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生之文豪巨星TXT下载重生之文豪巨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文豪巨星全文阅读

作者:钟离江河     重生之文豪巨星txt下载     重生之文豪巨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四零章 要写硬科幻!

    现在,在一些人看起来,李阔的确正在逐渐踏上一条封神的道路,而且最关键的是,觉得李阔正在逐渐封神的人,并不是一些阿猫阿狗那样的角色,而是很多文坛上的人。

    他们是基于一定的事实来判断才会产生现在这种想法。

    因为李阔的确正在逐渐走上这样的一条道路。

    一个作者,真正和封神之间的距离肯定不小,甚至迈出这么一步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只不过,李阔不说现在真的成神,但的确已经迈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步,而且这一步还走的相当惊艳。

    尤其是在经过现在的这首诗之后,李阔这个人现在在中国文坛里的地位已经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实以前的李阔多少都只是在文坛上有一种文坛新锐的感觉,这一diǎn谁都知道,包括李阔以及很多作家都明白这一diǎn。

    但问题是这个新锐做到的事情很多文坛上的老人都根本做不到!

    尤其是现在的这一首诗,让很多人都对他产生了兴趣。

    李阔接到了《星星诗刊》的邀请,就是把他的在《星星诗刊》上面。

    《星星诗刊》这本书别看它的名字听起来比较青春向,好像只是一本选一些清新诗篇的诗选,但实际上,这本书是中国比较权威的官方诗刊杂志之一,在中国的诗刊之中有一种比较权威的地位。

    在这个诗刊上发表作品,基本上也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登堂入室。

    这个诗刊其实大部分都是以现代诗为主,古体诗占据的篇幅并不多,而现在他们却想要李阔的古体诗。

    现在,《星星诗刊》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这首诗好才和李阔联系,而是因为他们现在也在朝着市场化努力,不能和以前那样吃大锅饭,想要有商业化的改革,还是得从一些有商业性的地方开始,李阔就是其中之一……

    李阔这个人现在的知名度那么高,如果要在他身上搞粉丝经济的话也特别有效,他们没有到粉丝经济的程度,但都觉得李阔应该可以增加他们的销量,好歹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话题度。

    如果能够拿到李阔新诗的话,那这种话题度的增长就更猛了。

    而他们对李阔的邀请也很有好处,因为《星星诗刊》已经代表了在中国诗坛上的权威,李阔能够在里面发表作品,那就更加证明他早就不是野路子,也不是半路出家,而是真正在朝着正统文学界靠拢。

    李阔自己对所谓的正统文学界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需求,只不过,如果能有那么一个官面上的身份,很多事情总要更有说服力一些,所以现在的李阔也对《星星诗刊》的橄榄枝很快就表示接受。

    ……与此同时,年度作者大赛官网论坛上,赞扬李阔的帖子依然在不断增加之中。

    这时候,也有人开始期待李阔接下来的表现。

    到了现在,这个月基本上也开始过半。

    李阔现在的,之前那本《许三观卖血记》依然处于热销状态,到了现在,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70万册,现在卖出去了75万册,居然后来居上,超过了之前李阔那几本销量表现相当牛逼的。

    75万册的销量,这听起来就是一个异常恐怖的数字,就算是放在每一年的那些传统的老牌畅销书上这个数字都很厉害,更别提是一本传统了。

    当然,这么高的销量,如果是换成其他的,或者是换成其他的作者,那都足够让他有开启封神之路的资本,但是对于李阔来说,却还不够,他还需要更多……

    毕竟,谁让他之前能够搞到那么高的赞助呢?

    在年度作者大赛的论坛上,有一个帖子说出了李阔现在面临的窘境——

    “其实李阔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特别出色的作者,也是一个在很多方面上都刷新了大家想象力的作者。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会对他有更多的期待。正如之前,年度作者大赛突然得到了那么多的赞助,最让人无语的是,这些赞助大头几乎都是指名道姓要给李阔!这几乎是破天荒的,但得到什么也要付出什么,李阔既然被那么多人喜欢,那他不管拿出什么东西来,可能别人还是觉得不太够!”

    事实上,很多人现在对李阔的期待值还真是越来越高,大家几乎都在观察等待,希望李阔能够拿出一些更好的成绩来。

    到了现在,虽然《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的销量依然很疯狂,李阔这个人的人气也很高,但大家伙儿现在自然还是对李阔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期待感,在这种期待感作祟下,他们还是希望李阔可以尽快拿出新的作品来,反正这个月他们希望李阔能快diǎn交稿。

    李阔其实自己也已经思索过很久这件事……

    他之前也反复挑选过自己可以发布的,其实这有很多,但有时候反而因为可以提供挑选的余地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他的选择反而并不容易。

    经过之前的反复挑选,李阔现在还是找到了一篇,这是一篇中篇科幻!

    这一次李阔打算发布的并不是之前《你们这些还魂尸》那样的软科幻,而是一篇硬科幻。

    李阔现在要找贺鸿。

    这方面,当然还是要找专业人士。

    《科幻周刊》上次发表了李阔的《你们这些还魂尸》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反响,现在李阔的发在这个期刊上也算是比较契合,很合适。

    而且有了上次的合作经历,李阔相信贺鸿他们也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

    而李阔这次要发布的硬科幻,是前世的中国科幻大家刘慈欣在长篇《三体》之前的一部杰作《乡村教师》。

    李阔选择这篇的最重要原因,除了这篇很精彩很能吸引人观看之外,就是因为这篇还反映了许多中国的社会问题,这对年度作者大赛来讲特别适合!

第四四一章 《乡村教师》

    李阔接下来要发布的很多,其实都存在着一定的年代问题,就例如说李阔现在打算发布的这一部《乡村教师》,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

    因为刘慈欣写作《乡村教师》的时候,是2001年。

    这个时空里,2001年的中国要比另外一个时空还好一些,毕竟这个时空2001年的中国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强大的。

    所以李阔这里的年代可能得挪移到更远一点。

    不过,这本之中反映的一些社会问题,到现在依然存在。

    有时候不得不说人类的历史,永远就是在循环,就是在往复,曾经发生过的事儿,依然无数次地重新发生在这一块土地上。

    曾经历史上发生过的人们的通病,其实到了现代人这儿,口中说着以史为镜,而且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实际上,那样的通病依然会在现代人的身上发生……

    这也就是李阔发布《乡村教师》的另外一个原因。

    在其中描写的某种教育系统的问题,还有一些乡村教师的真正生存状态,其实哪怕是在现在已经特别厉害的中国,依然存在。

    所以李阔现在打算发布《乡村教师》。

    因为现在李阔到了这一步,每当自己写点什么,别人都会关注,都会围观……所以李阔开始设想一种自己接下来发布作品的方式——特意选取一种比较交错的方式来进行。例如说之前一篇或者几篇影响力较大的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发布的话,接下来李阔发布的东西就要奔着另外一个方向走,例如说之前有了《钓台题壁》这样的诗词被大家广为传颂,并且都说好,那接下来李阔就要发一点比较偏向于现代文学的东西。

    如果说之前的东西比较偏向于传统严肃,那接下来就尝试着穿插一点比较活泼动人,比较有娱乐型的。

    这样的穿插,李阔主要是为了防止大家审美疲劳。

    当然这只是自己的一种设想,具体的实施肯定还是要按照具体情况来,这东西,还是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在李阔依据眼前的逻辑,在《钓台题壁》之后就换上一部相对来说是偏向于娱乐化和奇观性的。

    其实刘慈欣的肯定不能归为《娱乐》的范畴,毕竟他里面的人文关怀是骗不了人的。

    就说《三体》第二部里面那种原创的“宇宙社会学”的推演,以及第三部那种描写到了极致的“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都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作者是有一些思索也有一些表达的。

    但这其实反而是李阔比较看重刘慈欣的原因之一。

    他现在发布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用李阔这个名字来的,用李阔这个名字的,他现在主要还是要营造一种主流文学的感觉,让人觉得他不是一个新锐作家或者网络作家。

    网络作家、新锐作家,是李阔出道时候身上贴着的标签,标签这东西一旦贴上了很难撕下来,到时候很多人依然觉得你就是那么一个人。

    只要李阔真的能够完成自己现在想做的这些,那到时候他就会成为“网络作家变成一流作家”的一个典范,反正在这个时空,之前还没有人能完成过这件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网络作家的标签对他来说还有一种开创性意义。

    也是因为这样的一些原因,现在的李阔才会有许多的计划,也才会朝着主流文学圈靠拢……总之他也能算是在下一盘棋。

    ……贺鸿很快也接到了李阔的消息。

    “又有新的科幻了啊!”贺鸿现在对李阔的态度已经彻底改变了,变得相当热情。

    之前的贺鸿,最开始接触李阔的时候还有些排斥的……所以这也正是一个人身上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李阔自己实打实的能力换来的。

    贺鸿现在考虑的就是李阔这个人的影响力。

    上一次,因为李阔的《你们这些还魂尸》,反正《科幻周刊》那一期就增长了上万份,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还带来了《科幻周刊》曝光度的增加,这年头曝光度增加往往就意味着更好的待遇,接下来的几期《科幻周刊》反正销量就相当不错。

    如果现在接着发布李阔的,那关注度肯定蹭蹭蹭往上涨……毕竟李阔现在的人气贺鸿当然也知道。

    现在李阔只要说自己要写科幻,到时候肯定有一大堆人将会关注,然后发布他的科幻带来的销量肯定又会增长一大截,而且可能还会留住许多的读者。

    这件事想想就挺棒!

    当下,贺鸿连忙问:“这次是什么样的?还是《你们这些还魂尸》那个类别的吗?”

    “不算是……”李阔说:“我现在这是一本踏踏实实的科幻,如果按照我之前说过那种划分的话,那应该是属于硬科幻。”

    “啊?”

    软硬科幻的划分方法,现在已经流传开来,甚至国外都有人开始逐渐采用这种说法,并且用这一个框架来划分许多科幻,分门别类。

    这个框架也成为李阔在科幻界一个强势进入的投名状,他本来作品只有一部,但因为这个框架,李阔已经变成了科幻界有点名气的人物……

    所以贺鸿才刚刚听到硬科幻,瞬间就对李阔的这本有了一种概念。

    只是……

    贺鸿的心里难免有点打鼓,有点犹豫起来了。

    如果李阔接着写《你们这些还魂尸》那样结构精彩,内容奇妙的……那一切都没有问题,大家也能接受,只要写的好就行了。

    但如果是硬科幻,那现在盛名之下的李阔,有可能会引来别人的疑惑和忧虑,觉得《科幻周刊》和李阔就是在利用软硬科幻的噱头……

    毕竟现在有不少人说过想看李阔的硬科幻,但实际上也只是想看而已了,并没有报什么期待,李阔现在突然写,大家肯定会觉得在搞噱头,实际上他没有写硬科幻的条件——根本没有工科教育背景嘛!

    这也就是贺鸿担心的原因。

第四四二章 震撼至极的硬科幻故事!

    “的确是硬科幻吗?还是说也能够经过包装一下,让大家看起来觉得这会是一篇软科幻呢?”贺鸿对李阔直接问道。

    李阔皱了皱眉头,不过他也很快就明白了贺鸿的想法,大概感觉到了他的担心。

    “不用那样……这的确是一篇我自己划分的类别里的硬科幻!毫无疑问!我想你暂时不用考虑其他的,毕竟我这篇稿子等下还是要发给你看的,到底是不是好看的硬科幻,相信你也会有自己的一个判断。”李阔说道。

    “那好的!那我先看看这个稿子,名字叫什么,是什么题材的?”

    “名字叫《乡村教师》,其实也是发生在中国十多年前的故事,通过一些科学的规则来推测情节的发展……”李阔说。

    “好吧……”

    贺鸿用的是“好吧”其实也证明了这家伙内心深处依然有所怀疑。

    实际上,这的确是有点值得疑虑。

    毕竟这个名字让贺鸿感觉到有些不解,也挺奇怪的。

    《乡村教师》……这听起来好像是一个新闻节目的通稿,例如最美教师之类的,或者这应该是属于一片抒情散文之类的,或者是其他,但怎么听都不像是科幻啊。

    但贺鸿也感觉到,之前和李阔的各种问话不少了,李阔可能对他的不相信可能已经有点反感了,再表露出这种情绪,难保李阔不会翻脸。

    还是先看内容吧,李阔总是能够给人创造惊喜,这一点贺鸿是明白的。

    抱着这样的心态,贺鸿开始并不含太多期待的心情看《乡村教师》,开始从第一行看起。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又一阵剧痛从肝部袭来,几乎使他晕厥过去……”

    故事开始在李阔的笔触下娓娓道来,贺鸿也慢慢地被吸引到了其中,只不过,这个开场相当符合《乡村教师》的名字——换句话说,就是其中并没有让人看到科幻的感觉。

    这里描述了一个黄土高原的中国景色,充满了中国色彩和中国味道,人情关系、景观,都是中国风格……但比较遗憾的是里面并没有出现科幻色彩。

    “什么情况?难道这还真是一篇描写乡村教师生活的科幻?”贺鸿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过毕竟是李阔,他还是觉得挺有悬念往下看的——至少也要看到李阔具体描写科幻的地方。

    毕竟,哪怕李阔真的把硬科幻写的一塌糊涂,但至少人家这么说了,那科幻绝对是要带到的吧?

    不过,很快,贺鸿就看到了这篇里的一转!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远方,在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那里的太空中渐渐隐现出一个方形区域,仿佛灿烂的群星的背景被剪出一个方口……”

    这是确确实实的画风一变!

    从刚刚那落后朴素的黄土高原,从静谧的中国夏夜,瞬间就跳到了波澜壮阔的宇宙战争中,从原始的村庄,瞬间跳到了充满了黑硬科技的硅基生命……

    这个跳跃让贺鸿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感,不过也让他更加好奇,他很好奇这个宇宙战争究竟要怎么影响到中国那个落后闭塞的黄土高原小村庄。

    情节依然在往下继续。

    当然,这篇虽然叫做《乡村教师》,虽然让之前的贺鸿也觉得是野路子文章,但越往下看他越觉得这篇很有硬科幻的风格。

    里面的硅基生命、碳基生命、质能场、跃迁、反物质云、银河系构造……这一个个概念都从字里行间里流露出来,放到贺鸿的眼前,让他感觉到里面所蕴藏的那些浓郁的硬科幻风格。

    “有点意思!”

    贺鸿出现了这种想法。

    而再往下,强大的硅基生命和落后的黄土高原的交集正在不断展开。

    然后,慢慢的,两个故事的线条总算是交汇在了一起,硅基生命最终还是和这些人联系上了……

    再然后,就是特别惊心动魄的过程。

    其实刘慈欣的文字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冷静的,对于很多事情的描写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收敛感,但就算是这样,贺鸿还是从中间感觉到了一种文明交汇还有地球文明命在旦夕那一瞬间的惊心动魄感觉,毕竟再往后一步,可能就是深渊。

    而地球文明的命运,就这么交给了几个孩子,放在了他们的肩膀上。

    和那些总是个人英雄主义泛滥,横冲直撞,简单粗暴的美国式大片比起来,《乡村教师》里面这种拯救世界的方式还真是特别有中国色彩。

    而中间的一段描写,几乎让贺鸿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他们叫教师。’”

    这一段话,再联想到之前孩子们大声念出牛顿第三定律时候的情景,老师、外星文明、一个个扎扎实实的科学概念都在贺鸿的脑袋中冲撞,这发达的硅基生命文明突然和中国最古老的“传道授业解惑”结合在一起,整个世界一下子变得那么感人。

    等贺鸿看完,看到老师最后还是死去,眼睛早就不知不觉流出了眼泪,整个人躺在凳子上,心里想:“李阔还真特么的牛逼!”

    这一篇,让他感觉到了一种猛烈的冲击感。

    这种冲击感来自多个方面。

    那小小的村庄和浩渺宇宙,强大的硅基生命文明的对比,那个老师的一切,还有中国流传下来的师道,以及中国教育的一些状况全部融合在一起,却又不强行说教,反而只是自然而然发生,这一切也就那么自然而然地让贺鸿震撼。

    而且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篇如假包换的科幻!

    这种都不能发表的话,那什么样的才能发表?

    贺鸿的心里充满了坚定……当下,贺鸿马上就找到了李阔的qq,开始就是几个词:“好看!精彩!震撼!”

第四四三章 咋跑去写科幻了?

    李阔之前一直没有收到贺鸿的消息,还以为发生什么变故,或者他看不上自己的这篇呢,但是这会儿突然就看到了贺鸿发过来的两个词。

    李阔松了口气,看来一切还好,他也能够欣赏这一篇。

    其实对于李阔来说,他并不担心《乡村教师》这篇的好,因为他知道这篇之前在国内科幻界的地位,李阔担心的只是大家会接受不了。

    但从贺鸿这里来看,应该还行。

    “谢谢……那这篇你觉得怎么样,可以够得上硬科幻的标准吗?”李阔赶紧对贺鸿问了出来。

    “当然可以……”贺鸿感觉这么说似乎有diǎn不妥,于是马上说:“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认为,不过我也觉得,这篇不管是什么人看了应该都会觉得相当出色的。”

    李阔在这边也diǎn了diǎn头。

    其实他对这一diǎn并不是特别在乎……反正他相信别人能够看得到《乡村教师》中特别好的那些地方。

    到了现在,李阔能够得到的待遇还真是很多人哪怕是做梦都得不到的……

    例如说眼前比较重要的一diǎn——李阔可以做到只要自己想发,就一定能够把给发出去!而且还会有很多的出版社在争抢李阔的,如果这件事情放在别人的身上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李阔只要是有新的打算参加年度作者大赛的话,立刻就会有很多的人眼巴巴地赶上来。

    例如现在……

    因为年度作者大赛已经有了参赛者的作品都会提前放在个人简介上的规定,所以李阔的《乡村教师》在他刚刚申报之后,这边就已经有了信息。

    在李阔的个人信息上,很清晰地在显示着他接下来将会发布一篇科幻,名字暂时还没出现,这也是为了吊着大家的胃口。

    现在的年度作者大赛的确已经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对于读者们的人心把控能力也是越来越强,他们经过试验之后,也发现了这样吊人胃口其实还是不错的。

    于是,李阔的消息才刚刚发上来,在年度作者大赛论坛的官网上,很快就出现了大家的各种评论,当然也有了许多人的关注。

    李阔本来人气就很高,有许多人都在喜欢他,也比较关注他的各种动态,对于他的新作品,那更是不用多说,特别喜欢。

    但李阔特别让人关注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一次的事情……

    在之前的招商大会上,李阔完全可以说是惊艳全场,加起来几千万的赞助都是在说支持李阔,这样的大风头,就更是让人期待李阔接下来能够拿出什么样的表现,主要是关注李阔接下来会用什么样的表现来征服大家。

    毕竟,之前的李阔得到了那么高的荣耀,被那么多人看重,接下来如果不拿出一些让人特别震惊的东西那有diǎn说不过去。

    接下来这个震惊的东西,就是这篇吗?

    年度作者大赛官网论坛上,现在的确已经几乎被清一色讨论李阔的帖子给刷屏。

    “李阔又要写科幻了啊!本来还以为他接着要写一本类似于《许三观卖血记》那样的呢……我还担心了一下,担心他接下来还是写这样的会把自己存储的东西都给消耗干净,毕竟这种是需要积累的,不过现在还好,李阔打算写其他的类别了,想起他的《你们这些还魂尸》还是挺期待李阔这本的。”

    “李阔选择科幻其实我就觉得有diǎn奇怪……毕竟这种时候难道他不是应该接着写一本和《许三观卖血记》一个类别的奠定自己地位,让自己很快成为第一名的么?但现在李阔要去写科幻,真是让人有diǎn琢磨不透……”

    “李阔真是有diǎn不按常理出牌……现在居然又接着回去写科幻了,不知道这次他还能不能拿出像《你们这些还魂尸》那样精彩的……不过我感觉有diǎn悬,他在科幻上想要取得突破应该也不会太容易。”

    “李阔又要写科幻了啊!说真的,我自己是一个科幻迷,但作为李阔的书迷,我现在却对他重新写科幻的行为不太看好,毕竟我觉得他现在还是更需要《许三观卖血记》那样类似的来接着提升自己的地位,我认为他现在是很有希望直接晋级成为第一名的……”

    ……类似的评论很快就占据了论坛的主流,毕竟大家现在都觉得李阔要去写科幻稍微有diǎn悬,虽然之前已经有了《你们这些还魂尸》,但是基本上大多数人都觉得那篇还不够,不能让李阔真的可以直接奠定第一名的地位。

    而对比起之前李阔在那个招商活动中被那么多集团看重的事情,现在的李阔如果不能得到第一名的话,那事情多少就会显得有diǎn不太搭配。

    其实这样的要求还是有diǎn高了……

    毕竟不管怎么说,李阔现在依然只是一个新人,在文坛上虽然崭露头角,但本质上依然还是新人,这种时候让李阔就要直接拿到总榜第一的位置的确不容易。

    可是没有办法……谁让李阔在之前的招商大会之中那么高调呢……即便他自己并不愿意那么高调,可是很多东西早就已经定格了,李阔也没有办法。

    现在的李阔因为一些比较开创性的东西而被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拿出更多开创性的东西来,这一diǎn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现在很多人觉得李阔在这个时候接着写科幻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按道理来说他应该选择写传统的,接着巩固自己的领域。

    这件事情大家的讨论还没有平息下去,突然,很多人再一次看到了李阔那边的信息更新,这下子,大家的噪杂声瞬间就变得更加浓烈了……

    因为这一次爆出来的新信息是——李阔现在不仅是要写科幻,而且还是要写硬科幻!

第四四四章 准备发布!

    “什么情况?”

    此时,很多人都有一种懵逼的感觉。

    毕竟,只要是关注李阔的人,或者是关注科幻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软硬科幻这个概念以及这个概念的划分,所以很快就明白了李阔要写硬科幻的意思。

    硬科幻啊!从大家的角度来讲,这可是基于科学技术来写的,按照李阔给的定义来看,这就是用科学技术和科学幻想推动情节。

    可是李阔真的能写这样的吗?

    大家的质疑比之前知道李阔要写科幻的时候大得多了,毕竟硬科幻需要的科学素养根本不是软科幻能比的。

    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喜欢看科幻的人都是只想看硬科幻的,毕竟硬邦邦的科幻是最带劲的,科学技术之类的描述,也特别让人着迷。

    比起硬科幻,软科幻那些东西,会多少让人感觉有些胡来,有时候会让人觉得玄玄乎乎,还不如去看一些其他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喜欢看一切的硬科幻……

    实际上,很多硬科幻的硬伤bug太大,有的又是会特别死板好像是科普书籍而不是一本科幻,看起来没意思……

    李阔的,肯定不会存在看起来没意思的状况,但这个bug太大,硬伤满天飞他们觉得绝对会存在。

    毕竟李阔之前没有听说过他有什么科学素养,也没有听说过他在研究这方面的东西,更何况,想到了之前李阔写的那首古体诗,这种想法就更加明显了,毕竟大家实在是很难把古风古味的诗词和高科技的科幻对上号……

    李阔不至于牛逼到那个程度吧?

    于是,又一轮各种各样的讨论展开了,当然,大部分人的观点还是比较傲一致的——大家普遍认为现在的李阔要写科幻本来就不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家伙居然还要写硬科幻,这就更是让人无语到极点,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于是,在论坛上轮李阔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硬科幻……李阔自己给硬科幻的定义就是需要有合理的科学想象,反正在《你们这些还魂尸》里面我没有看到这种所谓的合理的科学想象。”

    “李阔要写硬科幻我真是有些费解,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我个人更多依然觉得他只是在自我膨胀,毕竟大家可能还是忽略了他的年纪,虽然他现在取得的这些成就很惊人,但毕竟年纪不大,可能很多东西他自己也守不住,容易产生膨胀的心思,这很正常。”

    “硬科幻……我只能说祝李阔好运,但我估计我的祝福并不一定能够成功,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李阔能够实力打脸吧……当然,我希望李阔以后选择题材的时候能够更用心一点,多想一些……”

    大家的观点都有点大同小异,反正基本上所有人都不太看好李阔要写硬科幻这件事情,并且大部分人都觉得李阔想太多。

    ……在大家议论纷纷,并且在论坛上各种发布帖子的时候,李阔现在却是在家里,忙着看书,看各种资料。

    李阔现在看的这些东西,就是他挑选过后选出来的一些物理的基础知识,还有一些天文,化学等很多理工科的资料与书籍。

    李阔现在是在开启超级学习机的。

    这样开启超级学习机的确很烧积分,反正他一直在用过目不忘+一目十行,先到脑子里,这样一来,按照之前李阔知道的计算规则,他的积分正在被疯狂消耗之中。当然,这也让李阔用很短的时间记住了许多的资料内容。

    不过,比起其他一些人文学科的东西来说,现在他的这些资料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然后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毕竟现在哪怕是记住了,实际上李阔对这些资料的运用肯定会很劣质……因为他并没有完全理解,理工科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并不是你背下来就能行的。

    对于这一点,李阔也一直在抽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抽到一个“超级理解机”之类的东西,因为那样的话,李阔就能够提高自己学习这些理工科知识的速度,而且是大大提高。

    当然,李阔现在学到的这些东西其实只要慢慢咀嚼,也就会懂了。

    他学习这些东西的目的很明显——他现在就是在写硬科幻,现在的李阔当然能够通过抽奖的方式来抽到硬科幻,甚至李阔已经抽到很多本了,但李阔的知识还是知识,并不会随着这些事情的进展而增加。

    所以李阔才会学习理工科的知识,否则的话,软科幻还好说,反正也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直接按照自己设定好的逻辑说出来就行,但硬科幻就不一样了……硬科幻你得真的知道很多的科学知识,并且也是领域之内有所研究的人才行。

    李阔为了不露出破绽,现在还是得学习。

    虽然穿越了时空,但两个时空中的基本物理法则肯定是完全一样的,不过李阔高中学的是文科,也不是特别了解这方面的东西,也只能是慢慢学习。

    ……李阔又背完了两本资料,然后在脑袋之中对比了一下,希望能够和之前背诵下来的那些知识来一次融合,举一反三。

    在这个时候电话响起,李阔去接了下电话,看到是《东海报·文学版》的叶星打过来的。

    最开始李阔以为叶星是要和自己讨论《神雕侠侣》的事情,但之后李阔从叶星的口中得知——原来叶星是希望李阔的新能够发在《东海报·文学版》上……

    婉拒了叶星之后,李阔还收到了很多杂志社的邀请,不过他当然都没同意,毕竟他觉得还是《科幻周刊》适合发布《乡村教师》这样的硬科幻。

    这时候贺鸿的消息也来了,《乡村教师》将要在接下来的一期《科幻周刊》里正式开始发布!

    又一次战斗即将来临……

第四四五章 李阔新词——雄浑大气

    现在的李阔不管是发布什么,很快就会有许多人关注,更别提是之前经过一定预热的。

    李阔的硬科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点更是让人关注。

    《科幻周刊》现在对李阔的不仅十分优待,而且还用了最快的速度在微薄上做了一下预告,在他们的官微上很快就有了《乡村教师》的正式刊登信息,也就是在下一期就会正式发布。

    《乡村教师》这个名字也第一次进入大家的眼睛。

    只是这个名字又让一些人觉得吐槽无力,也让一些人觉得自己被亮瞎了眼睛。

    因为且不说李阔之前写的那篇诗和他之后打算写硬科幻究竟有多么不搭,至少《乡村教师》这个充满了中国乡土风格和乡土意味的名字,就和硬科幻这个东西极其不搭配,到了南辕北辙的地步。

    李阔的硬科幻居然是这么个名字!这到底是什么鬼?

    一时之间,在《科幻周刊》的这条官微的下面,马上就有人开始吐槽了——

    “李阔这到底是在写乡土,在歌颂中国教室们吃苦耐劳的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还是在写硬科幻?问题是这个名字和这本的内容实在是太不搭了吧?”

    “真不知道怎么说了,之前听说李阔要发布一篇应科幻就觉得很不靠谱,结果现在一看他这篇的名字,就觉得更不靠谱了,这怎么听都不太像是硬科幻,只能希望李阔可以写出一篇勉强能行的作品吧。”

    ……微薄的评论很快就涨得特别高,微薄上的人本来就是喜欢凑热闹看热闹,而且说话也是各种神评论,其实说实话就是尖酸刻薄。

    所以这条微薄很快就被许多人转发,然后被更多人看到,无论如何,反正接下来的《科幻周刊》的关注度和销售量肯定是差不了。

    此时,在《星星诗刊》上,李阔的那首诗也发布了。

    不过这时候不仅是这首诗的问题,在《星星诗刊》上还有一首诗算是意外的惊喜,这也是李阔写的诗,被放在了上面。

    这应该是一首词,不过《星星诗刊》反正现在上面还会有现代诗的内容,而且现代诗占据大多数,现代诗本来就没有古代诗词那样的格律要遵守,所以李阔写了一首词也能够被放在上面。

    李阔现在主要是为了填补之前的一个坑。

    当初李阔随口说过一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两句话当时也是火热了一阵,甚至成为了很多人的座右铭,大家对这两句诗的评价也特别高,许多人都在分析这两句话。

    当时大部分人都能够感觉到,这应该不仅仅是两句诗,而是一首完整的诗词。

    但是李阔在说出两句话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他发布过这首诗。

    之前在李阔写出了郁达夫那首诗的时候,很多人也想起了李阔之前随口说的两句话,但实际上很像是一首诗词的,都希望能够听全。

    这次《星星诗刊》还是希望能够弄到一点噱头,虽然发布李阔的诗这个噱头已经有点意思了,但多少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因为这样,他们就更希望李阔能够再带来点什么。

    李阔也就想起了这首诗……

    当初和李伟年比较相关的也有这个时空的领袖,这时空的领袖和之前李阔他们说的那个李伟年年轻的时候很有交集,而且当初在红军长征的时候,李伟年代表当时的法统,和红军,当时的领袖已经是红军的领导人,也就在娄山关这个地方发生过激战……

    李阔原本的那个时空还有现在的这个时空,都是特别类似的,两个时空如果要仔细形容的话更像是孪生兄弟,甚至于很多的细节都是一个样子的,这也才给了李阔发布许多作品的土壤。

    现在的舆论环境比较宽松,所以之前歌颂李伟年这样大战过红军的人也没有什么问题,而现在李阔觉得这时空的领袖和另外一个时空里的太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就刚好想到了这首诗。

    于是,在这一期的《星星诗刊》上,除了之前李阔的那一首《无题》之外,就出现了一首词——

    “《忆秦娥·娄山关》

    ——记35年红军激战于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看《星星诗刊》的人,基本上大家都会有一杆称,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也绝非普通人能够与之相比……

    于是,大家飞快地分析出来了这首词里面的道道。

    “之前就觉得李阔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迈步从头越相当精彩,现在仔细一看更觉得如此!这首词实在是太出彩了,整体下来都有一种熊熊燃烧的气质……而且让人感觉特别大气。虽然李阔没有说出来,但显然他就是在说当时的领袖……把他的心境给完全描绘出来了啊!”

    “真是一首好词!可能在用词和文采等很多地方都没有那么精妙绝伦,但是通篇的雄浑气魄……我只能说,李阔真是一个奇人!”

    这一首词也很快就被放到了微薄之类的地方,再次展示在大家的眼前。

    很多人回忆起之前李阔说的那两句话,一切联系起来之后,更是显出了这首词的精彩之处。

    当然了,有不少人只能欣赏霜晨月/马蹄声碎之类的话,但依然有不少真正懂诗词的人从中看到了最厉害的地方。

    一时间,网络上有关于李阔诗词能力的表扬再一次到了话题热门,有人提出的观点就是“论现在中国新生代作者的古诗词修养,李阔应该是独一档,后面就没人了的。”

    只是,在这样的说法喧嚣尘上的同时,也有更多的人觉得奇怪了——能写出这样一首词的人,接下来的作品居然是一部硬科幻?这,反而让人感觉更是无法接受了……

第四四六章 大众眼里的《乡村教师》

    现在的很多人都把李阔即将布的乡村教师放在心里,在想起李阔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想起这篇小说,不管什么事情都想要和这篇小说上扯上关系。

    于是,李阔刚刚布了一让大家都叫好的忆秦娥娄山关,也立马有人联系到了乡村教师。

    于是,很多人或者是自内心,或者纯粹嘲讽,总之这些家伙的手段多着呢

    “真是想不到,一个写这样诗词的人,居然说接下来的作品是硬科幻小说?这还真是有点诡异……”

    “我只能说,这词和硬科幻小说,真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作品,但是如果加上乡村教师这个名字的话,我觉得这一切还是说得通的……”

    “李阔什么都会的样子,就是不知道这次会不会玩砸了……”

    ……各种声音都在酵之中。

    不过,对于这些声音,李阔自己是没有特别理会,因为他现在的事情多的很,而科幻周刊则是乐见其成。毕竟从这么多评论和声音的角度来看,那对他们接下来的销量还是很有利的。

    从目前的这种热度来看,不管接下来李阔的乡村教师写的怎么样,反正他们的销量肯定是会变得特别高。

    其实现在有很多的期刊杂志都在找李阔,希望李阔能够和他们合作,在他们的报纸报刊上面也能表一些东西,到时候大家也是利益均沾,都能够从中分到一点东西。

    对于这个,李阔也很理解,毕竟大家都看到了东海报文学版的辉煌,以及之前科幻周刊上面因为李阔获得的,自然也希望分一口汤喝。

    而李阔却不打算直接拒绝,也想要满足一下很多的报刊杂志,在上面布一点东西。

    虽然说物以稀为贵,可能写的越少价值越高,但在李阔不缺乏作品的情况下,肯定还是的越多,影响力越大,到时候赚到的钱,收获的粉丝也就越多。毕竟现在虽然传统媒体式微,很多东西的影响力都已经不足了,可是传统纸媒其实还是在逐渐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且他们在普罗大众的眼睛里,总是要比网络媒体更权威一点,这就是优势……

    李阔打算还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主流的文学作者,那对于这些东西毕竟还是要更在意一点,也更需要往传统媒体靠拢……

    况且,基本上李阔和这些人只要每一次都能接上头,那他们和自己就会更熟悉,之后慢慢的李阔也会和当初与叶星的关系一样,和这些人熟悉起来,到时候李阔在这个圈子里认识的人也就会越来越多。

    李阔现在虽然事业越来越辉煌,但在中国文坛总体上而言,还是有点势单力孤,甚至有很多人都是在眼红他,还会千方百计地给他使绊子。

    所以李阔现在特别需要认识更多的人……

    所以李阔现在也在逐渐准备一些作品,这中间包括了各种散文小说之类的,反正类别众多。

    而李阔挑选的散文小说什么的,全都是前一个时空比较著名的,哪怕是年代不太一样,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反正这些东西既然能够那么出名,基本上都有着穿越时空的影响力。

    ……李阔现在逐渐准备这些事情,不过他也没有忘了关注网络上对自己的评论,不过这方面主要是让邹品清去看。

    这些东西肯定是不能放松了……毕竟,李阔在很多时候还是要走粉丝经济的道路,粉丝经济也就意味着自己需要更高的知名度,更多的关注度。所以,网络上不管是骂自己的,还是夸自己的,李阔都会特别关注。

    现在很多人依然还是把李阔的乡村教师视作最近最关注的作品,不管是希望它大红大紫还是希望它倒霉,总之都在关注。

    其实很多人已经刨除了对这个是科幻小说还是什么小说的关注,转而变成了对这篇小说本身的关注。

    毕竟以前李阔写的那些小说,大家觉得每一本都还挺好看的。

    哪怕是许三观卖血记那样的小说,看起来是传统小说,可故事情节的展也很很吸引人,到后面甚至可以说是一环扣一环,特别好看……

    所以,只是从故事角度来讲,也有很多人在期待乡村教师。

    新的一期科幻周刊开始正式在全国售,很快又比上一期增长了2万多份,科幻周刊的人基本上都明白,这应该是李阔读者们的功劳。

    科幻周刊给李阔的条件也很高,虽然和东海报文学版不太一样,但也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而现在这样的销量增长其实也在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两万多份的销量增长,在传统纸媒式微的年头,显得很珍贵,而且这才是刚刚开始,最后估计能够增长接近十万左右的销量。

    接近十万的销量!

    这个数字听起来可能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如果与其他的期刊杂志做一个对比的话,那些几万行量都不能保证的报刊杂志,简直要对这个数字羡慕死……

    所以这也正是很多期刊杂志拼命给李阔高价钱,拼命和李阔约稿的原因。

    因为他们也想要体验一下这种销量增长的感觉……

    不过,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并不打算自己去买报纸看乡村教师,而是等着拿来主义,从别人那里看到这篇小说。

    毕竟现在网络上很多东西流传的度都特别快,反正乡村教师很快在网络上也出现了扫描和拍照等多个版本,甚至手打版也很快就出现了。

    这样虽然存在许多的版权问题,但不管怎么说,这篇小说很快还是被扩散出去了。

    再过了一天,年度作者大赛官网上也放上了乡村教师,大家都看到了这篇小说。

    于是,很多人经历了和之前贺鸿一样的心路历程,不管他们最开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但在看了乡村教师之后,心里都只剩下震惊,但之后就逐渐变成释然也对,李阔嘛,就应该是写这样让人震惊的小说……未完待续。

第四四七章 冲上总榜第一!

    对于大伙儿来说,基本上每一个看了《乡村教师》的人都会感觉到一阵震撼。

    不管看的是报纸上的东西还是从网络上看,这种震撼感觉都是差不多的。

    于是有不少人才刚看了就连忙,开始发布自己的评论,评论的地方主要还是在年度作者大赛和微薄上。

    “还真是精彩啊!这本我真没想到李阔居然真能把那静谧闭塞的黄土高原与高度发达的外星生命联系在一起,本来看着都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但李阔那么信手拈来地把他们融合在了一起。前一秒是黄土,后一秒就变成了俯瞰地球,这种感觉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觉得这个科幻说的东西虽然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好像就是发生在你的身边,是正常存在的一样。”

    “一本让我看了之后特别感动的,让我想到了自己的老师,尤其是遇到过的那些殚精竭虑,只是想让我们能多学点知识的老师。这本里的主角坚强、悲情,那教授学生的几段描写几乎让人泪目了!”

    “没想到李阔写的还真是硬科幻,当然,其实这篇依然没有达到他所说的用技术推进剧情的地步,甚至仔细思索的话可能很多地方还有点软科幻嫌疑。但即便是这样,里面出现的那些科学技术的描写,依然让人觉得震惊,那些理论基本上都比较完善,很多想象也都是基于一定的科学发现作为基础,这样的一些科学理论是从李阔这里出现的,真叫人有些意外。不过李阔的确一直都是这样一个容易让人震惊的作者。”

    “李阔再次写出了让人震惊的,《乡村教师》,本来之前还嘲笑过这个名字,感觉这样的名字作为科幻真是特别不搭,很多东西都让人费解。但现在看了之后彻底明白了这个词的含义,李阔把那最古老的职业和传道授业的精神与一次侵略地球的事件结合在了一起。”

    “我要吹一波李阔的硬科幻水平,刚见到《乡村教师》里碳基文明的高层用脑电波传输交流,对文明作3c测试,使用奇点炸弹这些描写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呆住了。

    我真的没想过有能写成这样,而且还能给人带来如此强烈的现实感,就像我置身在银河碳基联盟的高官会议上一样。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对各个星球进行的3c文明测试,浮在行星表层的浮游生物,被包裹在虚拟空间的乡村孩子们通过背诵牛顿三定律解除了地球的危机,一个个新颖的点子接踵而来,让人拍案叫绝。

    我对讲述故事的技巧和结构并不是很能评述,但还是觉得用外星人来审视人类的角度实在让人眼前一亮,还有老师快要死了却依旧坚持将知识的火炬传递给自己的学生的行为感动到了我…薪尽火传,或许这就是人类文明生存的延续。”

    李阔的这篇还是迎来了很多人的点赞,当然之前主要还是从以及李阔这个人写的硬科幻来进行评述,但慢慢的也有人从最开始时候李阔对这本的诉求开始评论。

    “我觉得李阔在这个时候写这样的是一种勇气,因为本来他十拿九稳的还是接着写一本传统。不过在看了《乡村教师》之后我觉得他的选择也没有错,这本里面蕴藏的人文关怀其实比我想象的强烈的多,而且还反映出了不少社会问题,描写的是九十年代的中国,但对现在依然有着很大的参照意义。”

    这样的观点也逐渐多了起来,大伙儿都觉得这篇的确是符合了自己的期待。

    当然,还是有人觉得李阔的这篇不能满足他现在的需要,在那么多赞助指名道姓要给他的时候,写了一部这样的依然不够味儿。

    但这样的人总体来说也还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有着不错的评判标准,对事物的评判也比较客观。

    此外,因为有些扫描版,或者直接有人把这篇在年度作者大赛上的完整版链接挂到网络上,所以微薄上这篇也火得很快。

    微薄上的人要比年度作者大赛官网上的人不专业一些,而且各种说法中也容易偏激,或者是感彩强烈。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也给《乡村教师》贡献出许多纯粹情感上的书评:

    “我收回之前的话,我现在再看觉得《乡村教师》这个名字和内容实在是太搭了。”

    “李阔什么都能写,看看这篇,又有情怀又有思考,还有硬邦邦的科幻!真是够完美的。”

    “李阔书迷表示已经被彻底征服。”

    微博上,这篇内容的转发有好几条微薄都是在三万以上,一万以上的也不少。很多微薄大号,只要有这个内容然后转发的,基本上都能过几百上千的转发量。于是有的微薄大号居然为了得到一种营销效果,专门想词,作为转发《乡村教师》事后的话,但也不得不睡,这些人做的都还是挺有效。

    这篇还是火了起来,毕竟也算是雅俗共赏,虽然比《你们这些还魂尸》要少些情节上的花活,但依然很吸引人,而且因为背景的问题更接地气,再加李阔这个人目前的人气,这篇火起来也是理所当然。

    所以,很快的,李阔这个月的积分又开始了增长,而且现在基本上又迎来了一波大增长。

    发布了两天之后,大家都看到了,在年度作者大赛的官网上,李阔的积分伴随着《乡村教师》这篇的评分人数增加而不断增长,现在已经超过了第一名的华筝!

    李阔,总算在年度作者大赛中登顶!

    华筝已经很厉害了,但依然被李阔压了下去。

    而且李阔这个第一名,还是这些年来的第一次:第一次有人能够以新人的身份进入年度作者大赛并且,发生那么多事,还成为了总榜第一!

    <!--PBTTGAMER4-->

第四四八章 保住总榜第一

    其实大部分人都已经想过了,李阔总有一天能够冲到总榜第一名,尤其是在那么多赞助商都指名道姓地说要支持李阔之后就更是如此。

    但就算是这样,真到了这一天,很多人依然还是感到震撼。

    毕竟李阔就算再牛逼,再不可思议,人气再高,也只是一个新人,新人怎么可能和华筝那样的人相比呢?

    因为打击都知道,他们也看得清楚,别看现在李阔似乎很轻松地就超过了华筝,但实际上华筝可是中国最好的畅销书作者之一,之前她写的书甚至号称销量冲破百万!

    这样的人,其实在整个文学圈看来也算是根深蒂固,而且在经过那么多年的扎根后已经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被新人李阔超过了!

    这种落差带来的震撼也就更加惊人。

    华筝这样的老牌作者有着一大群拥趸,在圈内圈外的知名度都特别高,本来今年之前大部分人的预言里华筝都是毫无悬念的领先,谁能想到今年的李阔那么猛!

    《药》的开端不可谓不惊艳,之后的《绿毛水怪》基本保持了水准,然后《你们这些还魂尸》震惊科幻界。

    再然后,就是刚刚这让人无法抵抗,大红大紫的《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不管是从销量上来讲还是从评价、社会意义上来,都可以说奠定了李阔在年度作者大赛上的神格。

    在这本书之后,李阔基本就无法阻挡了!

    而之前李阔还有“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那样的场外加分因素。

    接下来有现实意义,还是硬科幻,而且还特别有意思的《乡村教师》就彻底点燃了这一根导火索。

    等这些因素全部放在一起,李阔也成为了第一名,可以说当之无愧!

    按照这样的套路往下走,李阔很有可能还会创造更好的数据,估计华筝想要反超已经是一件基本只是存在于理论上的事情了。

    李阔现在完全就是最后第一名的当之无愧的人选。

    李阔成为第一名甚至反而让很多人都松了口气——总算是到了这个结果。

    现代社会就是那么迅速,很多的东西都在那么进行,也没有人太关注华筝,很多人都把目光放在李阔的身上。

    这时候的年度作者大赛,还会有访谈节目,不过这个是正式访谈,也是要放在电视台上的。

    而且这还是中央台,毕竟年度作者大赛这些年虽然越来越有商业化的味道,可依然是国家权威的大赛。

    李阔有着宣传这个大赛的义务,所以这一次李阔当然也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这个访谈将会在一周之后进行,让人有点尴尬的是这个访谈到时候将会有很多人参加,这其中还包括了之前的第一名现在的第二名华筝,以及以前的第二名现在的第三名班银海。

    很多关注年度作者大赛,见证了这些人进展的人此时还真是有些期待这个访谈,主要是期待李阔和其他两人能够在这个访谈上碰撞出一些火花,如果能够搞出一点火气的话那就更好了。

    毕竟世界上永远都不缺乏喜欢看热闹的人。

    班银海和华筝这两人现在肯定是对李阔怀恨在心,恨不能好好料理李阔一顿的,也恨不能重新得到之前的名次。

    尤其是华筝,之前的华筝还想着要在李阔得到那么多赞助商点名之后名词却依然遥遥领先李阔,让人好好看看他们至今的差距,但是之后的现实给了华筝一个耳光,所以她现在就是在卯足了劲等着再来一次反击什么的。

    大家其实对这几人也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这伙人的性格,就对这个访谈更是充满了期待。

    不过李阔现在不仅仅是访谈的事情,眼下在他身上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神雕侠侣》将要大结局了!

    这本书差不多也在《东海报·文学版》上连载了一年,一百多万字到现在到了最后的尾声。

    因为有了之前几本书的成功案例,李阔的《神雕侠侣》的出版版权已经被出版社花了一百五十万买走,而且还有之后的红利分成。

    和这个出版社的合作,版税一百五十万都已经不算是主要收入了,因为李阔他们还是比较关注之后的利润分成,李阔的有着这个能力。

    之前的《侠客行》、《天涯明月刀》都让李阔得到了很多利润分红,之后的《许三观卖血记》更是得到了许多分红。

    现在的《神雕侠侣》比当时的《侠客行》要热门了许多,现在《东海报·文学版》的销量也不是当时能和现在相比。

    所以,没有道理说《神雕侠侣》的实体书销量不行。

    就在这个情况之下,《神雕侠侣》的版权已经暂时卖出去了吗

    本来兴东出版社那边给李阔的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当然现在的这个出版社的条件也很好。李阔选择现在的出版社,原因主要是邹品清建议了他,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同一个篮子里。

    因为如果一直让李阔留在一个兴东出版社一直一起合作的话,会引起其他很多出版社的眼红和厌恶什么的,到时候还有可能会被孤立。

    这东西听起来没什么,实际上还是有些问题的。

    这些东西总要分杯羹,才能少点麻烦的

    就好像前世星爷的电影,其实谁都能保证一定要大赚,在这种情况之下也需要卖出一部分投资权,有钱一起赚。

    李阔现在有点这个意思,所以《神雕侠侣》的版权才被卖出去了。

    兴东出版社大致也知道李阔的想法,倒也不会生气,只是和李阔争取下本书的出版权。

    而现在《神雕侠侣》已经将要结局了,很多人现在堵在强烈期待这个结局。

    其实《神雕侠侣》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本又好看又郁闷的书。好看的地方当然不用多说,郁闷的地方主要是说中间的几个节点,尤其是小龙女被捡漏的事,还有杨过断手都让人撕心裂肺过。

    不过到现在,大家只是在等最后的结局,盼望小龙女能够存活,哪怕这个机会已经微乎其微。

    <!--PBTTGAMER4-->

第四四九章 《神雕侠侣》大结局

    不管怎么说,《神雕侠侣》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这本书中间经历了很多波折,只不过都挺过来了。

    李阔虽然说也比较在意这本书能够带来的销量,还有各种数据。但说实话,李阔现在对这些东西已经没有觉得那么必要了。

    因为现在李阔能够挣到的钱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数字,所有赚的钱加起来已经可以花很久很久。所以李阔并不是还那么在乎《东海报·文学版》能给自己带来的收入。

    更何况,李阔已经完全确定了这本书的内容,自己改的话反而容易带来许多问题,所以他也没有把中间的一些关键性情节作修改。

    于是,到了中间小龙女被那什么的时候,当时的读者区那叫一个喧哗,甚至网络上到处都是一片再也不看李阔小说的抵制声。

    有很多读者都是在直接威胁李阔:假如他不修改情节,让小龙女没有被那啥的话,他们就再也不看李阔的小说了,永远也不会再看《神雕侠侣》。

    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有了点风雨飘摇的意思甚至是《东海报·文学版》自己都军心不稳,认为在这么搞下去肯定要出大问题。

    虽然说现在这种那么多读者抵制其实只是说明了李阔现在的人气,说明了现在《神雕侠侣》的受关注度。但这还是让没有经验的《东海报·文学版》有点慌手脚。

    不过李阔肯定不能修改,更何况,哪怕你想要修改也没有可能——在网络上发表的到还有可能,但你在报纸上发表的怎么可能修改?

    所以,《东海报·文学版》在和李阔沟通了一阵子之后也还是表示要尊重李阔的想法,按照他自己计划好的来写,读者们最后一丝希望丧失,心情都很不好。

    这个时候的《东海报·文学版》也出现了销量锐减的情况,虽然谈不上崩盘,但这种减少的速度还是挺恐怖的。

    反正就在这个情节点出现之后的下一期,这份报纸的销量就直接降低了七万份!

    这也幸亏现在的《东海报·文学版》的销量基数已经很高了,基本上都是六七十万的水准,所以这七万的销量降低也并没有那么伤筋动骨。

    不过,不伤筋动骨并不代表这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这中间的意义特别大,至少给人了一种相当不好的想象……

    此时有更多的人觉得看到了希望,接着来要挟《东海报·文学版》,接着要挟李阔,说如果他还是不能修改的话,那接下来的抵制依然会接着进行。

    于是,到了下一期的时候,《东海报·文学版》的销量居然还是在降低,最后总体加起来已经降低了九万份,这给了人一种岌岌可危的形象。

    到了这种时候,哪怕《东海报·文学版》的确是有了庞大基数的销量也感觉有些顶不住了,不过李阔这边肯定不会松口……

    最后《东海报·文学版》自然也只能在李阔的眼前妥协,也没有对读者做出什么解释……实际上,看小说是读者们的事儿,评价小说也是他们的事儿,但是编造故事这就是作者的事情了。

    一个作者写了自己的故事,那很多时候其实哪怕很多读者看了之后觉得不爽也只能一拍两散各生欢喜,很少会有让作者改变想法的机会,除非是网络小说。

    《东海报·文学版》也越来越担心当时的那种情况……

    还好,这个情况并没有持续到无法解决的地步,到了一个月之后,销量基本上又慢慢恢复到了曾经的水平,毕竟这本小说还是很让人牵肠挂肚的,一时间也放不下,只能重新捡起来读。

    这时候有的人开始感慨说李阔这家伙还真是花样作死……

    因为他们看到,接下来这本小说又一次来了一个大虐主……

    在这次虐主之中,主人公杨过甚至直接失去了自己的右臂!

    看到这里,再一次产生了那种不想看小说的念头,许多的人都这样了。

    只不过对于许多人来讲,这也只是短暂的念头,好歹主角还活着,而且杨过说真的,前期甚至有点儿小反派的意思,所以可能这也是一种安排的惩罚,也是磨难。

    很多人还是很快就接受了,甚至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杨过在这里断了一只手,依然还是比之前小龙女悲剧要容易接受的多。

    尤其是对于男性读者来讲更是如此,毕竟男人的那种占有欲有时候还是强烈的要命的。

    不过很多东西也有着多面性,例如现在就是如此……

    这样的一些断手之类的情节,虽然当时会让读者不爽,可是很容易就会带来一种情节上的强烈弹性,之前可能已经进入僵化的一些东西之后就会重新变得充满活力。

    例如杨过断手之后,就是这样,大家会更加期待他能不能恢复之前的实力,也会期待杨过之后的表现,期待他一只手之后怎样能够在江湖之中生存。

    于是,当他们发现杨过之后反而变得越来越强之后,心里的感觉也更加强烈。

    这种戏剧冲突,其实很多作者也会用。

    例如前世的马丁,《冰与火之歌》里面各种人,看着很让人喜欢,但是说死就死,丝毫不讲情面,也不给他们光环,如果按照一些网文理论之类的,这样的小说是根本没有人看的,但实际上这本小说却依然风靡世界,电视剧更是征服全球……

    现在的《神雕侠侣》虽然不是一个类别,但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大家只是稍微有点不满而已,很快大家就彻底习惯了,这本小说之后看的人也越来越多。

    只不过,这本书的虐并不仅仅只是到了这里,很快他们就看到了更虐的地方——郭靖和黄蓉!两个在《射雕英雄传》里面就延续过来的人物,却死守襄阳城,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再然后就是这个大结局之前,很多东西,都依然还是一个未知数,也依然是未知的结局。

第四五零章 超火爆大结局

    神雕侠侣还是要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发布大结局,实际上这本书在大结局之前已经得到了足够多的关注,这种关注甚至不仅仅只是李阔书迷或者是喜欢看《神雕侠侣》的那么一群人的关注,而是开始扩展到了更多的人群。

    甚至有很多并不是读者的人也在关注这个大结局,主要是听自己身边的人说得多了。

    《神雕侠侣》的大结局并不是在一份报纸上就完全发布,而是要通过许多期的报纸来进行发布,一共应该会有三期左右。

    此时的《神雕侠侣》的书迷们已经有了一种等不及的感觉。

    在这段时间里,其实大家对《神雕侠侣》的大结局的这一段还是有很多不好的猜想,毕竟之前他们都看到了杨过和小龙女之间的一些事情,都感觉小龙女可能真的是遇到了什么再也没有办法解决的危及到生命的事儿。

    大伙儿一想到之前李阔的那种心狠手辣,就觉得小龙女的生存空间就更加狭小了——

    李阔这种心狠手辣,反正他们都是深有体会的。

    最开始时候的小龙女被那啥,接着就是杨过断手,任何一件事情对读者来说都有一些撕心裂肺的味道,反正尝了一口滋味之后都不想再去品尝。

    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李阔,反正大家都觉得他肯定会弄死小龙女……

    而且之后,对于黄蓉郭靖等很多人的结局,大家就更担心了。

    此外他们也担心杨过和郭襄,郭襄这个小丫头片子迄今为止已经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欢,有很多读者对郭襄都已经称之为“看《神雕侠侣》的动力之一”,就是这样的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大家也不知道会怎么安排。

    于是,大伙儿就是抱着这样的一些心态,开始迎来了《神雕侠侣》在《东海报·文学版》上面发布的大结局。

    大结局一共是三份报纸,第一份大家拿到之后,自然也是迫不及待地就开始看。

    看过之后,这第一件事情的解决让他们觉得甚至有点不可思议好像不是李阔的风格了——小龙女居然真的完成了和杨过的承诺!

    大家看到了这里的时候,有不少人居然有一种眼眶发热的感觉,再然后就是一种生活的美好感觉在心中不断泛滥。

    接着,很快,第二份、第三份接连到来。

    第二份第三份可以说是波澜壮阔,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开始发生了……

    中间郭靖和黄蓉的死守襄阳让大家热泪盈眶,再一次感觉到了之前李阔所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境界,郭襄的结局多少让大家觉得有点遗憾,本来他们还以为郭襄说不定能和杨过在一起的……

    最后的结局,杨过最终带着小龙女相忘于江湖,开始了他们的幸福生活,这个结局让很多人依然还是热泪盈眶。

    于是,在大家看到了《神雕侠侣》的结局之后,很多人都是心潮澎湃,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很多东西都感觉塞在了自己的心中。

    很快的,各种好评就这样新鲜出炉,不管是微薄上还是其他讨论的地方,现在都能够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好评——

    “杨过是个好儿郎。只是觉得他和小龙女的爱情波折实在太多,只能说李阔够狠中间都有些读不下去。但好在有情人终成眷属。另外,看到现在的武侠,最喜欢的英雄也是杨过吧,生世凄苦,屡遭大难。又偏是聪敏非常义气十足而能磊落光明心地善良,同时又是放浪不羁卓然立于世………”

    “实在是太好看了!竟然看了停不下了,短短时间内竟然也看完了。里面各种人物众多,每个人个性鲜明。线索伏笔也众多。毫无虎头蛇尾之感。我之前听说过李阔的人气到底有多旺盛,现在一看,觉得这样的人气才能配得上他。里面的功夫招式等等写的相当妙。又不缺少真挚的爱情,友情,亲情。忠义,仁义,江湖情意。还涉及师徒文,还有点虐恋,冲破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话又说回来杨过与韦小宝是武侠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两个男主角了。小龙女与杨过真的是绝配啊!李莫愁也是相当悲剧的一个人物。几乎所有人都塑造的很丰满,让你又爱又恨。好文……”

    “一本在故事上再次有所超越的!这本书承袭了《射雕英雄传》的世界观还有那些故事,却又发展出新的东西来,《神雕侠侣》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情节安排上,感觉都要比《射雕英雄传》进步了许多,真是让人更加期待李阔未来的……”

    ……李阔自己这个时候想到了前世看到过的一篇唯美散文,于是他用记忆药水把这篇散文记住,接着开了个小号把那篇散文放在了网络上,这篇散文的名字叫做《一见杨过误终生》。

    这件事情李阔并没有怎么炒作,但是这篇文章依然还是火了起来,很快就被许多人转发,而且“一见杨过误终生”这句话也成为了很多人的签名之类的。

    这篇散文里面对这本的剖析让很多人都觉得写到了心坎里,所以现在都在转发或者点赞。

    有了这个话题之后,《神雕侠侣》变得更加热门,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去购买大结局的报纸观看。

    这些事情带来的结果,就是《神雕侠侣》的大结局的三份报纸不断创造了纪录。

    第一份,报纸的销量达到了861740份,已经再次打破了《东海报·文学版》的销售记录,86万份的成绩真是亮瞎人眼。

    但这还没有停止,接下来的第二份,《东海报·文学版》卖出874895份!第三期,直接卖了88万份!

    光是这三期的销量,都能够给李阔带来好几十万的收入!

    当然,《东海报·文学版》对这样的销量也是合不拢嘴,当然不会吝啬给李阔的这点稿费,相反他们还愿意付出更多。

    此时此刻,《神雕侠侣》完全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第四五一章 一大波作品来袭

    《神雕侠侣》的销量自然又会影响许多的人,也会让许多的出版社之类的接着盯着李阔,想要得到他手里的。

    现在很多出版社或者是报刊杂志都看到了李阔身上的潜力,在纸媒衰落的现在,能够出现李阔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奇迹。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对李阔的争抢也是越来越强烈。

    李阔对于大家的关注和期待,也谈不上受宠若惊了,毕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也就让人觉得不是还那么能提起兴趣。

    对于更多的人,李阔甚至是有点儿不知道怎么拒绝的感觉。

    别人好心好意找上来,有很多都是满怀热情,真的很难开口说出拒绝的话来。

    但世界上很多事儿都是这样,并不是你不想就可以不做的。

    李阔和邹品清现在依然还是在拒绝许多杂志社的约稿请求,毕竟那么多的请求,李阔实在是忙不过来。

    《神雕侠侣》的恐怖销量之后,现在的《东海报·文学版》也是一直在期待着李阔的新书,希望依然还能和之前一样合作。

    毕竟已经合作了那么久,他们觉得李阔应该已经习惯了这种合作,一时半会之间不会发生什么改变。从他们本身的角度那就不用多少,他们早就都看到了李阔身上发生的那些事儿,也因为吸纳李阔而拥有了现在的竞争力,成为现在国内纸媒中的亮色,而且还只最亮的一颗。

    李阔这边当然也考虑过这些,毕竟已经经历了那么多事,现在的李阔觉得和《东海报·文学版》继续合作肯定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彼此之间都已经相当熟悉。

    但另外一方面李阔现在也感觉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虽然说到也不至于出现什么要暗杀自己之类的事儿,但自己现在做到的这些肯定还是会得罪一些自己没有合作的出版社和报社与他们交恶。

    虽然李阔不怕,但是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很多。

    而且,李阔现在这么高频率的更新,总是看起来稍微有点不正常。尤其是金庸先生的武侠这样的巨著,那种更新速度疚更加吓人,更加不可思议。

    所以,李阔打算更改一下,至少也是暂停一段时间的长篇,不再在《神雕侠侣》之后无缝连接新的武侠。

    这段时间的空白,李阔就要用来更新那个时空中很多精彩的或者是许多其他的文学作品。

    另外一个时空在发生变更之后,于这个时空有着接近一千年的差异,中间可以挖掘的宝藏也特别多,没那么容易用完。

    哪怕就是李阔见到过然后用记忆药水回溯的东西,现在全部用出来也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水平。

    这么多东西,不发的确浪费了。

    比起长篇来,这些短篇多少显得比较碎片化,所以哪怕是李阔更新了一大堆,也不会让人觉得无法接受。

    李阔现在准备好的和散文什么的已经不少了,当然主要的还是里

    因为,另外一个时空中经典的散文之类的东西,在那个时空可以称之为经典,放到这个时空里大家肯定也能欣赏,但这就是存在一个大问题:这些散文或者是其他随笔啥的,必经都是作者在某一特定时刻的感悟,李阔现在用出来的话很容易就会出现不搭的情况,结果最终四不像,韵味全无。

    至于的话,虽然说也会有有特定的年代感,但是只要把的背景年代换成原版的那个时代就行,反正李阔写的就是那个时代的嘛!

    所以,李阔最可能选择比较多的还是这种载体。

    李阔现在也已经准备好了不少的,然后,李阔就让邹品清去操作一下,放出风声说李阔可能会写许多的短篇。

    现在李阔的人气就是在这些事情上体现出来——他才刚刚让邹品清去搞一下,瞬间就出现了许多出版社几乎要把李阔的电话打爆。

    李阔也就在这个时候,直接提出来了自己已经正式拥有了助手兼一定程度上的经纪人,所以让经纪人来负责这些接洽的事情

    圈内人对这件事情倒是也比较赞同,毕竟他们也知道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比较好。

    所以很多出版社都是邹品清按照李阔的标准重新筛选了一遍,接着才发到李阔的眼前让他选择。

    李阔看了一下,哪怕是经过邹品清的筛选,现在依然还是有十多家报刊杂志的约稿邀请,这些报刊杂志的内容和主营项目也是五花八门,但是经过邹品清的筛选,现在留下来的这些都还有地方安排文学作品的报刊杂志。

    李阔从中又挑选了一下,然后选择了第一批报刊杂志,一共是三份报纸、四份杂志,李阔将会在这些地方发布自己的或者是散文。

    这件事情在圈内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之前的李阔合作对象有限,一直都在和他的老熟人对接,还没有出现过现在这种情况。

    现在的李阔居然开始接许多报刊杂志约稿,而且还是很多之前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报刊杂志,这件事让圈内很多人都是惊呼。

    不过这样的确大大缓解了李阔和一些人之间的矛盾,这个圈子的很多人都看到李阔最近正在把自己的发到不同的地方,倒是也取消了对他的不爽。

    同时也有更多报刊杂志摩拳擦掌,想要从李阔的手里搞点稿子。

    李阔也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但是他觉得在这些东西质量都相当高的情况下物以稀为贵就自然消解,而且还会让自己显得更加强大。

    一篇篇散文以及杂文就出现在了许多报刊杂志下一期的印刷中,当然伴随而至的是一堆堆价值不菲的稿酬,但李阔倒是不太在乎这个。

    时间正在继续往前,这时候,李阔他们这几个年度作者大赛名列前茅的人也得去参加访谈了,访谈很快就要进行,很多观众都已经准备好瓜子等着看几人之间的碰撞。

第四五二章 《灿烂》

    李阔还有华筝等人的这一次访谈将会在中央三台上进行,三台主要的职能就是发布一些有关于艺术的节目,而李阔他们肯定还是划归到这一个节目的。李阔他们参加的节目叫做《灿烂》。

    这个名字言简意赅,但的确是一个访谈节目,之前他们已经从李阔这里拿走了一些资料用来制作到时候展示的r这些李阔主要还是让邹品清来办。

    李阔现在一个月花几万养着邹品清还是很有作用的,至少以前许多需要李阔自己来头疼的事情,现在都能当个甩手掌柜了。

    例如现在,《灿烂》这样的节目基本上就不用李阔操心,甚至邹品清能够把李阔的发言内容都给准备好。

    因为,以前的李阔自己肯定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清楚节目接下来要问的问题,于是甚至能把李阔的发言内容给搞定。

    李阔自己也看到了邹品清给他传的这个发言稿,比较面面俱到,也包括了主持人们的话。

    不过李阔并没有特别在乎这个,也觉得自己不可能完全按照发言稿来念.因为他觉得发言稿的东西虽然四平八稳,但是缺少一些变化,让人觉得比较刻板……

    所以李阔还是打算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用自己前世的知识应付一些问题,否则的话,他当然能够用“超级学习器”的功能来把发言稿的内容全部记下来,但他还是不打算用。

    李阔也看了一下问题,这毕竟是央视的节目,通篇下来的感觉也就是四平八稳,没有太多有新意的地方,但是也不会出现什么低俗之类的东西,反正就是很正规。

    哪怕到了现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经济什么的都在增长,许多节目也在发生改变,但央视这些中央媒体,依然还是会恪守一套相对刻板的规矩。

    有了邹品清,现在李阔也是用很快的速度到了燕京,没有给任何人透露自己来到这边的消息。

    在央视大厦,李阔看到了不少这个时空比较出名的人物,只不过李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毕竟李阔现在也已经是一个明星了,不是明星胜似明星。

    况且,李阔本来也不是追星的人,对这个时空的这些明星们又因为时空阻拦而缺乏感觉。所以,李阔肯定不会去要签名什么的。

    李阔现在穿过了后台,能够看到许多在中国知名度特别高的明星或者是主持人。

    这些人在后台上和舞台上自然完全是两个样子,在后台上,很多放浪形骸,不再矜持。也容易听到一些咒骂声什么的,不过现在毕竟是央视这种全中国最权威的电视台内部,大家相对来说比较收敛。

    李阔在走到后台的时候,他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不少人在给自己打招呼。

    根据李阔恶补的不少这个时空的知识来看,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有些名气的明星……其实中国十几亿人,那么大的基数,产生了那么多的明星,所以能够在中国称得上“有名”的其实也是相当了不起的。李阔现在就是有那么多人在和他主动打招呼,可想而知他现在的能量。

    李阔对他们也都是打招呼,大家相互致意。

    现在,《灿烂》这个电视节目再过个几小时就要开始录制了。

    李阔来到了后台上,这个后台就是《灿烂》这个节目的后台,在进到里面之前,邹品清凑在李阔的耳边说道:“现在这个节目还是挺看重你的,还希望通过你来拉高一diǎn收视率,所以化妆那些人都会对你很客气,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这些话等会儿不方便说,邹品清现在就说完了。

    李阔diǎndiǎn头,这倒是一个重要信息。

    果然,化妆师这边给李阔化妆同时在说:“阔哥这皮肤,这长相,当个电影明星都绰绰有余了,而且电视曝光度也高,我觉得如果你经常来就好了。”

    李阔笑了笑:“谢谢……”本来他还想调侃几句的,但是仔细想想也觉得没什么必要就此作罢。

    此时,李阔看到另外一个化妆间里面的华筝蹬着一双恨天高走了过来,看到李阔,僵硬地笑了笑,也没有说话。

    李阔也就冲着她微笑了一下,diǎn头示意。

    其实李阔的确是能够感觉到华筝和班银海两个人对自己的不满,但不得不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别人超过你了,你很难追上来。

    尤其是对于李阔这样的b级人物来讲,想要追上他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之后李阔和主持人大致对了一下词,李阔立刻感觉到这种电视台和普通电视台的不一样,很多东西都需要提前了解一下,否则的话到时候说出diǎn什么不好的东西,那大家还是会很尴尬的。

    李阔想了想,在和主持人大致对词的时候,依然还是用了邹品清给自己的那些话,因为没有用记忆药水,所以他不可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但最近他背诵了那么多书也不是白干的,现在对词也是各种引经据典,倒是说得很有意思。

    的确,超级学习器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哪怕没有重生的优势,依靠这个也可以取得很大的成绩了。

    对词完毕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所以甚至晚饭都送上来了,吃过饭后不久,《灿烂》就开始了正式录制。

    虽然现在只是录制,后期肯定要剪辑,但是这种节目,剪辑太多也会破坏连贯性,所以李阔每一个人都还是需要好好发挥一下才行。

    现场的灯光慢慢升起,李阔自己已经逐渐习惯了各种节目,很快就找到了最能够凸显自己长相优势的姿势和角度,这样,李阔在镜头里面就会显得比较帅,这些都是很有用的小技巧。

    在旁边,华筝和班银海也出场了,看得出来两人关系的确很不错,出场的时候还在交流。

    两人也打扮了一下,说真的,他们的出境机会倒还真是没法与李阔相比,岁以上这种大节目,都很精神,只可惜班银海发福还长得一般,已经完全被李阔盖下去了。

第四五三章 又要现场作诗?

    现场,李阔、华筝、班银海几个人都和今天的主持人打了招呼,今天的主持人名字叫厉末,名字比较奇怪,反正在央视这边的位置有点像李阔前世的朱军他们。

    几人打招呼其实主要还是给电视机面前的人看的,实际上,他们之前就分别对过词了。

    所以现在的招呼,就有了点走流程的意思。

    招呼很快就过,央视这边的风格,就是一切都看起来很正,很有老式程序的味道,整个套路都是相对比较程序化。但是因为他们这边很多人水平比较高,再加上经验丰富,资源也是必须的全国第一,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中国的年轻人中很多没有看央视的习惯,但稍微有点年纪,三四十岁左右开始,大部分人依然都只是喜欢看央视,所以央视很多节目依然有着特别大的影响力。

    在这种程序化的节目开始之后,很快,在大屏幕上就开始追本溯源,特别拍摄了vcr记录三个人以前的一些路。

    这相当于一个纪录片一样,然后就是一个人一个人来,首先说的是班银海,接着说的是华筝。

    两个人一个接一个地开始说,然后就是各种煽情,很多的东西让两人有些感慨,甚至掉下泪来。

    这种眼泪还真不是演出来的,央视这伙人就擅长玩这个——把vcr还有主持人说的话,以及现场的音乐都搞到最煽情的状态,有时候还真是会让人回想起曾经的岁月和往事,忍不住掉眼泪。

    华筝和班银海都掉了眼泪,接下来就到了李阔这儿。

    李阔之前并没有看到过这个vcr,很多纪录片的资料都是让邹品清来提供给央视的,于是这个剪出来的片子李阔也是第一次看到。

    “那一年,父母去世,唯一的妹妹还在生病,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vcr还特意采访了李雨桐,这些李阔还真是不知道,不过,李雨桐虽然被采访,但是为了保护她,没有任何她脸庞的画面,只是一个录音采访。

    听到李雨彤的采访,李阔想起了那段艰难的岁月,想到前世的那种艰难,一时间也还是忍不住有点眼圈发红,他连忙掩盖住了,但还是被摄像机拍到。

    央视就是喜欢搞这一套……

    vcr结束之后就是采访,厉末开始询问李阔:“现在想起当初的那段艰难的时间,而今天你已经是年度作者大赛目前总榜第一,几乎创造了年度作者大赛的历史,你有什么想法呢?”

    “就是一种感激吧,感谢现在的生活,我觉得对自己现在的日子很满意,我妹妹的病情基本上也完全稳定了,就是好好珍惜吧。”

    “这一段经历给了你什么动力吗?”

    “就是一种人生感悟吧,可能在我写东西的时候,这些都会变成养分。”

    “之前我们听到过一种说法,说现在年度作者大赛总榜上的前三名,就是在座的三位,相对来说,你是最不可能写传统的,但结果你的一部《许三观卖血记》让很多人瞠目结舌。而且还不止这些,你的娱乐性质的也写的特别好,科幻很精彩,是不是和这些经历也有关系呢?”

    李阔有点无语……这不是您自己都说了吗?

    当下,李阔也只好说:“我不知道这是谁说的,反正感谢一下,我都不知道我还有那么多优点……开玩笑的,其实我觉得肯定还是有影响的,一个人的生活背景与历程,和他之后会去做的事儿,以及他未来的生活都有着特别重要的关联,我还是希望这以后能成为自己的养分吧”。

    这些话听到了华筝以及班银海的耳朵里,就变得特别刺耳,甚至两个人都有点生气。

    因为这个厉末,他说出来的话,他们听着很不爽,这家伙居然毫无顾忌地夸奖李阔,而且还是用这种恶心的方式……但他们呢?厉末之前的很多所谓的夸奖也都是点到即止。

    难道他们几人的区别已经有那么大了?央视现在就完全是在热捧李阔,认定了李阔就要比他们高出一大个档次?

    这是什么道理?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怒火。

    尤其是班银海,本来他就是对李阔怨念最大的一个,没想到来到央视这种地方,居然还要受气!本来他觉得央视这种媒体,肯定是偏向于传统的,对于学院派出身的自己绝对有着一定的优待,也会高看自己一眼呢……没想到……

    现实还真是让人觉得生气。

    于是,班银海在心中琢磨着,然后突然开口,说:“看了这些和视频,我也觉得很感慨,想到之前李阔还能有一个现场写诗的本事,想必也和这些经历有关吧。”

    班银海的话其他人倒是没有太多想法,只是李阔心里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于是李阔也只是笑了笑:“没有那么夸张,其实之前在招商大会上写的诗也是以前就有一些想法,那天融会贯通了而已。”

    厉末也觉得这倒是有点搞头,现在他们这些节目其实也在尝试许多种不同方式,也在追求变化,当下,他说:“那件事情的确挺让人震撼的,那这段时间内你有没有什么诗作流传下来的?我觉得今天也是一个很好的现场嘛……”

    的确,《灿烂》这个节目,现场朗诵还真是挺多的。

    李阔有点无语,怎么又被人这么说了。

    班银海的意思就是这个,但真到了这时候,他又有点担心了——毕竟上次李阔现场作诗的噩梦还历历在目。

    不过现在李阔反正又是在思索了。

    他微微琢磨了一下,然后说:“其实那个时候,我毕竟年纪还小,写的东西也不多,不过我想起当时的一首现代诗,倒还是挺符合当时的心境,现在也偶尔回去回顾的。”

    “现代诗啊!”听到这个,班银海总算是放心了不少,这现代诗,能好到哪里去?

    包括华筝都有点想要看李阔的笑话了。

第四五四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现在的班银海心里带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思想,也感觉自己之前的几句撺掇真的是到位了。

    因为他心里是思索了不少事情的。

    如果还是让李阔做诗的话……反正班银海也不是傻子,经历过一次被李阔的“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之后,现在的他已经有点担心李阔最后的诗的水准依然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

    到时候,不仅没有搞到李阔,反而只是让大家更明白李阔到底有多么厉害。

    这种心态下的班银海心里很忐忑……

    然后,李阔居然再次说要写诗了!

    班银海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好像吞吃了一坨大便一样,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很快他就听到了仿佛天籁之音一样的话李阔居然说,他那个时候写的是现代诗!

    首先,班银海在想,李阔那个时候写的诗能有什么水平?估计也就是少年人一时间写了几句话,就觉得是诗了,水平也高不到什么地方去。

    其次,班银海的想法就是觉得,李阔的这首诗可能写得真的很好,李阔也有那个能力……但现代诗就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未必能够欣赏。

    许多好一点的现代诗,其实普通大众是无法欣赏的,会觉得说这样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好的?而那些没有逼格,只是一味艳俗来开始讨好观众的诗,又会让人觉得没有什么深度,也就只是相当于空间里的那些鸡汤文。

    所以这件事情其实总结下来,意思就是特别吃力不讨好,总之不管李阔做什么,都是错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此时的班银海才会觉得有些得意,他觉得李阔这下子应该是要在电视机面前好好地来一次尴尬演示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班银海也变得心平气和,开始安静地等待着接下来李阔的发言。

    此时华筝的想法其实也差不多就是这样,经过这么久,华筝早就知道了李阔这人的厉害,知道了他的能耐如何,但是华筝也知道现代诗很多时候的吃力不讨好,这东西并不是轻易就能够实现的。

    所以华筝现在对李阔也是觉得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

    李阔对于两个人的想法并不清楚,现在他只是在假装回忆这首诗,实际上他是正在调用“记忆药水”的能量把那首诗想起来。

    那是一首在前世的中国特别有名的现代诗。

    今天来到了现场的观众大概还是有三百多人,央视的灿烂收视率还是不低的,更何况这里面出现的基本上都是有名气的明星,所以灿烂这个节目里面的座位不仅不用摊派,反而还经常出现一些争抢的情况。

    所以这些观众,现在听到了主持人厉末和李阔的这番对话,每一个人几乎都是伸长了脖子等待,几乎都在张望,期待能够从李阔的口中听到一首诗。

    而此时华筝以及班银海两人,嘴角边挂着的幸灾乐祸的笑容却变得更加明显了。

    毕竟接下来就是他们特别期待的画面了。

    这时候,厉末在李阔的旁边说:“麻烦你等下直接到后台,把这首诗告诉工作人员,然后他们就会打出来,这样之后会在大屏幕上同步播放你的诗,大家也就都看得见!”

    这倒也是一个好办法。

    毕竟汉字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同音不同形的字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如果只是朗诵的话很容易就会出现大家有的地方会理解偏差的情况,所以在大屏幕上直接打出来比较好。而且在大屏幕上打出来,也能让人实时回顾,更能知道这首诗的水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这样在大屏幕上跳出来也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东西都已经直接写在了上面,这首诗好不好大家都看在眼里,而且可以随时回来检测,所以如果写的不好的话也就别想蒙混过关了,当然李阔并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他对于现在这样的大屏幕输入字幕的事儿并没有什么不接受的。

    李阔很快就到了工作人员这儿把整首诗都写了下来。

    “好了吗?”等李阔从后台出来之后,厉末问了一句。

    等正式到了电视上的时候,李阔进入后台的这段可能会减掉,这也是为了加快这个节目的速度。

    “好了!”李阔点点头,然后说:“可以开始了。”

    “那就让我们屏住呼吸,仔细聆听来自于李阔的一首新诗!”

    “噼里啪啦!”

    现场的鼓掌声一阵接着一阵,大家的确特别好奇,而且李阔毕竟早就名声在外,这些人早就想要从李阔身上看到他的诗,他的作品了……所以现在他们的鼓掌声一个接着一个,现场响成一片。

    李阔这时候说:“献丑了!这是一首现代诗!那接下来我就读给大家听吧!”

    又是一阵掌声。

    于是,在众人的期待目光里,在华筝和班银海两人幸灾乐祸等着李阔出丑的眼光之中,李阔的诗开始朗诵了。

    其实现场的许多人,也只是凑个热闹,大部分人也不知道怎么评判一首诗歌,所以只是这样一说了。

    而这个时候,李阔开始朗诵这一首诗,为了能够提高自己声音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李阔特意调用了能够让自己的演唱感染力等直接增加一倍的道具,毕竟很多时候唱歌和朗诵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果然在用了这个道具之后,现在李阔的声音就更有穿透力了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大家本来心情各异,但除了班银海和华筝的希望李阔出丑之外,其他大部分人都是有点期待,但是又觉得自己判断不了,所以就只能是看个热闹,但是真的听到李阔把这几句朗诵出来之后,配合上李阔那充满了穿透力的声音,大家感觉到的就只剩下一种强烈至极的震撼!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很多人反复念叨着这句话,几乎感觉自己快要完全被吸引进入那种意境之中。

    包括班银海和华筝,哪怕他们特别讨厌李阔,此时也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PBTTGAMER4-->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1825/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文豪巨星最新章节! 作者:钟离江河所写的《重生之文豪巨星》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文豪巨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文豪巨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文豪巨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文豪巨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文豪巨星介绍:
一场宿醉,李阔回到了6年前。 所有的遗憾,都还来得及弥补。 而这是一个平行世界,文艺作品在宋末后变了个样。 没有四大名著,也没有近代现代那出类拔萃的作品…… 重活的李阔,从小说开始,一步步走上文豪道路。 当然,有时间机会,他也不介意把另一时空的好电影、电视剧拿来惊艳一下、歌曲随便唱上两首留下经典…… 这是最好的世界!重生之文豪巨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文豪巨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文豪巨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