴宴求照应
女人被休弃,就已经非常不好,而杜鹃连休弃都不是,名声更加难听!
杜长和心里酸涩,这女儿果然受到牵连了,不过总算还好,没有想四妹那样被直接发卖出去,而是赶出府。有了自由身,过两年或许还能找个人家。
“好了,老婆子赶紧去弄点吃的,让娟子和三郎吃点。”杜长和交代一声,人总得吃饭啊,转身回屋,这以后可怎么办啊?
吴翠花看到儿子送杜鹃回来,赶紧给边上的女儿杜六妹使了个眼色,说道:“六妹,咱们去做饭。”
杜三郎几天没有见到娘亲,也跟着一起进了厨房。
杜三郎知道娘亲担心县城的爹爹,就把这几日县城里的事情,跟娘亲说了一边,尤其听到小姑子杜鹃居然给他们家买了十亩良田,顿时眼睛一亮,哎呦,这小姑子可真大方。
“娘,小姑也挺可怜的,你以后在家里多开导小姑。”杜三郎小声说道,投桃报李,接受了小姑姑的赠与的田产,自然要多关心小姑姑。可不能只惦记小姑姑的东西,而忘了小姑姑对他们的好。
吴翠花心里琢磨一下,十亩上等水田要八亩地,整整八十两银子,这小姑子一出手,就这么多钱,那她以后定要多多开解杜鹃,教导她,让她能够想问题看事情全面一些。只要撑过这段时间,就可以过上好日子。
“我知道了,放心吧。对了。你还去县城吗?”吴翠花最关心的儿子和丈夫,现在连杜鹃都被郭家赶出来了,她男人估计也会受到王夫人的报复。
原本父亲交代他不要去县城了,但杜三郎不放心父亲,说道:“娘亲,我明天再去县城,陪着父亲,还能有个照应,要不然我不放心。”
“是啊,你爹一个人在县城。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的确让人不放心。”吴翠花点头道,“三郎,你要记住娘的话,若是你爹真的出事了。你千万不要硬拼。硬碰硬。只能更吃亏,赶紧回来报信,我们一起想办法。”
杜三郎应下。不一会儿做好了三碗面鸡蛋青菜面,端了出去。
杜鹃这两日忙里忙外,没有好好吃饭,现在来到家里,终于可以安心了,所以肚子特别饿。吃了一碗鸡蛋青菜面之后,便回到以前自己的房间休息了。
大宅里面房间很多,即使后来杜大海,杜大河两家都去县城了,房间也都是按照原来保留的。
躺在硬硬的板床上,却异常心安,杜鹃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
杜婆子担心杜鹃想不开,所以搬过来跟女儿一起睡。其他人现在杜大海一家一肚子火,都不理会他们。
翌日一早,杜三郎赶着牛车去县城。
对于杜四妹的下场,一直在宋明,王四的筹谋之下,只是还没来得及教训杜大海,这个老小子居然自己跑回来了?这杜大海难道是属狗的吗?这么机灵?
这让后面准备好几种手段的王四,很是无语,白白浪费了那么心思。
“大哥,现在怎么办?”王四苦着脸,他的计策一环套一环,接过杜大海不按牌理出牌,所以后面的手段用不上了。
杜大山见王四愁眉苦脸的样子,很是搞笑,拍拍这位兄弟的肩膀说道:“好了,不要自责了。那杜四妹被打发的很远,以后不会兴风作浪了,这已经是成功的第一步。至于那杜大海,来日方长,我们好好算算。对了,明日我们要去县衙,赴县太爷陈大人的邀请去泰和楼吃饭,你们几个也跟着我一起去。”
“有人请吃饭,自然乐意去。”王四高兴道,尤其是不要花钱的饭,不吃白不吃。
杜大山之所以去应陈大人的宴会,最主要的是希望陈大人能够在他去西北期间,照应家里几分。
至于对杜大海的处理,杜大山暂时没有好的方法,只能寻求外力。县衙,族里,都要打点好,他带能安心启程去西北。
因为要去应县太爷的邀约,所以杨氏早早给杜大山做了一件深蓝色绸缎直缀,要上一根同色镶银线的腰带,脚上穿着一双黑色高边皂鞋。
杜大山本就长得高大,玉树临风,换上衣服之后,更加英气逼人。
杜大山最后带了五个兄弟和杜清尘一起去,去一趟回来的时候,还要帮家里顺便帮家里买一些东西。陈大人不光邀请了杜大山,还邀请了杜清尘。
到了泰和楼,负责运送兵源的武大人也在,县令陈大人,以及县衙其他几个人。当然了,王主簙现在身体不好,缺席这次宴会。
对于王主簙的缺席,众人采取漠视态度,不管如何,那杜四妹都是杜大山和杜清尘的侄女,在县城没有脸面,说了,只会让杜大山等人面上尴尬。
武大人看到杜大山,拱手抱拳道:“一月不见,杜大人反风采依旧啊。”
杜大山神态自若,说道:“呵呵,武大人也是啊。过几天要启程去西北,正准备这两日去拜访武大人呢,没成想在这里见到了。”
杜清尘呵呵笑道:“武兄,您年长大山十岁,以后还要多多关照大山啊。对了,大山,这是我们的县令陈大人。”
杜大山对着陈大人抱拳躬身行礼,说道:“杜大山见过县令大人。”
“呵呵,都是同僚,都是为了朝廷效力,我等莫要客气了。”陈大人说话,最是喜欢这样的调调,把自己说成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官员。
不过这个陈大人,虽然爱钱,但总体来说还是办实事的,为整个县城做了很多事情,所以风评很好。
“那在下就不客气了。”杜大山沉声道,“以后在下不在家,还请陈大人照看在下家人一二。”
陈大人点点头,摸摸胡子,笑眯眯说道:“那是自然,对了,听说三日后,是你家酒坊开业的时间,到时候在下可要去凑凑热闹。”
杜大山一愣,不过既然对方提出来了,若是不让人家去,貌似有点太小家子气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 醉酒当街救兄弟
杜大山一愣,不过既然对方提出来了,若是不让人家去,貌似有点太小家子气了。
反正开业的时候会邀请很多人,县令等人也不算多,到时候席面安排好一点,也算得上体面。
“那在下寒舍可要蓬荜生辉喽。”杜大山呵呵笑道,“到时候请陈大人喝我家酿造的美酒。”
“在下也是好酒之人,到时候我可要好好尝尝!”陈大人很是满意杜大山的态度,其实陈大人跟杜大山没有交情,但跟在冀州府的陆把总是表兄弟。
这杜大山曾经在西北救过陆把总一次,所以在杜大山拜访了陆把总之后,陆把总便亲自给晋县的表哥写封信,务必要好好结交杜大山。
有了这一层关系,陈大人通过武大人邀请了杜大山。当然了,也调查清楚杜大山的情况。这次陈大人说要去参加杜大山的开业大吉,也是为了报答杜大山的恩情。
令趁人惊奇地是,最近县城里暗地里疯传的王主簙的宠妾被发卖居然出自杜家,是杜大山的侄女。
再仔细一查,把杜家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全部查出来了。从这些信息来看,这杜大山以后定会有不少麻烦。
有麻烦好啊,这样才能帮着表弟还人情啊!就怕对方没麻烦,用不到他,陈大人也没法帮着表弟还人情啊!
一阵寒暄之后,大家听听曲,喝喝茶。然后到了中午,便点了一大桌好酒好菜,招呼杜大山等人。
陈大人有意结交杜大山,杜大山有心交好陈大人,一时间气氛融洽,宾至如归。
这顿饭整整吃了两个时辰才散去,几个人喝得不少,好在他们事先考虑到,所以早早租了马车等在门口,几个人摇摇晃晃上了马车。
今天街上人很多。所以马车在路上行走特别慢。从城南走到城北,居然用了将近一个时辰。
就在杜大山,杜清尘等人迷迷糊糊要睡着的时候,赶马车王四拉紧缰绳。沉声说道:“大哥。大哥。我看到杜大河,杜三郎正在和人争吵!”
迷迷糊糊的杜大山,嘟囔问道:“是谁?”
“杜大河和杜三郎。正在和人争吵,被很多人包围了。”王四提醒说道,杜大河毕竟是大哥的兄长,若是被人知道大哥从面前经过,没有帮助亲哥哥,会影响名声的。
杜清尘被吵醒,搓搓脸,说道:“那我们下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若是杜大海,杜清尘绝对不会多管闲事,可现在是杜大河,那就不能不管了。
王四把马车停在一边,杜清尘从马车上下来,杜大山也不得不下来。毕竟现在名义上还是亲兄弟,再者杜大河等人没有帮助杜大山一家,但也没有欺负。
“滚,让你们滚,赶紧滚!”一个家丁模样,手里拿着大棒槌,作势要打杜大河,杜三郎。这要是被大棍子打到身上,不死也得重伤啊!
“你们就算辞退我,最起码也要把工钱给我,我还有三个月的薪水压在这边,你们不给钱,就想撵人,哪有你们这么欺负人的!”杜大河用身体护着儿子,但嘴上没有闲着,和这些人理论。
“给你钱,没打你一顿就是我们老爷心善了。走不走,不走我可要打人。”那个家丁嚣张说道,老爷说了,赶杜大河走,三个月的工钱也不给了。
杜大河气得浑身哆嗦,他在这家干了整整半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一直兢兢业业,现在居然还拿不到工钱。
哎,估计是王夫人的报复,这来得也太快了吧。
“好,好,你们不给,我就拿着契书去衙门告你们。”杜大河气得大声说道,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坏的一步。
衙门哪是那么好进的,没钱进去也是白去。更别说现在杜家被王主簙记恨,只要王夫人找人递句话,杜大河就别想出来了。
“去吧,去吧,我们老爷才不怕。你们杜家出来的宠妾已经被发卖了,我看王主簙能给你们做主吗?”那个家丁指着杜大河哈哈大笑,混不在意。
杜清尘,杜大山走了过来,扶着杜大河,道:“大河,拿着契子,跟我们直接去县衙!”
杜清尘,杜大山今日穿的很好,而且两人仪表堂堂,一看就不是泥腿子,那个家丁上下打量杜清尘,杜大山。
“大伯,三叔?”杜三郎刚才非常委屈,看到亲人,眼睛都红了。以前感觉还不错的朋友和长辈,一起欺负他和父亲,赶他们走,还不给他们工钱。
杜大山对着身边的宋明说道:“拿着我的帖子,去给陈大人。就说清风酒楼的老板克扣掌柜工钱,这掌柜子是本大人的二哥!”
“是,大哥!”宋明从怀里掏出一个大红硬面的帖子,就要去县衙。
那个家丁一愣,此人居然自称“本大人”,难道真的是当官的?而且还是杜大河的亲兄弟?
“等等,能不能让我拿进去给我家老爷看看?”那家丁心里忐忑,万一真的得罪不该得罪的人,那他也吃不了好果子。
宋明冷笑,道:“要看,让你家老爷快点出来看!”
那家丁一看宋明强硬的态度,再也不敢嚣张,对着身边的小弟,说道:“去请老爷或者二掌柜过来!”
不一会儿,那个二掌柜簇拥着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从里面出来。
“敢问阁下是?”酒楼老板周胖子上前轻声问道,想摸清杜大山,杜清尘的底细。
宋明上前,打开帖子,上面写道:“西北东大营把总,杜大山!”
“我们刚跟县太爷喝酒回来,若是你不识相的话,可以去问问县太爷。”宋明冷笑说道,“至于你拖欠杜大河,杜三郎的工钱,你自己看着办吧!”
杜大山看都不看周胖子,对杜大河道:“二哥,这活也干不成了,咱们回家吧。”
“好,回家!”杜大河哽咽说道,到了这个岁数,居然还是最不亲近的三弟帮他解围。
“爹,我们回去收拾东西,立即回去。”杜三郎也红着眼睛,准备离开。(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四章 拉拢孤立,两手准备
杜三郎心里难受,他们在县城做的好好的,可现在因为大伯一家,被人家驱赶。这让杜三郎的心灵受到创伤,想着要变得强大。要像三叔一样,做人上人,别人就不敢不欺负他了。
“宋明,你去帮着二哥去搬东西,我们先走了。”杜大山帮杜大河,杜三郎是一回事儿,但真正接受他们,又是另一回事儿!
“是,大哥。”宋明应下,让王四扶着喝醉的大哥上马车。
那个周胖子看着杜大山气势威武,不再造次,眼珠子滴溜溜转动,打发了个人去柳师爷问问,是不是有杜大山这号人物?
杜清尘,杜大山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
“大山啊,我以为你不会管呢。”杜清尘休息一会儿,见杜大山清醒了,便好奇说道。难得现在大山还能保留几分兄弟情义,没有在外面对亲兄弟的遭遇视而不见!
那杜大海一肚子坏水,那这杜大河就是半肚子坏水,以前都是一起经常欺负杜大山。不过杜大河很少对杜大山造成伤害,所以胸襟宽广的杜大山不会计较这些。
杜大山呵呵笑了几声,抬手从水囊里倒出一杯水,几口喝完,才缓缓说道:“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我二哥,我不能看着他被欺负。”
“哎,大山啊,以后这样的忙可以帮,但一定不能像以前那样心软了。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你还有妻小。事事多为她们想想。”杜清尘诚恳说道,“或许你可能觉得我实在挑拨你和二叔一家的感情,但那样做对我也没好处啊,我只是希望你不要像以前那样愚孝了。”
杜大山见大堂哥如此说,笑道:“大哥,在我心里,我的兄弟只有你和大湖,其他人我都没放在心上,只不过面子上过不去帮一把。”那个没有原则的是以前的杜大山,而不是他已经换了“芯”的杜大山。对于父母。孝顺即可。其他的无理要求,他不会答应的。
杜大山现在想的更多,直接出手对付杜大海,有碍名声。所以现在要转变观念。孤立杜大海。在关键的时刻,这这些人站在他这边,一起对付杜大海。
“那就好。这我就放心了。”杜清尘呵呵笑道,“再过几天,你就要离开杜家村,把家里事情交代好再走,否则等你走了,或许就会有人继续上窜下跳。”
杜清尘不希望弟妹,侄女侄子再一次被那些人影响,所以再一次提醒杜大山。
“我,知道,大哥。”杜大山沉声道,这个大哥一直关心他,即使传来死讯,但这个大堂兄还是不间断地拜托别人寻找他,而且在有了他的消息之后,亲自去西北找他,这份感情,比亲兄弟还亲。杜大山一直记着杜清尘的这份情义,以后会慢慢报答他。
且说宋明,冯祥两人跟着杜大河,杜三郎回到租住的地方。很多东西已经被吴翠花,杜六妹带回去了,现在收拾起来也很简单。
“多谢两位壮士了。”杜大河背着包裹,对着宋明,冯祥感谢道。
宋明摆摆手,道:“莫要如此客气,你们是我大哥的兄弟,我们不能不管这事儿。你和你儿子的工钱,放心好了,一会儿估计又有人给你们送来。”
杜大河,杜三郎只是听听,并没有放在心上。可等到他们收拾好行李,刚跟着宋明,冯祥走出院门的时候,看到了二掌柜亲自过来。
“哎呀,杜掌柜,刚才多有得罪了,这是你和三郎的工钱,二十五两。今天多有得罪,多给四两压压惊。”二掌柜笑呵呵地说道,对着杜大河又是赔礼,又是赔笑的。
杜大河一愣,这工钱还真给送来了。
二掌柜看到杜大河不说话,以为杜大河怀恨在心,连忙又道:“东家老爷说了,你以后还是咱们周家酒肆的大掌柜,工钱六两一个月,三郎一个月三两银子。”
杜大河,杜三郎又是一愣,不过想到刚才那个周胖子薄情寡义的样子,一点不念之前他辛辛苦苦工作的情分,说了很多侮辱他们父子的话。
能让周胖子服软,想必是沾了三弟的光。有好事的时候,这种人拉拢你,稍微一点影响,立即就把人踢开,这样的东家,他宁愿不要。
虽然不会继续在周家酒肆干活,但他和儿子的工钱一定要拿着,这是他们应得的。
杜大河一把接过二掌柜递过来的银子,说道:“工钱我们拿着了,多出来的四两,作为我们父子俩的医药费。不过请转告周胖子,我们夫子就算要饭,也不会去他那里做事了。我在这里,恭喜二掌柜高升了。”
听到杜大河的话,二掌柜一愣,旋即眉开眼笑,是啊,杜大河来了,那他还是个二掌柜。杜大河拒绝了,那他就可以升为大掌柜了!
“那多谢大掌柜成全了。”二掌柜借坡下驴,不再继续劝了。
“告辞!”杜大河上了,杜三郎上了自家的牛车,跟在宋明,冯祥身后,出了城。
到了杜家村,已经是黄昏了。杜大河,杜三郎和宋明,冯祥在村口告别。
“爹,以后咱们别跟大伯一家走太近,更不要跟大伯一起对付三叔。”杜三郎等冯祥和宋明走了之后,赶着牛车,小声跟边上的父亲说道。
杜大河听了儿子的话,苦笑道:“你说得对,我们不跟你大伯一起闹,他那个人薄情寡义,谁都能出卖。跟他走得近了,我们以后说不定还会到大霉。”
“不是以后,我们现在就倒大霉了。三叔已经非常仁厚了。若是换成旁人,这么厉害,早就想着要报仇雪恨了。”杜三郎嘟囔道,坚决成为拥护杜大山的晚辈。
“咱们手里有钱了,这些钱存起来,给你娶媳妇。”杜大河缓缓说道,县城是去不了了,也不知道要在杜家村待几年。三郎今年都十六了,该说媳妇了。
杜三郎面上微红,反驳道:“爹,跟说媳妇相比,我更想分家,我们单独盖房,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用看别人脸色,也不要听奶奶整天指桑骂槐,整日家里鸡飞狗跳,太糟心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 一大家子矛盾起
杜三郎不小了,懂得人与人的是是非非。在县城里过,特别舒坦。不光有钱赚,回到家有可口的饭菜吃,最关键的是,学到本事,日子过得充实安宁。
杜大河听了儿子的话,说句不孝的话,他也早就想分家出去,但村子里很多父母在,不分家。他是二儿子,和三房的情况不一样,不能开这个口。
“难啊!”杜大河叹息一声,两个字表达出儿子的愿望短时间不能实现。
杜三郎撇撇嘴巴说道:“有什么难的!村子里是有大部分的人不分家,可人家家里顶多有一个,两个兄弟,不用分家,家里人也不多。可你看看,我们这一大家子。三叔一家就不说了,已经分出去了。爷奶小姑三个人,大伯一家四口,咱们一家四口,三叔一家三口。大郎哥,二郎哥,和我,年纪都不小了,该说媳妇了,这家里又要多三个人。一两年之后,有孩子,又多了好多人。咱们这样一个小院子,根本就不够住。硬是挤在一起,整日鸡毛蒜皮的事情开始吵闹,烦都烦死了。”
哎,三郎长大了,考虑事情面面俱到。
“好了,这些事情,我们不说,会有人出头的。”这是杜大河一贯的作风,反正挤在一起住的,又不是他们一家,还有大房,四房,他们夹在中间,事事轮不到他们出头。
杜三郎点点头,刚才他也是发发牢骚,真让他去鼓捣分家的事情。他还没有这样的胆子。
到了家里,杜六妹开门,看到脸上带伤的父亲和哥哥,连忙惊呼道:“爹,三哥,你们脸上怎么会有伤?”
可能是听到女儿的话,吴翠花连忙从厨房里出来,跑到大门口,一看到儿子和丈夫的长子,心里发酸。眼睛发热。哽咽道:“六妹,赶紧让你爹和哥哥进来。”这鼻青脸肿的,被人看到,只会被人笑话。
这段时间。吴翠花一直睡不好。担心在县城的丈夫。虽然已经有心里准备。可亲眼看到丈夫被杜大海连累,而且还被打成这样,心里非常难受。
既然人被打成这样。想必三个月的工钱也要不到了,一家四口,这以后日子该怎么过啊?
杜大河,杜三郎进了院子,杜大湖帮着把东西搬进来,牛车赶到后院。
当杜长和从屋里出来,看到二儿子,孙子回来,并没有太过激动,毕竟这样的事情,已经经历两次!二儿子回来,也是在他预料之中。
“别想那么多了,好好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至于差事,以后再说吧。”杜长和沉声说道,事情都到这一步了,再哭再难受也没用了。
“是,爹!”杜大河跟着吴翠花进了房间,杜三郎则是陪着害怕的妹妹,安慰妹妹不要害怕。
阎荷花见二嫂进屋了,便跟刘桂花一起做饭。二哥也从县城狼狈回来,二嫂心里一定难受,她能帮就帮点吧。阎荷花从吴翠花身上学到不少为人处世的本事,自从刘桂花回来之后,就跟吴翠花形成同盟,一起抵制刘桂花。
吃晚饭的时候,饭厅里摆了两桌,男人一桌,女人小孩一桌。
自从杜大海,杜大河去了县城之后,家里吃饭的就四五个人,现在大家都回来了,看到儿孙满堂,杜长和一时间,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都是一家人,以后大家好好的,日子总能过好的。”杜长和呵呵笑道,不像之前那样惶恐不安。回到村子里,饿总归不会有生命危险了。
杜大海听了父亲的话,知道父亲现在已经原谅他了,心里也非常高兴,抬头挺胸,跟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哈哈笑道:“是啊,爹,以后我们就跟在你身边承欢膝下!好好伺候您和爹娘。”
杜婆子最喜欢热闹,听了这话,心里高兴道:“那也不错,以后家里热热闹闹的!”
家里只有杜长和,杜大海,杜婆子能笑出来,其他人都是闷头吃饭。
杜大河心里对杜大海有怨,但又不能说,只能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不理会杜大海讲的任何一句话。
杜鹃现在不是以前那个懵懂的小丫头了,从郭家被赶出来,大哥一家跑了,没有跟她送信,现在她回到家,大哥和大嫂也半个字不提,可见不光脸皮厚,而且人心也黑。
现在一家吃的喝的,都是四哥四嫂种的粮食,和蔬菜,肉菜也是爹娘买的,大哥大嫂那么有钱,一个屁也不放,一个子儿也不出,真的令人非常失望!
“爹,娘,现在大哥,二哥,还有我,都回家了住了。虽然是做妾,但我毕竟也是出嫁了,来娘家生活,我出生活费。给爹娘五钱银子买菜,五钱银子给四哥,四嫂,毕竟粮食都是四哥四嫂种下的。”杜鹃沉声说道,自己提出来给钱,总比等到别人厌烦生气之后再出钱要好。遭遇这么事情之后,杜鹃学会了人要自知之明,知道好歹!
刘桂花看着小姑子头上的金簪子,心里意动,早就想从杜鹃手里弄两个来戴戴。只是她好话说了,一大箩筐,这小姑子都不送口给她。
刘桂花心里正憋着一股火气的,听到杜鹃的话,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动,说道:“哎哟,难得娟儿能想到这样的方法。不过这样也说得过去,毕竟是出嫁了,回娘家住,于理不合,再不给生活费,的确有点说不过去。”
吴翠花就看不得刘桂花这猖狂的模样,太无耻了,她这两日也在琢磨给四房粮食钱。毕竟之前都分好了,老是吃四房的粮食过意不去。时间长了,老四一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爹,娘,我们一家四口回来住,吃的喝的,用的不少。爹娘手里的钱也得养老,老四和四弟妹辛苦种粮食,是一年的收入。我们不能白吃白喝,我们一家四口每月给爹娘一两银子,另外一两银子给老四。”吴翠花轻声道,虽然声音不大,但大家却全部听清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六章 杜鹃忏悔教六妹
正在喝汤的阎荷花听到这话,眼睛一亮,这段时间,老大一家四口吃的喝的,老二一家回来,加上杜鹃,家里的粮食少得很快。她和丈夫忙了两季一整年,全部要被这些人吃掉了。
家里的收入全部指望这点粮食,不卖粮食,他们夫妻两个手里连个活钱也没有。
只是他们不提给钱,她和丈夫也不好说,眼看着一年的辛苦,就这样没了,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阎荷花听到小姑和二嫂这么说,心里感动,可等了好一会儿,老大一家,跟没听见似的,心里生气,踢了踢杜大湖一脚,想让丈夫开口。
杜大湖抬头,看了妻子一眼,想到最近妻子唉声叹气,想必也是因为这个吧,说道:“我和荷花忙活一年,的确很辛苦,我没有本事,没有其他收入,唯一指望的就是粮食。既然小妹和二嫂愿意出钱,我就收下。至于大哥,你们一家四口,三个壮丁,吃的喝的比别人多,那每个月都给我一两五钱银子作为粮食钱,给爹娘一两五钱做菜钱。”
若是以前,杜大湖根本说不出这样的话,可现在看清了大哥一家是什么样的人,就没有心理负担了。既然大哥没有兄弟之义,他也没必要为了脸面,让妻小不好过。
刘桂花一听这话,一个月就要出去三两银子,心里肉疼,面色发黑,道:“哎呦,我们的地可都是你们种,吃的粮食当然要给你们出啊了。都是亲兄弟要什么钱啊!”
对比小姑和二嫂的痛快,再看看刘桂花的小气,无理取闹的样子,阎荷花忍不住了,讽刺说道:“呵呵,去年秋天,大湖可是亲自把一百五十斤的大米送到你们家里。其他的可都是我们自己的,大嫂若是忘记了,或者你们手里那份契子不在,我们可以去族里。找族长要出底件看看。顺便早族长评评理?”
阎荷花的话,让刘桂花,杜大海,杜大郎。杜二郎面红耳赤。阎荷花的话。说得他们好像一直在大宅混吃混喝似的。不过事实上的确是。
“好了,不就是三两银子嘛,我出。”杜大海沉声说道。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就吃点家里的东西,就被四弟和四弟妹挤兑。
“都是一家人,这钱”杜长和心里难受,最不希望看到几个儿子不和。
杜鹃见爹又心软,若是开口不要钱,那四哥和四嫂绝对不乐意,到时候会闹得更大。
“爹,这钱该出。”杜鹃抢下父亲的话,“大哥,二哥手里不缺这点钱,四哥缺啊,一家三口吃喝嚼用都是从地里出来的。都被我们给吃了,一年到头想买块布料的钱都没有,这样对四哥和四嫂不公平。你若是不希望家里闹得不可开交,就要赶紧把这口粮的事情定下来。”
“是啊!”吴翠花附和,“我们不愿意占老四便宜。”
杜大郎见众人明里暗里说他们大房占四叔便宜,一拍桌子,说道:“我们大房也没想着占四叔便宜!”
“那就好,四婶还指望大郎给我送来粮食钱给十郎买点布料做衣服呢。”阎荷花呵呵笑道,有了这句话,她以后就好要钱了。
刘桂花瞪了杜鹃,吴翠花,阎荷花一眼,拿了两个馒头,气哼哼转身离开,不在桌上吃了。
刘桂花走后,除了大房的人不高兴,其他的人都很高兴,尤其是阎荷花和杜大湖。
现在杜大郎,杜二郎,杜三郎各自有自己的房间,杜六妹的房间就没了,现在只能跟着杜鹃挤一挤。
杜六妹人勤快,吃过饭之后,就给小姑姑烧了热水洗澡洗漱,端茶送水,把杜鹃伺候地非常舒服。
“六妹啊,我这有块料子很嫩,我穿不了。你明早拿回去,让你娘给你做件好看的衣服。”杜鹃很喜欢这个侄女,所有有好东西,也喜欢给杜六妹。
这是一块嫩黄色的料子,非常柔软细薄,做夏天的衣服最好不过了。只是现在小姑姑一个人,杜六妹不想占小姑姑的便宜。
“小姑,你年轻着呢,这些料子您能穿。”杜六妹笑道,“小姑好好打扮,过个一两年,定能找到一个好婆家的。”
杜鹃见这个侄女说的真切,心里有几分感动,道:“哎,我这是被人赶出来的妾,名声不好,想要再找,可就难了。人啊,就不能眼皮子浅,我以前就是太短视了,所以才有现在。要是当年我听话,嫁给卢秀才,我现在就是举人娘子了。”
杜鹃在知道底细的侄女面前,没必要遮掩,实话实说!
杜六妹见小姑姑说这些,知道小姑姑心里非常难受,只能小声劝解,道:“小姑姑,你别难过。人家都说了,浪子回头金不换。以后我们好好的,心存善念,终归可以过得好的。我娘也说了,女子要自强才能安身。小姑姑,你也要坚强些。”
杜六妹在吴翠花的悉心调教之下,逐渐变得非常聪慧,懂得人情世故。现在杜六妹的一段话,可是真真说道杜鹃的心坎里。
杜鹃擦擦眼泪,哽咽说道:“听了你的话,我心里舒服一些了。等过段时间,我就想着找个地方搬出去,不能老是在家里。毕竟我的名声不好听,不能连累你!”
杜六妹摇摇头,说道:“小姑姑,您别这样想。也就这段时间,有人传,等到过段时间,大家觉得没意思了,就不传了。小姑姑,你好好在家,我陪着你,一起做针线活。千万别一个人出去住,外面乱着呢!万一有个好歹,那才是后悔莫及呢!”
杜鹃听听了杜六妹的话,非常感动,说道:“好,好,我听咱们六妹的。”
其实杜鹃想搬到外面,也就是之前她买了几十亩地的村子,跟二哥家的地在一起,两家在那里盖房子,安顿下来,没人知道她的底细,以为就可以过上安定的日子。
没有名声的女人,无法生存。幸好还有爹娘,他们身子康健,当家,所以她才能在娘家多待一段时间。(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 吝啬想坑亲兄弟
且说晚上吴翠花,杜大河商量以后该怎么办?在家里坐吃山空可不行啊!更何况儿子,女儿年纪大了,也该娶媳妇,说婆家了。
“哎,幸亏杜鹃给我们十亩地,有了这个,最起码我们一家人饿不死。”吴翠花沉声说道,心情沮丧,不过总算没有到山穷水尽的状况。
杜大河拦着娇小的妻子,安慰说道:“放心吧,今天我拿到二十五两银子,加上咱们手里的银子,我觉得咱们可以再买十亩地。有了这二十亩地,一年也能有二十四两的出息,够我们一家四口用了。”
“啊?”吴翠花不敢相信,“你都被打成那样了,工钱还能要回来?”
那可是一连三个月的工钱啊,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是一大笔钱了。
杜大河从怀里掏出二十五两银子,两个十两重,一个五两重的银锭子,道:“今天周胖子让人打了我和三郎一顿,而且还不给钱,就在这时,大山,跟堂兄过来,帮我出头,才要回工钱。本来工钱只有二十一两,多出来的四两,是给我和三郎的医药费。”
吴翠花听到丈夫和儿子被打,心里酸涩心疼,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好一会儿,吴翠花才平静下来,沉声说道:“夫君啊,这大山的这份情,我们要记下,将来要报答大山。至于大哥那人,咱们以后有多远就走多远,若不是现在风声紧。我真想搬走,不愿意住在这里。跟他们住在一起,总觉得他们要算计我们。”
吴翠花本就是个心思细腻的人,整日胡思乱想,总觉得杜大海会害了他们一家。
杜大河安抚妻子吴翠花,小声说道:“我也不想住在这里,但现在咱们没有去处,最起码在这里是安全的。咱们就忍忍,等这段时间过去再说。对了,我觉得娟子比以前懂事多了。以后你做什么。多带带她,开解她。她还年轻,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已经错过一会,不能再错一回了。”
提到小姑杜鹃。吴翠花笑了。先不说送了她们家十亩好田。就冲小姑子今天提出来给四房粮食钱,给公婆菜钱,就可以看出这人长进不少。心不黑,并不是无可救药。
“娟子对咱们好,咱们也会对她好的。”吴氏说道,“我娘家离这边很远,到时候我托我娘在我们村子里给娟子找个老实可靠的,娟子有田,总能富足一辈子的。”
杜大河点点头,道:“暂时先不说,等娟子情绪完全稳定了,问清楚她的想法,你再说。”
“知道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了。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吴翠花小声说道,跟丈夫深聊之后,心情平复。
翌日一早,杜鹃就把五钱银子交给阎荷花,另外五钱银子交给杜婆子。吴翠花也给了阎荷花一两银子,给公婆一两银子。
刘桂花不想给,但众人的眼神盯着他们一家看,刘桂花不得不拿出银子。不过不是三两,而是二两,一边能分到一两。用的理由,大房也是四个人,二房也是四个人,出钱也是出一样的。
她就不想想,大房是三个大老爷们,还有她这个胖子大胃王,他们一家吃的,可比二房的人吃的多。
阎荷花不乐意了,站在院子里,就跺着脚骂:“好啊,那行,既然这样,那二哥家的人吃多少,你们一家四口就吃多少粮食,多一粒你们都别想多吃。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整日想占兄弟便宜,也不看看,家里的几个兄弟被你们大房害成什么样了!”
阎荷花也是个混性子,但并不是不讲理。刘桂花跟她犯浑,那阎荷花也不会感受着,会闹得比刘桂花还厉害。
杜大湖觉得面上过不去,但也知道妻子是为了他们这个小家好,再者大哥大嫂太过分了,得说说,他不插嘴,抱着十郎在屋里玩耍。
刘桂花被阎荷花指着鼻子骂,当然不乐意了,撸起胳膊就要跟阎荷花干架。刘桂花虽然比较胖,但阎荷花年轻啊,扭在一起,居然打得不分胜负。
杜大郎,杜二郎见娘妻跟人打仗,当然去帮自己娘亲,杜大湖不乐意了,把十郎交给杜六妹,便去帮自己媳妇。
杜三郎,杜大河也不能干看着,赶紧上前拉架。
阎荷花见要闹大,用了很大的力气挣脱刘桂花的撕扯,快速跑了出去,披头散发,鼻子里还流出两管鼻血。
“杜大郎,杜二郎要杀人了,要打死婶娘啊!”阎荷花现在变聪明了,这事情本就怨杜大海,刘桂花之所以只给一两银子,也是这杜大海出的鬼。
现在她就把事情闹大,让杜大海灰头土脸,看他以后还欺负他们老实巴交的四房。
现在农忙结束,正好听到阎荷花的声音,纷纷从家里跑出来看热闹。最近村里最大的八卦,就是杜长和一家。
哎呦,大儿子拖家带口回杜家村,当小妾的闺女回到杜家村,二儿子一家也回来了。家当都带回来了,绝对不是小住,可见他们在县城出事了。
阎荷花跑得并不快,就是希望大家都来看热闹,看看杜大海无耻的一家。今天就让杜大海一家看看,她阎荷花也不是好欺负的。
这一招,是阎荷花跟杨氏学的,只要有理,就找族长给我主持公道。至于公公婆婆,还是算了吧,这大儿子一家回来了,就当成宝,他们这些嘴巴笨的,就成了草了!
杜大海原本躲在屋里没出来,可听到阎荷花跑出去了,而且还喊出那样的话之后,便知道事情不妙,要闹大了。
看到儿子还跟杜大湖等人拉扯,大声喝道:“大清早的,你们这是作甚,赶紧松开。老四,你媳妇这是怎么回事儿,在外面瞎嚷嚷什么啊!”
杜大海一边说胡,一边给刘桂花,两个儿子使眼色,让他们赶紧把阎荷花给抓回来。
“我呸!”杜大湖往抵账吐了一口血水,“十郎他娘,根本就没有说错,你们就是要逼死我们一家三口。今天就敢打我们,明天还有我们什么日子过。”(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不服气自要大闹
208
杜长和跟杜婆子一早就去菜园地摘菜,顺便种点白菜和萝卜。还没进村呢,就听到阎荷花的声音,然后就看到阎荷花风风火火跑向族长家的方向。
还没反应过来呢,就看到杜大郎,杜二郎,刘桂花在后面追,看上去还真跟一家人追着阎荷花打一样。
老两口不解,不过很快也明白家里又闹出事儿来了。杜长和觉得丢脸,拉着要跟着去的杜婆子回家了。
早晨起来买豆腐的杜九妹,杜五郎,算是开了眼界,这大宅有大事要发生了。这次是四婶打闹,后面追着刘桂花母子三人,想必又是刘桂花等人欺负四叔和四婶。四婶那不吃亏的性子,当然不乐意。
“小九儿,你去家里跟爹爹说一声,就说大宅出事儿,让他赶紧来族长家里。”杜五郎把豆腐递给杜九妹,“我去看看,别让四婶吃亏了。”在杜五郎心里,四叔和四婶还是不错的,
杜大郎,杜二郎都是成年男子,四婶若是被他们抓住了,一定会吃亏。
杜九妹原本还想留着看八卦的,不过杜五郎一瞪眼,赶紧拎着一篮子豆腐,往家里跑。
且说那阎荷花跑到了族长家里,坐在地上,嚎嚎大哭。
钱氏和妯娌正在做饭了,听到外面的声音,赶紧出来看看,连忙问道:“荷花,大清早的,你这是做什么啊?”
阎荷花擦擦眼泪,哽咽着说道:“婶子啊。我都要被杜大郎,杜二郎,刘桂花给打死了。他们一家四口打我们夫妻两个啊,这日子没法过了。”
钱氏一愣,这杜大海一家回村子里好几天了,大家都在猜测杜大海是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这还没安分几天,怎么又欺负阎荷花了?
“他们为何打你啊?”杜老族长从屋子里拄着拐杖出来,沉声问道。他也想知道杜大海的壶里卖什么药!以前欺负大山,现在又欺负大湖!
阎荷花见族长出来,心里虽然有点紧张。但为了自己小家的利益。鼓起勇气说道:“族长爷爷,上次兄弟几个已经签了供养父母,以及分家产的契子。俺们按照之前写好的,供奉公公婆婆。并且给大房。二房每家一百五十斤白米。俺和大湖全部照做了。”
“嗯,当时是这么说的。”杜老族长点头,“接着说下面的吧!”
“若是大房二房小住几天。俺们也不会说什么。可现在大哥一家在县城做不下去,要来家里长住,吃俺们家的粮食。小姑子娟子和二嫂都给俺们家粮食钱,给爹娘菜钱,补贴俺们四房。二哥一家给了俺一两银子,大嫂也给一两,说她们也是一家四口,跟老二家里一样,可也不看看她刘桂花吃的并不比她男人和儿子少,一两银子根本就不够他们一家四口吃细面白米。俺找大嫂说道,她就要教训俺,还让她两个儿子打俺。俺们夫妻两个不是他们一家四口的对手,只能求族长给我们做主。”阎荷花一开始还有点紧张害怕,可越说心里越气,一点都不害怕了。
这不是半钱银子的事情,而是面子和尊严,阎荷花这次就要好好治治大房,证明他们四房不是好惹的,也不是大房能够拿捏的。
杜族长听了,心里气闷,这杜长和什么时候脑子能够清醒点啊!这样的事情,本就应该在问清楚之后,第一时间弄明白。
就在这时,杜大郎,杜二郎来了,看到族长的家的人,并不敢上前,而是埋怨地看着阎荷花。
“大郎,二郎,你们还是孩子,去把你爹和你爷爷叫来。”杜老族长沉声说道,虽然阎荷花斤斤计较,有损体面,但人家夫妻两人辛辛苦苦一年种出来的粮食,就是一年的收入。
现在被大家吃了,一分钱拿不到,家里想买个东西也没有,这阎荷花当然不乐意。阎荷花大闹,也是有情可原。
杜大郎,杜二郎只好回去叫父亲和爷爷过来。后面跑过来的刘桂花指着阎荷花的鼻子就骂:“不就是吃你一点粮食嘛,至于到处编排我们!你说说,一两银子吃什么不够,你到处说我们少给你钱。”
阎荷花看到刘桂花,反正现在刘桂花也没有帮手,指着刘桂花说道:“行,你们大房多厉害啊,整天就知道坑害亲兄弟了,坑了三哥不算,还坑了二哥,现在又来坑我们家。你们这样的人,我们招惹不起,还躲不起啊。行啊,你不是一亮两银子够你们一家四口的饭量嘛,好啊,你们自己买粮食吧。我们不要你的钱,你也别吃我们四房的一粒米,一撮面。”
“我呸!”刘桂花啐了一口,“我有钱,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们家的那些烂粮食我还不乐意吃呢!”
阎荷花不怒反笑,道:“你们不吃,我还省了呢!但愿你能说话算话,别跟放屁似的,再吃我阎荷花种出来的粮食,你们一家都给我穿肠烂肚,不得好死。”
“住嘴!”杜老太爷的拐棍用力砸在脚下的石板上,“你们再吵,都给我关到祠堂里面。”
刘桂花,阎荷花听了这话,纷纷后退两步,没有继续骂,但却互相瞪着对方,都不服气。
杜大郎,杜二郎回家之后,就把父亲和爷爷,叫了过来,一起叫到族长家里。
杜长和一听说去族长家里,顿时整个脑门子都嗡嗡作响,躲是躲不掉的,这家里是热闹了,可还没平静几天就又闹了起来,这到底是怎么了?
杜长和,到现在还没搞清楚一个家庭和睦,尤其是一个大家庭想要和睦,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公平和威严。因为他的不公平,造成小辈对他说的话不服,自然也就不服他的威严了。
一遇到这样的事情,杜长和就想到了大哥杜长顺,这个时候,大哥会怎么处理呢?他现在十分害怕去祠堂,一直觉得去祠堂,是非常丢脸的事情。难得有个儿子有出息了,但不是亲儿子,貌似和他没啥关系。
哎,不争气啊,三个亲生儿子一点都不争气啊!(未完待续……)
PS:家里出点事情,暂时一天两更,等这两天处理完事情,会恢复一天三更!
第二百零九章 “好汉”不吃眼前亏
杜长和没有直接去族长家里,而是拐了个弯去了杜长顺的家里。事情闹大了,他担心兜不住,还是把大哥拉上,事事都能有个依靠。
杜长顺一大早起来,正在院子里动动胳膊动动腿,见到杜长和过来,很是诧异,问道:“一大早,你过来作甚?”对这个二弟失望太次了,早就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
杜长和对这个二弟非常失望,所以现在很不喜欢见到杜长和。因为每次看到二弟,就代表有麻烦事儿了。无事不登三宝殿,用在二弟身上,最最恰当不过了!
“大哥,求求你,教教我怎么办啊?大儿子,二儿子才回家没几天,现在家里就开始脑开了,你说这以后该怎么办啊?”杜长和哽咽说道,生儿子都是讨债鬼,没几天安生日子过。
以前他曾经在心里嘲笑大哥,觉得自己比大哥厉害,最起码儿子剩的多。可现在杜长和,第一次觉得儿子多,并不是好事!
杜长顺气恼,屁大点事情都处理不好,这么大的年纪都活到狗身上了。
“几岁小孩子打架,还有理由呢,你就这样两句,我也不清楚大概啊!”杜长顺沉声说道,“你好好说,我听着呢!”
上来就哭诉,还不说原因,他又不是神仙,哪里知道他们为什么吵架啊!
杜清尘见父亲的样子,很是生气,不长记性,又开始掺和二叔家的事情。一转身进屋,还嫌不够操心嘛!
杜长和看到侄子的表现,面上尴尬,只是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连忙说道:“早天晚上娟子出粮食菜钱”
杜长顺像是个傻瓜看向杜长和,说道:“这样的事情,你来问我?你自己没长脑子吗?你自己不会判断吗?”
杜长和被杜长顺说的连连后退,苦着脸说道:“大哥,不就是五钱银子嘛,至于大吵大闹嘛!”
杜长顺非常失望。看向杜长和。说道:“其实这话根本就不应该娟子说,而是老大一回来,你就应该跟大海说,让他们拿银子。老四大湖有义务养你们老两口。但没有义务养兄弟侄子。再说了。你那几个孩子里面。也就大湖家里薄弱,夫妻两个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就收入田里面的粮食。用来补贴家用。现在那么多人吃粮食,一文钱不给,老四家的粮食都被吃光了。杜大海孬种不说,你这个做长辈的也不说,还不让老四媳妇闹啊!换了谁,人家都会闹啊!”
老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长辈做事不行,下面的小辈也不行。说的就是杜长和一家现在的情况,能不乱嘛!
“啊?”杜长和心里怨着阎荷花,因为一点粮食大吵大闹,弄得家宅不宁,怎么到了大哥这里,就是他的错?
看到二弟迷茫的样子,杜长顺心里又难受,又气愤,说道:“人家老四媳妇没错,错的是你那个贪得无厌,小气吧啦的大儿子杜大海。该给人家多少银子,就给多少。你要是做不到公平,还不如赶紧分家,也省得整日闹得沸沸扬扬,被人看笑话。”
“分家?”杜长和连连摇头,“我还没死的呢,分什么家!”
“哼哼,你不分家,我倒要看看你三个孙子怎么说人家。一家老小挤在一起,整天闹得鸡飞狗跳,谁家愿意让闺女嫁过来啊,你那几个孙子等着打光棍吧。”杜长顺冷声说道,“反正该说的,我都会说了,你自己看着办啊。那是你的日子,即使我是你大哥,我也不能给你做主。”杜长顺说完,便进屋吃早饭去了。
杜长和见大哥不愿意跟他去族长家里,只得带着杜大海去。
杜老族长见到杜长和,杜大海磨磨蹭蹭过来了,冷声问道:“一大早就闹着一遭,真当别人都闲着没事,给你们收拾烂摊子啊!”
杜长和讪讪道:“大爷爷,对不住,是我管家不严。”
“本来就是你的错,一个一个家的长辈,考虑事情最重要的是公平,做事公允。现在你那几个儿子长大了,都有了媳妇,儿子,你做的不公平,自然不服你的管。大海一家,老二一家吃多少粮食就给人家多少钱,耍什么无赖啊!杜大海,你到给给我说说,你为啥不给人家足够的粮食钱?是不是你觉得乡下的兄弟无能,比不上你这个大掌柜,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啊!”杜老族长沉声问道,锐利的眼神盯着杜大海。
杜老族长早就听说杜大海的事情,只是一直没有说,但这人贪得无厌,族里恐怕是容不下他了。
杜大海听了杜老族长的话,心说不好,听这老族长的语气,很明显是站在老四那边的。若是现在强词夺理,一定会受到惩罚。好汉不吃眼前亏,不能硬碰硬。
“族长爷爷,我并不知道大郎他娘少给了五钱银子。回去之后,我一分不少给四弟四弟妹。”说完杜大海还瞪了刘桂花一眼,不过大家都看出这是做戏。
刘桂花这个人,大家都非常了解,若是没有杜大海的话,她也绝对不会只给一两银子。
刘桂花见丈夫这么说了,一向以丈夫的话为准的她,连忙跪下说道:“大爷爷,是我不对,觉得我们一家四口和老二一家四口,人数一样,所以就想着给一样的银子。现在我想明白了,我们一家四口饭量大,的确得多给一些。”
阎荷花一听,心里得意,哼,让你们贪小便宜,以后再欺负他们,占他们的便宜,还会继续闹。
杜老族长看了一眼杜大海,刘桂花说道:“杜大海,你是长子,长兄,你要给下面做个榜样,可你看看这事情。居然是娟子一个女子提出来的,老二一家人家也没说什么,可一到你这里,就出问题。做人不能太自私,否则到最后没人会愿意帮你,一家人照样也容不下你!”
杜大海低着头,别人并不能看到他不屑的表情,连忙说道:“是,大爷爷,我一定改正,做个好儿子,好长兄!”(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婆子来村八卦起
好好的一大早晨,就被这家人闹得头晕脑胀,不想看到这些人,杜老族长摆摆手道:“好了,事情解决了,你们赶紧回家去吧。若是你们有人继续无理取闹,我就在开一次祠堂,把那某些不安分的人逐出宗族,逐出杜家村。”
这里的人,重视宗族,要是被逐出家门,那就犹如丧家之犬一样没有根。永远不能回村子,甚至父母不能相认。杜大海一直把杜家村当成最后的一个退路,自然不能随意抛弃。
杜大海听到这话,脊背一凉,连忙说道:“是,族长爷爷,我一定会约束家人,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虽然让他多出钱,让他非常生气,和相比较逐出宗族的处罚,还可以接受。
杜五郎站在最后面,看到事情解决了,便悄悄走了出去。心理暗暗庆幸,幸亏父亲没来,这简直就是一场闹剧。
回到家里,看到父亲和妹妹们,正在吃早饭呢!
“小九儿,你是怎么跟爹爹说的啊?”杜五郎一边洗手,一边问道,有点好奇,为什么爹爹不去?
杜九妹抬起头道:“我跟爹爹说了,爹爹说不去。”
杜大山喝了最后一口稀饭,擦擦嘴巴,才懒洋洋说道:“狗咬狗一嘴毛,我去作甚!以后这样的事情,有多远躲多远,不要往前靠。靠上去,一定会跟着倒霉。”
一家都是混蛋,杜大山才没工夫和那些人瞎费工夫。再说了。有族长在,也不会让老四吃口,那就更没必要去了。
杜五郎诧异,记忆中的父亲可不是这样,只要爷爷,叔叔伯伯那里有点事情,家里再重要的事情,也会放弃,去劝解或者帮忙。
“说得也是,去了也只会惹麻烦。”杜五郎赞成说道。他也不想管。即使父亲没有去,现在也解决了。若是父亲去了,或许事情更加麻烦了呢!
杨氏笑笑,丈夫的改变。是她最乐意看到的。在丈夫的心里。她们这个小家才是最重要的。
“好了。五郎,赶紧吃饭,吃完。咱们得准备一些七妹定亲时要用到的东西。七妹订完亲第二天,就是我们作坊开业的时候,这两天家里都要办酒席。我们都要事先定好猪肉,鱼等等各种材料。”杜大山交代,有这功夫,还不如多多忙自家的事情。
“知道了,爹爹!”杜五郎应道。
众人看向杜七妹,杜七妹羞得小脸差点闷到碗里面。
就在杜大山忙着操持杜七妹订婚宴,以及酒坊开业的时候,杜家村来了一个落魄的皮肤很黑,特别干瘦的婆子。
因为是农闲,又是夏天,所以很多人都到外面大树下乘凉。这个老婆子进了村子,便坐在这些人附近跟杜家村的人套近乎。
“大妹子,你这是从哪来啊?”赵寡妇一直是这颗大树下的常客,见有人过来,便热心搭讪。
这个婆子憨厚笑笑,说道:“俺们是来投亲的,打听了好多人,才找到这个杜家村。”
一听说是投亲的,赵寡妇连忙又道:“哎呀,妹妹,你来这里歇歇脚,可算是你对了。我们可都是杜家村的老人,你想要找谁,直接说,村里的人,我们都认识。”
“是啊,你说说,我们给你指路。”孙婆子笑呵呵说道,还热心地给赵寡妇倒了一碗水,“来,来,喝点水!”
这个老婆子十分感激,连忙说道:“太谢谢两位老姐姐了。”几口喝完水,把碗还回去。
“一碗水算不得什么!”孙婆子笑道,她平日里也喜欢在这里听听八卦,东家长,西家短,特别有意思。
老婆子喝了水之后,笑道:“我是来找我一个老姐妹的,姓吴,嫁的男人叫杜长和!”
姓吴?嫁的男人叫杜长和?
哎呦,这不是村子里最近八卦的对象杜婆子嘛,这可是赵寡妇的好姐妹!
“哎呦,妹子啊,你可问对了,那吴氏正是我的好姐妹。走,我亲自带你去。”赵寡妇也不乘凉了,搬起小马扎便给那老婆子带路,或许沾沾光,能得到一点好处你!
“真的?”那个老婆子很是高兴,搓搓手,“我姓吴,叫我吴婆子就好!”
正因为杜婆子家里两个儿媳妇吵架,赵寡妇有两三天没去找杜婆子聊天了。现在有机会去沾沾杜婆子的便宜,自然不愿意放过。
看着赵寡妇和吴婆子的背影,孙婆子啐了一口,道:“马屁精,哪有好处就往谁身上黏糊!”
“谁说不是呢。不过啊,这赵寡妇从杜婆子那里弄走不少东西,我好几次都是亲眼看到的。”李大婶小声说道,她跟杜婆子是邻居,看到的机会更加多一些。
“只是这杜婆子的娘家好长时间没来人了,这时候一个婆子无缘顾问找上门,想必是出了大事儿。”孙婆子咂咂嘴说道,猜测杜婆子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说的是,不用急,赵寡妇跟着呢。只要她知道了,我们也快知道了。”李大婶神秘一笑,这赵寡妇最喜欢听人是非,同时也会说很多人的是非。
赵寡妇这人若是知道一些闲话,不说出来,能被憋死,所以整个杜家村的闲话,基本上都是赵寡妇传出来的。
且说那赵寡妇带着吴婆子直接进了村子,到了杜婆子家里。
杜婆子看了一眼赵寡妇和一个不认识的老妇人,问道:“赵妹妹,这人是谁啊?”
吴婆子看到杜婆子,心里一喜,也不用人介绍,说道:“吴槐花啊,我是你丽丽姐,吴丽丽啊。当年你回娘家小产,还是我帮你接生的呢!”
吴婆子的话刚落,赵寡妇像是听到天大秘密似的,小产?这杜婆子哪次小产啊?
杜婆子一愣,旋即反应过来,黑着脸说道:“丽丽姐,你怎么乱说话呢!我从没有小产过,只是生大山的时候早产,是你给我接生的。”
吴婆子一听,甚至一怔,觉得自己说错话了,连连赔笑道:“对,对,是早产,不是小产。”
赵寡妇看看杜婆子,又看看吴婆子,心里七上八下,感觉自己听到了一个天大的八卦,但貌似跟好姐妹杜婆子有关,到底要不要说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