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荷香田园TXT下载荷香田园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荷香田园全文阅读

作者:四叶荷     荷香田园txt下载     荷香田园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一章 何氏租田

    林二牛的担心确实是对的,虽然说林大江家是过了这一关,青山倒是没事了,但是家里什么都没有日子又该怎么过呢。

    这边林老爹便开口了“老大,现在家里搞成这样,你有什么打算?”

    林大江也正发愁呢,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说“镇上肯定是呆不下去了,铺子已经盘给别人了,明天去收拾东西就要搬出来了,我打算还是要回到村里来住,到开春的时候租些田来种吧,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何氏眼珠子转了转说“二叔,你家不是前段时间买了八亩良田吗,你们家劳力也少,都是些小孩子,也做不了什么农活,要不就从你家租几亩田给我们种吧。”

    这边二牛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是又不好直接拒绝,只是干笑了两声,说“大嫂,我们家的田也不多,家里能忙的过来,再说那些田都是今年才从人家那里买来的,我也不知道田好不好,我还想自己养一两年看看。”

    何氏是真想租二牛家的田种的,二牛毕竟是自己男人的弟弟,加之二牛也是个好说话的,现在自己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什么都没有了,二牛家现在的日子也过的不错。

    说是租田,到时候要交租子的时候,自己交不交,或者交少些,毕竟怎么说也是自己人,总比去地主家租田种要好些的,何氏虽然人不算特别聪明,但是这种尖酸刻薄的算盘打的比谁都响。

    这边林老爹知道自己大儿媳妇打的是什么算盘,确实也觉得她是太过份了,人家家里刚借了这大一笔钱给她,现在还在算计,便开口道“老大,你们家要租田种的话,就去夏地主家租田,你想要租多少都有的,明天陪你去一趟,老二家也就几亩田,又是新买,确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算要租的话也要等上一两年再说。”

    何氏听了,心里自然是不太服气的,觉得自己的公公在偏帮二牛家,接着说“爹,我们租二牛的田种,租子什么的都同样交,夏地主家收多少,我们也给多少,不会让二叔吃亏的,我也是看二叔家劳力少,想帮帮他们。”

    林老爹瞟了她一眼,也没有出声,这边林二牛开口“大嫂,我知道你是好意,现在我们家的田还需要打理一段时间,确实是租不了,你们先去夏地主家租,地主家良田很多,也是一样的。”

    何氏也没再追问下去,大家又是一阵沉默,过了一阵,赵氏开口道“老大媳妇,你们打算搬回家来,明天怕是先要去族长家走动走动的,这眼看要过冬了,你们家的东西卖的卖,当的当,就算你们现在租田,也要到明年才有收成,你们这么久,日子打算怎么过呢?”

    这个何氏和大江倒都是没有想到这么长远,早上自从听到青山说被人家扣押了之后,一直担心钱的事情,哪里想到这么多。现在想起来,何氏确实是有点后怕的,家里能用的钱都掏出来了,娘家那边自己娘连私房钱都给拿出来了,自己的大嫂也是个厉害的,怕是想回去借钱也借不到了,回到家来这日子总还是要过的呀。

    何氏也没有办法,只是说“我也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吧,看看有没有地方有工做,大江去做些工吧。”

    大江也是无声的点了点头,现在还能怎么办呢,只能是这样,走一步算一步了。

    聊了一会儿,二牛也回去了,大江和何氏就歇在赵氏院里,也没多说话。

    这边林二牛回到家里,家里人也是一阵沉默,连平时蹦的最欢的小宝也是没多说话,只是跟着晨儿乖乖的坐在院里的一个矮墩上,小孩子都是敏感的,虽然不知道家里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家里的气氛不好,他是感觉的到的。

    一家人晚上也没吃饭,就早早都上床睡了,这边林二牛和黄氏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你大哥那边怎么样,银钱都给他们了吗?”

    “都给了,说是明早就去把青山给带回来。哎,这也真是愁人呀,好好的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以后的日子也是不好过了。”

    “是啊,家里一穷二白的,确实是没有办法过日子,家里上次荷儿买了些粮食回来,我明天给他们送点去吧,大人不吃,小孩子也要吃呀。”

    这边林二牛握了握自己媳妇的手,应了。觉得自家的媳妇还是个顶好的,大嫂那样的人,自己家送了那么银子,媳妇也没多说些什么,现在还想着给他们送粮食去.

    如果换过来,今天需要钱的是他们家,怕是要大嫂借出来五两银子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己当初坚持要娶这个媳妇还是对的。

    这么多年了,跟着自己一直吃苦受罪,也没有埋怨过半句,在婆婆或者大嫂那里受了委屈也从不会回来哭诉,自己默默的承受。想着想着,林二牛也睡过去了。

    第二天一起床,黄氏便从家里收拾了些东西,打算等大伯一家回来的时候给送去,家里白面没多少了,黑面和玉米面倒是还有些,糙米也有些,就一样给送点过去,白面也匀了两斤送去,家里上次盖房子也做了些腊肉,送几斤腊肉过去。

    家里本来是打算过些日子买些棉花回来再做些棉被的,但是现在也没有办法买了,家里棉被本来也是有些不够的,就只能送些吃食去了,让他们也可以先顶一段时间吧。

    这两天,先生沐休,林荷他们也都不要上学。都在家里呆着。林荷看到黄氏在那边收拾东西,心里在想着,以后家里的日子怕是不会像以前的清静了,林荷来这里也有好几个月了,刚开始的时候,家里的日子虽然是穷些,但却是没有三姑六婆的闹腾,一家人日子过的也是很和美的。

    想在现代的时候林荷因为自己是孤儿,也没有什么亲戚,何人相处的经验并不多,现在这里自己娘那边的亲戚都是好的,一般也不会来往,只是每次来也会送些东西过来,这边的三娘周氏也是个自觉的,都是好相处的,院里虽然也有些嘴碎的,但是也算相处的融洽。

    现在大娘何氏回来了,怕是以后要多事了,这个何氏是个爱找事的主,再加上奶奶也回来了,看样子,林荷真是要学习怎么跟这些人相处了。

第三十二章 大江一家回村

    林荷正想着,就看见赵氏从院里走进来了,周氏也跟在后面,赵氏走过来,林荷站起来,叫了声”“奶奶,你来了呀。”

    赵氏也没多说话,只是摸了摸林荷的头,问“你娘呢?”

    林荷把黄氏叫了出来,赵氏说“老二媳妇,等下你大哥一家就回来了,他们家的房子有段时间没住了,你和老三媳妇跟我一起去帮他们家打扫一下,等下回来怕是来不及打扫了。”

    黄氏点了点头,林荷也跟着一起去了,还交待晨儿管好小宝。

    一行人便走去了老大家的房子,老大家的房子离林荷家很近,走路只要过几条田埂就到,林荷家盖房子的时候,一家人都住在这里,林荷是知道的。

    房子虽然只是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不住,却也是落了不少灰尘的,家里的家具都也还在,大部分东西都是能用的,老大家也只是几年不住,房子的外观也是保持的还不错的,不用再修葺的。

    林荷觉得好在大伯家还有间这样的房子在家里,否则怕是连个家都没有,不由得想起来现代的一句口号“赌博害人不浅。”

    几个人在房子里把家具都用布擦了一遍,把灰尘都擦干净,再把一些零碎的东西归置好,把地扫干净屋子也就收拾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院子里要好好的收拾下的。

    院子因为一段时间不住,已经长了些野草,赵氏带着他们先把野菜给拔掉,然后把院子里一些不要的东西都收拾了出去,收拾了差不多大半个钟头,院子总算是收拾好了。

    林荷他们刚放下手中的工具,这边何氏一家便回村了,回到村里的时候,在镇上租了一辆板车把家里的一些东西拉了回来,其实也没有什么东西,铺子盘给别人,铺子里的东西是带不走的,带的就是一些自己的铺盖和一些衣服,还有些锅碗瓢盆之类的。

    青山和玉儿也跟在后面,这是林荷第一次见到青山和玉儿,青山十五岁的年纪,身量已经长的差不多和林大江一样高了,只是比较偏瘦,穿着一件青色的绸布褂子,看起来倒是有些像读书人的样子,只是眼神倒不像是个安分的人。

    走在后面的玉儿,说是今年十岁了,已经是个大姑娘了,玉儿长的和他娘何氏有几分的想象,稍稍有点胖,穿的倒是像个有钱人家的小姐一样的。

    头上用粉红色的绸带扎了个两个小发髻,身上穿的一件大红色的绸布上衣,下面是一条绿色的裤子,脚上还穿着绣花鞋,颜色倒是极打眼,但是林荷却觉得有些俗气。

    玉儿看着林荷穿着粗布褂子站在那里,眼里起了些鄙夷的神色,看到自家的院子,也是崛起了嘴,林荷暗地笑了笑,这何氏一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回来倒还是一幅趾高气扬的样子。想来他们家还是没有认清这个事实,以后这就是他们的家了。

    这边黄氏要林荷叫人,林荷也一一的叫了人,想自己一个二十多岁的人何必跟一个孩子一般见识呢。这边青山倒是说起话来“这就是荷妹妹呀,这么大了呢,好些年没有看到了。”

    林荷低下头来笑了笑,没说话。大江看到自己家里的院子和屋里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知道是自己娘带着两个弟媳来收拾的,但是他也嘴笨,不太会说话,只是说“娘,你们一大早就来收拾了,真是辛苦了。”

    赵氏说“这有啥辛苦的呀,左右也是没有什么事情,就帮你们来收拾收拾。”

    赵氏又帮着何氏他们把带回来的东西归置好,横竖也没多少东西,一会儿就干完了。林荷看到玉儿站在那里一直没动,好像全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想是玉儿搬出去的时候年纪比较小,应该也没有什么记忆,陌生也是应该的。

    走到玉儿身边说“玉姐姐,以后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下午可以到我家院子里去玩,我家人比较多,下午我们也一般在家里跟着娘做绣的,玉姐姐也应该会做绣的吧,我们一起也好有个伴呀。”

    玉儿点了点头,只是脸上的神色却好像有些不耐烦的样子。林荷看到她这样,也不多说了,便走到屋子里看黄氏他们收拾好了没,能不能回去了,她在这里也呆的有点不耐烦了。

    看到黄氏和他们在一起聊天,好像有阵不能走,正打算自己回去,听到黄氏在说“大嫂,我想着你们回来应该也什么都没有准备好,我在家收拾了些粗娘,我这就回去给你们送来,你们看可好。”

    何氏听到说是粗娘,眼里确实有点嫌弃的神色,但是很快的闪过,接着说道“好呢,那就麻烦二弟妹了,你看,这回来还真是很多事情都没准备好呢”

    黄氏带着林荷回去了,黄氏拿着早上准备好的一些粮食打算送去何氏家,黄氏问林荷去不去,林荷说不去了,宁愿在家带着小宝和晨儿玩算了。

    黄氏把这些粮食送到何氏家里去,何氏看到大多都是些粗粮,心里是有些不喜的,她觉得黄氏是把白面这些好东西留在自己家里不肯送来,故意送些不值钱的粗粮过来。他们家可是吃得大部分都是白面的,这些粗粮谁稀罕呀,但是毕竟口头上不好说,也接了下来,没多说话。

    倒是林大江说了句“怎么送了这么多粮食过来,你们家自己留了没,现在过冬了,粮食也贵了,你们家也一大家子人呢。”

    黄氏笑了笑说“大伯,我家还留了些呢,这家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能送些粗粮来,实在是拿不出手呢。”

    林大江摆摆手,“这次出这么些事,全靠了你跟二牛帮衬着,要不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还要你送东西来,是我不好意思才对呢。”

    客气了几句,黄氏也就站到一边,她本就是不喜多说话的人,听着赵氏和何氏他们聊天。

    赵氏和何氏他们也只是随便的聊些有的没的,赵氏这边说要大江家里准备准备看什么时候去族长家一趟,何氏马上开口道“娘,你看,我家现在这个情形,你也看到了,我哪还有什么办法去族长家走一趟啊。”

    这个年代是这样的,去族长家,肯定是要带点东西过去的,何氏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赵氏看了何氏一眼,说“刚刚老二媳妇不是给你送了些白面和腊肉吗,实在没有别的,就把那些给带过去,也差不多了,这次我们也是去打打招呼,没有别的事情。你想想你以前做的一些好事。”

第三十三章 去见族长

    赵氏说的好事就是,前年村里的祠堂翻修,按照道理只要是林家村的人就要凑分子钱出来的,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就交些粮食到村里去抵扣也是可以的。

    其实算起来也不多,一家就是凑一百多个大钱,但是轮到何氏的时候,何氏说是自己已经搬出来了,也不会回去住了,那个祠堂就是不肯出钱。

    那个时候还和族长红了脸的,后来族长说如果不肯出钱翻修这个祠堂的话,以后就不是村里的人,要把他们从这个村里除名,后来是林大江偷偷的从赵氏那里拿了钱给族长送来,才平息了这件事情。

    但是那次何氏也是得罪了族长,想必去族长家,事情还没完呢,想起这个事情,赵氏对何氏就咬牙切齿的,不过是一百多个大钱,谁家出不起这点钱。

    再说就算你现在不住在这个村里,但是毕竟这也是他们老林家的根,他们百年归老之后还是要回到这里来的,可这个媳妇就是让他们在族长家没脸。

    想起这些也不由的怨自己的儿子,怎么就这么没用,什么事情都听媳妇的,一点腰骨都没有,搞成这样。

    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又能怎么样呢,还是要陪着他去族长家,哪怕是让族长一番奚落也还是要去的。

    看事情安排的也七七八八了,黄氏和周氏便回去了,黄氏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到了差不多要用午饭的时候了,黄氏看了看家里,剩下还有些腊肉,四五斤白面,黑面和玉米面倒是各剩下还有十多斤,粮食倒是还能撑一段时间的。

    黄氏中午就用黑面做了些窝窝头,做了一个白菜炒腊肉,另外一盘子野菜,白面没动,黄氏打算放到那里,以后隔几天再吃一次白面。

    前段时间家里的日子好过些,每天基本都能吃一餐白面馒头的,现在家里又要节省些的,至少要过了这段时间,等到明年自己家田的粮食可以种出来为止。

    中午一家人吃窝窝头,兴致都不高,一顿饭也没人出声,默默的吃完了。下午黄氏让林荷带着林晨和小宝去看看捡些柴火回来,天气越来越冷了,这家里做饭烧炕都要柴火的,这让小宝倒是高兴了一番。

    自从家里盖房子来,小宝因为没人带着出去玩,也天天在二狗子家呆着,没有出去,后面这些天,大的都要上学,只有他一个人不用,他倒是呆的有点发闷,今天听说可以出去捡柴,他倒是真高兴的。

    林荷这段时间也是在家天天呆着,也打算下午带弟弟妹妹出去走走。林荷觉得自己有时候真是很矛盾。

    前世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没有父母,自己的童年过的并不幸福,到稍微长大点又要因为学习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占去了,到读完书出去上班了,上班的压力更加大,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了。

    现在让她有第二次机会过自己的童年,自己反而却为了让一家人生活的好些,根本忘记了自己的现在正是童年时期,只要她愿意,可以弥补上一世的遗憾。

    但是如果家里的环境不好转,哪里又说的上童年生活是幸福还是不幸福呢,看来无论在哪个时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都是正确的。

    这边下午林荷带着弟弟妹妹出去了,那边赵氏吃过饭就和林老爹到大江家里说要大江和何氏跟他们去一趟族长家里,何氏开始是不愿意去的,说是让大江一个人去就可以了,她就不去了,但是赵氏让何氏是一定要去的,上次得罪族长的人是何氏,是一定要亲自去跟族长陪个不是的。

    一行人到了族长家的时候,族长正做在院子里抽旱烟,族长看到他们来也没有起身,倒是族长媳妇搬了个凳子来让林老爹和赵氏坐下来,大江和何氏站在那里,也没有人管他们。

    林老爹看着族长这个态度干笑了两声,说“族长老哥,最近可还好,身子骨可还健朗呀?”

    族长看是林老爹,也是跟着笑了笑说“托福,身子骨还健朗,这村里的事情多的很,老弟回来也没说去看看,你看上次你还送了那么些东西来,这真是对不住。”

    族长虽然这样说,但是脸上倒是没有一丝对不住的神色,脸上淡淡的。

    这边赵氏也在跟族长媳妇说着话,看到大江和何氏还杵在那里,推了他们,大江这才反应过来,把手里的东西一边递上去一边说“族长,我们打算回到村子里来住,这不,你看我们刚到家,归置了一下,就过来拜访你了。”

    族长瞟了大江一眼,也没有接东西“这不是大江吗,你在镇上不是发大财了吗,不是说这一辈子也不会回来了吗,现在怎么回事,怎么回来了?”

    族长是知道林大江家这一大摊子事的,只是还是为上次的事情在生气,所以故意这样说,下大江的脸面。

    大江脸上讪讪的,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手里提着东西就站在那里。

    林老爹倒是赶紧说“族长,看你说的哪里话,大江一家在镇上不过就是开个小店糊口而已,哪里发什么大财呀,这不家里出了点事情,就回来了。再说这林家村是他们的根,他们不回来去哪里呀,总是要回来的,族长,你也别跟他们小的置气,他们也是太不懂事了,才会有今天。”

    林老爹一边还跟大江和何氏使了个眼色,大江把东西放到族长身边,一边还说“族长,是我不懂事了,我在这里跟你陪个不是,还请族长别跟我计较,这里有点小小意思,还请族长收下。”

    何氏虽然是有点不服气,觉得不过是个族长,架子这么大,但还是跟着大江跟族长行了个大礼。

    族长看着他们的认错态度良好,加上看着脚边的一些东西,心里的气也消了些,再说再怎么生气也是无补于事的,毕竟自己是个族长,也不能做的太过了,到时候让人家说他这个族长不公道,说出来也不太好听。

    便开口道“回到村里来,以后就好好过日子吧,以前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习惯也不要带回村里来,林家村虽说是穷,但是这些坏习惯也还是没有的,你们自己也要检讨些。”

    大江知道族长说的是自己儿子赌博的事情,面子上虽然不好过,但是谁让自己家儿子不争气呢,族长身为一族之长这样敲打也是没有错的。

    也只得恭恭敬敬的应了,林老爹和族长也寒暄了几句,一家人回去了,族长看到他们一家回去,摇了摇头也进屋了。

第三十四章 挖红薯

    这边林荷家里,下午黄氏让下午林荷带着林晨和大宝出去捡柴,一路走,走了很远,也没有捡到多少,这村里哪里有多少的柴捡呀,除非是到大山里去砍柴还差不多,大宝和林晨倒是跑的欢,捡到什么到要蹲下去看.

    在田边,看到村里有些人在那里挖红薯,林荷来到这里也是吃了几天的红薯,觉得焖出来的红薯也不是说不好吃,只是觉得吃多了,有点厌,想起前世的烤红薯和红薯片,林荷倒是想念的很。

    林荷问林晨“晨儿,我们家有没有种红薯呀,别人家都开始挖红薯了,我们家的也要开始挖了。”

    林晨“有种的,前几天娘还说这几天要去挖呢,怕是这几天大伯家出了事情,娘都忘记了,不过红薯有什么好吃的,以往冬天天吃,吃都吃烦了。”

    林荷笑了笑,“明天我们也叫娘去挖红薯,姐烤红薯给你吃,烤红薯可好吃了。”

    其实这个时代也并不是没有烤红薯,倒是有的,但是林晨家的红薯以前都是做主粮的,哪有烤着吃的,再说烤着吃要很久的时间,林晨还从来没有吃过,小宝听到了,问“大姐,红薯烤着好吃吗,咱们明天挖了红薯,你烤给我吃,可好?”

    林荷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你这个小馋猫,一说到吃,你就来劲了。明天叫娘去挖红薯,我们烤红薯吃,这几天天气也不错,我们做红薯片吃,可好。”

    “红薯片又是什么呢,好吃吗?”小宝的大眼睛眨呀眨的。

    林荷最后还是着弟弟妹妹到山边走了一段路,林荷看着大山里面,虽然已经到了冬天,但是大山里面有很多的树上的树叶还是绿油油的,林荷觉得这个大山对她有着致命的诱惑.

    她在前世是从来没有看到这样的山的,前世林荷呆的地方到了乡下也是有些山的,但是那些山一到了秋天已经全是光秃秃的,也没有什么看头。

    但是林荷觉得这时候的山不同,里面有很多东西怕都是林荷从来没有见过的,活的东西有很多的动物,还有很多的植物,果子之类的,林荷想着想着不由的往山里面走去,林晨看到自己姐姐往山里走去,喊了声“大姐,不能进去的。”

    林荷这才回过神来,便带着林晨和大宝在山边上捡了些柴,打算带回去,林荷想等到明年一定要进山一趟,先要搞清楚,自己的三叔究竟是怎么进山的,怎么一去就回不来了呢,也没有人进去看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个人玩了一会儿,就把拣来的一小捆柴用干草绑了绑,林荷把柴背在身上,林晨牵着小宝,回家去了。

    回到家,二牛和大宝也已经回来了,二牛正在说着自己家田是怎么好,明年有了那几亩田,自己家的生活就有奔头了,大宝看着林荷他们回来了,帮她把身上的柴放下来,问他们去哪捡柴了,林晨嘴巴快说“去山里了。”

    大宝听了吓了一大跳,说“你们进山了,你们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山也是你们可以进的吗?”

    林荷看着大宝这个紧张的样子,便笑着说“大哥,我们没有进山,在山边捡的柴,进山就不只捡这么一点了。”

    想了想又接着问“我们三叔到底是怎么回事,进山怎么没有回来了呢,是怎么回事?”

    大宝说“我们三叔是个猎户,以前经常进山打猎的,经常会打些野兔子,野鸡这些东西回来,有一次还带回来一只大野猪。村里就数三叔打猎是最能干的,有一次,三叔回来说,在山里看到了熊,但是那次被熊走掉了,第二天又带齐了工具说要把熊打回来,如果打回了熊,家里的日子就会好过了,哪知那次走了,就没有回来了。”

    “那后面有没有人进去找过呢,究竟三叔是不是被熊给吃掉了还是别的怎么回事?”

    大宝接着说“三叔肯定是被熊吃掉了,哪还有人进去找过呀。”

    这样就是说三叔究竟是不是被熊吃掉了也没有人知道,从来没有人亲眼看到过的,想必林家村的人这么穷也与这个是有关系的,林家村的人没有任何别的收入,连古代最简单的打猎他们都没有办法,只能种些田过着这样的生活。

    林荷大致的了解了下,也没有多说话。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跟黄氏说“娘,明天我们去挖红薯吧,挖点红薯来做烤红薯和红薯片吃,可好吃了。”

    黄氏说“好,本也说这几天要去挖红薯,再不挖,怕红薯会烂了,明天你爹去田里,你们都跟着我去挖红薯。烤红薯我倒是知道,但是红薯片是个什么,我倒不知道,荷儿,你在哪里吃过的。”

    林荷吐了下舌头,又说漏嘴了,只是说“我在书上看到的,说是好吃,我看着也觉得不错的。”

    大宝有点奇怪,怎么他不知道有这个东西,但是也没有多说,这个妹妹经常有奇奇怪怪的想法,也没多说,不过对那个红薯片倒也是有点期待的。

    第二天,林二牛吃过早饭就去田里了,其实现在去田里也没有什么好事情做,但是林二牛把田边附近的草都锄的干干净净,田里也是一根杂草也没有,秦老爹也跟着在帮忙,小君牵着牛在一边喂草。

    黄氏一路人去了自家租种的田里去挖红薯,林荷都不知道原来自己家种了这么大一亩田的红薯地,这下挖出来怕有的是红薯吃了,别说是做红薯片,随便怎么吃都够了。红薯是个很好养活的东西,加上吃在肚子里又顶饱,所以这个年代每个人家里都种了很多的红薯的。

    四个人挖了一下午,也不过是挖了一小块地,红薯也不太好挖,但是产量倒还是可以,挖了一小块地,大宝用个不大的框挑了好几框回去,林荷估摸着一次性挖这么多红薯回去,怕是很长一段时间都吃不完,到时候不是会烂掉,便问黄氏“娘,这么多红薯,我们放哪里呀,吃不完不是都烂了?”

    黄氏笑了笑说“傻孩子,这么多红薯当然吃不完了,红薯比较经放,不会烂的很快,但是以往年我们家到了这个时候没有钱买粮食,餐餐吃的红薯,红薯都不够吃,哪里会烂的呀。”

    但是今年家里有些粮食,荷儿又不是太喜欢吃红薯,倒是怕一下子吃不完,怕真是不好存放,林荷知道古代一种存放东西的地方叫地窖,便问他“家里没有地窖的吗?

    ”

    黄氏不知道地窖是什么,林荷想起前世的时候在书上看到过地窖这个东西,觉得有趣,还特意看了下地窖是怎么挖出来,看来现在是可以派上用场了。

第三十五章 制红薯干

    林荷想红薯先就挖这么一小块,带回家的那些红薯可以做红薯片,这剩下的等过几天让爹和大哥在家里挖个地窖,再来挖这些红薯,到时候家里冬天很多的东西都可以存在里面也不怕会坏。

    第二天,林荷便带着家里人打算做红薯片,做红薯片主要也是要看天气好不好,刚好今天风和日丽,太阳也挺温暖。

    林荷先让人把红薯拿到河里面去洗干净,一个个的要仔细的弄干净,弄干净之后,林荷打算做两种,一种是去皮的一种不去皮,林荷让黄氏带着晨儿把一框红薯的皮先去掉。

    另外一筐放到锅里用水煮,让大宝烧火,火烧的旺旺的,想起小宝说要吃烤红薯,便丢了几个红薯到灶里去。过了好一阵,等到锅里的红薯都煮的差不多都烂了的时候,林荷把灶里的红薯也挖了出来,烤红薯的味道马上散发出来,让人闻了都想流口水,林荷一人递了一个,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了,林荷把家里的白糖拿了出来,原本家里是没有白糖的,做房子的时候去买东西的时候,林荷花了些钱买了些白糖回来,这个时候的白糖很贵,而且也没有前世的白糖那样好,但是还是一样可以用的。

    然后一个个的捡出来,放到一个干净的地方,然后用菜刀或者别的干净的东西都可以,把红薯一个个的压烂,把白糖放进去,然后用木棍把糖和红薯一起搅匀就可以了。最后用一个原先准备好的木板做模子,这样在模子上就是一块块的,就等到晒干就可以了,这个就是带皮的红薯片。

    另外一种可以做成红薯干,这个稍微简单一点的,只要把红薯去了皮煮烂就可以了,不用压,然后一块块的削下来,削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就是红薯干了。

    两个味道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样子不一样而已。这边大宝和林荷把红薯片刚弄好,那边黄氏带着林晨已经把红薯削好了,大宝和林荷把那些红薯做成了红薯干,然后就是等着被太阳晒了。

    弄出来的红薯片在太阳地下晒的一片片都晶莹剔透的,可爱的很,小宝看了直流口水,问林荷什么时候可以吃,林荷说要等几天晒干了才能吃,想这样的太阳晒,要晒好些天,晒干了的话,也比较容易存放,放很久都可以,如果没晒干,红薯片就会发霉的。

    如果晒两天稍微干了之后,只要拿起一块不烂的话,也是也以吃的,但是没有什么嚼劲,林荷还是觉得干透了的红薯片好吃,红薯干倒是不要晒的太干,要不太干了的话,会比较硬,咬都咬不动。红薯干晒的八分干的时候就可以吃了,有一点点嚼劲,又不至于太硬。

    林荷把家里弄的红薯干都放在院里面,院里面放了几块木板,木板上铺了些干草,红薯片就放在干草上面。这样容易干些。

    林荷看到家里人对红薯干的稀罕样,觉得有些奇怪,难道这个时代的人没有人会做这些东西吗,这个很简单呀,也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材料,林荷想了想,觉得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

    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在古代就不是这样了,现代很多人都把吃食当做一种享受,有时候吃菜,菜做的精致的像件艺术品,让人舍不得下筷子去吃,但是在古代,吃食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又有谁会去把做粮食吃的东西,去做零食吃呢。

    而且两框红薯家里人做粮食吃的话可以吃好些天,这做成了红薯干还能当饭吃吗,又要吃多少才能吃的饱呢,里面放的白糖,又有多少人是舍得买的呢。如果不是家里人疼她,哪里会由的让她这么折腾呀。

    林荷想如果把这些红薯干拿到街上去卖,应该有人会买吧,想想是个好办法,这些红薯干晒出来,就让大宝拿去卖卖看,这个时代的零嘴比较少,应该也会有些人买。

    林荷把自己的想法跟黄氏说了,黄氏觉得应该能行,左右红薯是自己家里的不要钱,就是花钱买白糖,卖不掉的话也不浪费什么,就过几天让林荷和大宝带去看看,虽然是大钱赚不到,但是也可以赚些小钱。

    主要是林荷想看看这个时代别人对这些新奇零嘴的反应,如果反应好的话,林荷想等自己有钱了,开个吃食店,前世林荷喜欢研究些吃食,尤其是甜品这些,以后可以开个这样的店铺,盈利应该是比较可观的,而且食谱在自己的脑中,别人要仿制一模一样的是比较困难的。

    不过这些是后话了,现在先看看这个看怎么样,再说家里还有那么大一块地的红薯,天天吃会吃的人想吐的,如果这个卖得掉,刚好换来的钱可以买别的粮食吃,林荷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行。

    趁这几天晒红薯,林荷打算让林二牛和大宝在家把地窖给挖了,这古代没有冰箱,地里收起来又不能放太久,都放在院子里堆着,一是不新鲜,二是到最后也不知道要浪费多少东西,这有了地窖就好多了,这冬天的红薯啊,白菜啊,萝卜等一些蔬果都能放进去,可以保鲜的。

    林二牛听到林荷说起这个地窖也觉得很新奇,仔细的问了林荷地窖该怎么挖,大概要挖多大,挖多深,该怎么做,问的很详细的。

    林荷跟他一一解释清楚,林二牛打算这几天也不去田里了,跟大宝在家里把地窖给挖出来,其实挖地窖的原理是很简单的,首先是选好地,只要不是沙地,一般家里盖房子也不会建在沙地上,所以一般的房子地都是可以挖地窖的。

    林荷打算把地窖就挖在自己的院子里,找好一个地方,用铲一样的东西往地下一点点的扎出泥土,窖口的大小大概一米多左右,大概四五米深,再下去用普通铲子往四周挖扩大,然后用方砖或者木柱支撑,避免塌方,这样就差不多完成了。

    林荷把这个原理说给大宝和二牛听,二牛和大宝用了四天天的时间把地窖给挖出来了,下去的时候,林荷先点了油灯下去看了看,还是不错的,等把东西都放进去了,再把口封起来可以了,尤其是到了夏天放东西是最好的了。

第三十六章 卖红薯干

    家里人觉得很奇怪,怎么林荷知道这么多,林荷说在书上看到的,这些东西书上都是写了的,林二牛反正也不认识什么字,只是说“怎么荷儿在书上看到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大宝你怎么没看到,再说你们才上了几天学呀,能认识那么多字吗?”

    林荷说“大哥喜欢看先生布置的书,我不喜欢读那些书,就从街上买了些闲书回来看,这书上的字不认识的我都问了先生的,有些上面有画的,我看得懂。”

    林二牛道“原来是这样,以后多买点书回来看,帮爹看看怎么种田啊”,心里想着看来让孩子读书是正确的,这才读了不到一个月的书,就学到了这么多的好东西。

    林荷偷偷笑了笑,笑着应了。

    在家里呆了几天,好在是这几天天气也比较好,这天是花鱼镇赶集的日子,林荷觉得红薯干晒的也差不多了,拿起一块在嘴里试了试味,很好吃,可能是自己做的,感觉比前世吃的还好吃。

    林荷怕自己太主观,就让家里人都试了试,家里人都说好吃,尤其是那个红薯干,因为没有晒的特别干,所以很甜而且也不硬,红薯片的样子好看些,但是晒的比较干,硬了些,放到嘴巴里咀嚼一段时间后,也会越吃越好吃,做零嘴倒是极好的。

    林荷打算和大宝带些到街上去卖,看看有没有人买。两个人坐着秦老爹赶的牛车去街上,路边也有很多人去镇上,秦老爹看到是林家村的人也会停下来顺便捎带他们去,因为花鱼镇并不太远,一般的人都不会花钱坐牛车去,所以这坐牛车都是不要钱的。

    秦老爹在半路上撞到了一个妇人,妇人一上车来,大宝叫了声“二堂婶”,林荷也跟着叫了声,妇人应了。林荷认识这个妇人,是自己爷爷兄弟的一个媳妇,也就是他们的堂亲,也算是自己的亲戚,林荷家里盖房子的时候,这个妇人来过吃酒,但是平时也不怎么和他们家走,所以林荷不太认识。

    这个妇人看到大宝和林荷在牛车上,很是殷勤,看到大宝手里的框,眼睛转了转,说“大宝,去镇上呀,有什么好东西卖,让二婶看看。”

    俗话说相由心生,这个妇人眼睛狭长,有点类似丹凤眼那类,但是又不是纯正的丹凤眼,颧骨很高,嘴唇很薄,身材也瘦小,眼珠子不停的转来转去,林荷觉得这个二婶一幅的刻薄相,心里对这个人是有了些抵触的,只是推了推大宝,大宝笑了笑说“没有什么,就是娘做的几个绣,让我们到街上去交货然后让我们去街上买些东西回来。”

    妇人听大宝说是些绣,心里是不相信的,林二牛家最近发了财,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但是究竟是怎么发财的,却没有什么人知道,怕是得了什么宝贝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妇人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虽然不相信,总也不能把人家的框掀开来看不是。也就这样坐着没动,一直到了花鱼镇,秦老爹便把妇人放下去了,大宝和林荷在街边找了一处地方,用块布铺在地上,把红薯干放到地上卖。

    大宝和林荷在路边站了一会儿,也有人来问价,但是听说要十文一斤,觉得有些贵,而且也不知道是什么,问的人问了也就走了。林荷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要想个好说法才行。

    正巧有个妇人过来问价钱,林荷也没有直接说价钱,就拿了块红薯干让妇人试吃,说试过之后不管买不买都没关系,妇人觉得这倒是可以,就拿了块红薯干试了试味道。

    妇人放在嘴巴里咀嚼了会,觉得味道还不错,平时给孩子做些零食倒是可以的。便问是什么,林荷说“是我哥哥在山上挖的一种野果子,然后我们家自己加工做成的,外面可是买不到的,这种野果子吃了可是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噢。”

    林荷这可没乱说,这红薯在前世可是个好东西呢,可以防癌的,是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也没错。妇人听了林荷这样说,觉得倒是不错,但是十文确实是有些贵,都可以买一斤玉米面了呢,最后还是买了半斤。

    其实都晒干了的红薯干,半斤也有那么多了,一斤红薯干可要几斤红薯才晒的出来,再说自己家的白糖,和人工这些也是要钱的,,林荷觉得卖十文也不算贵了。

    这妇人一开张,马上就有好些人过来围着看,林荷也不吝啬,每个人来都递一小块红薯干给人品尝,觉得好的话就买,不好的话不买也没关系。

    林荷自始至终都笑眯眯的,也不催人买,好多客人看着这么小个孩子有这样的度量,倒是觉得有趣,一般尝过了的人,多少还是买了些回去,主要还是这个年代的零食之类的东西太少了,好吃的又贵,一般的农户人家哪里买的起啊,这个红薯干买几文钱,也有一大把,回去给小孩子吃吃也是好的。

    卖了一上午,倒也是卖出了一大半,红薯干都差不多卖完了,红薯片还剩下的比较多,林荷想可能是因为红薯片很大一块,如果买一斤的话也没有几片。

    红薯干因为是一小块的,所以在视觉上人家觉得红薯干的分量多些,自然也愿意买红薯干,加上红薯干因为比较难干些,有些没有干透,但是吃起来却是很香甜,林荷打算下次多带些红薯干来卖,红薯片就弄成小块小块的出来卖。

    林荷看到也快到中午了,赶集的人都也差不多回去了,想来也卖不了多少了,便和大宝收拾了些东西打算回去了,两个人把地上的布和红薯干收拾好想走路回去了。

    到了镇口那里,看到秦老爹还在那里等他们,便跟着秦老爹坐上牛车,林荷“秦爷爷,不是让你先回去吗,你看在这里等了一上午,很难等的吧。”

    秦老爹笑笑说“什么难的呀,不过就是坐在这里和路边的人聊聊天很快就过去了,左右我回去也没事,现在冬天也没有田种,在家里也是闷的慌呀。”

    林荷笑了笑,老人家就是这样的,就不喜欢呆着,有点事情给他做就好。和大宝在牛车上数了数今天卖红薯干得来的钱,有一百五十文钱呢。

    大宝也觉得高兴,本来也是打算来碰碰运气的,没有想到这个红薯干还真有人买呢,想以后家里那些红薯都可以拿来卖掉了。

    秦老爹看到林荷两兄妹在牛车上高兴的说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来,他从身上摸了个布包掏出来递给林荷,林荷打开看,竟然有足足七两银子,林荷问"秦爷爷,你这是干嘛呢,给我银钱做什么?”

    秦老爹说“这是我卖牛给你得来的钱,上次小君生病花了些,我自己身上还留了些,我们现在在你家又吃又住的,也花不了什么钱,你们家大伯的事情我也知道些,这冬天了也要银钱用,你先拿着吧,左右放我这里也没有什么大用,到时候我要了再问你拿。”

第三十七章 装修完成

    林荷顿时眼睛有些湿润,这是秦老爹卖了自己家里的牛的钱,也是打算用这些钱养老的,现在竟然拿了出来,林荷想了想,也把钱收下了。

    这是秦老爹一片心意,秦老爹拿出来就是把他们当自家人看,如果她不肯收,老人心里难免会有疙瘩的,先收下,等到明年再让娘加些银钱还回去就好了。

    林荷跟秦老爹说“秦爷爷,那我不跟你客气了,我就收下了,如果你需要钱用的时候,你跟我娘说啊。”

    秦老爹笑了笑说“傻丫头,我哪里有用钱的地方,我和小君老的老,小的小,在你家又吃又住的,你们家每个月还给我两百个大钱的月钱,平时赶集我还能赚些个银钱,如果没有你们,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秦老爹知道,其实他们在林荷家里根本就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的,平时就是喂下牛,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做,林荷家里养着他们就是等于养个闲人,自己因为和小孙子实在也是无处可去,才厚着脸皮住到这里的。

    林荷看到秦老爹,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便开口道“秦爷爷,虽然现在是冬天,家里确实是没有什么事情做,你管好牛就好了,等到开春的时候我家的田都要靠你了,我哥又小,家里只有爹一个人做农活,再说我爹也不会用牛,到时还要全靠你呢。”

    秦老爹点了点头,眼睛看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回到家,黄氏听着红薯干真卖到钱了,也很是欢喜。想家里有那么多的红薯,赶明儿都弄出来做成红薯干去卖,到冬天至少可以贴补一些口粮钱。

    林荷把秦老爹给她的银钱也交给了黄氏,黄氏听说是秦老爹拿给林荷的,便开口嗔怪道“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呢,怎么要秦老爹的钱呢,这可是秦老爹养老的钱,我这就给他送去。”

    林荷拉住黄氏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给黄氏听了,黄氏虽然不是完全认同林荷的话,倒是没有坚持说要把钱给秦老爹了,再说确实也要银钱用,林荷的想法也是对的,既然说是把人当家人看,如果自己这样见外的话,这又让别人怎么自处呢,左右等明年寻个由头再把这钱给秦老爹就是。

    这边先生沐休也回来了,大宝他们每天上午又要上学了,这些孩子已经失去了刚开始上学的新鲜感了,农家的孩子都是这样,没有几个是喜欢念书的,以前都在外面野惯了,突然被束缚着,总是有些别扭的,但是先生都请来了,就算是逼着也要学的,总会学些东西进去的。

    又这样过了几日,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冷了,都快进入十二月了,大家都换上了厚厚的冬衣,冬衣也一人有两身,就连小君和秦老爹也一人有一件全是棉花的冬衣,外面有罩衫。

    这个冬天倒也是能过去的,冬衣左右一件也足够了,罩衫就是用普通的粗布做的罩在冬衣上面的衣服,换衣服的时候只要换罩衫就可以了,这些家里今年倒是不缺了。

    没过几天,彩蝶轩的店小二也过来了,说店铺已经装潢好了,让大宝和林荷过去看看,林荷本来是不打算去的,但是大宝现在一个人还应付不来,加上她确实想看看那个店铺按照自己的设计能够做出什么样子来,便也跟着去了。

    到了镇上的时候,马车直接停在了“荷彩娃娃”的门口,店铺门是关着的,从外面倒也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等到林荷进去之后,倒是有些叹为观止。

    店铺的装潢比她心目想的要好看多了,店铺的墙壁用的都是原本的白色,然后正对门口的那个米老鼠头的架子,刷上了正红色,很显眼,上面摆放了一些浅色系的小熊在上面,左边的架子刷了浅黄色。上面放了了些机器猫,海盗船这些玩具布偶,各种不同颜色的,摆放的满满的。

    对面的木架子是粉色的,上面放了些不同颜色的小狐狸和大嘴猴在上面,每个布偶的颜色都不一样,一种颜色只有一个,不会找到重复的,有很多的玩具布偶的颜色比林荷原本配出来的颜色还要好看几分。

    屋子的中间的那些个矮架子上也是刷了玫红色,很打眼,上面的玩具布偶也比原有的布偶小了一号,林荷是说的收银台也是浅浅的紫色,林荷觉得这个温老板真是天生做生意的料,脑子转的真是快,想必小孩子一进这家店铺便会喜欢上的。

    林荷正看着,温老板从后面走进来,看到林荷,说“荷儿,怎么样,装修的可满意?”

    林荷笑着说“温叔,你真是太厉害了,我不过那么一说,你竟然把店铺装修的这么漂亮,真是太满意了,想必明儿开业怕是会被人围个水泄不通的。”

    温老板笑了起来“我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明儿就是要把我们荷彩娃娃这个招牌打出去,以后只要有人说到玩具布偶就会想起我们这个店铺。”

    接着又道“只是这个种类还是少了些呀。”

    林荷说“温叔,这个我知道,我们现在的种类是少了些,只有几种,但是以后我们每个月固定的日子推出一到两款新的,慢慢的积累就会越来越多的,还有我们卖的是小孩子的玩意,以后还要卖别的,肯定不只是布偶这些的,慢慢来,别着急。”

    温老板看到林荷老气横秋的样子,朗声笑了起来说“也是,慢慢来,倒是我考虑的不周了,让荷儿见笑了。”

    林荷眨了眨眼,也跟着笑了起来。然后温老板带林荷到后院去看了下牌匾,说等到林荷看了之后再挂上去,林荷看了看牌匾,牌匾做的也是很有新意。

    整个牌匾刷上了粉红色,然后荷彩娃娃四个字是用不同的几种颜色,米老鼠的头也做的很显眼,难得是在牌匾的左下方,还画上了一朵小小的荷叶,跟他们缝在玩具上的标志是一样的,林荷倒是不得不佩服温老板的心思了。

    心里想着,嘴里也问了出来“怎么温叔把荷叶放在了下面?”

    温老板“以后我们的店还要开分店,以后这个荷叶就做我们店的标志,放在上面既典雅也好看,是不是?以后荷儿自己开店,也可以作为店里的标志呢。”

    林荷心里还是很感谢温叔的,温叔是林荷来到这里碰到的第一个让她觉得除了家人之外,看到他觉得很温暖的人,现在这项举动让林荷觉得温叔真是个好人,好为她想的这么长远,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第三十八章 好心的温叔

    林荷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还是幸运的,在家自己的家人疼她,在外面,又能碰到温叔这样的好人。

    不可否认,她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像温叔这样的人,少做一项生意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林荷知道温叔的彩蝶轩对他来说不过是个小店铺,他在县里甚至京城都是有很多的生意的。

    林荷感激的对温叔道了声谢,温叔摆摆手,也没有多说话。

    温老板看了看眼前的小姑娘,心里想着自己家的小儿子和小姑娘的年纪也差不多大,但是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家里的那些个女人把他当成个金叵罗一样,养成了野蛮霸道的性格。

    这个小姑娘这么小已经开始要承担起照顾家里面的重任,自己这次和小姑娘合作开店当然也是对小姑娘想出来的布偶玩具是有兴趣的,觉得这个生意值得一做,再加上直觉这个小姑娘是个不简单的,怕是脑子里也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另外也是着实想拉她一把的,做生意有多艰难,他这个过来人是知道的,尤其是一个要钱没钱要人脉没有人脉的小孩子,所以打算和这个小姑娘开起这个店。

    其实到了他这个年纪到了他现在的地位,钱对他来说不过是个数字,赚钱也不过是基于自己的兴趣来做些事情,生意多做一单少做一单没有什么很大的关系。

    林荷跟温老板说“温叔,以后我可能不会经常出来了,以后我大哥还要靠你多照顾了,以后直接叫他大宝就可以了,他不读书那天就会出来店铺里学些东西,你让他从低做起就可以了,不用安排什么特别的位子给他,他也不参加店里任何的管理,店里的管理还和我跟你说过的,我们不参加,我哥如果过来,你只要让他能学点东西就好了。”

    停了停,接着道“温叔,我也实话跟你说,我家里本就是很普通的农户,我爹不是做生意的人,对做生意也没有兴趣,每天在家就守着他那几亩田,我哥是家里的长子,我不想让他再跟着我爹种田,我想让他出来增长点见识,以后家里要靠他撑起的,你帮我教教他。”

    温老板听着,点了点头,也认同林荷的话“你放心,荷儿,大宝以后没读书就到店里来,我知道怎么做,我会跟店里的掌柜说好的,以后家里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的直接说就可以了,大忙倒不一定是能帮,小忙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林荷点了点头,想以后要做什么大事的话,应该总要麻烦到温叔的地方的。跟温叔说好了明天就让大宝一个人来了,两人就打算回去了。

    温叔还是留了他们吃完饭再回去,林荷觉得不好意思,每次都要让温叔请他们吃饭,上次也是这样,温叔不容他们拒绝还是把他们带到了上次吃饭的“云来客栈”,上次林荷因为吃了饭,急着回去,没有仔细看这个饭店。

    林荷看到温叔来到这个饭店的派头,应该这个客栈也是温叔的产业,他们上次来吃饭也是直接来到包厢吃饭的,吃完饭也没有看到温叔结帐。

    今天又是上次的那个包厢,一进去,饭店的小二就马上就来,态度很恭敬的问温老板要吃些什么,温老板点了菜之后,林荷站起来从窗户往楼下的大堂看,这个客栈很大,怕是房间都有上百间,有好几层,装修的也很豪华,下面吃饭的客人看穿着也是非富即贵的人,吃一顿饭,最少也要个好几两银子的吧。

    林荷知道古代的客栈都是这样的,是饭店和住宿在一起的,单吃饭也可以,吃饭和住宿一起也可以的。想不管在哪个年代开这样的大酒店都是赚大钱的人,就算在前世,想必有了温叔这么多的财产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吧。

    吃完饭,温叔还是让自己的马车送他们回去了,在马车上,大宝小声的问林荷“妹妹,以后我真的不跟着爹种田呀?”

    林荷瞟了他一眼说“跟着爹种田有什么好的,你看爹种一辈子田永远都是窝在一个小村子里,有什么好,你出去了这么多次,觉得外面和我们村里有什么不一样?”

    大宝想了想,说“很多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城里的人说话比我们大声,穿的衣服也比我们的漂亮,连彩蝶轩的小二懂的东西都比我们多,总就是觉得外面和我们林家村什么都不一样。”

    “那你觉得哪里好,自己又喜欢什么样的呢?”

    大宝如果没有见过外面的人的话,他觉得自己呆在林家村一辈子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村里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生活的。

    但是自从到了打铁铺打工,然后这几个月跟着妹妹在外面赚钱,盖房子,开店做这么多事情之后,他的思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而言,他更加喜欢外面人的人过的生活,自己倒是没关系,但是家里的人会过的很好。

    林荷看到大宝不作声,也猜出了他的想法“大哥,我知道其实我们林家村的生活也是不错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里人又朴实,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到了外面,可能人心难测,明明是对着你笑眯眯的人,过后就会在背后捅你一刀,但是我不想让我们以后的子子孙孙再过着这样的生活,连温饱都不能保证,就算以后我们到了最后还是在林家村生活,至少也要在外面赚些银钱,回到家可以过夏地主家那样的生活。”

    大宝听了妹妹的话,嘴巴都张的老大,他可没有那么大的想头,夏地主家可是有一千多亩良田,家里的大宅都有好几处呢,听说别的地方还有不少庄子呢。

    家里现在要达到那个地步怕是很难吧,大宝的想法倒是很简单,赚些银钱,能够在镇上买个小院子,一家人够住,再开个店铺一个月可以赚些银钱就够了。

    林荷知道这个大哥现在年纪也还小,想法也肯定是不能和她这个现代人比的,慢慢来吧,等他年纪慢慢大了,在外面见识多了,自然会明白她的想法。

第三十九章 何氏上门

    两个人聊了一阵,马车也到家了,到家的时候,小宝和晨儿从院里迎了出来,很稀奇的是玉儿也跟在后面,看到是他们下来,玉儿眼里倒是吃了一惊。在镇上的时候虽然也看到过马,但是从来没有坐过马车的。

    玉儿有十岁了,虽然平时是住在镇上,但是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何氏以后是打算把女儿嫁到大户人家去的,哪怕是做妾侍也行,所以一直把让玉儿呆在家里,也不要她做什么事情,说是怕把手做粗了,只让她学会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没什么事也不让她出去玩,说经常抛头露面的以后找不到好婆家。

    但是玉儿毕竟是个孩子,外面的世界对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玉儿看到林荷能跟着大宝到处去,眼里除了一丝羡慕之外也有鄙夷的,她觉得一个乡下丫头到处抛头露面的以后肯定找不到好婆家的,和自己肯定是不能比的。

    林荷看到玉儿站在自己院里,走到玉儿面前,笑着叫了声“玉儿姐姐,今天咋来了呀。”

    玉儿回了声“我跟娘过来的,娘跟二娘正在屋里说话呢。”

    林荷点了点头,走到屋里果然何氏正在屋里和自己娘说话呢,林荷和大宝过去喊了声“大娘。”大宝便走出去了,林荷在黄氏一边坐下,看着黄氏做绣。

    林荷偷偷看了眼何氏,看何氏好像是有什么想说,但是一直都没有开口,想来不是有什么好事,不要怪她小人之心,何氏这个人平常没事是不会来她家的,每次来总是有些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的。林荷也没出声,在一边坐着,等何氏开口。

    果然,何氏坐了一会,有些坐不住了,便开口道“二弟妹,过几天是腊八了,你们家打算怎么过呀?”

    林荷来到这里知道腊八在这个时代算是个不小的节日了,家里都要给亲戚邻居送些礼品的,有老人的话还要孝敬老人的。

    黄氏不知道何氏问这个干什么,愣了下,答道“现在还不知道,孩子他爹也没说,应该是要准备些东西送给亲戚邻居的。”

    何氏马上接口道“是啊,现在这日子还真是难过呀,过年过节要给亲戚送礼,还要孝敬老人,我们家现在连自己家里的口粮都不够,也不知道咋办呢,昨天去我娘家想借几个,但是我娘那里手头也紧,也不知道这个节怎么过?”说完还偷偷的看了看黄氏的反应。

    林荷现在总算是知道何氏来的目的的了,应该是想过来借钱的吧,这个腊八节只是个借口罢了,想必黄氏也是听出了何氏的意思,也没有马上接口,过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是啊,现在日子还真是难过呀,现在我们家人多,又没有进帐,冬天也难过呢。”

    何氏的脸色变了变,马上又恢复过来,说“二弟妹,你们家的日子过的可比我们家好多了,你看这房子亮堂堂的,看了都让人家羡慕,你家的那几亩良田呀,看着让人心宽,等到明年到了有收成的时候,粮食可是可以放满仓库呢,哪像我们家,日子过了上顿没有下顿,你说咱们同是林家的媳妇,我这日子咋就过的这么闹心呢。”

    黄氏无奈的笑了笑,劝道“大嫂,哪有,你们家最近出了点事情,是困难些,但是也只是一时的,等过了这几年,到时候你们家青山也议亲了,娶个好媳妇回来孝敬你,到时候玉儿也大了,找个好婆家,多好呀,不比我们家,孩子还这么小,光是要养大都是愁死人了。”

    何氏听到黄氏夸自己的孩子,倒是真笑了起来,但还是开口道“我们家玉儿哪能跟你家荷儿比呀,你们家荷儿可是个金窝窝呢,会赚钱,上次听堂弟妹说荷儿和大宝去镇上卖东西还得了不少的银钱呢,二弟妹,我也不绕圈子了,今天我是有事情找你帮忙的,你可要帮我一把呀。”

    黄氏抬起头看了看她,刚要开口说话,何氏已经开口了说“这家里没米下锅了,想找你借点钱买点粮食回来熬粥喝,好歹抵过这几天。等过几天我再去娘家看看。”

    黄氏脸上也真是很为难,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借的话,家里实在是借不了几次,再说上次借了那么大一笔银子给他家,不借的话,何氏说的这么可怜,确实也是让人忧心,自己的妯娌也不能看着不管。

    正想着,玉儿走了进来,想必她也是知道今天何氏来借钱的事情的,也不知道在那里站了多久了,看到黄氏一直不开口,便也开口道“二娘,你借点给我娘吧,我家真是没钱了,爹爹天天去外面找活做,也找不到,家里已经喝了好多天粥了,等有钱了,一定会还给你的。”

    如果说大人的要求黄氏忍心拒绝的话,小孩子的请求黄氏真是拒绝不了,也只得借了两百个大钱给何氏,何氏和玉儿得了钱就回去了。

    其实何氏家过的什么日子,林荷是知道的,他们家总比林荷家以前过的要好的多的了,虽然也是什么都没有,但是时不时的有人接济他们家,听不少村民说,他们家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家里人除了林大江之外,吃喝可是一点都不对付。

    家里的人穿的还是镇上带来的绸布衣服,从不穿粗布衣服,每天都吃的是白面,最差的也有玉米面,所以钱才用的这么快,但是人家家里过什么样的日子,也轮不到他们来说话,不过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看来还是要想个办法才行,要不不知道何氏还要借多少次的钱.

    黄氏坐了一会儿才想起来问林荷,镇上的店铺怎么样了,装潢好了没有。林荷想起镇上的店铺,就特别开心,还和黄氏讲了温叔的事情。

    黄氏说,“温叔倒真是个好人,难得的是不嫌弃我们是庄稼人,还这样肯帮我们,我们真是遇到贵人了,你以后可要好好的帮人家把店做好。

    想了想,又说“既然对我们这么好,我们腊八的时候送些礼物去可好。”

    林荷也觉得是应该的,可是送什么好呢,温叔家里应该是什么都有,家里的这些东西也确实是拿不出手,倒是要想想办法才好,最好是送一些不要花太多钱,又能表达自己的心意的东西,如果是独特的一份就更好了。

第四十章 腊八礼物

    但是这个表达心意的东西,莫过于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了,林荷想自己能亲手做出来的东西还真是没有什么,那些玩具布偶是要送去店里卖的,这个太商业化了,不好。

    那要不就是做的红薯干,这个红薯干送给温叔怕是不太好,这些东西上不了台面的,别的还真没有,这下真是伤脑子了。

    黄氏看到林荷那个苦恼样,笑了起来,点了下她的脑袋说“你这个机灵鬼,也有想不出来的事情呀。慢慢想吧,这个我可是不管的,如果要银钱就跟我要,你自己要想好礼物腊八送给温淑。”

    又过了几天,晚上林二牛回家来,也和黄氏在一边商量腊八要送些什么礼品和亲戚朋友,又要送给哪些人,黄氏算了算还是有不少的亲戚朋友要送的,自己的爹娘,兄弟,还有黄氏娘家的肯定是不能少的。

    这徐婶子家,徐先生家都是要送的,还有一些族亲,也多多少少要送些去的,只是这该送些什么东西,又送多少去合适倒也是个问题。

    其实这个年代送礼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讲究,一般都是送些吃食之类的,像送些猪肉啊,白面啊,点心这些,差不多都是这些东西了,不像前世只要有钱,想送什么都是有的。

    黄氏和二牛在那里嘀嘀咕咕说了很久,才决定,爹娘家和外祖那边就每家送一条子猪肉,一匹布,五斤白面然后两封点心另外再加两百个大钱,兄弟这边就送一条猪肉,五斤玉米面加二封点心。

    徐婶子那边倒是要送好些,以往年徐婶子往他们家送好些东西,自己也没有什么回礼,今年倒是要送些东西过去,决定自己熏些腊肉,再加上两封点心,和送些家里的红薯干过去,先生那边就和兄弟家一样就可以了。

    另外的族亲就买些玉米面和猪肉送去就行了,还有就是族长家里的礼品肯定是不能少的,怕是还要格外丰盛点的,这也差不多了,加起来怕又要花到一两到二两银子左右了。

    好在是这些天,林荷带着家里人把红薯干做了大部分出来,这些天林二牛也和秦老爹在镇上卖了大部分,还赚了差不多有一两银子回来,也可以贴补下,林荷说过了腊八节天气越来越冷了,到时候出街的上怕是少了,肯定也不大好卖了,所以便抓紧给赶了出来。

    当然别人家也是有回礼的,不过回礼也是没有多少的,想想家里的那些亲戚和族亲,怕是收不回什么回礼的,这不得不说又是一笔开销。

    说好之后,黄氏便要二牛带着大宝坐牛车去把这些东西给采买回来,再过几天就是腊八了,东西也差不多要准备好了,肉都要买回来了,熏腊肉还要几天的。林荷一直也没有想好送什么东西给温叔,于是也说要去镇上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买回来,送给温叔的。

    第二天,林荷和大宝跟着二牛一大早就到了镇上,可能是因为快要到腊八节了,镇上特别的热闹,人很多,东西也贵了起来,猪肉什么的开始涨价了,等到采买好家里所有的东西,已经快到中午了。值得高兴的是,林荷也买好了自己需要的一些东西,打算自己回去做个玩意送给温叔。

    下午回到家,林荷就开始做,林荷也是看到镇上有人在买取暖用的汤婆子而起的灵感,这个时代的天气比前世要冷的多,汤婆子这样的东西穷人家是不会用的,但是富人家倒是常见的。

    这古代的汤婆子外观有点类似南瓜这类的,扁圆的,也有大有小的,大的晚上放在床上可以暖脚,小一些就是里面放碳,然后外面套一层厚一点的布,平时拿在手里可以取暖的,倒也不是说不好,但是拿在手里好像不是很方便,加上比较小,冷的也快。

    林荷想起现代的时候一到冬天,很多女孩子就会买那种暖手宝拿在手里,那种暖手宝是充电的,当然是比较方便些,在外面再套个可爱的套子,可以放在手里拿着,小孩子还可以放在脖子上套着,很是方便,也可爱。

    但是这个时候是没有电的,充电那么方便就不想了,林荷就打算里面用那种羊皮袋做个灌水袋,然后做个塞子可以塞的紧紧的不漏水就可以了,外面再做个好看的卡通套子可以套住水袋的,林荷想起温叔家里也有小孩子的,送给小孩子用倒是极好的。

    刚好林荷在街上看到有人卖兔子皮,也不贵,一张兔子皮也就是二十五文钱,回来把兔子皮剪成刚好可以放入热水袋的大小,这样把水袋放进去,可以保温得久一些,也不用时常担心里面的水会冷,加上水袋的大小做的也比汤婆子要大些,想必应该几个时辰都是不用换的。

    然后再想办法在兔子毛皮的外面绣个漂亮的小熊在外面,上面还缝了两个袋子,这样用手拿着也可以,放在脖子上套着也是好的,林荷忙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终于把暖水袋的样式做了出来。

    除了不能充电以外,可是比现代的好看多了,现代的的外面那种装水袋的套子都是用比较劣质的人造革的毛皮做的,手工也不好,但是这个可是真正的毛皮做的,而且做的双面毛皮的,里面的一层毛皮是为了保暖的,外面的一层是为了好看的。

    而且手工也不错,雪白色的毛皮上面缝了个红色小熊,在外面,特别的好看,小熊是林荷让黄氏绣的,林荷的绣工还绣不好一个小熊,就让黄氏给绣上的,小宝和林晨看到这么个东西,当时拿着就不肯放手。

    不过林荷说是送人的,以后再给他们做,其实如果有那种漂亮的银狐皮之类的,会更加漂亮,但是银狐皮太难找了,就算找得到也是贵的厉害,林荷也是买不起的,所以暂时用兔子皮代替了。

    林荷看着自己的杰作也是挺满意的,加上买了个小羊皮水袋和兔子毛皮六十文不到,但是却做除了这么个好的礼物,真是让人惊喜的,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

    只是在一般的农户家里,出去要带水的话用的都是竹筒,所以林荷一直不知道有小羊皮水袋这种东西,今天在一个店铺理看到有各式各样的水袋卖,林荷才想起暖水袋这个主意。

第四十一章 温叔的回礼

    很快腊八节就要到了,习俗是腊八节前一天都要把礼物送出去的,黄氏打算下午等二牛回来带着大宝先去族长家把礼物送过去,再去送外祖家的礼物,然后自己再带着林荷去送徐婶子和自己妯娌家的一些礼物。

    腊八前后都是放假的,也不用读书。上午,大宝一个人便坐着牛车到了“荷彩娃娃”的店门口,荷菜娃娃开张了一段时间了,生意是极好的。

    因为刚开张,温叔说是新店开张,把玩具布偶的价格放的低了一点,说是过了这个时段再恢复原价,先把招牌给打出去,像这种布偶的价格,小的都是卖到一两银子一个的,除了铺租费,人工,材料这些东西,利润也不是特别高。

    其实一两银子的价格已经算是比较贵的了,你想,一天卖一百个,就是一百两银子的毛收入,但是林荷说因为是给小孩子的玩意,所以材料用的都是最好的。

    里面用的都是那种比上等棉花还要好些的很柔软的丝棉,外面用的也是绸缎,好看的来,颜色也比较多。所以除了原本的费用,挣的收入也只是一半差不多,加上种类还比较少,镇上的有钱人毕竟还是有限的,所以这种店子还是要慢慢的守的。

    而且这开铺子没有多久,已经陆续有些仿制品出现了,当然质量是差远了的,比如外面用的粗布,里面用的也是些碎布加些很便宜的棉花,但是价格却便宜多了,样式也只有两分像,有些家庭也还是愿意买这种便宜的给小孩子玩的。

    大宝在店里没呆多久,温叔也来了,看到大宝在店里倒是吃了一惊,“大宝,明天就是腊八了,怎么今天来镇上了,有什么事情啊?”

    大宝恭敬的给温叔行了个礼,然后说“不是,温叔,我妹妹让我到镇上来,给你送些东西来的,”然后把手里的一个小包袱递给温叔。

    又接着说“这个玩意是妹妹自己亲手做的,说是这么久以来全靠温叔的照顾,我们一般的农户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出来,所以妹妹自己亲手做了个小玩意,送给温叔家的小公子,还希望温叔不要嫌弃才好。”

    温老板把手里的包袱打开,看这个东西颜色倒是漂亮,但是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正想着,

    大宝又开口了说“妹妹说这是个暖手宝,里面是用小羊皮水袋做的,这冬天可以灌热水进去,然后把水袋放进这个套子里,这边上的带子是可以套在脖子上的,说是很暖和。”

    温叔这才仔细看了这个暖手宝,水袋是放在了毛皮套子里,然后两边还开了口,手可以放到里面去暖着,觉得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正常暖手的汤婆子。

    温叔认真的看了看,笑了起来说“这个丫头,想出来的东西倒都是稀奇古怪的。替我谢谢荷儿了呀。还有,腊八也到了,等下我让马车送你回去,马车上的一点东西是我给你们家过腊八的。”

    大宝跟温叔道了谢,又在店里呆了一段时间也就回去了,到了马车上才知道温叔一点东西对他们来说可是很多东西了,马车上温叔准备了十多包的点心和糖果这类的,还有怕是有几十斤的肉,有很多种类,应该是兔子野鸡之类的,反正不是猪肉。

    还有一些苹果梨这些新鲜的水果,另外还送了几匹好看的布匹,都不是一般的粗布,应该是一些上好的绸缎之类的东西,剩下的还有一大袋起码有四五十斤的白面吧。

    大宝如果早知道有这么多东西,打死他也是不会接的,可是现在东西都接了,也没有办法退回去了,只能往回拿了。

    而且温叔应该是打算今天如果大宝没有来的话,是要送到他家里去的,大宝想先带回去吧,看妹妹怎么说吧。

    回到家里,林荷知道温叔送了这么多的礼物过来,倒是没有意外,毕竟温叔家是什么样的家庭,要么就不出手送礼,要不送的肯定就不会是小手笔。

    温叔送这么些东西,应该还是考虑到她家里的实际情况所以才送的这么些实际的东西的。要不以温叔出手送的应该不是这些东西了。

    不过温叔倒确实是对的,这些东西对林荷家都是实用的,都是自己可以吃的,要不就可以送礼出去的,这不过完腊八就快要过年了,到正月,家里的亲戚都要互相走动的,这些礼物刚好可以派的上用场。

    倒是黄氏看到大宝的一个小小的玩意带回了这么多的东西,觉得不太好意思,觉得自己占便宜了。

    林荷劝他说“这个不是换的,我今天的小玩意不送过去,这些东西温叔还是会打发人送过来的,我们送温叔礼物只是图个心意,我们家这样的对温叔来说,哪有什么东西是拿的出手的,温叔也觉不是那种贪图别人家礼物的人,怕是我送去的小玩意比很多好东西都要让温叔高兴呢。”

    黄氏这才没有多说话,想想还是荷儿的话有道理,刚好二牛也回来了,听到了林荷的话,也说林荷说的有道理。这边黄氏已经在安排下午送礼去族长家和外祖家的一些事情了。

    黄氏把温老板送来的礼物都放到了一边,打算等到过年的时候再用,腊八的礼物已经是准备好了,只要送去就可以了。

    林二牛先带着大宝到了族长家,族长家也有好些人在,这个时候送礼的人很多的,林二牛的礼物明显的比他们的要丰盛些的,族长接过来也是明显脸上笑开了花,还安排二牛坐在他身边。

    屋子里另外送礼的人看到二牛,有羡慕也有嫉妒的。但是大多数还是和林二牛的关系处的不错的,也都在一边聊开了。

    族长看到二牛,也是暗暗的点了点头,想虽然林大江一家不是个好的,但是二牛一家倒是不错的。这过年过节的总还是会送些礼品过来,尤其这两次送的礼物还很重手。

    而且林二牛人品不错,和村里人关系相处的很好,不管是以穷的时候还是现在,也没有因为家里好一些就看不起人,以前怎样现在还怎样,村里人有事情也是尽力去帮忙的。

第四十二章 黄氏送礼

    从族长家回来,大宝和林二牛便赶着去大宝外祖家那边了,外祖家就在隔壁村,也不是很远,但是也有十多里路的样子。不过坐牛车去倒是很快的,不用半个时辰就到了。

    大宝的姥姥和姥爷看是大宝和二牛来了,脸上笑开了花,二牛和大宝把牛车上的东西卸下来,大宝姥姥嗔怪着说“二牛,这是干啥呢,你们家今年刚盖了房子,哪还有什么多余的银钱,来一趟就好了,送这么些东西来干啥呢,把这些东西留在家里给孩子吃不就好了。”

    二牛一向对自己的岳父岳母很尊敬的,当初也不嫌弃自己家里穷,把唯一的女儿嫁了过来,这么些年来,自己一直都是很贫苦,但是岳父岳母从来没有埋怨过他,每年还总是送些东西来给自家的孩子吃,现在家里好不容易好些了,当然要孝顺些的。

    二牛也挠挠头,笑着说“岳父岳母,家里这些个东西都还是有的,这是孩子他娘让我送来的,你看也没有多少,权当是个意思罢了。”说着,还从怀里掏出了两百个大钱来给大宝姥姥。

    大宝姥姥肯定是不愿意收的,但是架不住二牛的坚决,最后还是收下了,正聊着,大宝的大舅舅和舅妈带着几个小孩子进来进来了,看到二牛来了,也是很高兴的,大舅黄大山看着大宝说“大宝长高了不少,也长胖了点呢。听说在读书,读的怎么样了?”

    大宝一一的答了,旁边的几个小孩子都是围着大宝问这个问那个的,其中有个还是大宝的小舅舅,今年才八岁,是大宝姥姥的老来子。

    大舅家也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儿子都有十二岁了,二儿子也有八岁了,最小的女儿才六岁,平时也难得看见大宝,说着还要拉着大宝去外面玩。

    大宝看了看二牛,二牛笑着说“你跟着小舅舅和表哥去玩一阵吧,等下回家了我去叫你。”

    庄稼人在一眯眯的看着也不多说话,倒起聊的不外乎是一些种田的事情,大宝的舅妈是个贤惠的,坐在一边笑是偶尔会搭上一两句。

    这边黄氏也带着林荷一家家的送了些礼物过去,林荷奶奶家的,二牛一早就送过去了,黄氏带着林荷只要送些兄弟家就可以了,首先是打算到徐婶子家去的,黄氏刚提了东西打算走,那边徐婶子的声音已经响起来了,“二牛媳妇,在家吗?”

    黄氏连忙迎了出来,看到徐婶子提了一篮子的东西过来,篮子里放了几十个鸡蛋还有一条子腊肉和一块布,想必也是来送腊八节的礼物的,黄氏笑了起来说“徐婶子,你真是,我刚带着我们家荷儿要去你家,你看你就来了,真的是,这每年都吃你们家不少东西,我都不好意思了。”

    徐婶子朗声笑了起来说“你还跟我说这些东西呀,你要给我什么呢,直接让我拿回去算了,也省的你跑一趟了。你看,今年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你给我的我就全部拿住了啊。”

    林荷觉得这个徐婶子倒真真是个爽快的人,竟然自己要起礼物来,在这个时候这样性格的人倒是不多见的,但是也看的出,徐婶子真是没有把他们家当外人看待,像徐婶子家这样的人还是值得深交的。

    黄氏进屋把自己家里的礼物给拿出来,一边还说着“先生的礼物腊八节前夕让先生自己给拿回去了,就不去送了。”

    说着还把打算给徐婶子家的礼物放到徐婶子自己带来的那个篮子里。徐婶子看着那些东西,说“大妹子,你拿这么多东西干嘛呢,意思意思就可以了,你真是的,咱们两家还讲这些个虚礼干啥?”

    黄氏说“也没有什么东西,这些个东西都是自己家有的,这个地瓜干是我们家自己晒的,你尝下,拿回家给你们家二狗子吃,好吃的话再来拿,也不值什么钱。”

    徐婶子稀奇的看了看地瓜干,“这个东西倒是好看,那我就不客气了,厚着脸皮把这些东西给拿回来了呀。”

    呆了一会儿也走了,说是还要送礼物去别的亲戚家,不能耽搁太久。

    黄氏带着林荷来到周氏家里的时候,周氏也正在家,看着黄氏进来,脸上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其实她也知道腊八要送些礼物给自己的亲戚的,但是家里哪有那么多东西送,连自己的娘家都没去,只是给自己婆婆那边送了些东西过去。

    这看到黄氏提着篮子进来,知道黄氏是来送礼的,连忙让黄氏坐下来,说“二嫂,我本来也是打算等下去你家的,可是我没有什么好东西送,我给大宝他们几个孩子一人绣了个荷包,我去拿出来给你。”

    黄氏把荷包给拿出来,林荷接过那几个荷包,布虽然是普通的绸布,但是做工确实很好,看得出是用心了的。而且他们四个人每人的颜色都不一样,上面还打了络子的,很是漂亮。

    林荷甜甜的说了声“三娘,这些荷包可真漂亮,我倒是喜欢的紧呢,这还是我的第一个荷包呢,我娘每天都忙的紧,也不给我做荷包,我自己又不会做,等过几天我过来跟你学打络子噢。”

    周氏听林荷说喜欢倒是高兴,说“好啊,你过来我教你。”

    黄氏嗔笑着看了她一眼“这个丫头,在怪我呢,说我没给她做荷包呢,以后就跟你三娘学吧,你三娘的荷包做的可比我好多了。”

    黄氏把篮子里的东西给拿出来,递给周氏,周氏把东西给推回来,黄氏笑了笑,帮她把东西放好“三弟妹,我们都是自家兄弟,不想那么多,这些东西你就拿着,你看你给荷儿他们做的那些荷包,他可喜欢的紧呢,在她心里,怕是比别的东西好多了,这送礼物说的就是个心意。”

    林荷看到周氏这样,心里也是不好过的,周氏是个自尊性很强的女人,怕是每年到这个时刻就是最难过的时候,家里拿不出象样的东西来,别人送礼物来又没有东西回礼,也是难过。

    这过不久又要过年了,自然是难些的。哎,没有男人的女人本来就是不好过的,而且还在这么封建的古代,更加是难上加难了。

第四十三章 送礼去何氏家

    在周氏家坐了一会儿,黄氏说要走了,还要去大伯家送礼,周氏听了,也问了声说“去大伯家送礼呀,我没有什么好东西,也是给做了几个荷包,你们说可好,你们也知道,大嫂那人,我怕送这几个荷包过去,大嫂会不高兴呢。”

    黄氏也知道周氏的意思,想了想,还是劝道“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吧,送礼物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个心意,你送荷包去也是表达一些心意而已,她高不高兴是她的事情,但是你不去的话,毕竟是自己的兄弟,怕是让人说闲话。”

    周氏倒也是这个意思,想想便跟着黄氏去了何氏家里,到了何氏家里的时候,何氏一家倒都在,何氏在院子的凳子上坐着手里抓了一把瓜子在磕,林大江在院子里捣鼓些农具。看到黄氏提了篮子来,何氏马上就眼睛放光,很利索的站了起来,大江也停下了手里的东西,走了过来。

    黄氏把篮子递给何氏说“大嫂,这是我们家的一点小心意,你收下。”

    何氏连忙把篮子给接了过去,还翻看了一下里面的东西,看了看里面的礼物,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但嘴里还是客气的说“二弟妹,这么客气干啥呢,真是,看还花这么多钱。”

    周氏连忙也把自己身上的荷包给递了过去,说“大嫂,我家没有什么东西好送的,我自己做了两个荷包,还希望你别嫌弃啊。”

    何氏倒是也没多说话,一边也接了过去,心里却在想“这么个破烂荷包也好意思当礼物送,真是寒酸。”脸上倒还是没有表现出来,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句话她还是知道的。

    倒是大江说了声“三弟妹,看你说的什么话呢,你看你还送什么东西,来一趟就好了,自己人不要这么客气。”

    周氏感激的笑了笑,没多说话,在一边坐下了。青山和玉儿过来给两位婶子见了礼的。青山自从镇上回来之后,在家里这段时间还是算老实的,其实青山本性也是不坏的,只是从小爹娘娇惯着,所以惯坏了,有些纨绔子弟的作风。

    何氏突然开口道“你们听说了没有,咱爹娘托了牙侩说要自己买田呢,说是要买好几亩呢?”

    黄氏好像是听二牛说了的,爹娘本来一回来就打算自己买些田种的,但是因为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一直也没有买,现在趁还没开春,说要买几亩次一点的田,自己养两年也变成良田了。

    林荷不知道何氏说这个是什么意思。两个老人既然回来住了,肯定是要打算自己种田的,在农村肯定是不会什么事情都不做的,他们两老的口粮自己总也是要挣出来的,如果要租田种,还不如自己买田。

    再说自己爷爷奶奶说起来年纪也不大,也就五六十岁的样子,身子也还健朗,这在农家,五六十岁的老人都是要做农活的。

    过了一会儿,何氏又接着说“也不知道爹娘怎么想的,那么大年纪还折腾什么呀,前段时间我们说要租田种,也没听说他们要买田,现在我们租好了夏地主家的田,他们说要自己买田了,生怕我们抢他们的田一样的。”

    黄氏听了,觉得这个话也不太好接,说什么都不好,说的不好就会得罪人,所以还是笑了笑,没说话。

    大江说话了“你说什么呢,爹娘买田是他们的事情,要你管什么,你租田又关他们什么事情,难道他们不买田,你就不租田种了吗?”

    何氏狠狠的瞪了大江一眼,大声说起来“是吗?那前段时间咱家青山出事的时候,爹娘怎么也不伸手搭一把呀,我爹娘可是把家里的所有钱给凑了出来了,你爹娘连提都没提,原来就是要存着钱买田的呀,难道我还不能说了吗?”

    林荷对这个何氏真是有点无语了,何氏故意在黄氏和周氏面前说这些,其实也是想激起这两个人对老两口的愤怒,到时候最好是有个人跟她一样的想法,到时候她要开口说话的时候,也有人站在她这一边。

    林荷还知道,其实青山出事的时候自己爷奶虽然是没有在还帐上补贴银钱,但是私底下还是拿了些钱给大伯家的,要不然大伯家哪里能每天吃饱喝足还能坚持这么久,这何氏竟然在他们面前睁着眼说瞎话,连爷奶老人家拿出养老钱买的田都想要过去,真是太过份了。

    何氏看黄氏和周氏也不接话,觉得说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闲聊了下,黄氏和周氏,林荷三人便往家去了。

    何氏在黄氏和周氏回去的时候每个人塞了几个鸡蛋,还说是回礼的。

    何氏在家里翻看着黄氏带来的东西,还一边说说“你二弟家还真是,这腊八送礼给的猪肉条子这么小一条,瘦肉还这么多,肯定是买的便宜的肉。点心也这么小一包,自己家里住那么大的房子,送礼这么寒酸,真是小气。”

    看到了放在一边的荷包,嫌弃的拿起来又丢在桌子上“老三媳妇也真是,这么个寒酸的荷包也好意思往外面送,真是亏她好意思。”

    接着又说道“大江你说你爹娘买田的事情,二牛家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呀,怎么今天二牛媳妇什么都没有说呢。”

    大江不想跟她多说,只是说了声“你把东西收拾收拾,我们送些东西去给爹娘,这腊八节银钱今年没有,但是好歹也要表示一下,刚好这二牛送了些东西来,你看从家里再添置些鸡蛋,我们送过去。”

    何氏听了大江的话,音调突然高了起来“什么,这么些东西都要送过去,那明天腊八我们怎么过呀,还有我娘那边,我怎么办,不用送东西过去了呀?你只知道你爹娘,我爹娘那边就不用管了呀,我可不依的。”

    大江想想也是有些为难,这东西就这么些,自己的爹娘在这附近,肯定是要送些东西的,但是自己媳妇这样说,岳父母那边肯定也是要表示下的,想了想,开口道“这样吧,你再去买条猪肉条子,然后再添点鸡蛋,把这些东西分成两份,一边送去一份。”

    何氏听了也没说话,其实她是不想往公婆那边送的,想老二家肯定是送了东西过去的,他们两老能吃多少呀,公婆瞒着他们买田的事情,她心里还有气呢。

    想了想,干脆就不买肉条子了,肉条给自己娘那边送去再说,便叫来青山给送去,这边就自己添些鸡蛋,加上一包点心,又从家里弄了些玉米面就这样给婆婆送去了,也没让大江知道,打算晚一些自己一人送去。

第四十四章 大江发火

    谢谢亲们对这本书的支持哦。

    虽然林荷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但是在这里还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包子,暂时不能锋芒太露的。

    何氏这种极品亲戚肯定是要虐虐的,后面会有很多这样的场景的哈。亲们不要着急哈。

    -----------------------------------

    下午何氏果然一个人提了个篮子来到婆婆赵氏家里,林老爹不在家,赵氏一个人在家,看着何氏过来了,笑着说“老大媳妇来了啊,快,进来坐。”

    何氏把篮子放到一旁,说“娘,我给送了些东西来,也没多少东西,你知道我家的情况,只能这样了。”

    赵氏笑着说“家里可好些了,老大找到活做了没有?”

    何氏答道“没呢,这冬天的,活也不好找,一家四口坐吃山空的,也不知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你们不是在夏地主家租了田种,等到明年开春把田种起来就好了,家里劳力也是有的,总不会少了吃的。”

    何氏一听到自己婆婆说起租田的事情,心里就来气,有钱自己买田,也不贴补给他们,何氏真是心里一股子气没有地方撒,便也故意阴阳怪气的开口道“是啊,娘,我们只能自己租田种,哪像爹娘,自己有钱买田呢,这租田种比买田可差远了呢,爹娘明年可就好了,自己家种的粮食都吃不完呢。”

    赵氏听出了何氏的口气,顿时脸就拉了下来,开口道“老大媳妇,你说什么呢,我和你爹是打算自己买些薄田回来养老,我和老大老二也都说过的,我们乡下人家,买田是为了养老的,这什么时候轮到你来说话了。”

    何氏看赵氏这样说话,声音也大了起来“娘,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以前我们家好的时候,这几年你一直在我们家吃住,我和你家老大二话都没说,现在我们家落魄了,你有钱买田也藏着掖着,宁愿让我们去租田也不肯把银钱借给我们使。你的这些银钱也是在我们家里存下来的吧。”

    停了一下,又接着说“娘,这些年,怕是二牛,老三家和两个小姑子你都补贴了不少吧,你这么多年在我们家吃住,存下来的都补贴他们了,我们家有的时候我看着也不计较,现在我们家什么都没了,你就算补贴几个也是应该的吧。”

    赵氏瞟了何氏一眼,开口“老大媳妇,那依你看,我应该怎么做呢?”

    何氏想了下,也犹豫了一下,这个年代顶撞婆婆可是大逆不道的,但是想起如果自己有几亩田,那日子就好过多了,也豁出去了“我觉得娘应该把手里的银子拿出来,让我们家买上几亩田,我们家大江是你的长子,青山是你们老林家的长孙,你的本来就应该给我们的,以后我们负责给你们养老。”

    赵氏冷笑了下,“如果我不肯给,你打算怎么做呢?”

    何氏咬了咬牙,“娘如果坚持要自己买田的话,那以后我不负责养你们的老,他们一共三兄弟,我们家也养了十多年了,就算平均摊到每个人的头上,我的责任也尽到了,娘,你好好想想。”

    赵氏看到何氏今天竟然这么放肆,一口气喘不上来,便晕了过去,何氏看到赵氏晕了过去,心里有些后怕起来,万一赵氏有个三长两短,她也别想有好日子过了,她过去探了探赵氏的鼻息,好在还有气,心里才松了下来。

    这个时候大江和二牛正好走了进来,看到赵氏倒在地上,何氏一副松了口气的样子站在那里,有点不太对劲。二牛和大江急忙跑过来扶起了赵氏,还一边掐人中想把赵氏给弄醒,大江盯着何氏恶狠狠的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娘为什么倒在地上?”

    何氏不敢说话,只是摇了摇头,大江也没顾着管她,这边赵氏已经悠悠的转醒了,看着何氏站在那里,指着何氏,说了声“你给我滚出去。”

    大江这下知道肯定是自己媳妇做了什么事情把娘给气晕了,也冷着脸说“你还不出去,还杵在这里干什么。”

    何氏一走出去,大江和二牛把赵氏放到床上躺着,让她休息了一下,便问她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赵氏把刚才发生的事情都跟二牛和大江说了,大江听了,脸越来越黑,二牛的脸色也不好看。

    大江觉得自己真是没有脸面对自己娘和兄弟了,便开了口“娘,你别生气,玉儿她娘说了什么,你不用管她,她这次也真是太过份了,我回去就收拾她。”

    赵氏知道大江平时是个怕媳妇的,也没有接话,只是拍了拍老大的手,大江呆了一会,让二牛好好照顾赵氏,自己便回去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何氏像个没事人一样,还坐在桌旁一边在磕瓜子,一边和玉儿嘀嘀咕咕的有说有笑的。

    看到大江回来,还开口道“你娘跟你说了什么呢,她那个田还是要买吗,真是没事找事做,有福也不会享。”

    大江难得的发起了脾气,把何氏拉起来,摔了几个耳刮子“你这个娘们,平时是太纵容你了,今天竟然把娘给气晕了,我跟你说过,爹娘买田是他们自己养老的钱,要你别管,你今天竟然跑去跟娘要钱,你凭什么,这些年爹娘在我们家,帮我们做了不少事情,你除了给口吃的,从来没有孝顺半个子,爹娘也就是这两年去镇上的日子闲了些,你竟然说是你养着爹娘的。”

    接着又道“青山出事以来,爹娘也是一直补贴着的,要不你早就不知道饿死在哪里了,竟然还说爹娘补贴这个补贴那个,就算是,也是他们老两口自己的钱,没你什么事。我们回来这么久,全靠老二接济,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跟人家借钱,从来没有空手回来过,你竟然连老二家也诸多挑剔,你到底还是不是人。”

    停下来喘了口气,又接着说“你自己想想这些年在我们家做了什么好事,不孝顺父母,对我的弟兄也是刻薄到死,像今天老二家送来的这些礼物可不是个轻的了,少说也要一两百个大钱呢,老三家,人家本来就是一个妇人养着两个孩子,也自己做了荷包送过来,你还在这嫌三嫌四的。你腊八节又给人回了什么呀,几个鸡蛋,亏你也好意思。”

    大江是庄稼人,力气也大,这甩的几个耳刮子,立马何氏的脸就肿了起来,何氏被大江的举动给吓呆了,大江自从成亲以来,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脾气,今天竟然当着儿女的面,动手打她。

    何氏反应过来就一屁股坐到地上喊天叫地的说道“你这个死鬼,我不过就是随便说了那么几句,你竟然当着孩子的面这样说我,我不活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第四十五章 林老爹动怒

    停了停,看见大江还是站在那里没有反应,又开始哭“我跟着你这么久,就吃了这么久的苦,一天好日子也没有过,现在家里弄成这样,孩子也养大了,就这样对我。”

    大江黑着脸说“我们老林家过的就是这种苦日子,你不想过就不要过了,你自己想好,不想过了的话,我就写封休书给你,你马上给我滚出老林家。”

    何氏和青山两兄妹也从来没有见过大江发这么大的脾气,顿时都不敢出声了,何氏倒是不哭了,想这如果被休了的话,自己真是没有地方去的,娘家那边也是不会接收她的,想着这些,合适便站起来,坐到一边。

    说完,大江便出了门,往赵氏家走去,这边青山和玉儿刚被大江吓的不敢动,这看大江走了,过来扶起何氏,何氏看大江走了,也不哭叫了,只是眼里闪过一丝怨恨。

    青山看到自己娘这个样,开口道“娘,你去奶奶家干什么了,怎么爹回来发这么大的脾气。”

    何氏倒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大错,看到儿子和女儿在跟前,又哭了起来“青山,我可怎么办呀,你爹说要休了我呢,我没活路走了。”

    玉儿看到自己娘这个样,倒是觉得有些于心不忍说“娘,今天爹是在一时气起头上,也没说要休你,等下去奶奶家给奶奶和爹好好认错吧。”

    青山也点着头说“是啊,娘,平时爹可是很听你的话的,这次确实是动了真格的,你等到晚上去奶奶家吧,好好的认个错,这么多年的夫妻了,爹不会真的休了你的。”

    何氏听到自己女儿和儿子都这样说,才收住了哭声,点了点头,只有晚上去婆婆那儿了。

    这边大江来到赵氏的家里,林老爹和二牛一家,还有周氏也都在,看到大江进来,林老爹脱下脚上的鞋就往大江身上招呼,还一边骂“你这个不孝子,真是没有用,平时怕自己的媳妇也就算了,现在还由得你媳妇骑到自己娘头上来了,要你这样的儿子还有什么用,我打死你得了。”

    二牛和黄氏赶忙上去把林老爹拉住,二牛说“爹,你怪大哥干啥,大哥今天都不知道这个事情的,是大嫂自己一个人搞出来的。”

    “如果平时不是他纵容他媳妇,何氏哪有那么大的胆,平时我看她嚣张跋扈,欺压你们这些兄弟,我看在青山两小的份上,也不出声,今天竟然欺压到你娘的头上了,这样的媳妇,大江你给我休掉她,把她赶走。”林老爹气的咬牙切齿的说。

    林荷看到平时和气的爷爷今天竟然这样大动肝火,确实是有些讶异。这个爷爷平时话不多,除了喜欢带着小宝到处走以外家里的事情也不怎么管,但是听爷爷的口气,这样的事情还是知道的。

    只是毕竟儿子都已经长大了,都分家过了,很多事情也不好去干涉,这次确实是何氏太过份了,林老爹才会出面来说话的。

    林荷想起自己在前世也有不少这样的后辈的,林荷以前租房的地方隔壁也住着一家人,家里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媳妇,儿子又生了一对孙子孙女,本来三代同堂应该过的很幸福的。

    但是家里面就是因为媳妇太贪婪,成天的自己花钱如流水,还想把公婆的钱给抠出来用,儿子又怕老婆,搞的家里经常是吵吵闹闹的,甚至连有时候过年过节家里人都是吵的,其实林荷觉得就是那个家里的公公太窝囊了,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

    以前林荷觉得自己的爷爷也有点窝囊,但是这次倒是对这个爷爷刮目相看了,他不是没有用,只是睁只眼闭只眼而已,这到了关键时候还是会出来主持公道的,一个大家庭必须是需要有这么一个大家长的。

    尤其是碰到何氏这样的人,如果没有人镇得住她,她从来不知道悔改的,只会变本加厉的对待别人。

    赵氏休息了一个下午,精神也恢复过来了,看到自己家老头子跟儿子动手了喊住了老头子,“老头子,你干啥呢,打儿子干啥,这都是何氏那个畜生做的好事,不关老大的事情。你发这么大的脾气干什么呢?”

    大江走过来跪倒赵氏身前说“娘,对不住,都是我不好,娶的媳妇惹你生气了,我这就请人写休书,赶她回娘家去。”

    二牛看到大江“大哥,你真要休了大嫂呀,那青山和玉儿怎么办呀,青山都十五了,马上要议亲了,玉儿也还小,没有娘可怎么办呀?”

    赵氏看到二牛这样说,也陷入了沉思,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是啊,老大,算了吧。我也没有什么事,何氏纵使是有千般不好,毕竟是孩子的娘啊,孩子没了娘,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你家没了女人,这也家不像家呀。”

    大家都没有出声,其实这就是个现实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如果亲娘被人休了的话,孩子面上也会蒙羞的,为了两个孩子,何氏肯定是不能休的。

    林老爹也坐在一旁,吸了口旱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大江,就听你娘的吧,但是不能再有下次,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我可不会放过她了。”

    大江其实也不过只是脾气一上来随便在林老爹面前说说的,怎么说何氏跟着他也有多年了,孩子都这么大了,何氏虽然平时性子不好,但是到底是自己孩子的娘,难道还真休了不成,这如果休了的话,家里这个家也等于是散了。

    但是这次何氏实在是有些过份了,把自己的娘气成那样,还不知道悔改。自己家两个弟妹好心送礼物来,她不但没有感激还说三说四的,也不想想自己家弄成这样,她自己娘家那边的兄弟除了在出事的时候借了点银钱之外,什么表示都没有,自己兄弟倒是一次又一次的帮忙,有什么好东西也往自己家里送,自家的媳妇但不感恩,还一次次的说难听的话。

    大江看到自己爹这么说,也点了点头说“那就依爹娘说的做,等下我让何氏来认错,一定好好的认错,保证不发生这次的事情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2202/ 第一时间欣赏荷香田园最新章节! 作者:四叶荷所写的《荷香田园》为转载作品,荷香田园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荷香田园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荷香田园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荷香田园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荷香田园介绍:
一觉醒来,身边围满了人 老实巴交的父母, 饿得面黄肌瘦的弟妹 身心受虐的大哥 一双双眼睛充满期盼的看着她, 别忘了她才是个七岁的小包子 ............... 好吧,看一个七岁的小包子在如何在古代玩的风生水起``````荷香田园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荷香田园,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荷香田园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