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谁的牺牲大
吕大钰问道:“你既然没有出国,那你是怎么亲耳听到的?你难道穿越了?”
“我说吕姐,不带这样吹毛求疵的,我又没说我是当时亲耳听到的,我难道不能后来亲耳听到吗?”张铮说道。
“去你的,后来听到怎么叫亲耳听到呀?”
“为什么就不能叫亲耳听到呢?”张铮问道。
吕大钰说道:“因为这是常识,如果不是直接听当事人说的,则只能叫‘间接听说’或‘道听途说’,再说了,你也不可能亲耳听到呀?”
“为什么?”
吕大钰道:“还用说嘛,当事人即便都还在世的话,世界之大,芸芸众生,你也不可能遇到人家吗?”
“哈哈。”
“张兄弟,你笑什么嘛?”吕大钰问道。
张铮说道:“不瞒吕姐,兄弟我在米国的时候,还真的遇到了一位参加晚宴的当事人。”
“啊!不会这么巧吧?”
张铮说道:“还就是无巧不成书,让我遇到了,这个人正是故事中的男主角德维?洛克菲勒先生。”
“张兄弟,德维?洛克菲勒先生是米国金融帝国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平时事务缠身,非常繁忙,你怎么会遇到他呢?”王玉梅问道。
张铮介绍道:“说来非常凑巧,当时德维先生患上了一种神经性疾病,在看了很多医生后,没有任何起色。他有个要好的朋友,名叫刘易斯,是米国MPRI雇佣兵公司的创始人。由于我在留学期间曾经利用针灸治好了刘易斯将军久治不愈的神经性头疼,他便将我推荐给了德维?洛克菲勒先生。我不但治好了德维的疾病,而且将他钟爱的妻子茜丝莉的疾病也一并治好了,从此,我们便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就是在与他交往时,听到小露西这个故事的。”
“哦,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呀,你们之间的交往故事,完全可以写一本杏林高手与金融大鳄的奇遇记了。”王玉梅说道。
张铮说道:“哈哈,既然王姐是华夏国著名的作家,那就请你执笔来写得了。”
“还是算了吧。”
“王姐,为什么算了呢?”张铮问道。
“故事的整个经过全在米国,要想写好这个故事,必须去米国体验生活,你想过没有,我哪有这个时间吗?”王玉梅说道。
张铮说道:“你说的的确是实情,那就等王姐退休后再写好了。”
“张兄弟,你还真想写呀?”王玉梅问道。
“哈哈,兄弟逗你玩呢,这点破事有什么可值得写的,有那个功夫的话,咱们还不如到处玩玩呢。”
“好小子,你原来是拿老姐涮着玩呀?”王玉梅故作生气道。
“哈哈,王姐,不逗你了,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好了。”
“臭小子,什么问题?”王玉梅问道。
张铮说道:“在那天的晚宴上,为什么捐赠了800万米元和300万米元的两大超级富翁没有成为主角,而只捐赠了30多米远的小露西则成了大家推崇的对象呢?”
“因为小露西太可爱了。”长发美女抢先回答道。
青年歌唱家汪燕说道:“由于小露西的可爱而成为主角,这要是放在其他场合的话,还可以说得过去,但在慈善晚会上,这绝对不是主要原因,所以,对于这位长发妹妹的答案,我是不同意的。我认为小小年纪就知道积极参与慈善行动,这才是主要原因。”
“汪燕妹子的说法只是原因之一,但还不是主要原因,大家还是应该从捐赠的数量上做做文章。”张铮提醒道。
傅成说道:“若论贡献,我感觉还是捐赠多的人大,也就是说,800万米元肯定比30米元做的事情要多的多。”
“从绝对值来讲,当然是800万米元做的事情多了,但从相对值而言呢,就不一定了。”张铮说道。
“张老弟,老哥的数学本来就学得不咋的,听了你的这两个名词后,我更是越来越糊涂了,这绝对值和相对值到底是个啥意思吗?”傅成说道。
“如果从数学上来解释的话,就你这脑子是无法听明白的,这样吧,兄弟我就采用比较直观的方式来让你明白是怎么回事好了。傅大哥,我问你,是德维?洛克菲勒捐出的800万米元多呢,还是小露西捐出的30米元多呢?”张铮问道。
“嗨,我说张老弟,不带这么小看老哥的,我就是数学再差也不会差到连数字的大小也弄不清吧,当然是德维?洛克菲勒的800万米元多了。”傅成说道。
“哈哈,没想到傅大哥这么聪明呀,看来我真是小看你了。傅大哥,我再问你,是德维?洛克菲勒做出的牺牲大呢?还是小露西的做出的牺牲大呢?”张铮继续问道。
“嗨,我说张老弟,你提得问题也太没有水平了,这不是糟蹋老哥的智商吗?地球人都知道,由于德维?洛克菲勒捐资最多,当然是他的牺牲最大了。”傅成说道。
张铮向刘玉栋问道:“刘大哥,你说呢?你同意傅大哥的说法吗?”
“张老弟,你没有憋坏主意吧?”刘玉栋问道。
“嗨,我说刘大哥,你是不是太过多虑了?我倒是想憋点坏主意呢,问题是这样的话题也憋不出来呀,你说是吧?”
“这倒是。我的看法与老傅一个样,既然人家德维?洛克菲勒捐资最多,当然是他做出的牺牲最大了。”刘玉栋说道。
“我看难说。”吕大钰说道。
“为什么?分明是人家德维?洛克菲勒捐的最多吗?”傅成说道。
“至于是什么原因,我并不知道,但正像你说的那样,他提的问题太没有水平了,常言说得好,事出反常必有妖,几位老总难道就没有怀疑他提得这个问题太过简单了?”吕大钰提醒道。
“妹子说得不错,张老弟提的问题太简单,太没有水平了,可这又能够说明什么呢?”傅成道。
“胡省长,你听出来了吗?这小子到底想说什么呀?”吕镇湘书记问道。
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绝对和相对
胡云峰省长回答道:“他问的好像是谁的牺牲大吧?”
“这话我也听到了,我的意思是,他到底想说明什么呢?王主任,你听出来了吗?”吕镇湘问道。
“我也没有听出来。张老弟,你就不要再装神弄鬼了,你到底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得了,吕书记,胡省长都在等着你的答案呢。”王林说道。
“哈哈,既然领导们都想急切地知道问题的答案,那你们还是先来试着猜一下好了,王大哥,可以吗?”张铮笑问道。
王林说道:“去你的,我们猜不出来,也不想猜,你小子还是乖乖的说出答案得了。”
“既然领导们回答不上来,那我就只好给出答案了,谁让领导们的智商这么差呢……”
“嗨,我说张老弟,怎么说话呢?我们是答不上来吗?我们只是不想费劲的去猜而已。”王林鄙视道。
“王大哥,既然你们智商不差,要不你们还是先猜猜看得了?”
“去你的,我们还就不猜了。”王林、吕镇湘等人说道。
张铮说道:“得,既然领导不想出丑,那我就直接给出答案得了,答案就是小露西牺牲最多。”
听了张铮给出的答案后,大家不约而同的说道:“啊!不会吧?”
傅成说道:“怎么会呢?张老弟,你的算数好像也没有学好吧?”
吕大钰道:“一个是800万米元,一个是30米元……”
“吕姐,你说得不对,应该是30米元25美分。”张铮纠正道。
“德行,就算加上那25美分还不是一样吗?孰多孰少,一看就知道,怎么会是小露西牺牲多呢?”吕大钰道。
“张兄弟,到底是怎么回事呀?你就不要让大家再猜了好吗?赶紧给出答案吧。”王玉梅、蒋萍、王萍等人纷纷说道。
“好吧,既然几大美女发话了,兄弟俺就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将答案公布于众得了,谁让俺对美女没有免疫力呢……”
“嗨,我说臭家伙,求求你老人不要磨磨叽叽的行吗?”吕大钰催促道。
“那好吧。我的答案……”
“你的答案已经公布了,我们要的是原因。”吕大钰道。
“我的答案……”
“我说猪八戒,你是不成心呀?你的答案不是已经公布了吗?怎么还没完没了的说你的答案呢?”
“我说吕姐,你还让我解释原因吗?”
“当然让了。”
“那你就不要再打断我了好吗?”
“德行,这能怨我吗?”
“我说吕姐,不怨你还能怨谁?”
“当然怨你了,谁让你老是重复你的答案了。”
“嗨,看我这暴脾气,我说吕姐,我什么时候重复答案了?”
“你刚才不是一再……”
“大钰,你就少说两句得了,还是赶紧让他说吧。”邬倩倩道。
“那好吧。”
“我的答案为什么是这样呢……”
“嗨,我说猪八戒,你问谁呢?”吕大钰问道。
“我没有问谁?我在自问自答呢?吕姐,你是学文科的,应该知道有这种表述方式吧?嗨,你怎么又打断我了?”
“对不起了,你继续吧。”吕大钰说道。
张铮说道:“至于我的答案为什么是这样的,那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好吗?”
“臭家伙,就你事多,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别磨蹭了。”吕大钰愤愤的说道。
张铮说道:“参加晚宴的人都是身价不菲的富商和名流,他们所拥有的财富都在几十亿或几百亿米元以上,比如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就高达上千亿米元,我的问题是,他们虽然现场慷慨解囊,捐赠了不少善款,但他们捐赠的善款与他们所拥有的财富而言,算多吗?”
傅成说道:“我认为他们捐赠的数额相对于他们所拥有的财富而言并不太多,因为无论是800万米元或是300万米元,仅仅只是他们财富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而已。”
“我同意傅老总的观点,相比他们拥有的财富而言,他们的捐赠只是他们财富的九牛一毛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牺牲。”王玉梅说道。
张铮继续说道:“好,那我们再来谈谈小露西的问题吧。通过刚才的故事大家已经知道,小露西为援助非洲孩子捐赠了30米元25美分,我的问题是,她的这点极不起眼的小小的捐赠与她所拥有的财富而言,算是多呢?还是少呢?”
“我认为,从绝对值来看,小露西的捐款数额的确不多,但相对她所拥有的财富而言,她绝对是所有来宾中捐款最多的人,所以,勿容置疑,小露西才是牺牲最大的人。”李梦瑶站起来说道。
“我还是不明白,小露西明明只是捐了30米元25美分,她怎么会成了现场捐款最多,牺牲最大的人了呢?”长发美女不解的问道。
“这就是张英雄所说的绝对和相对的问题。从绝对值来看,小露西的捐款额的确是最少的,但相对她所拥有财富而言,她的捐款又是最多的,因为,她将自己所有的积蓄,或者叫全部身家,都捐了出来,做到了百分之百的捐献,而反观那些大富豪们呢?他们的捐款数额相对他们所拥有的财富而言,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美女妹子,你说他们谁做出的牺牲最大呢?”李梦瑶问道。
“哦,如果要这样算的话,当然是小露西牺牲最大了。”长发美女说道。
“哈哈,还是咱们的物理老师厉害呀?能够将绝对论和相对论两个名词讲的这么透彻,我是没有这个本事的。傅大哥,你现在明白这两个名词的意思了吗?”张铮向着傅成笑问道。
傅成说道:“哈哈,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脑开窍呀,怪不得古代的那些老人家都喜欢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呢,原来这句话里包含了这么多哲理呀……”
“嗨,我说傅大哥,这句话哪来的哲理呀?”张铮问道。
“一个是一席,一个是十年,这一席和十年之间不就充满了哲理吗?”傅成煞有其事的解释道。
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一个‘捧’字了得一更求花,求订阅
张铮笑道:“哈哈,我说傅大哥,咱学过哲学吗?这不过是一句非常普通的用语而已,和哲理没有多大关系的。”
傅成道:“我的意思是听了李老师的这番话后,才真正明白了绝对论和相对论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尤其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这个相对论的魔力实在太大了,因为在它的作用下,竟然产生了30米元胜过800万米元的结果,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我想在座的大多数人都应该没有想到吧?唉,说到底还是爱因斯坦他老人家厉害呀。”傅成感叹道。
“哈哈!”傅成一番胡侃,逗得大家笑了起来。
张铮说道:“傅大哥,你真够逗的,这与爱因斯坦他老人家有个啥子关系吗?”
“怎么没有关系?相对论不就是爱因斯坦老爷子创建的吗?”傅成说道。
“你说得没有错,的确是爱因斯坦创建了相对论,不过他那个相对论研究的对象是时空和引力问题,而不是经济学中的相对概念,所以,咱们所说的相对值与他的那个相对论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张铮说道。
“哈哈,看来是我理解错了。”傅成笑道。
张铮说道:“从这个故事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慈善不分大小,爱心没有多少’这句话的意义。在慈善的天平上,大家是等重的,不要把慈善事业看成仅仅是有钱人的事情,即使再普通再平凡的人,只要他心怀善意,乐于助人,即便他只捐了一分一厘,他的这份善心与那些捐赠数额巨大的慈善人士一样是毫无二致的,同样是值得全社会尊敬的。”
王玉梅赞同道:“我同意张老弟的说法,人类不仅需要爱,同样需要慈善,而慈善又是人人可为,人人可做的。勿以善小而不为,正像大会开始时放得那首歌词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小露西虽然能力有限,只是捐出了30米元25美分,但她那颗幼小的善心却是非常感人的。大家不知道在听故事时,有没有注意到小露西的一个动作?”
“王副主席,你说的是小露西将瓷罐递给那个保安的动作吗?”黄胜楠问道。
“不是。”
“哦,在我的印象中,除了这个动作以外,好像小露西再没有其他动作了。蒋厅长,你记得小露西还有其他动作吗?”黄胜楠问道。
“我记得小露西除了这个动作以外,她还对保安说了两句话,王副主席,你难道指的是这个?”蒋萍问道。
“不是。”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王副主席,到底是什么吗?”二人问道。
王玉梅说道:“这样好了,我给你们提示一下吧。这个故事开始有一句话是这样描述的: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双手捧着小瓷罐的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
“等等!王副主席,你说的应该是小露西双手捧着瓷罐的动作吧?”黄胜楠问道。
“没错,就是这个动作。”王玉梅道。
“这个动作能说明什么呢?”黄胜楠继续问道。
“这里用了一个‘捧’字,而没有用平时大家常用的‘拿’字,显然作者是别有深意的,因此,你只要弄清楚这个‘捧’字在故事里所表达的用意,就能进一步理解小露西的那颗幼小的善良之心了。”王玉梅说道。
黄胜楠说道:“一般来说,单手多为拿,双手多为捧。拿,显得随意,不在意;捧,显得重视,珍惜手中之物……”
“那不一定,‘拿’也可以表示珍惜、重视呀?”张倩反驳道。
“小妹妹,我问你,当大臣给皇帝呈送东西的时候,是双手捧着送上去,还是单手拿给皇帝?”黄胜楠问道。
张倩答道:“当然是用双手了,如果是用单手的话,那不是活着不耐烦,找死吗?”
“小妹妹,我再问你,当在宴会上给最贵的客人或长辈敬酒时,是双手捧杯,还是单手拿杯呢?”
张倩说道:“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大多数是用双手执杯,比如我们家老张头给我爷爷或姥爷敬酒时,就是双手执杯。”
“小妹妹,你长得这么漂亮,你小时候一定非常可爱,你父母一定特别疼你,特别喜欢你,姐姐说的对吧?”黄胜楠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小时候是不是可爱,不过,老张头总给别人说我是他和妈妈的掌上明珠,还说什么‘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就不明白了,他们将我捧在手里倒还可以理解,但他们干嘛要将我放到嘴里去呀?要是他们一个不小心,咬我一口,你们说我还能这么漂亮吗?再说了,我又不是烤鸭,入口即化,往嘴里放干吗?张哥,你说是吧?”
“哈哈!”大家听了张倩的胡说八道后,禁不住哄堂大笑起来。
“臭丫头,那是你爸爸张副总长的事情,与我何干呀?”
“张哥,怎么和你没关系了,是谁说最喜欢吃烤鸭了?”
张铮说道:“去你的,哥哥我喜欢吃烤鸭不假,但这与你个臭丫头有什么关系吗?再说了,这‘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意思,是说你父母对你格外宠爱,宝贝的不得了,和烤鸭没有什么关系。我说臭丫头,你就不要再捣乱了,还是好好听听黄姐是怎么来解释‘捧’的意思吧。”
黄胜楠说道:“第一个例子说的是大臣对皇权的尊崇,第二个例子说的是小辈对长辈的尊敬,第三个例子说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宠爱,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到,一个‘捧’字,充分体现了主人公对手中所捧物品的珍视和看重。由此可见,故事的作者之所以在这里使用‘捧’而非‘拿’,其用意显然是为了突出小露西对储钱罐的重视,从而来突出她对慈善活动的虔诚和庄重的态度。王副主席,你让大家关注小露西这个捧着钱罐的动作,是不是这个意思?”
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秦始皇的组织问题
王玉梅道:“胜楠说得不错,我的确是这个意思。从小露西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善良和自信,而善良,则是建就高贵心灵的宝石。其实,无论你是富甲一方,还是家徒四壁;无论你是名满天下,还是默默无闻;无论你是高官巨贾,还是平头百姓;无论你是满腹经文,还是目不识丁,只要拥有了善良,你便是精神的贵族。在小露西幼小的心里,爱心是不分钱多钱少的,而这正是慈善事业的真谛,那就是:只要尽其所能,一切皆是善举!所以,今天来参加大会的所有人士,都是大好人!大善人!”
“啪啪!”王玉梅的话音刚落,大厅中便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哇!好一个‘只要尽其所能,一切皆是善举’呀,王姐你说得太精辟,太好了,看来我得将这三寸不烂之舌的桂冠让给你了。”张铮说道。
王玉梅说道:“去你的,这顶桂冠你还是自己留着用吧。再说了,有什么好不好的?我只是听了小露西的故事后,抒发了一点我自己的感想而已。”
张铮说道:“其实,王姐的这席话,道出了我的心声,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再要求大家不要将我称为慈善家或伟大慈善家的原因,因为在我看来,在慈善这个问题上,我与今天来参加大会的所有来宾,比如李老师,长发妹子,平头兄,眼镜兄以及西老泉的小朋友们等,没有什么不同,咱们都是热心公益,热心慈善事业的一分子,都是华夏国的大好人。所以,我再次恳请大家不要再称呼我伟大慈善家了。”
眼镜男说道:“张英雄,你的这种高风亮节,你的这种高尚情怀,太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了。不过,我就纳闷了,你的政治思想觉悟这么高,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多重大贡献,你怎么还没成为我党的高级干部呢?”
“嗨,我说这位眼镜兄,你应该还不是党员吧?”张铮问道。
“张英雄说得不错,我现在的确还不是党员,不过,我正在积极争取呢?”眼镜男说道。
张铮笑道:“哈哈,怪不得你会提出这种问题呢?我告诉吧,家有家规,党有党章,能不能成为党员,必须符合党员的条件才行,我之所以不能成为党员,说明我的所作所为离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
眼镜男说道:“张英雄,你率军粉碎政变军,万米高空反劫机,博物馆里救总统,车站广场打黑帮,投入巨资献爱心,为国为民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如果你这样的所作所为还不符合党员条件的话,那我要问了,在咱们华夏国还有符合党员条件的人了吗?”
“啪啪!”眼镜男的一席话,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是呀,这样的人都不符合条件,还有人符合吗?
“我赞同这位眼镜小友的观点,像张先生这样的杰出青年,如果还不符合入党条件的话,放眼整个华夏国就没有符合的人了。”李伦老先生说道。
“哈哈,李老,您怎么也瞎搀和呀?”
“小张,我可不是瞎搀和,我说的是实话。”李老先生道。
“如果像张英雄这样的条件都不能入党的话,看来我一辈子都没有入党的希望了。”一位青年护士说道。
“为什么?”张铮问道。
“张英雄,你想呀,你都不入党,我就更不能入了,因为,我就是再努力,也粉碎不了政变,反不了劫机,抓不了杀手,更救不了总统了,再说了,就算我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个机会不是?”青年护士说道。
“哈哈,我说各位,你们别听眼镜兄瞎掰持好吗?虽然他刚才的这番话,听起来貌似很有道理,但其实不然,认真细究起来,他的话是有问题的……”
“张英雄,我的话有什么问题?”眼镜男问道。
“请问眼镜兄,你知道秦始皇吗?”张铮问道。
“当然知道了,不就是那个焚书坑儒的家伙吗?”眼镜男说道。
“没错,就是他。我说眼镜兄,你不要眼睛只盯着人家焚书坑儒那点事,要看到人家的总体贡献才对。尽管秦老爷子做过一些比较差劲的事情,如焚书坑儒,徭役过重等,但他北击匈奴,南征南越,逐鹿中原,横扫**,使华夏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统一,你说他的这份功劳大不大?”张铮问道。
眼镜男说道:“何止大呀,简直是太大了,人家横扫六国,统一华夏,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这样的功劳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所以,这千古一帝的名号舍他其谁也?”
“那我的问题来了,请问眼镜兄,秦始皇的功绩既然如此之大,他怎么就没有加入党组织呢?”张铮问道。
“哈哈!”听了张大官人的奇葩问题后,大家都被逗得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哈哈,这小子真够差劲的,这样的问题他都能提得出来,奇葩,真是奇葩呀。”省长胡云峰也被逗得笑了起来。
“这小子就这德行,总能提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来。”省委书记吕镇湘说道。
“哈哈,只要有张老弟在,生活就总是充满阳光,你就是想不热闹都不成。”王林笑道。
听了张铮的问题后,眼镜男说道:“张英雄,你太逗人了,两千多年前,咱们伟大的党还没有诞生呢,秦老爷子就是想加入的话,他也没地方去找组织呀?”
“哦,你既然嫌人家老秦同志是个古人,那咱就不谈他了。我再问你,你知道华盛顿吗?”张铮问道。
“张英雄,你问的是不是那个米国总统呀?”眼镜男问道。
“没错,就是他。华老爷子率领大陆军团战胜英国殖民主义者,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赢得独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成为米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你说他的功劳大不大?”张铮问道。
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千古一总
眼镜男说道:“何止大呀,简直太大了。他的历史功绩都可以比肩咱们国家的秦始皇了,这世界千古一总的名号,他是绝对当之无愧的。”
“等等,这‘千古一帝’的名号我倒是听说过,但这‘千古一总’是个啥玩意吗?”张铮问道。
“这里的‘总’是总统的意思,我听说华盛顿好像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总统,所以我就用‘千古一总’来形容他了。”眼镜男解释道。
“哈哈,你说得不错,华盛顿的确是人类历史上的首个总统,他的丰功伟绩也的确可以与秦老爷子有一拼了。那我的问题来了,请问眼镜兄,华盛顿的功绩既然如此之大,他怎么就没有加入咱们的党组织呢?”张铮问道。
“哈哈!’张铮的又一个奇葩问题又将大家逗乐了。
眼镜男说道:“哈哈,张英雄越说越逗人了,尽管米国建国较晚,但也有200多年了,那时候,咱们伟大的党也还没有诞生呢,就算这位外国老头想加入的话,恐怕他也找不到咱们党的大门朝哪开吧。”
“哦,既然你嫌人家老华同志是个外国人,那就不说他了。我再问你,你知道孙中山孙大总统吗?”张铮继续问道。
“当然知道了,他不就是华夏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大总统吗?”眼镜男说道。
“没错,就是他老人家。孙先生一生致力于革命,创立了三民主义思想,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大清王朝,结束了华夏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华夏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成为华夏国历史上的第一任大总统,你说他的功劳大不大?”张铮问道。
眼镜男说道:“何止是大呀,简直是太大了。他的历史功绩,虽然不能与秦始皇比肩,但他也绝对称得上是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这华夏国‘千古一总’的名头,他是当之无愧的。”
张铮说道:“哦,你说得不错,孙先生的确是咱华夏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他的历史功绩虽然不能与秦老爷子比肩,但他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光被四表,功高万世,其历史功绩绝对不输华夏国历史上的有道明君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那我的问题又来了,请问眼镜兄,既然孙先生的历史功绩如此之大,他怎么就没有加入我们党的组织呢?”
眼镜男笑道:“哈哈,张英雄,咱是不是有点不地道呀?虽然在50多年前,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诞生了,但人家孙先生是创立国民党的先驱者和精神领袖,他老人家怎么会加入咱们党呢?张英雄,你这可是典型的挖人墙角呀,如果让你老人家阴谋得逞的话,让躲在台湾岛上的那些人情何以堪吗?”
张大官人笑道:“哈哈,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尽管秦始皇、华盛顿和孙先生,都是功绩卓著,可昭日月,声名显赫的历史人物,尽管他们都已经年满18周岁,尽管他们都属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但由于他们没有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也不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更没有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因此,他们都不符合党员的基本条件,所以,即便他们提出入党申请,也不会被组织上批准的……”
“哈哈!”还没等这货说完,整个大厅已经笑声一片了,尤其是不少女士,已经手捂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腰来了。
“嗨,我说张兄弟,请,请你赶紧打住吧,否,否则,说不定会笑死人的。”王玉梅用手捂着胸口,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你个臭家伙,就会胡说八道,他们三位何止是年满18周岁呀,秦始皇今年已经2241岁,华盛顿今年已经247岁,连最小的孙先生也有113岁了。”吕大钰说道。
张铮说道:“嗨,我说各位,你们不要笑吗,其实,我并没有胡说八道,我列举上述例子的意思是,这入党的条件是很严格的,不管你对社会贡献有多大,但你如果不符合党员的基本条件,组织上是不可能要你的。秦始皇、华盛顿和孙先生贡献大吧,他们的贡献就是再大,但由于一些基本的条件没有达标,咱们党也是不会要他们的。我的情况和他们差不多,虽然我的确是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我不符合党员的条件,所以,组织上同样也不会要我的。”
“张哥,你的意思是,你不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不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不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了?”崔莺莺问道。
张铮说道:“我说丫头,你能换个问法吗?你说你提得这个问题,让我怎么回答吗?我要是回答我不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不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不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话,那我不成了反党分子了吗?”
“哈哈!”听了张大官人的话后,大家又被逗得笑了起来。
吕大钰说道:“我说莺莺,这还真是你的不对了,你这不是故意给你张哥挖坑让他往里跳吗?幸好他还算聪明,没有跳下去,否则……”
“吕姐姐,否则怎样?”张倩问道。
“还能怎样?如果他真的顺着你的话说不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不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不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话,不就跳进你挖得坑里去了吗?这反党分子得罪名一旦坐实,警察还不上来将他铐走呀。”吕大钰郑重其事的说道。
“吕姐姐,现场好像没有警察呀。”张倩信以为真的插话道。
“那不是警察吗?还是一个警衔不低的漂亮警花。”吕大钰一指在台下坐着的李艳红说道。
听了吕大钰的话后,张倩笑道:“哈哈,你说的是艳红姐姐呀?你没说错,艳红姐姐不但是位非常漂亮的警花,她还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市局的副局长呢,不过呢……”
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不够条件
“小倩,不过什么?”吕大钰问道。
张倩道:“不过,如果让艳红姐姐上来拘捕张哥的话,说不定会发生肉包子打狗的事情呢。”
“臭丫头,你到底想说什么吗?”吕大钰不解的问道。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有来无回了。真笨,连这个都不知道。”
“去你的,我说小倩,你懂不懂歇后语呀,那叫有去无回好吧。”
“吕姐姐,我问你,是艳红姐姐上来拘捕张哥吧?”张倩问道。
“没错,怎么了?”
“那不结了……”
“什么叫结了?
“我的意思是,既然是艳红姐姐上来拘捕张哥,当然应该是有来无回了。”张倩解释道。
“哦,你的意思是,那位警花不但拘捕不了你张哥,反而会羊入虎口,有进无出,被你张哥反客为主,手到擒……”
“什么叫反客为主,手到擒来呀?根本就是投怀送抱,自投情网。”张倩道。
“啊!张兄弟,小倩说的是真的吗?”吕大钰向张铮问道。
“当然是真的了。”张铮干脆利索的回答道。
“你,你和那位警花姐姐真是那种……”
吕大钰自打来到济北市后,一直在忙活直播的工作,既没有机会接触过李艳红,也没有听说过李艳红与张铮的关系,所以,当她突然听了张倩的说法后,思想上还真有点接受不了,这不,在一时激动之下,便对准备对张大官人开始口诛笔伐了。
看到吕大钰的样子,张铮赶紧忽悠道:“嗨,我说吕姐,小倩说的没错呀,就我这身手,别说是一个小小的副局长了,就是堂堂的省委吕大书记来了,不也得被我手到擒来吗?所以,如果那位警花姐姐真的上来拘捕我的话,不就是自投罗网吗?”
吕大钰说道:“去你的,这能一样吗?老爸一直是文职官员,他根本就不会打架,你这不是赶着鸭子上树,强……”
“吕姐,你的意思是,我欺负吕书记这位文职大员了?那这样得了,王主任在做丁副总理的秘书前,一直在部队工作,前年还在总部任职,他应该是位地地道道的武将了,那我就找他试试好了……”
“嗨,我说张老弟,不带这样的,你以为部队都是少林寺呀?你以为军人都会武功呀?我实话告诉你吧,部队里会武功的人不是没有,但绝对是极少数。就拿我来说吧,别说是会武功了,我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武术,所以,你还是饶了老哥,去找别人去试试吧。”王林说道。
“我说吕姐,这会你应该明白小倩的意思了吧?”张铮问道。
“看来这个臭丫头是成心气我呀……”
“吕姐,其实也不能全怪人家小倩,说到底还是你的度量太不够了,干嘛闲着没事瞎吃醋呢,你这不是自寻烦恼,自找气受吗?”
“去你的,我才没吃醋呢。”吕大钰不好意思的说道。
“没吃就好。眼镜兄,通过刚才的探讨,你明白我为何不能成为党的高级干部了吗?”张铮向眼镜男问道。
“不明白!”
“嗨,为什么?我举了那么多例子,你怎么还不明白?”
眼镜男说道:“反正我就是不明白,像你这么优秀的人怎么就不符合党员条件了。”
“嗨,我说眼镜兄,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呢?我之所以不符合党员条件,不就是还没有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吗?”张铮解释道。
“张英雄,你这不是挺明白的吗?你既然知道是这个问题,那你干脆承认了不就得了吗?”眼镜男说道。
“嗨,有这么承认的吗?这得经过教育、培训后,真正弄清楚党的性质、宗旨、理想、目标、路线、方针政策、义务、权力等党的基本知识后才能申请加入党组织的。”
“嗨,我说张英雄,你这不是懂得很多党的知识吗?你比我们老家农村的好多党员懂得多多了,关于党的性质、宗旨、理想和目标、路线和方针政策、义务、权力等等,他们一问三不知,就会一句‘永远跟党走’,他们还不一样加入党组织了吗?”眼镜男说道。
张铮道:“由于咱们农村的老百姓文化差了点,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不就能太高了。其实,我懂得并不比他们多多少,只是提纲挈领的知道几个名词而已。”
“不管怎么说吧,我始终认为不管你懂不懂党的纲领和章程,就凭你所做的巨大贡献和表现来看,绝对胜过99%的党员,因此,你不但应该成为组织的一员,而且应该成为我党的高级干部,因为,你在群众中的威信太高了,形象太高大了,你一定会成为人民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的。”眼镜男说道。
“嗨,我说眼镜兄,赶紧给我打住吧,人民的好儿子,好干部,那是人家焦裕禄,焦书记,我给你说吧,我这人永远也成不了焦裕禄的。再说了,我才不想成为焦书记呢。”张铮说道。
眼镜男不解的问道:“张英雄,为什么?中央可是号召全体党员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的,你怎么不想呢?难道嫌官小?”
“去你的,我是官迷吗?我的意思是,学习焦裕禄的精神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仿效他的行为,更不能成为他那样的好干部。再说了,我又不是党员,中央的号召和我是没有关系的。”张铮道。
“张英雄,我还是不明白你的意思,好像全党都在学习焦裕禄,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那你到底为何不想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呢?”眼镜男说道。其实,这也是大家不太明白的事情。
“请问眼镜兄,焦裕禄同志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他去世时多大年纪?”张铮问道。
“据我所知,他是1966年去世的,享年只有42岁。”眼镜男介绍道。
“那我的问题来了,42岁,正是年富力强,为国效力,为民贡献的绝佳年龄,对于这样一位优秀领导干部的英年早逝,你说是不是太可惜了?”张铮问道。
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焦裕禄的问题(一更求花,求订阅)
眼镜男说道:“张英雄说得不错,对于焦裕禄同志的英年早逝,全国人民都感到非常痛心,尤其是兰考人民更是痛心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好儿子。”“如果焦裕禄同志能够多活几年的话,会怎样呢?”张铮问道。眼镜男道:“他如果能够多活几年的话,一定会为兰考人民和国家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哈哈,这就是我所说的可以学习他的崇高精神,但千万不要仿效他的行为,更不能成为他那样的所谓好干部的原因,。”张铮说道。“张英雄,你什么意思吗?你既说要学习他的精神,而又说不能成为他那样的人,这不是很矛盾吗?”眼镜男不解的问道。张铮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请问眼镜兄,你今年多大了?”“我今年23岁了,张英雄,怎么了?”“没怎么,我的意思是,你今年23岁,再过19年你就和焦裕禄同志差不多……”没等张铮说完,眼镜男便打断他的话道:“嗨,我说张英雄,什么叫再过19年我就和焦裕禄同志差不多了?好不容易赶上了国家发展的大好时代,我还想多活几年,好好享受一下幸福美满的好生活呢,我才不想像焦书记那样过早的去见马克思他老人家呢。”敌仇科仇酷后球接阳羽地最张铮笑道:“哈哈,这不结了。所以,大家都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唯有这样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也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眼镜兄,你现在还感到我的说法矛盾吗?”敌仇科仇酷后球接阳羽地最 眼镜男道:“他如果能够多活几年的话,一定会为兰考人民和国家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眼镜男说道:“对于你的说法,我现在不但不再感到矛盾,而且认为非常合情合理,大家都应该像你说的那样,既要努力工作,更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力争寿命长一些,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张英雄,我理解的对吗?”张铮说道:“你理解的非常正确,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像焦书记这么好的领导干部,他如果能够活到60岁或七十岁的话,他为国家为人民所做的贡献绝不仅仅是在兰考治理风沙盐碱内涝这些功绩了。他应该有更大的舞台,他的贡献应该更大。可惜的是,他太不懂得辩证法了……”“啊!不会吧?像焦书记那样的高级干部,怎么能没有学过辩证法呢。”眼镜男说道。后远仇不鬼孙术战阳术我科张铮说道:“眼镜兄,你听错了,我并没有说焦书记没有学过辩证法,而是说他不懂得使用辩证法。”眼镜男说道:“不会吧?兰考的‘三害’是很难治理的,听说焦书记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就有包括‘辩证治理’的方法,才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后不科地独艘察陌闹阳月后后不科地独艘察陌闹阳月后 “哈哈,这就是我所说的可以学习他的崇高精神,但千万不要仿效他的行为,更不能成为他那样的所谓好干部的原因,。”张铮说道。“虽然他在治理‘三害’方面较好的运用了辩证法,但在自己疾病治疗上却运用的太差了。”张铮说道。“哦,张英雄,我没听懂你说得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结地远地鬼结术陌冷月岗结“当然可以了,我的意思是,他如果懂得工作和治疗疾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话,就应该放下手中的工作,积极主动的去医疗机构治疗自己的肝病,唯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延长自己的寿命,争取到为国为民多做贡献的时间和机会,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忍着病痛,继续坚持工作,甚至在工作开会时,常常用右膝或硬物顶住自己的肝部,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减轻疼痛折磨,这种对待疾病的态度,绝对是错误的。眼镜兄,你说呢?”张铮问道。眼镜男说道:“张英雄说得太对了,焦书记在对待自己的疾病方面,的确是有些太过分了。据说他早期得的只是肝炎……”张铮说道:“肝炎有多种类型,有些肝炎通过治疗是可以痊愈的,如甲型和戊型肝炎等。其他类型的肝炎通过一定的治疗后,病情也会减轻的,现在焦书记的肝病是被他自己耽误了。”眼镜男说道:“其实,据资料透露,焦书记早在1962年之前就患有肝病,1962被确诊为肝癌,为此他还曾经住院治疗了两个月。但不知为何,在他的肝病未见好转之时,便被组织上派往兰考县担任书记了。”“还用说嘛,一定是组织需要呗。”吕大钰说道。张铮说道:“依我这就是组织的不是了,按理说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人的生命总是第一位的,即便是兰考再需要他这样的好干部,好领导,组织上也不能眼睁睁的带病去工作的,何况还是肝癌这样的重病呢。大家都知道,劳累是肝病的主要杀手,如果说辛劳不是焦书记去世的决定性因素的话,也至少是促使他肝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焦裕禄同志的英年早逝,我认为组织上是有一定责任的。”敌远远远酷艘恨陌闹考学鬼眼镜男道:“在观民的好儿子——焦裕禄》影片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与病魔作斗争时说的那几句话了……”“哦,眼镜兄,什么话?”张铮问道。“他是这样说的: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它,它就不欺侮你了;当组织上劝他住院治疗时,他总是说:工作忙,离不开;当组织上给他请来有名的医生,开了药方,让其买药时,他说: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花这么多钱买药,我能吃得下去吗?书记处处想着工作,事事想着民众,张英雄,焦书记够伟大吧?”听了眼镜男的介绍后,张铮说道:“虽然他的这种‘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是极其可贵的,但他的这种对待疾病的不科学的观点也是极其错误的,并且是非常不可取的,作为曾经的医生,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之所以英年早逝,与他的这种愚昧的观点是有着很大关系的,所以,他是不是伟大,这得两说了。”“张兄弟,既然如此,那为何我们的宣传部门还一直在宣扬和提倡焦书记的这种精神呢?”吕大钰问道。本书来自 /book/html/21/21967/index.html
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有病就得治(二更求花,求订阅)
张铮说道:“嗨,这正是我极力反对的地方。‘带病坚持工作’,在我们国家里一直就被视为一种优良品行,也一直被舆论所推崇嘉许,甚至被鼓励。这种思维的发端,应该源自于战争年代的那句著名的‘轻伤不下火线’,但在那个战争年代,有一种远比一个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需要人们去完成,那就是神圣的国土民族的气节和国家的尊严,所以那时候是可以提倡这种精神的,但在和平年代,这种提法或做法,是否需要继续提倡和鼓励,就值得商榷了。”
“有什么值得商榷的?这种精神已经作为党的优良传统,被写入了《d的章程》,那就说明这种精神是需要提倡的。”吕大钰道。
张铮说道:“瞎说,写入章程的党的优良传统包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并不包括什么‘轻伤不下火线’或‘带病坚持工作’的提法。”
吕大钰说道:“即便它没有被写入党的章程,但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之一,这种充满了正能量的提法现在仍然非常流行。君不见,现在在很多宣传英雄劳模或优秀领导干部的文章影片文艺作品以及书籍当中,‘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的情节比比皆是,而且正是这些感人的情节感动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因此,我认为这种奉献精神,不仅现在需要提倡,而且在今后很长时间都是需要提倡的。”
张铮说道:“吕姐,你说得不错,现在随便翻开一件英雄劳模和优秀领导干的先进事迹材料,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这种‘带病坚持工作’的情节,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十个英模九个病,一个不病还短命’。其实,历史实事也有力的证明,这种宣传方式和提法,不但缺乏人道主义精神,而且是后患无穷的……”
“张兄弟,你说得有些言过其实了吧。”王玉梅等人说道。
“是不是言过其实,事实是可以说话的,请问几位老姐,著名劳动模范张兵贵同志,你们应该知道吧?”张铮问道。
“当然知道了,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练就的那手‘一口清’‘一把抓’的精湛技艺,使他成为了新华夏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并被多位中央领导赞誉为‘一团火精神’。对于这样一位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你说我们能不知道吗?”
“那请问几位老姐,你知道他活了多大岁数吗?”张铮问道。
“我们平时没有注意过他的年龄问题,所以不知道他到底活了多少岁。”几位美女说道。
“那我告诉你们吧,他活了69岁……”
“虽然69岁的年龄已经接近古来稀了,不过,还是过世的早了点。张兄弟,你知道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去世的吗?”王玉梅问道。
“据报章报道他是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的,而他的疾病就是在他年轻时由于经常带病坚持工作落下的病根。”张铮说道。
“唉,是有些太可惜了。”大家惋惜道。
“其实,可惜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个,据有人统计,绝大多数英模人物的寿命都不是很长,而导致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无一例外都是疾病。王姐,施传祥这个名字你应该熟悉吧?”张铮问道。
“ ‘宁可脏一人,换来万家净’,这是掏粪劳模施传祥经常说的一句名言,他的奉献精神被中央命名为‘施传祥精神’,他曾经受到过主席总理和委员长的亲自接见,1966年国庆,还被主席作为贵宾请上**观礼,张兄弟你说,这么著名的劳模人物,我能不知道吗?”王玉梅道。
“施传祥活了60岁,他也是因病医治无效而去世的,而‘坚持带病工作’也是加重他病情的重要原因之一。”张铮道。
“哦,难道真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是十个英模八个病?”
“至于是不是,你再听两个例子就清楚了。王姐,赵孟桃这个名字你知道吗?”张铮问道。
王玉梅说道:“赵孟桃,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优秀挡车工,被树为全国纺织战线一面红旗,被评为100位华夏国成立以来感动华夏国人物之一,对于这样一位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我能不知道吗?”
张铮说道:“赵孟桃仅仅活了28岁,她是因肺癌医治无效于1963年去世的。之前她曾经因肺病住院治疗过,但没等病情痊愈便为了工作回厂上班了。‘带病坚持工作’的后果不用我说,你应该知道了。”
“张兄弟,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呀,这劳模得病的概率真是够大的。”王玉梅道。
张铮说道:“其实,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如我党的开国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毕时同志,逝世时只有46岁;开国上将刘亚楼同志逝世时只有55岁;陈赓大将逝世时,只有58岁;著名劳模‘铁人’王进喜,逝世时只有47岁。以上介绍的还只是一些著名人物而已,实际上不断见诸报端的还有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类似的先进人物,究其原因,或多或少都与他们抱病工作有着直接关系。”
“有病治病,不能强撑,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了,我就纳闷了,难道这些英模优秀领导干部们,连几岁儿童都懂得的道理都不清楚?”崔莺莺问道。
张铮道:“你说错了,作为英模和先进人物,他们的智商绝对不比你我差,在我看来,他们之所以忽视或漠视自己健康的主要原因,是背负的包袱太重了。”张铮说道。
“为什么?”
张铮解释道:“因为他们是英模,是优秀干部,他们感到自己的的政治思想觉悟应该比一般群众要高,对自己的要求更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第一千九百零二十一章 有病不能强撑(二更求花,求订阅)
张铮说道:“嗨,这正是我极力反对的地方。‘带病坚持工作’,在我们国家里一直就被视为一种优良品行,也一直被舆论所推崇嘉许,甚至被鼓励。这种思维的发端,应该源自于战争年代的那句著名的‘轻伤不下火线’,但在那个战争年代,有一种远比一个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需要人们去完成,那就是神圣的国土民族的气节和国家的尊严,所以那时候是可以提倡这种精神的,但在和平年代,这种提法或做法,是否需要继续提倡和鼓励,就值得商榷了。”
“有什么值得商榷的?这种精神已经作为党的优良传统,被写入了《d的章程》,那就说明这种精神是需要提倡的。”吕大钰道。
张铮说道:“瞎说,写入章程的党的优良传统包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并不包括什么‘轻伤不下火线’或‘带病坚持工作’的提法。”
吕大钰说道:“即便它没有被写入党的章程,但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之一,这种充满了正能量的提法现在仍然非常流行。君不见,现在在很多宣传英雄劳模或优秀领导干部的文章影片文艺作品以及书籍当中,‘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的情节比比皆是,而且正是这些感人的情节感动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因此,我认为这种奉献精神,不仅现在需要提倡,而且在今后很长时间都是需要提倡的。”
张铮说道:“吕姐,你说得不错,现在随便翻开一件英雄劳模和优秀领导干的先进事迹材料,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这种‘带病坚持工作’的情节,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十个英模九个病,一个不病还短命’。其实,历史实事也有力的证明,这种宣传方式和提法,不但缺乏人道主义精神,而且是后患无穷的……”
“张兄弟,你说得有些言过其实了吧。”王玉梅等人说道。
“是不是言过其实,事实是可以说话的,请问几位老姐,著名劳动模范张兵贵同志,你们应该知道吧?”张铮问道。
“当然知道了,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练就的那手‘一口清’‘一把抓’的精湛技艺,使他成为了新华夏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并被多位中央领导赞誉为‘一团火精神’。对于这样一位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你说我们能不知道吗?”
“那请问几位老姐,你知道他活了多大岁数吗?”张铮问道。
“我们平时没有注意过他的年龄问题,所以不知道他到底活了多少岁。”几位美女说道。
“那我告诉你们吧,他活了69岁……”
“虽然69岁的年龄已经接近古来稀了,不过,还是过世的早了点。张兄弟,你知道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去世的吗?”王玉梅问道。
“据报章报道他是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的,而他的疾病就是在他年轻时由于经常带病坚持工作落下的病根。”张铮说道。
“唉,是有些太可惜了。”大家惋惜道。
“其实,可惜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个,据有人统计,绝大多数英模人物的寿命都不是很长,而导致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无一例外都是疾病。王姐,施传祥这个名字你应该熟悉吧?”张铮问道。
“ ‘宁可脏一人,换来万家净’,这是掏粪劳模施传祥经常说的一句名言,他的奉献精神被中央命名为‘施传祥精神’,他曾经受到过主席总理和委员长的亲自接见,1966年国庆,还被主席作为贵宾请上**观礼,张兄弟你说,这么著名的劳模人物,我能不知道吗?”王玉梅道。
“施传祥活了60岁,他也是因病医治无效而去世的,而‘坚持带病工作’也是加重他病情的重要原因之一。”张铮道。
“哦,难道真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是十个英模八个病?”
“至于是不是,你再听两个例子就清楚了。王姐,赵孟桃这个名字你知道吗?”张铮问道。
王玉梅说道:“赵孟桃,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优秀挡车工,被树为全国纺织战线一面红旗,被评为100位华夏国成立以来感动华夏国人物之一,对于这样一位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我能不知道吗?”
张铮说道:“赵孟桃仅仅活了28岁,她是因肺癌医治无效于1963年去世的。之前她曾经因肺病住院治疗过,但没等病情痊愈便为了工作回厂上班了。‘带病坚持工作’的后果不用我说,你应该知道了。”
“张兄弟,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呀,这劳模得病的概率真是够大的。”王玉梅道。
张铮说道:“其实,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如我党的开国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毕时同志,逝世时只有46岁;开国上将刘亚楼同志逝世时只有55岁;陈赓大将逝世时,只有58岁;著名劳模‘铁人’王进喜,逝世时只有47岁。以上介绍的还只是一些著名人物而已,实际上不断见诸报端的还有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类似的先进人物,究其原因,或多或少都与他们抱病工作有着直接关系。”
“有病治病,不能强撑,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了,我就纳闷了,难道这些英模优秀领导干部们,连几岁儿童都懂得的道理都不清楚?”崔莺莺问道。
张铮道:“你说错了,作为英模和先进人物,他们的智商绝对不比你我差,在我看来,他们之所以忽视或漠视自己健康的主要原因,是背负的包袱太重了。”张铮说道。
“为什么?”
张铮解释道:“因为他们是英模,是优秀干部,他们感到自己的的政治思想觉悟应该比一般群众要高,对自己的要求更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不做革命的傻子(一更求花,求订阅)
张铮继续说道:“因此,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们在感到身体不适或患上疾病以后,首先想到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继续抱病工作,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去医院看病治疗……”
“哦,那他们不是太傻了吗?他们难道不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崔莺莺继续问道。
张铮向崔莺莺问道:“丫头,听说过‘革命的傻子’这一说法吗?”
崔莺莺道:“我当然听说过了,雷峰同志有一句警句名言,就是‘甘愿作革命的傻子’。”
张铮道:“自打雷峰同志的这句名言出现以后,社会上自称愿意做傻子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其实,这些英模和优秀干部与傻子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也不是不想及时去医院治疗,而是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去这样做而已。”
“哦,张哥,是什么原因?”崔莺莺问道。
张铮解释道:“现在有一种非常不正常的氛围,一是有些领导干部喜欢用‘身带病,负荷重,工作起来不顾命,领导群众都感动’的说法来赞美自己的先进员工;二是我们的宣传部门和媒体喜欢宣扬那些‘轻伤不下火线’‘坚持带病工作’的典型,这种做法的结果是绑架了众多英模和优秀干部,他们只好严格要求自己,以工作为重,不去或拖延看病,从而一次次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把小病拖成大病,最后甚至不得不含恨于九泉。”
“张哥,你的意思是,这种做法和氛围不对了?”崔莺莺问道。
张铮道:“何止不对,简直是太不对了,这种做法虽然主观上没有什么恶意,但在客观上造成的恶果是非常严重的,我们许多‘社会精英’之所以英年或壮年早逝,与这种氛围是有着很大关系的。我想问的是,他们大力宣扬‘十个英模八个病,还有两个不顾命’的观念,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让人学习吗?是为了让人感动吗?可当我们每每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先进榜样’猝死于讲台和办公场所,以及病逝于医院的时候,难道不感到这种学习是否太残酷了点吗?还能感动得起来吗?”
“张哥,你的意思是我们的宣传部门和部分领导应该负起全部责任了?”崔莺莺继续问道。
张铮说道:“也不能这么说,尽管有关部门和领导应该负有一定误导的责任,但作为一名成年人,这些先进人物自己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因为,人家领导并没有不让他们去看病治病,而是他们自己死撑硬扛抱病工作的。”
“张哥,你的意思是主要责任在于他们个人了?”
张铮说道:“那是当然了。我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被舆论绑架不得不去这样做外,就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和作用过于高估了。”
“哦,不会吧?从一些宣传英模的材料中,可以看到他们是非常谦虚的,没有高估自己呀。”崔莺莺说道。
张铮说道:“他们是不是谦虚,这要看他们对待的是什么事物了。勿容置疑,他们在做人方面,的确是非常谦恭,无愧为我们的楷模,但他们在对待疾病的态度方面,却表现得过于高估自己的身体了。”
“张哥,我怎么没有这种感觉呢?”
张铮说道:“你既然看过一些宣扬英模的材料,就应该看到过他们在生病时的一些说法吧,比如:病是纸老虎,你强他会输;疾病如弹簧,你弱它就强;得了肝病不要慌,顶它一下没商量等等……”
崔莺莺说道:“你说得不错,他们不但是这样说的,而且是这样做的,他们这种对于疾病的大无畏精神,不但表现得鲜活生动,而且非常感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感动华夏国的英模人物,绝对是当之无愧的……”
张铮说道:“嗨,我说臭丫头,赶紧给我打住吧,他们是英模,是先进不假,但他们同样是人不是神,他们与你我一样,吃得是五谷杂粮,他们的身体与你我一样,同样是血肉之躯,他们不是无所不能的钢铁侠,因此,他们这种对待疾病的狂妄的不科学的认识,绝对是导致他们病情加重,英年或壮年早逝的重要因素。所以,他们这种高估自己的身体,认为疾病能够不治而愈的观点,不但是非常不明智的,而且是非常不可取的。当然了,他们这样做的副作用还不仅仅如此。”
“哦,张哥,你什么意思?”
“丫头,你想没有,英模和先进是让人来学习的,仿效的,如果大家都像他们那样来对待病魔的话,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张铮问道。
“当然是病情加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导致英年或壮年早逝了。”崔莺莺说道。
张铮说道:“这就对了。其实,他们不但高估了自己的身体,还高估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等等张哥,你说他们高估了自己的身体,我是承认的,但你说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好像没有什么根据吧?”
“工作这么忙,我怎么能在医院呆着呢;轻伤不下火线,你们就是抬我下去,我也不会离开工作岗位的;是工作要紧,还是去医院要紧?当然是工作要紧了;项目已经进行到关键时刻,我能抛下工作去医院吗;现在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作为**员,我能心安理得的在医院呆着吗;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奉献的时候,这点小病算什么……,莺莺,你听说过这些说法吗?”张铮问道。
崔莺莺说道:“何止是听说过呀,当年我们学校经常邀请英模人物来校作报告,每当我听到他们讲到类似的情节时,总是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张铮说道:“啊!我说丫头,你还真的为此流过泪呀?”
“可不是吗?我每次都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当然了,被感动得泪流不止的绝对不是我一个人。”崔莺莺说道。
...
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以人为本二更求花,求订阅)
张铮问道:“莺莺,你们在被深深的感动之余,难道就没有从中悟到一点什么?”
“张哥,能悟到什么呀?”崔莺莺问道。
张铮道:“莺莺,你听了他们演讲时说得那些话后,就没有一种离开他们以后,地球就不转了的感觉?”
崔莺莺说道:“我当时光顾着崇拜他们了,哪里会去想这个问题呀?不过经过你的提示后,现在再来想想他们当时说的那些话,还真有点这么个意思,好像他们单位的工作离不开他们似的。”
张铮说道:“我毫不客气的说,在这个世界上,无论谁离开,地球照样会转的,说不定会转的更好,其实,事实已经做了证明,我们的社会在这些英模离开后,不是仍在继续发展进步吗?”
“张兄弟,常言说得好,逝者为大,你妄议这些过世的英模们,是对他们的最大不敬了,咱们东山省的人民向来都是尊崇英雄和英模的,我看你还是赶紧闭嘴得了,免得引起公愤,影响了你的良好形象 。”吕大钰提醒道。
张铮说道:“吕姐,你错了,我不但没有妄议咱们的英模们,而且在为他们的英年或壮年早逝而感到可惜,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目的是引起全社会对生命和健康的重视,让‘健康至上生命至尊’的理念家喻户晓,让‘带病坚持工作’的陈旧观念可以休矣,让‘追求健康敬畏生命’能够成为全民的意识,让我们的英模们从高高的神坛上回归到人民之中来。”
吕大钰说道:“张兄弟,你的出发点虽然好的,但要彻底纠正这种多年形成的传统观念,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况且,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张铮说道:“其实,据我从有些报章处了解到,现在有些地区和单位已经在逐步着手来纠正这个问题了。”
“哦,张兄弟,你说得是真的?”吕大钰问道。
张铮道:“从我掌握的情况看,应该是真的。”
听了张铮提供的信息后,吕大钰催促道:“张兄弟,快点说来听听,看看人家是说的做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央视可以做一期节目。”
张铮介绍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大庆油田下属的一座注水站,主角是一名叫做王丽娜的职工 。一天上午,注水站泵房内非常闷热,正在上班的王丽娜突然感觉身体有些不适,便想请假去医院看病,但当她看到身边的同事都在忙忙碌碌的工作时,便不好意思离开岗位去医院了,她不想因为自己的离开,影响到工作,只好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继续抱病工作。
当队长李浩天了解了王丽娜的情况后,对王丽娜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派人陪同王丽娜去医院就诊治疗……”
吕大钰说道:“哦,看来这个队长很有水平吗?”
张铮说道:“你说得不错,他的做法绝对是正确的,这才是领导应有的水平。不过,和他相反的是,反而是群众不理解了,带病坚守岗位,不被表扬反而受到批评,不少员工包括王丽娜本人,都觉得很不理解:领导以前经常提倡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这时候为什么不提倡了呢?甚至还有人疑惑:‘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掉眼泪’的顽强作风还要不要了?”
吕大钰说道:“群众之所以不理解,是与他们多年来所受得教育有关,因此,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他们才无法理解这位队长的做法。”
张铮继续说道:“在第二天早上的安全讲评会上,队长李浩天以此为契机,就‘带病坚持工作’一事组织员工开展了大讨论,目的是引导员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及‘健康第一生命第一’的科学安全理念。
他在会上指出:企业发展离不开职工的无私奉献精神,而这种精神是我们企业成功的宝贵财富,是永远都不能丢掉的,王丽娜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
王玉梅说道:“哦,张老弟,这位李队长的讲话和他的做法好像存在矛盾吗?”
张铮说道:“王姐,你听我把话说完吗?李队长话锋一转道:但是,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更需要严谨科学的态度,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家想想,注水站里的设备运转速度非常高,一旦稍有不慎,发生事故,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生产安全的生产,而不是带病的生产。身体有病而仍然坚持带病工作,不仅仅是对自己身体极不负责任的做法,更是对安全生产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这种做法是不应该也不值得提倡和宣扬的。今后无论是谁,在上岗时觉得身体不适,都要及时汇报,及时离岗休息,及时去医院看病治疗,任何人都不准带病坚持工作……”
崔莺莺说道:“哇,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队长,其水平竟然比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宣传部门的高级干部都要高得多,什么叫以人为本,这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什么叫正确导向,这就是真正的‘正确导向’,什么叫人文关怀,这就是真正的‘人文关怀’,有关部门,有关领导,以及媒体,应该好好向这位队长学学吧。”
张铮继续介绍道:“经过这次大讨论后,使员工们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人的安全和健康首先得到保证,生产安全才有保障,生产效率才会提高。操作人员如果带病上岗,一旦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晕倒在高速运转的设备上,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和设备事故,造成的后果损失和影响将是巨大的。”
王玉梅说道:“张兄弟说的没错,王丽娜带病坚守岗位,不但没有受到领导的表扬,反而遭到了批评,这件事情不但值得大家深入思考,而且意义非常大,引起大家的热议,是可以理解的。”
...
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正确舆论导向(一更求花,求订阅)
王玉梅继续说道:“长期以来,由于宣传舆论的误导,使得人们形成了一种共识,即 ‘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是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老黄牛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体现模范人物先进性最有说服力的实证,当领导表扬员工‘带病坚持工作’时,往往被大家认为这是领导对员工的高度评价,因此,这种精神也就成了判别是否是好员工的重要标志。 由于受到这种错误舆论导向的影响,导致了很多优秀人物病情加重,甚至英年或壮年早逝,舆论害人也就成为了现实。所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关部门是到了深刻反省的时候了。”“啪啪!”从现场的热烈掌声,就知道王玉梅的说法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王玉梅继续说道:“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的今天,‘带病坚持工作’的观念在一些企业受到严厉批评,显然这是对以前那种错误的是非判断标准,进行的一次拨乱反正,当然,这种做法一定会引起全社会的热议,甚至反对,不过,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这一传统认知进行讨论和反思,绝对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张铮说道:“王姐说的太好了,你说得不错,是需要进行反思的时候了。谁都知道,机器设备不能“带病”工作,否则就会出事,甚至会出大事。可奇怪的是,我们在保障机器设备安全的同时,为何会忽视甚至鼓励员工可以带病工作,甚至还将其视为一种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让大家学习仿效呢?很显然,这是一部分人包括媒体,要莫是思想保守跟不上形势发展,要莫是根本就没把人的健康权和生命权放在心上。我不客气的说,咱们华夏国之所以长期存在这种情况,绝对不只是下面的问题,而与高层领导的思想认识也是不无关系……”没等张铮说完,王玉梅没赶紧阻止道:“嗨,我说张兄弟,你还是赶紧打住吧……”“王姐,怎么了?干嘛打住呢?”张铮不解的问道。王玉梅提醒道:“你竟然敢当众议论高层领导,你小子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嗨,我说王姐,你这是怎么了?你以为咱们的高层领导都是些不思进取的老保守,老顽固呀……”“嗨,我说张兄弟,赶紧闭嘴吧,你的胆子也太大了,竟敢污蔑高层领导是老保守,老顽固,你这皮子是不是痒痒,想找揍了?”王玉梅说道。张铮说道:“王姐,你让我把话说完好吗……”“你还是不要说了,言多必失的道理,你不会不知道吧?”王玉梅提醒道。“王姐,我还是将话说完得了,我如果不把话说完的话,可真成了污蔑高层了。”张铮说道。“什么意思?你不会以为我在害你吧?”王玉梅问道。“哪能呀?我怎么会怀疑王姐呢?我的意思是你听我把话说完后,就知道我是不是污蔑高层领导了。”“哦,那你说吧,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你还是谨慎一点为好。”王玉梅关切的提醒道。张铮说道:“王姐放心吧,兄弟我不会有事的。为了不让老姐担心,我就换个说法得了。我刚才的意思是,咱们的高层领导人不是老保守,老顽固,人家既然能够提出改革开放这么好的治国方略,说明高层领导们的思想认识绝对都是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面的。再说了,咱们国家的高层领导大部分都是开国元勋,人家的肚子可不是一般人的肚子,人家肚子里是可以放下航空母舰的,怎么会为了我的一句话就收拾我呢,王姐,你说是吧?”“去你的,那叫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是什么肚子里可以放下航空母舰。”王玉梅纠正道。“王姐,航空母舰不是比船大吗?再说了,我也没有说错什么呀,他们干吗要揍我呢?”艘地远远鬼孙察战月孙远太王玉梅说道:“臭小子,你还没有说错呀?尽管我国长期存在漠视人身健康的问题,但主要还是基层领导的问题,与高层领导有个啥子关系?你污蔑高层领导的思想认识有问题,这还不叫胡说八道,乱说一气呀?要我是轻的,关你个十年八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艘地远远鬼孙察战月孙远太 张铮说道:“其实,严格说来,这种观念的形成以及发展,主要还是与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有关,与个人的关系并不是太大的……”“嗨,我说王姐,你到底是跟谁一伙的?咱这胳膊肘怎么向外拐呢?”张铮问道。王玉梅说道:“张兄弟,我跟谁都不是一伙的,由于我是**员,当然是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了。”“王姐,我的意思是,这种思想观念在咱们新华夏国已经延续了好多年,而且经常充斥在政府主管的主要媒体上,王姐你说,这难道与咱们的高层领导没有关系?依我少主管媒体的高层领导是脱不了干系的。”“张兄弟,你问我,我问谁?我不知道。”王玉梅道。张铮说道:“其实,严格说来,这种观念的形成以及发展,主要还是与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有关,与个人的关系并不是太大的……”“等等,既然与个人没有多大关系,那你怎么还说与高层领导有关呢?你这不是前后矛盾吗?”王玉梅问道。张铮说道:“我所说的有关,指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观念的危害性,也没有意识到这是违反《劳动法》的,因为在《劳动法》中,列有详细的条款,用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因此,他们的这种思想观念显然与国家的**是相悖的。艘科地远酷敌恨接阳孙故陌因为‘带病坚持工作’这种行为,既不利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也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因此,无论是从安全和医学角度来说,这种行为都是不应该宣扬和鼓励的。正常的做法就是身体不适就要及时休息或者医治,以免酿成大患,给国家企业个人健康以及家庭带来重大损失或损害。”本书来自 /book/html/21/21967/index.html
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行为和精神(二更求花,求订阅)
听了张铮的解释后,王玉梅说道:“你这样说就对了,我同意你的观点。 诚然,在生产工作当中,我们需要‘铁人’精神和奉献精神,但是,安全生产工作更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员工带病坚持工作,注意力很难集中,行动也会变得迟缓,不仅工作质量会大打折扣,而且极易造成事故,给企业带来损失,给自己以及他人带来危害,从这个角度说,“带病上岗”本身就是事故隐患,所以,我同意你的说法,也同意那位队长的做法,感觉身体不适,应该及时休息或医治,这才是应该提倡的科学方式。”孙地科科方孙学所孤指太结“万副总理,你是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听了小张他们的话后,你有什么感想?”李老问道。万力副总理说道:“听了他们的话后,可以说感触良多。我站在安全生产生产的角度,当然认为小张说的有道理了。因为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在劳动者身体健康基础之上,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执行,来不得半点马。至于什么‘带病坚持工作’以及‘轻伤不下火线’等等不符合劳动规程的做法,我当然不赞成了。不过,对于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事情不属于我主管的范围,我也不好说什么。”“家栋,你是计委主任,你怎么问题?”李老问道。“其实,小张说的很对,这种观念是与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自古以来,人们由于受到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习惯于从积极的方面来些事物,所以出现一些偏差,也就不难理解了。比如,诸如‘带病坚持工作’和‘轻伤不下火线’等等行为,突出的是当事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国家给予提倡,领导给予表扬,群众给予赞美并像他们学习,这是一件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哦,你的意思是你赞成这种观念了?”李老问道。“我可没有这么说。”“那你的意思是?”邹家栋说道:“我的意思是,在今天之前我的确一直认为,对于这种崇高的行为进行大力宣扬和提倡是一件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并且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的确也是这样做的。但听了小张他们今天的探讨后,我终于明白小张所说的‘可以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但不能仿效他们行为’的重要意义了。不过,我需要补充的是,由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认真反思我们过去的一些提法和做法,重新定位和树立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从今以后,既不要再提倡大家仿效这种行为,更不要再号召大家学习这种精神了。”“哦,我说家栋,你好像比小张那小子还极端呀?怎么连精神都不要了?为什么?”李老问道。邹家栋解释道:“李老,你想过没有,既然这种行为本身存在问题,那由这种行为派生出来的精神又有什么正当性呢?如果我们继续宣扬提倡学习这种精神的话,不啻是给群众传递了一种错误信号,那就是,既然这种精神仍然受到提倡宣扬,即便为此受到一点批评,也还是值得继续这样做下去的,如果这样的话,这种行为就永远也不会被遏制住了。”“家栋说的有道理,只有在杜绝这种行为的同时,不再宣扬和提倡这种所谓的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够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目的,大家自然也就不会再带病坚持工作了。”王老插话道。“丁老,你的意见呢?”丁副总理说道:“这种现象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我们自身的认识问题,我同意家栋的意见,时代不同了,我们的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要鼓励,要表扬,要保护,但对于那些已经不适时宜的东西,要勇于反思和放弃。我们今后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我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那就是说大家基本上都同意小张的观点了?”李老说道。孙不地地方结学陌冷球闹所孙不地地方结学陌冷球闹所 “其实,小张说的很对,这种观念是与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自古以来,人们由于受到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习惯于从积极的方面来些事物,所以出现一些偏差,也就不难理解了。比如,诸如‘带病坚持工作’和‘轻伤不下火线’等等行为,突出的是当事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国家给予提倡,领导给予表扬,群众给予赞美并像他们学习,这是一件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李老,你呢?你的观点还没有表明呢?”王老说道。李老说道:“我虽然同意小张的观点,但对他说咱们是老保守,老顽固还是感到有点不舒服……”“嗨,我说李老,人家小张什么时候说咱们是老保守老顽固了?我怎么没有听到呢?”陈再到部长说道。李老道:“我说再到部长,你的耳朵是不是不好使呀?他刚刚说得吗。”“我的耳朵好使得很,但我的确是没有听到,吕老,你听到了吗?”陈再到向吕正曹问道。吕正曹说道:“我刚才的确听到这两个词了,但人家小张并没有说我们就是老保守,老顽固。小张在说那句话时,用的是反问的句式,意思正好相反,所以,李老你肯定是误会了。”“哦,既然你们都这样说,确是我误会小张了。”李副总理说道。听了王玉梅的话后,张铮说道:“其实,我刚才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敌地不仇方结球由月敌“等等,我说张兄弟,你现在是不是改变主意,打算转而支持那种观点了?”王玉梅问道。“那能呢?兄弟的秉性脾气,王姐你可能还不太了解,那就是我一旦认准了的事情,是绝对不会改变主意的。”张铮说道。“那你刚才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刚才所说的‘可以学习他们的精神,但一定不要仿效他们’的说法是有问题的。”张铮解释道。“哦,有什么问题?我感觉很好呀?”“王姐你想过没有?既然他们的行为是有问题的,那由他们的不当行为所产生的那种精神,还有其正当性吗?还值得大家仿效学习吗?”本书来自 /book/html/21/21967/index.html
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动机论(一更求花,求订阅)
王玉梅说道:“张兄弟,你不能一棒子全打死吗?有一句人们常说得口头禅不知道你还记得不?”“王姐,咱们国家的口头禅实在太多了,你到底说得是哪一个呀?”张铮问道。请大家搜索(品#书……网)!更新最快的小说“‘出发点是好的’,张兄弟,这句口头禅你总该听说过吧?”王玉梅问道。张铮说道:“王姐你说得不错,对于这句人民大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得口头禅,兄弟我当然知道了。不过呢,这句口头禅也正是兄弟平生最深恶痛绝的一句话了。”王玉梅问道:“我说张兄弟,你为什么深恶痛绝这句话呢?难道这句话招惹到你了?”“请问王姐,一般都是哪种人经常说这样的话呢?”张铮问道。“这还用问吗?当然是领导居多了。”王玉梅答道。张铮道:“王姐说得不错,的确是领导说得最多了,这也正是我最最深恶痛绝的地方。因为,如果是一般人说这句话的话,倒没有什么,但要是领导人要说这句话的话,其影响可就大了?”“张兄弟,为什么吗?”王玉梅问道。张铮说道:“王姐你想呀,他们之所以这样说,不就是想用这句话来作挡箭牌遮羞布,为自己工作上的不作为或决策上的失误和错误进行开脱吗?”“哈哈,我说张兄弟,我这么严重吧?”王玉梅道。张铮说道:“比如,有的领导人为了自己的政绩,不从实际出发,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劳民伤财工程,当引起社会和群众不满时,他说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有些领导人为了显示自己运筹有方,谋划有道,做事有力,不惜以破坏资源恶化环境为代价,大干快上,发展经济,当受到质疑和批评时,他说他的动机是好的,他们就是这样将这种所谓的‘动机论’当成他们的遮羞布的。”“你说得不错,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的确不少,我就曾经多次遇到过。”王玉梅说道。敌地不地独孙察陌孤情术羽“王姐,其实,这还不是最严重的……”“等等,我说张兄弟,你的意思是还有更严重的?”王玉梅问道。敌科仇远独艘察所冷冷显毫敌科仇远独艘察所冷冷显毫 张铮解释道:“他老人家真正的目的是警惕在党内出现‘赫鲁晓夫式的人物’,防止我们党变成修正主义政党。虽然,在面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时,作为最大的马克思政党的领袖,产生这样的忧虑,有他合理的成分,但他错估了我国国内的政治形势,悍然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搞错了革命对象,将部分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包括敬爱的刘主席和丁副总理,当成了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和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并进行残酷打击和无情斗争。十年浩劫,破坏力之大,前所未有,致使我国的建设进程倒退了十几年,这样的错误,不可谓不大,王姐,蒋姐,你们说这样的动机还是好的吗?”“比如刚刚结束不久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十年文革可以说是十年浩劫,给咱们华夏国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用‘巨大’一词来衡量了。可偏偏还有人说老人家发动文革的动机是好的,王姐你说可笑不可笑?“大家都知道,他发动文革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既然人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按说他的这个出发点或动机应该没错吧?”王玉梅道。“动机有没有错,要内容,而不能空口白牙。首先,华夏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资本主义社会,哪来的资本主义复辟……”“张兄弟,你说得不对吧?民国时期不就是资本主义吗?”蒋萍插话道。张铮说道:“蒋姐,你说错了,那个时候的中华民国虽然标榜为资本主义,但其实它并不属于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属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所以对于咱们华夏国而言,所谓的‘资本主义复辟’其实只是一个伪命题而已。既然这是一个伪名题,那所谓的‘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动机也就站不住脚了。其实,老人家发动文革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而是……”“而是什么?”后远科不方后恨由孤主冷接张铮解释道:“他老人家真正的目的是警惕在党内出现‘赫鲁晓夫式的人物’,防止我们党变成修正主义政党。虽然,在面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时,作为最大的马克思政党的领袖,产生这样的忧虑,有他合理的成分,但他错估了我国国内的政治形势,悍然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搞错了革命对象,将部分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包括敬爱的刘主席和丁副总理,当成了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和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并进行残酷打击和无情斗争。十年浩劫,破坏力之大,前所未有,致使我国的建设进程倒退了十几年,这样的错误,不可谓不大,王姐,蒋姐,你们说这样的动机还是好的吗?”“那时候我也受到了冲击,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力,整整七年没有动笔,那可是我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呀。唉,说起文革真是一言难尽,不说也罢。”王玉梅无奈的说道。蒋萍说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充分肯定了主席的历史地位和思想,并实事求是和客观地评价了老人家的功过是非,总的来老人家对我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也就是说,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试想,如果没有他老人家,华夏国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们这些人要懂得感恩,不能全盘否定他老人家的历史贡献才对,张老弟,你说呢?”听了蒋萍的话后,张铮说道:“嗨,我说蒋姐,兄弟我只是对文革这件事就事论事而已,何时全盘否定老人家的历史功绩了?其实,对于主席的评价,丁副总理去年就说过:主席对华夏国的功勋是不可磨灭的,如果没有主席,华夏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苦斗更长时间。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会上说:没有主席就没有新华夏国,没有主席思想,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党。丁副总理无比英明的观点,充分体现了华夏国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意志,当然了,这也是兄弟我的观点。”“哈哈,我说兄弟,你的意思是你和丁副总理一样英明了?”蒋萍笑道。“我可不敢这么说,但古人已经代替我说过了。”张铮说道。“啊,不会吧?”“蒋姐,古人不是有句‘英雄所见略同’的口头禅吗?他们说的就是丁副总理和兄弟我。”张铮大言不惭的说道。“嗨,嗨,张兄弟,老姐我见过自恋的,还没见过你这么自恋的人。”蒋萍说道。本书来自 /book/html/21/21967/index.html
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美女、烤鸭(二更求花,求订阅)
张铮说道:“蒋姐,不要误会吗,我的意思是,丁副总理的的讲话,不但实事求是的评价了主席的丰功伟绩,而且还非常客观的指出了主席存在的问题,他这种实事求是的……”
“等等,张兄弟,丁副总理何时提到过主席的不足呀?在我的印象中,你刚才好像没有说到过吧?”蒋萍问道。
“哦,我好像真没说到过,不过,我现在说也不晚吗。丁副总理是这样说的:主席是人,不是神,犯错误也是难免的,如果要求领袖人物没有缺点和错误,那也不是马克思主义……”
“等等,我说张老弟,这是丁副总理说的吗?我怎么感觉好像是张某人的语气呢?”王玉梅插话道。
“哈哈,不瞒老姐说,前半句是兄弟我说的,后半句才是丁副总理说的,因为我忘记丁老的原话了,所以,我就临时……”
“所以你就临时杜撰丁副总理的话了?你小子的胆子也忒大了,领袖人物的名言警句,能够随便乱说吗?引用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的讲话一定要精准和准确,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王玉梅说道。
张铮说道:“王姐,你还是误会了,兄弟我真的没有乱说,尽管我说的不是丁副总理的原话,但意思绝对是一样的。再说了,丁副总理是人不是神,引用他老人家的话,为何一定要精准?依我看只要没有歪曲他老人家的意思,即便文字不是那么太精准,也是可以允许的。我想就是丁副总理知道了,他老人家也绝对不会计较的,不信你去问问他老人家,看看兄弟说的对不对?”
王玉梅说道:“去你的,就我这样的小萝卜头,怎么能随便去见敬爱的丁副总理呢?”
张铮道:“我刚才说了,丁副总理是人不是神,既然是人,就一定在人间,既然在人间,为什么就不能见?我给你说吧,越是高级的领导,就越是没有架子,看看咱们的开国领袖们与普通群众在一起的那些影片照片资料,你就知道他们有多么平易近人了。只有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基层官员才牛叉哄哄,不可一世,在群众面前装大尾巴狼。”
“你说得倒是实情,不过,与人为善,平易近人的基层领导还是大多数,张兄弟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哟。”王玉梅说道。
张铮说道:“你说得不错,像两位王姐叶阿姨蒋姐王阿姨黄姐陈姐刘姐老同学这些基层官员就不错……”
“嗨,我说张兄弟,你的眼睛别只盯着美女领导呀,我们哥几个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哟。”傅成对张铮说道。
张铮说道:“傅大哥,你们几位都是副部级领导,不是什么基层官员,所以我们的话题与你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再说了,你不知道兄弟的爱好呀?”
“张老弟,你什么意思吗?”
“兄弟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美女,二是烤鸭,你说兄弟不盯着美女,还能盯着你们这些大老爷们呀?再说了,兄弟也没有这个爱好呀?傅大哥,你说是吧?”张铮问道。
“去你的,什么叫你没有这种爱好呀?我们哥几个也没有这种爱好。”听了张铮的调侃后,傅成刘玉栋等人说道。
“哈哈!我当然知道几位大哥没这种爱好了。”张铮笑道。
“张老弟,你是怎么知道的?瞎猜的吧?”傅成问道。
“去你的,老弟我从来不说没有把握的话,也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过,至于兄弟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咱们一会再见分晓吧。”张铮说道。
“别呀张老弟,赶紧给哥哥说说得了,否则,这件事老是憋在心里,会很难受的。”傅成说道。
张铮说道:“几位老哥,对不起了,你们还是暂时忍耐一下得了,用不了多一会,你就知道兄弟是怎么知道几位老哥的事情的。”
“得,那我们哥几个只好暂时忍耐一下了。”傅成无奈道。
“王姐,蒋姐,通过我们刚才的探讨,你们对那种拿‘出发点是好的’来说事的观点,应该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了吧?”张铮对王玉梅和蒋萍说道。
两人说道:“张兄弟,你说得不错,真理越辩越明 事实越辩越清,通过刚才的一番探讨,我们现在的确感到那种说法有问题了。”
张铮道:“其实,两百多年前,法国作家沃维纳格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给别人带来不幸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借口,那就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如今,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了某些领导干部,在回应质疑时推脱责任的万金油了:如政府大兴形象工程时,他们解释说‘出发点是好的’;官员盲目决策时,他们辩解说‘出发点是好的’;有些地方由盲目招商,轻视环保,造成严重污染环境时,他们给出的理由还是‘出发点是好的’等。其意思无非就是‘好心办了坏事’,是应该被原谅甚至应该给予表扬,这种观念是应该到了彻底改变的时候了。”
王玉梅说道:“你说得不错,很显然,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是有问题的。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最重要的是按照规矩和章程办事,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突破规矩底线,影响到国家或公众的利益。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领导,还是公众,其行为的依据和衡量标准,不是什么“出发点是好的”,而只能是规章和制度。”
“王姐说的太好了。这个问题的引起,源自于眼镜兄关于我为何还不是党的高级干部的说法,通过刚才的一番探讨,眼镜兄,你应该明白老哥我为何不能入党,也不能成为党的高级干部的原因了吧?”张铮对眼镜男说道。
眼镜男说道:“张英雄,无论怎样探讨,我就是不能理解,像你这样的超级英雄,大慈善家,大企业家,为何就不能成为党员和党的高级干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