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朝的那些事儿TXT下载明朝的那些事儿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朝的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作者:当年明月     明朝的那些事儿txt下载     明朝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766-1768

    [1766]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没有找东西塞鼻孔却拿了个碗就放在鼻子下面一边骑马一边接着连续两天两夜赶到松山据说到地方时接了几十碗。

    反正我是到今天都没想明白拿这碗干什么用的。

    会战地点松山双方亮出底牌。

    清军总兵力(包括孔有德等杂牌)共计十二万洪承畴总兵力共计十三万双方大致相等。

    清军主将包括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等精锐将领除个把人外都很能打。

    洪承畴方面八部总兵主将除吴三桂外基本都不能打。

    至于战斗力就不多说了清军的战斗力大致和关宁铁骑差不多按照这个比率自己去想。

    换句话说要摊开了打洪承畴必败无疑。

    但洪承畴就是洪承畴。

    崇祯十四年(1641)七月二十八日洪承畴突然动攻击率明军抢占制高点乳锋山夺得先机。

    他十分得意此时他的军中的一个武官对他说了一件事:

    占据高地固然有利但我军粮少要提防清军抄袭后路。

    然而洪承畴似乎兴奋过度把那个人训了一顿说:

    我干这行十几年还需要你提醒?

    大多数历史学者认为这句话就是他失败的最终原因。

    因为就战略而言固守是最好的方法进攻是最差的选择而更麻烦的是当时的洪承畴在进攻之前只带了三天的粮食。

    无论如何只带三天的粮食是绝对不够的。

    所以结论是一贯英明的洪承畴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最终导致了战败。

    我原本认为这个结论很对洪承畴很蠢起码这次很蠢。

    后来我想了想才现洪承畴不蠢起码这次不蠢。在他看似荒谬的行动背后隐藏着一个极为精明的打算。

    其实洪承畴并不想进攻他很清楚进攻极为危险但他没有办法。

    因为有个人一直在催他这个人的名字叫陈新甲时任兵部尚书而这位陈尚书的外号叫小杨嗣昌。

    杨嗣昌同志的特点是风风火火玩命了干能得这个外号可见陈大人也不白给。

    自打洪承畴打持久战他就不断催促出战要洪督师赶紧解决问题是打是不打多少给个交代。

    但洪承畴之所以出战不仅因为陈尚书唠叨像他这样的老油条是不会怕唐僧的。

    [1767]

    他之所以决定出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没钱。

    我查过资料明末时期的军饷以十万人计吃喝拉撒外加工资、奖金至少在三十万两白银以上。

    要在平时这也是个大数赶巧李自成、张献忠都在闹腾要是洪承畴再耗个几年崇祯同志的裤子估计都要当出去。

    所以不打不行。

    但洪承畴不愧为名将所以在出前他想出了一个绝招:只带三天粮食。

    要还没明白我就解释一遍:

    带上三天粮食出征如果遇上好机会就猛打一闷棍打完就跑也不怕对手断后路。

    如果没有机会看情形不妙立马就能跑而且回来还能说是粮食不够了才跑回来的对上面有了个交代又不怕追究政治责任真是比猴还精。

    精过头就是蠢

    如果换了别人,这个主意没准也就成了,可惜他的对手是皇太极。

    皇太极不愧老牌军事家刚到松山还在擦鼻血看了几眼就现了这个破绽。

    八月二十日就在洪承畴出的第二天他派遣将领突袭洪军后路占领锦州笔架山粮道。

    “欲战则力不支;欲守则粮已竭。”洪承畴彻底休息了。

    当然当然在彻底休息前洪承畴还有一个选择——突围。

    毕竟他手里还有十几万人要真玩命还能试试。

    于是他找来了手下的八大总兵告诉他们事态紧急必须通力合作然后他细致分配了工作从哪里出到哪里会合一切安排妥当散会。

    我忘了说在这八个总兵里有一个人叫做王朴。

    第二天突围开始。

    按照洪承畴的计划突围应该是很有秩序的包括谁进攻谁佯攻谁殿后大家排好队慢慢来

    可还没等洪承畴同志喊一二三两个人就先跑了。

    那两个先跑的人一个是王朴。

    如果没有重名这位王朴兄应该就是八年前在黄河边上收钱放走诸位头领的总兵同志。

    照此看来他还是有进步的八年前收钱让别人跑现在撒腿就跑也没想着找皇太极同志拿钱实在难得。

    而另一位带头逃跑的史料记载有点争议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吴三桂。

    [1768]

    无论如何反正是散了彻底散了全军溃败无法收拾十余万人土崩瓦解被人杀的被踩死的不计其数损失五万多人。

    洪承畴还算是镇定关键时刻找到了曹变蛟、丘民仰还聚了上万人占据松山城准备伺机撤退。

    可是皇太极很不识相非要解决洪承畴开始围城劝降。

    洪承畴拒不投降派使者向京城求救。

    可他足足等了半年也没有等来救兵他很纳闷为什么呢?

    因为他糊涂了就算用脚趾头想也能明白援兵是绝不会到的。

    要知道他老人家来就是救援锦州的能带的部队都带了可现在他也被人围住再去哪里找人救他?

    其实洪承畴同志不知道皇帝陛下也在等不过他等的不救兵而是洪承畴的死亡通知书。

    按史料的说法洪承畴同志被围之后不久京城这边追悼会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家属慰问放抚恤追认光荣基本上程序都走了就等着洪兄弟为国捐躯。

    其实洪承畴原本也这么盘算来着死顶没法顶了就捐躯。做梦都没想到他连捐躯都没捐成。

    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二十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松山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打开了城门洪承畴被俘。

    几个月后无计可施的祖大寿终于投降这次他是真的投降了。

    自崇祯十三年(1641)至崇祯十五年(1643)明朝和清朝在松山、锦州一带会战以明军失利告终史称“松锦大战”。

    除宁远外辽东全境陷落从此明朝在关外已无可战。

    消息传到北京照例崇祯很悲痛虽然这几年他经常悲痛但这次他尤其激动连续几天都泪流满面因为他又失去了一位好同志——洪承畴。

    按目击者的说法洪承畴同志被抓之后非常坚强表示啥也别说了给我一刀就行后来英勇就义眼睛都没眨很勇敢很义气。

    所以崇祯很是感动他亲自主持了洪承畴同志的追悼会还给他修了坛(明朝最高规格葬礼)以表彰他英勇就义的精神。

    洪承畴没有就义他投降了。

    当然他刚被俘的时候还是比较坚持原则的没有投降结果过了几天由于平时没有注意批评和自我批评关键时刻没能挺住还是投降了。

1769-1770

    [1769]

    至于他投降后的种种传奇就不说了可以直接跳过说说他的结局。

    清朝统一中原时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贡献被委以重任担任要职。

    清朝统一中原后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贡献被剥夺一切官职光荣退休。

    后来他死了死后追封爵位三等阿达哈哈番这是满语汉语翻译过来是三等轻车都尉。

    如果你不清楚清朝爵位制度我可以解释高级爵位分为公、候、伯、子、男五级每个爵位又分一到三等一等为最高。

    男爵再往下一等就是轻车都尉三等轻车都尉是轻车都尉中的最低等。我查了一下大致是个从三品级别。

    我记得洪承畴活着给明朝打工时就是从一品太子太保死了变从三品有性格。

    后来又过了几十年乾隆话要编本书叫做2臣传。

    所谓2臣通俗点说就是叛徒洪承畴同志以其光辉业绩入选叛徒甲等。

    在此之前似乎就是乾隆同志还曾话说抗清而死的黄道周堪称圣人说史可法是英雄要给他立碑塑像。

    我又想起了陈佩斯那个经典小品里的台词:

    叛徒神气什么!

    好像还是这个小品另一句话是:

    你说我当时要是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吗?

    絮絮叨叨说这几句只是想说:一、历史证明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同志瞧不起的人敌人也瞧不起。

    二、黄道周挺过来了我敬佩卢象升挺过来了我景仰洪承畴没挺过来我鄙视但理解。

    咬牙挺过来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不接受但我理解。

    气数

    现在的崇祯基本已经焦了里面打得一塌糊涂外面打得糊涂一塌没法混了。

    但他还是要撑下去直到撑死因为最能折腾他的那位仁兄还没出场。

    据说打崇祯十二年起崇祯同志经常做梦梦见有一个人在他的手上写了一个字——有。

    这是个很奇怪的梦而且还不止一次所以他把这个梦告诉文武大臣让他们帮忙解释。

    大家听说都说很好说很吉利我想了想有道理因为有总比没有好。

    然而有一个人却大惊失色这个人叫王承恩是崇祯的贴身太监。

    [177o]

    散朝后他找到了崇祯对他说出了这个梦境的真实意义可怕的寓意——大明将亡。

    按照王承恩的解释这个有实际上是两个字。上面是大字少一撇下面是明字少半边。

    所以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大明要少一半。

    崇祯不信不敢信大明江山自打朱重八起二百多年难道要毁在自己手上?

    个人认为崇祯同志过于忧虑了因为毁不毁这事不由他。

    但这个梦实在比较准我查了一下他做梦的时间大致就是那个毁他江山的人出现的时间。

    崇祯十二年(1639)一个人从深山中走出。

    他的随从很少很单薄且很不起眼无论是张献忠还是皇太极他都望尘莫及。但命中注定他才是最终改变一切的人五年之后。

    这人我不说你也知道是李自成。

    李自成在山里蹲了一年多干过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他出来之后进步很快。

    一年多时间他又有了几千人占了几个县城。

    但就全国而言他实在排不上有时经济困难还得找张献忠拉兄弟一把。

    鉴于生计困难崇祯十三年(164o)初他率军进入河南新年新气象他准备到那里碰碰运气。

    通常来讲这个想法没啥搞头因为之前他经常全国到处出差河南也是出差地之一跑老跑去没什么意外惊喜。

    但这次不一样。

    崇祯十三年(164o)河南大旱。

    这场大旱史料上说是两百多年未遇之大旱河南的景象借用古人的话: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大旱也好没有鸡叫也罢没有牛没有猪都罢有一样东西是终究不会罢的——征税。

    不征税就没钱打张献忠没钱防皇太极必须征。

    这么个环境让人不造反真的很难。

    至于结局不用想也知道劳苦大众固然劳苦也是大众劳苦久了大众就要闹事就要不交税不纳粮于是接下来就是那句著名的口号: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之前我说什么来着?气数。

    没错就是气数。

    其实气数这玩意说穿了就是个使用年限好比饼干只能保质三天你偏三年后吃就只能拉肚子。

1771-1773

    [1771]

    又好比房子只能住三十年你偏要住四十年就只能住危房没准哪天上厕所的时候被埋进去。

    什么东西都有使用年限比如大米比如王朝比如帝国。

    不同的是大米的年限看得见王朝的年限看不见。

    看不见却依然存在。

    对于气数崇祯是不信的开始不信。

    等到崇祯十四年怕什么来什么后院起火前院也起火卢象升死了辽东败了中原乱了信了

    在一次检讨会上他紧绷了十四年的神经终于崩溃了。

    他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说:

    我登基十四年饱经忧患国家事情多灾荒多没有粮食竟然人吃人流寇四起这都是我失德所致啊这都是我的错啊。

    他不停地哭不停地哭。

    我同情他。

    大臣们似乎也很同情纷纷言说这不是您的错。

    但不是皇帝的错是谁的错呢?

    气数。

    几乎所有的人众口一词说出了这两字。

    崇祯终于认了他承认这是气数。但他终究是不甘心的:

    “就算是气数人力也可补救这么多年了补救何用?

    然后接着大哭。

    崇祯大哭的时候李自成正在前进在属于他的气数上大踏步地前进。

    在河南他毫不费力地招募了十几万人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占领了河南全境所向披靡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以及我们的老熟人福王朱常洵。

    鉴于崇祯同志的倒霉史已经太长鉴于他受的苦实在太多鉴于不想有人说我拿崇祯同志混事还鉴于我比较乐观不太喜欢落井下石所以我决定简单点至少保证你不至于看得太过郁闷。

    李自成同志依然在前进一年后他进入陕西击败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猛人孙传庭占领西安。明军就此再无还手之力。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西安集结所有兵力准备向京城出他将终究这已延续二百七十多年的帝国。

    在出前他出了一道檄文文中有八个字: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1772]

    上台以前憋足了劲要干掉那个死人妖死人妖干掉了又出来党争后金入侵看准了袁崇焕要他出来上岗一顿折腾后金没能折腾回去袁督师倒给折腾没了本想着卧薪尝胆忍几年搞好国内经济建设再去收复大好河山结果出了天灾又出来若干人等造反。

    调兵干掉若干人等若干人等被干掉又出来了若干更狠的人(比如张献忠、李自成)再调兵把若干更狠的人又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准备一鼓作气……

    清军打进来了。

    好吧那就去打清军全部主力调到辽东打个一年半载好不容易把人熬走后院又起火了投降的不投降跑进去的又跑出来。

    很巧又是灾荒大荒没法活于是大家跟着一起造反。

    这种编剧思路很类似于早些年的经典电视剧《渴望》按当时编剧思路就是找个弱女子什么坏事、孬事、恶心人到死的事都让她碰上整体流程大致是一棍子打过来挺住再一棍子打过来继续挺住挺到最后就好人一生平安了。

    崇祯的故事就是这样他挨棍子的数量估计比渴望女主角要多得多抗击打能力更强但不同的是他的故事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因为他的故事是真实的而真实的东西往往都很残酷。

    崇祯并非一个温和的人他很急躁很用力用今天的话说叫用力过猛但那个烂摊子不用力过猛只能收摊。

    崇祯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请注意打补丁的并不一定很节俭往往很浪费比如后来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让人去打了个补丁五十两白银这哥们全然是败家的还说特便宜。

    而崇祯的补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费。

    此外崇祯还有个特点:走路慢因为走得快里面的破衣服就会飘出来——节俭是节俭脸面还是要的。

    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据史料记载大致要干七八个时辰(十四到十六个小时)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着干。

    简单地说崇祯同志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得也少跟老婆困觉较少只睡五六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等。

    这工作谁干?

    [1773]

    最不幸的是崇祯同志以上所有的不幸都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努力终究失败。

    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简称最最不幸)崇祯知道这点。

    知道结局(注:悲剧)也无法改变却依然要继续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同志应该知道自己的结局他多次谈到命数气数经常对人哀叹: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

    然而他依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往死了干直到最后结局到来依然没有放弃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依然没有放弃。

    一个了不起的人。

    结局到来的具体过程就没必要细说了我说过我是个有幽默感的人很明显至少对于崇祯而言这段并不幽默。

    我还说过我是个不喜欢写废话的人同样对崇祯而言这段是废话。

    当然对李自成同志而言这段很幽默也不是废话他从陕西出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到了北京。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军队到达西直门(他从西边来)开始攻城。

    崇祯同志有句名言诸臣误我还有一句是文臣人人可杀三月十七日事实证明这两句话很正确。

    内阁大臣拿不出主意连话都没几句且不说了守城的诸位亲信什么兵部尚书、吏部侍郎压根就没抵抗全部打开城门投降。

    当天外城失陷第二天内城失陷

    崇祯住在紫禁城就是今天的故宫故宫有多大去过的地球人都知道。

    这里就是他的最后归宿。

    三月十八日的夜晚

    在这个夜晚生了很多事都是后事。

    其实后事处理起来也很简单就几句话后妃上吊儿子跑掉(对于后患大多数人都不留)料理完了身边还有个女儿。

    这个女儿叫做长平公主关于她的前世今生金庸同志已经说过了虽然相关内容(包括后来跟韦小宝同志的际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胡扯但有一点是正确的他确实砍断了女儿的手臂。

    这个举动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实际情况却比许多人想象中复杂得多但无论如何原因很简单他不希望这个女儿落入敌人的手中遭受更大的侮辱。

    不是残忍而是慈爱。

    我知道许多人永远无法理解那是因为他们永远无需去理解。

    处理完一切后崇祯决定去做最后一件事——自尽。

    自尽是一件比较有勇气的事按照某位哲学家的说法你敢死还不敢活吗?没种。

    但现实是残酷的而今这个世界要活下去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

    但崇祯的死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态度负责任的态度。

    我说过所谓王朝跟公司单位差不多单位出了事领导要负责任降级、扣工资、辞退当然也包括自尽。

    崇祯决定自尽他打算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如下观点:

    一、绝不妥协。

    二、绝不当俘虏。

    三、尊严

    于是在那天夜里崇祯登上了煤山(今天叫做景山)陪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叫做王承恩的太监。

    就这样吗?

    就这样吧

    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他走向了那颗树。

    应该结束了。

    按照惯例每个人的讲述结束时会有一句结束语而当这个王朝结束的时候也会有一句话最后一句话。

    是的这句话我已经写过了不是昨天也不是前天而是几年以前在我的第一本书里朱元璋登基那一段的最后有一句话就是那句几年前我就写好了。

    还记得吗?

    所有的王朝他的开始正如他的结束所以才有了这句结束语没错就是下面这句: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1774]

    结束了

    结束了吗?

    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吗?

    没有。

    从理论上说文章结束了但从实践上说还没有。

    废话

    其实历史和小说不一样因为历史的答案所有人都知道崇祯同志终究是要死的而且肯定是吊死他不会撞墙不会抹脖子不会喝敌敌畏总而言之我不说你们都知道。

    所以结局应该是固定的没有支线。

    但是我的结局并不是这个。换句话说我的文章有两个结局这只是第一个。

    我读了十五年历史尊重历史所以这篇文章从头至尾不能说无一字无来历但大多数都是有出处的。我不敢瞎编。

    所以第二个结局也是真实的只不过比较奇特它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最后我决定把这个比较奇特的结局写出来。

    大头都写完了俺歇几天还要整理文稿争取一两个星期后就能完成并出来。

    写了这么久我写得很辛苦诸位也看得辛苦两星期后再见保重。

    (全本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2056/ 第一时间欣赏明朝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作者:当年明月所写的《明朝的那些事儿》为转载作品,明朝的那些事儿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朝的那些事儿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朝的那些事儿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朝的那些事儿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朝的那些事儿介绍:
明朝的那些事儿明朝的那些事儿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朝的那些事儿,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朝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