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两军会师
李密被消灭的消息,被严格保密,不得外传,所以外面无人得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但是,盛彦师立即派人两拨人马,携带情报加急送出,一个是送去洛阳给屈突通,一个是送去河北正在征战北伐的大华皇帝。
当罗昭云接到这一条情报之后,脸上带着一抹玩味儿的笑容,并不觉得很意外,甚至有点滑稽。
这是历史上李密的结局,想不到被复制和重演,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是许多人的人性,却还是没有变化,李密有野心,不甘寄人篱下,就会生出反心,而罗昭云抓住这一点,给他反叛的条件,幕后促成了这件事,加速了李密的灭亡。
“继窦建德之后,李密也去了,现在北方还有一个李渊和刘武周,两大势力的诸侯王!”罗昭云的眼神逐渐变得犀利起来。
他站起身,盯着山河地图,目光变得犀利,对信度郡志在必得了。
当下,罗昭云写下一封亲笔密函,字数很短,要发给涿郡的驻军,大举进攻,南北夹击,要将河北军一网打尽。
斥候营有饲养鹞鹰的能手,负责远距离通讯,这种加了密的信函,被两三只鹞鹰先后放出去,准确率会大大提高。
数日后,侯君集率领大军,终于突破了信都郡,兵临长乐宫城下,而城内的刘黑闼,早已带着文武官员,曹皇后等人,离开这里,向西大撤退,去往恒山郡的井径城,当年韩信背水一战的地方,伺机而动。这个位置特殊,倚靠了雁门郡和太原郡,与李唐比邻。
刘黑闼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祸水西引,把战火加速燃向太原和雁门,让李唐与突厥被迫要联合他,一起对抗大华,否则,唇亡齿寒,下个覆灭目标就是太原了。
涿郡方面,有薛世雄带兵赶来,雄兵七万,都是这几年辽东和幽州一带休养生息,训练的精兵,冲破了河间郡的防线,赶过来汇合。
“臣薛世雄,参见陛下”
薛世雄带兵抵达信都郡,在长乐宫城内,拜见了罗昭云。
“薛将军辛苦了,快快起身吧!”
薛世雄站起来,看到数年未见的罗昭云,后者明显变得成熟稳重,而且不怒自威,带着天子的气度。
他心中不禁感慨,当年也是一个少年郎,一个校尉,然后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君临天下,太过传奇了。
罗昭云坐在长乐城的皇宫大殿上,询问:“这次薛将军带来多少人马?”
“回陛下,大约七万人,都是入伍两年,经过不断训练的正规军,随时可以加入战斗。”薛世雄恭敬回答。
罗昭云点头道:“很好,加入北伐军中,进行整编,七日后,继续出征,发兵太原!”
“陛下打算对李唐也动手了?”薛世雄感到激动,自己能够参与统一天下的战争中了,建功立业指日可待,他可是听闻,自己的几个儿子都立下不少功劳,他这个做老子的,不能落后,成为开国功勋的大好机会。
“不错,如今两军汇合,有大军三十万,足以轻易消灭刘黑闼的残军,并对太原李唐政权造成压顶式的威胁了,目前太原郡的兵力,加上不断招募当地壮丁充军,最多也只有二十万,精锐只有半数,不论是兵力、国力、武器装备,李唐都无法抗拒大华的统一脚步,拿下晋阳城,消灭李唐,整个北方,就全部囊括大华版图了。”罗昭云说的很郑重其事,这些战略经过深思熟虑,条理清晰,而且很贴合实际。
“臣愿意跟随陛下,鞠躬尽瘁,开疆拓土,完成大业!”
“好,能得薛老将军相助,必定如虎添翼了。”罗昭云安抚完之后,就让薛世雄出城整顿兵马,然后跟史大奈、秦琼、徐世绩等人商讨,整编的事宜。
罗昭云坐镇信都郡,当即分派了不少文官,大多是从洛阳城带出来的大家族士子,官僚后代的俊杰,把他们安排到周围信都、渤海、博陵、河间等郡的城邑,去做县令、县丞,安抚地方。
要稳固河北地区,必须要从基层抓起,任何小县城都不能放松。他们走马上任后,带去大华的新律法和政策,整顿地方,重农扶桑,救济难民,让百姓休养生息,改变战乱造成的大片疮痍和凋敝的乡村状态,确保恢复生产。
这一日,罗昭云召集了随行的文武官员,确定征伐太原的出兵路线。
侯君集、徐世绩、秦琼率领前军、左军、右军三路,薛世雄负责中军的管理,但直接归陛下麾下,史大奈负责后军。
老将军裴仁基负责坐镇河北地区,围剿河北地带的一些山头的绿林盗匪、起义乱军,稳固河北地区的安宁。
罗昭云分配完任务之后,说道:“黄河以北,还有刘黑闼的残部,以及太原的李唐,草原的突厥!朕决定,继续推进,讨伐刘黑闼,试探李唐的态度,不论李唐是否会出兵帮助刘黑闼,都准备一起消灭!”
殿内,所有文官和将士听完,都感觉到热血澎湃,内心激动,他们要亲自参与统一战争,先整合北方,见证大华的横扫诸侯,统一天下。
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败涂地
大华军队继续朝西进军,三十万兵马,连绵十里,兵甲锵锵,队伍庞大,清一色的整齐装甲,威武雄壮。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罗昭云御驾亲征,平时在御车龙撵之内,与随行的萧、魏征等人交流治国的事,很少露面。
刚开始,魏征受宠若惊,因为一直得不到重用,在瓦岗军中也不过是一个记室而已,这次投靠大华之后,想不到很快就被皇帝亲自召见,一番交流下来,他深深被罗昭云的气度和胸怀所感染,非常的钦佩这个少年戎马成名,打下半壁江山的大华陛下。
随着交流深入,魏征逐渐调整心态,已经不再拘束,有一些意见和建议,也会直接提出来。
军中的事宜,各自有军中将领负责日常事务,不必罗昭云事事躬亲,反而发挥了文谋武将各自的智能。
侯君集、薛万仞、史大奈、秦琼、薛世雄、徐世绩等武将如云,罗昭云对这些人的能力都有信心,不过多干涉军中的训练和治理。
七八日后,大军抵达了恒山郡。
刘黑闼带着兵马在井径集结,已经等不及李唐救援,必须要跟大华军决战了。
他渴望有奇迹发生,就如同当年的韩信背水一战,在井径一带大破赵军。
刘黑闼不是没想过继续逃,而是后方是太行山脉,必须绕走雁门郡才行,但是大军人数太多,粮草不足,无法全部带走,与其留下给大华,不如在这里玉石俱焚,也给大华一次垂死重击,最后再选择突围而去。
七八万河北军列阵,枪林如海,铁甲生寒,密密麻麻,脸色都露出冷然之色。
方阵后便是一条河流,背水一战!
刘黑闼带着一些武将,在这里亲自要迎战大华的先锋军。
过不片刻,前方骏马嘶腾,号角长鸣,无数的旌旗招展,那磨的铮亮的长枪和刀锋闪着灼灼寒光。
两万骑兵先行,他们的速度,异常迅猛,那万匹战马奋力嘶鸣,驰骋在荒野上的壮观场景,让人心惊胆颤。
震天的声响仿佛要将河北军士卒的心脏都震出来,望着远方沙尘、战马与人混杂成天地一色,苍凉中带着无比的震撼。
这时河北军的方阵中,气氛却压抑的近乎窒息,除了呼呼的喘气声,没有一个人说话,手握长兵,死死地盯着前方的敌军。
侯君集、麦仲才、薛万备带军杀来,看到齐军方阵之后,嘴角溢出冷笑:“刘黑闼要模仿韩信吗?可惜,他不是韩信转世,我们也不是赵**!”
“冲过去,杀光齐兵”
轰隆隆,马蹄声震地,如闷雷闪过,惊天动地。
万马奔腾,两万骑兵一起冲锋,那气势雄浑,像是层层推进的乌云,覆盖了整个荒野草地,足以将对面的甲士压成一块薄饼。
“杀!”刘黑闼大喝一声,身边的将士同时怒吼一声,瞬间爆发出的杀气,用那雪亮的长戈和枪锋,就迎挡上去,也有骑兵冲出。
砰砰砰
骑兵相撞,还有压向步兵,场面惨烈不堪。
交锋之处,拼命砍杀对方,骑兵不断的折戟,也有无数的河北军士卒,倒在血泊之中,被战马踩踏成肉泥。
厮杀喊声、呐喊咆哮混在一起,还有凄然的惨叫声,到处都是戈光剑影,到处都是血迹斑斑,小小的山原丘壑,瞬时便演变成了修罗场。
半个时辰的时间,双方投入越来越多的兵力,徐世绩、秦琼的左右军也到来,形成三面合围之势。
刘黑闼背水列阵,没有退路,直接下令大军誓死反抗,要击溃大华军,但是,华军的武器装备先进,手持陌刀的铁甲骑兵太过锐利,直接讲河北军方阵给切开了。
实力相差悬殊,河北军已经没有了斗志,士气开始低沉,出现了崩溃的前兆。
刘黑闼见形势不妙,带着亲军突围,朝着西北方位奔逃,要经过太行的关道,逃之夭夭。
由于山道崎岖,大军无法追赶,三十万大军,更无法顺利翻过太行山,所以,只有两条路,一是北上进入雁门郡,然后再绕到太原郡背后;一是南下,绕过太行山,走河东的官道,进入上党郡,然后向北进攻李唐的区域。
思来想去,罗昭云决定兵分两路,一是以薛世雄为主将,分拨出一支五万人马,攻入雁门郡,同时调动涿郡兵马,前往雁门郡增援,提供兵源。
从恒山郡临行之前,罗昭云起草诏书,要调动长安城的一些科举士子,来到河北地区,安抚一方,主管地方政事,编户入册入、丈量土地、统计人口、治理当地治安,争取民心。
不少年轻武官们都是从军校新毕业,也要分一批到城邑,与士子正好一文一武,任职县丞与县尉,组织地方政体,尽快有效运作起来,除了守卫军外,在乡野还招募了一些当地的男丁,充当乡勇之士,负责保卫本村治安。
罗昭云安排妥当这些,才继续南下,绕过太行山,进军上党郡,正式要跟李唐摊牌,决一生死了。
这是罗昭云统一天下最大的障碍,只要李唐一倒,黄河以南的杜伏威和萧粱、辅共拓、李子通等,根本不足以抗衡了。
第八百四十九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晋阳皇宫内。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李渊脸色凝重,已经得知了刘黑闼溃败,逃向雁门,欲带残兵投奔突厥的打算,需要突厥的扶持,在雁门关外的,分一块土地来称王,效仿刘武周一样。
河北、辽东、中原河南、齐鲁之地等等,都已经被大华陆续攻占,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而已,一扫而过,没有能抵挡得住的。
那些枭雄人物,窦建德、王世充、李密,中原三大势力全都土崩瓦解了。
“难道就没有人能治得了罗成吗?气焰太过嚣张,灭了数国,如今直接带着大军进攻上党,很快就要攻入太原郡了。”李渊在御书房内,跟着几位亲信发牢骚。
裴寂摇头道:“大华的势头过于凶猛,兵强马壮,来势汹汹,只怕有二三十万精锐人马,这次我唐国处于危难关头了。”
李二站起身愤恨道:“生死存亡时刻,只能硬拼了,他们长途跋涉,我们坚壁不出,避其锋芒,然后断其粮草,进行游击战,就不信拖不垮这支长途而来的兵马。”
“坚壁不出?说得容易,你也不想想,大华有那种黑火药,你拍士兵辛辛苦苦捡起来的土堡和防御墙,可能在黑火药下,很快就崩溃了,而且大华军队中多骑兵,来去自如,你跟他们打游击战,这不是飞蛾扑火吗?”李渊冷哼,直接反驳二皇子的话。
“父王,这是最稳妥办法,难道我们要正面跟大华来个生死战吗?”李二不服气地解释。
李渊喝斥道:“朕要万全之策,具体的战略,如何破敌,帮助唐国度过此难关!”
裴寂道:“陛下息怒,我们调回龙泉、离石郡的兵马,加上太原郡的禁军和府兵,也有二十余万,然后像突厥借兵,跟大华死磕,寸步不让,让大华见识到我唐国是难啃的骨头,然后再跟大华议和,只要承认太原郡唐国存在,哪怕作为依附国,也是可以商谈的,这样保住我唐国的幸免于难。”
李孝恭抱拳道:“陛下,不可,那不是要臣服大华吗,最后还不被它一步步蚕食掉?”
李建成站出来道:“父王,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服软,大华的士气如虹,如果我们不能从开始就抱着玉石俱焚的想法,最后会一败涂地!”
李世民跟着道:“父王,不可犹豫,孩儿愿意带兵,在第一线与大华展开交锋。”
李渊站在那里,脸色阴沉,内心在挣扎,臣服大华,最后能否保住唐国,也是未知数,自古以来,没有哪个小国能够独立存在,会被统一天下的大国所容忍,李渊很清楚,即便现在妥协,也活的很憋屈,最后还是难逃灭国的命运。
“好吧,那就战,跟大华来个玉石俱焚,把大华打痛,让他们知难而退。”李渊长叹一口气道。
李建成、李世民、李孝恭、李神通等人听完,全都兴奋起来,虽然明知道对抗大华存在的风险和压力,但是,总比坐以待毙,憋屈地投诚要好。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时候,妥协虽然能够暂时安身立命,但保得了一时,却保不了一世。
接下来,众人商议一番,调兵遣将,以及粮草、兵甲的军需,委任了主帅和将领后,准备率军出击,迎战来势汹汹的大华雄兵。
上党郡如今在数十万大华军队的猛攻下,已经难以保住,干脆唐国直接选择了固守太原郡。
李世民、李孝恭二人负责第一道放心,带兵八万,镇守太谷城,这里山峦起伏,峡谷悠长,沟壑遍处,要从此处通过大军,太谷山城算是一道关口,不拿下此城,就无法安心通过峡谷道。
虽然峡谷可以打伏击,但是大华斥候队伍太敏锐,肯定会提前侦查整个山峦和峡谷,然后才会行军,所以伏击大华军队几乎不可能。阴谋不成,只能用阳谋,城关死守,需要大华来强攻。
侯君集带着大军先到了,六万人马,密密麻麻,兵甲生辉。
攻城,向来是守城的一方占据地利,攻城的一方付出的牺牲比较大。
但是这只是局部因素,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大华军队有精锐的将士,精良的武器装备,团结一致的军心,无坚不摧的士气,列阵推进,如泰山压顶之势,凝重肃穆。
“咚咚咚”
城外擂鼓声,震天响地,大华的军团整齐有素,不断推进,眼看就要攻城了。
李世民、李孝恭、许世绪、窦琮等将领,登上城头,举目一望,黑压压的一片,人山人海的大华军队,足有六七万精兵,这只是先锋军。
在数里外,还有大军在集结,那是第二支大华主力军。
他们心中清楚,大华皇帝御驾亲征,后面肯定还有源源不断的敌军在赶来,逼近太谷城。
此刻,马上就要展开攻城战,身为统帅的李世民,热血沸腾,战意昂然,哪怕面对强大的华军,还是有一股不屈的意志。
在历史上,李二可是文武双全,甚至能成为千古一帝的人物,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成熟,这一年多经常在军营中磨练,吃在军营,睡在军营,所以,对用兵和指挥作战,都有很大的提升,今日终于派上用场,临危不乱,挥斥方遒。
“降不降?”
“降不降”城外万人大吼,逼迫城内的人做出回应。
李世民冷哼,神色坚定,喝道:“不降!”
“不降”
“不降”城头的守军,跟着咆哮,拧成一股,也相当有气势。
“那就战!”侯君集脸色一沉,下令攻城。
顿时间,城下的甲士正推动望楼云梯、抛石机等各种大型攻城器械,一个个方阵排列整齐,每个方阵中都有一具大型云梯或抛石机,所有的方阵井然有序地向城下逼近,举止整齐划一,却始终保持着平静,双方还未交战,一片肃杀的氛围便笼罩了整个战场。
而城内也吹起了备战号角,士兵们搬运擂石滚木、架柴起火,煮起沸汤滚油,又将箭矢扛上城头,一匣匣的每隔十步放上一匣,打开匣盖,亮出箭矢……
双方军士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