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唐朝当皇帝TXT下载回到唐朝当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唐朝当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七月初三     回到唐朝当皇帝txt下载     回到唐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零五章 自白

    太子东宫,守卫森严

    这里现正成了关押李承乾地方因为,李承乾造反,李世民镇压了他的反叛,还没有来及处理李承乾,他就被气的得了中风,不理处理朝政而在这种情况下,长孙无忌扶持了李治,让他坐上了太子的位子,让他登基做了皇帝,而又赶上李恪就发兵长安所以,李承乾造反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长孙无忌只是将他关押在东宫至于跟随李承乾造反的一众将领也没有及时处理,像侯君集就被李治重用,率兵抵抗李恪的大军,其他诸将也被赦免,他们成了对抗李恪大军的一员

    这天天sè已经昏暗,太子的书房内酒气冲天自从被监禁在太子府,李承乾知道自己的结果会是什么,所以,他整rì出了喝酒就是喝酒,让自己灌得烂醉如泥昏暗的灯光缓缓的移动到书房门外,“吱呀——”的一声,书房的们打开两名侍奉李承乾的内侍走进了书房

    “殿下——该用膳了”内侍小声的说道

    “酒——孤王要喝酒,就呢?”李承乾倒在椅子上醉醺醺的说道他的眼神失去了光芒,脸sè红的吓人

    “殿下——你不能再喝了?”内侍又小声的劝道

    他们都是李承乾入主东宫时的内侍,跟随李承乾十多年,随的李承乾的老人,才敢这么说

    “混账——你们造反是吗?呵呵——你们,好啊,现在就连你们也不将孤放在眼里了——”李承乾狂笑着骂道,“你们滚——滚——”

    “殿下——北王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你喝这么多会伤身的——”内侍淡淡的说道,说完便退出了书房

    书房内又陷入了漆黑之中,李承乾怔怔发呆“是吗?——”半响,他才幽幽的叹息道,“李恪,你终于还是来了啊——哈哈,孤就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只是现在面对你的不是我,而是李治,你岂能是久居人下的人呢?很早很早,孤就知道你迟早会走这条路因为,我们的同一种人,我理解你心里在想什么这不——我不也走了这一条路吗?只是,我的运气没有你好,我的能力没有你强,我没做到——”

    李承乾突然之前变得冷静,他的声音显得苍白而又凄凉

    黑暗的书房内,就见他的眼睛炯炯有神那有刚才的醉意,分明是一个睿智的皇太子

    这时,李承乾的清醒的

    其实,他一直的清醒的,只是在长孙无忌面前他装糊涂而已

    因为,他清楚自己,没有李恪的勇武,没有李泰的才学,自己有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唯一有的就是一个舅舅,看到自己懦弱时高兴不已的舅舅所以,他便学会装傻,学会了放弃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听人摆布的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皇位,自然是皇帝的位置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他多权势很迷恋,他绝对是一个权臣,只有自己放弃自己的能力,充分的相信和依赖他,他才能帮助自己得到皇位

    李承乾不由的叹息道

    但是,他还是做错了一步,他没有忍住,因为他已经受够了长孙无忌的摆布

    所以,在长孙无忌离开长安后他才会听信诸将和侯君集的建议,想通过他们的手段获得皇位,才会在甘泉宫发动政变,只是没有想到自己的东宫六率太过窝囊,六千人被千牛卫两千人杀的溃败,才会失去了先机,让率兵赶来的李仙重救驾,致使自己计划失败

    然而,李承乾一点都不后悔,他后悔的是自己为什么不自己争取,而是想通过别人的手段获得皇位呢?要是自己争取,何苦会有今天的机会是啊,自己根本不是一个受人摆布的人啊,不然为什么会在长孙无忌离开长安后计划造反呢?还不是不想因为他而获得皇位受他的的摆布吗?

    静静的书房内,李承乾在不知不觉双眼留下了热泪

    “李恪——”李承乾小声道,“你会获得皇位的,但不知道你登基之后会怎么处置长孙无忌呢?”继而,他又哈哈大笑道,“你肯定不会像孤一样——你会杀了他因为,你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努力得来的,你不需要任何——”

    大笑之后,李承乾爬在桌子上,沉沉的睡了过去

    这时,书房外突然一个黑影闪过

    在昏黄的回廊的灯光之下,依稀可以看出,他就是刚才劝道李承乾的那名太监

    就见他匆匆出了东宫,向两仪殿而来

    两仪殿,这时李世民时常处理政务的工作

    但现在,由于李恪大军就在城外,长孙无忌又将权利集于一身,李治成了溃败皇帝所以,现在的两仪殿成了他和诸大臣们商议军务的地方天sè已经很黑了,可长孙无忌依然没有离开,静静的端坐在李世民以往做的椅子上他的脸sè很难看,眉头紧皱,心里似乎很焦虑

    确实,就在刚才,他听到有人禀报了一个可怕的消息给他,那就是侯君集在自己的府上自刭了侯君集在自刭时什么都没说,只是给他的女儿候若依留下了一份信长孙无忌不关心那份信上写什么,他关心的是侯君集死后谁能统领城外的十五万大军呢?长孙无忌很清楚,侯君集活着的时候,以他的军事才能和军中的资历,他的唯一一个能够统兵对抗李恪的人现在,他死了,满朝文武谁还有能力对抗李恪呢?其实,还有两个人,李孝恭和李道宗但长孙无忌根本就不相信这两个人特别是李道宗,以他儿子跟李恪的关系,以他跟李恪的关系,长孙无忌别说不敢将军权交给他,现在都在派人暗中监视他,免得他生出什么事端

    久久的,长孙无忌发现朝中根本就没有可以对抗的大将,不是太老,就是太鲁莽一时之间,他发现自己似乎走错了了一步棋不该扶持李治登基但是,不该扶持李治登基,又该扶持谁呢?李泰吗?以李泰跟自己的关系,自己扶持他登基,自己还有活路吗?再说,即便李泰登基,难道李恪就不造反吗?不能,李恪绝对会造反,大唐除了太宗皇帝之外,李恪还会怕谁呢?谁都不会怕所以,自己只能走这一步,不走的话只能等死

    倏然之间,长孙无忌发现自己很聪明其实,到现在才发现自己很笨,自己早就进入了李恪的陷阱之中,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虽然,自己在朝堂上赢了他,但在天下人面前,自己输了

    “站住——”突然有声音喊道,“你是什么人?”

    门外守卫的声音打断了长孙无忌的思绪

    “我是东宫的张大,前来跟长孙司空汇报情况——”门外有太监喊道

    “让他进来——”长孙无忌冷冷的说道

    “诺——”门外的守卫喊道

    灯光之下,就见一名内侍小步走进了两仪殿

    “说——到底什么事情,让你大半夜的来找老夫——”长孙无忌不耐烦的问道,要不是东宫的太监,其他的人他估计就不搭理了但东宫的内侍不一样,特别的张大这个人,他是东宫自己布下的眼线,是自己安排在李承乾身边的眼线只要他找自己,李承乾那边肯定会有什么情况而这次也正是因为这个太监消息,自己才会知晓李承乾和侯君集的谋反计划,自己才会躲过一劫

    张大见了长孙无忌,将自己在书房外听到的一切都告诉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听完之后脸sè没有任何的变化,他对张大说道,“你回去,继续监视——”

    “诺”张大离开

    看到张大的身影消失在两仪殿,长孙无忌这才冷冷的笑道,“果然——老夫还是看走了眼,皇上——长孙无忌佩服你啊,你确实厉害,原来你早就清楚儿子的能力,才会册立他为太子?——”长孙无忌淡淡的叹息道,“只是,李承乾心急城府够深,终究是遇到了另一个像你的李恪——他才会被逼反,难得这就是命吗?”长孙无忌说完,看了杨妃的千秋殿一眼,继续说道,“呵呵,稚奴何尝不jīng明呢?——”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七百零六章 李治和杨妃

    千秋殿,杨皇后正在跟李治闲聊

    自从李世民得了中风,言语不便,行动不便,杨妃就一直陪在他的身边照顾她对于朝政她一概不闻不问,即便李治登基为皇帝,她也没有出席反倒是李治隔三差五的会到千秋殿看望她因为,在长孙皇后病逝之后,杨妃照顾过他一段时间,也是在杨妃的照顾下李治再能走出生母去世的yīn影所以,在李治的心里除了自己的生母长孙皇后之外,杨妃是唯一给过他母爱的女人他打心眼里也敬重杨妃

    虽然,杨妃不理朝中大事但对于长安城发生的一切她心知肚明

    但是,李治不像她说,她绝对不会问

    “母后——”李治开口说道,“你最近身体怎么样?”

    “稚奴——本宫的身体还行,你怎么过来呢?”杨妃一脸慈祥的问道

    对于李治,跟她没任何的血缘关系

    但是,李治的淳厚、孝道使得非常的喜欢这个孩子

    再者,他发现李恪也比较喜欢李治,时常会教导李治一些东西,送一些玩具给他

    所以,杨妃对李治也很疼爱

    “母后,儿臣睡不着,就想过来跟母后说说话——”李治做到杨妃身体小声的说道这时,他哪里有一点皇帝的样子,根本就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稚奴,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想跟母妃说?”杨妃一眼就看出了李治的心思

    “母后——”李治yù言又止

    “是不是你三哥的事情?”杨妃主动开口道,她清楚李治难以开口

    “母后,稚奴这段时间非常想三哥稚奴不想当皇帝的,是舅舅——是长孙无忌逼迫我的”李治委屈的说道,“稚奴很喜欢绘画和书房,稚奴还想去太原的汉学院,哪里有很多的老师,他们可以教稚奴很多东西——”

    “稚奴,母妃知道你心里非常害怕,你放心,你三哥很疼爱你,你们是兄弟——他不会对你做什么呢”杨妃安慰道,作为李恪的生母,她很清楚李恪的xìng格,李恪发兵长安城,就说明他有把握

    只是,作为大唐的皇后,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她的内心深处还是不想李恪用这样的手段获得皇位,这会对他的声誉产生极大的影响就像她的父皇隋炀帝,部分人都说他是弑父夺位但杨妃心里很清楚,他的父皇根本就没有弑父,这是当时为了灭掉大隋,各路叛军造谣的

    当前的局面她分析的也很清楚,长孙无忌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因为,除了太宗皇帝李世民之外,没有人能够对抗的了李恪其实,对于李世民的病情,她心里很清楚

    当初,李世民在剿灭了李承乾的叛乱,在大殿上叱问他的时候,李承乾主动的承认了自己的谋反罪名这让一向溺爱李承乾的李世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再加上他本身染了风寒,身体就很虚弱,这样的打击才造成了他现在的病情当时,皇帝病危,在言语还没有受到障碍的时候,长孙无忌是最后一个见过见过皇帝的人所以,在皇帝不能言语的时候,他就说出了皇帝的遗诏,册立南王李治为太子长孙无忌的大唐的元老,是太宗皇帝的左膀右臂,朝中除了房玄龄之外没有人能抗衡他,即便魏征也不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说出皇帝的遗诏,谁又不信呢?所以,李治就这样被册立成为了皇太子,继而成为了皇帝

    但是,杨妃心里很清楚,长孙无忌这是矫诏,太宗皇帝肯定没有想过让李治登基为帝

    只是,她不想去招惹是非

    因为,她清楚自己儿子跟长孙无忌之间的矛盾长期生活与宫廷的她很清楚,两人之间不是你是必是我亡所以,她也没有参加李治的登基仪式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李恪分心虽然,她清楚自己的大唐的皇后,只要长孙无忌造反,不做大唐的逆臣,他就不能对皇后做出什么不妥的举动但是,即便这样,她也表现的非常谨慎,除了照顾太宗皇帝,就只在千秋殿为自己的儿子李恪诵经祈福

    “母后,你说三哥攻下长安城,他会杀了稚奴呢?”李治怯生生的问道

    “稚奴,三哥那么疼你,他怎么会杀你呢?再说,你三哥知道你做皇帝的迫不得已,他还会像以前那样对待你的——”杨妃语重心长的说道

    “母后——其实,稚奴也想让三哥坐上皇位呢——”李治憨憨的说道

    杨妃看着眼前憨厚摸样的李治,慈祥的笑道,“稚奴,你要相信你三哥,他做什么都不会伤害你——”

    “恩,母后,我相信三哥——”李治说道

    随即,李治和杨妃又说了很多的话,见天sè已深,杨妃脸上出现了倦意,李治这才告辞离开

    出了杨妃的千秋殿,李治来到了甘泉宫的书房

    现在的书房已经不是李世民时的书房,李治住进甘泉宫,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时间,但长孙无忌对这里还是做了一番布置

    所以,书房中少了一份威严之态,多了几分祥和

    李治坐在案几前,静静的目视眼前的一堆小巧的玩具怔怔发呆

    因为,这些玩具是他小的时候,李恪送给他的虽然,那个是李恪还在太原,不能回长安但他总会派人捎给李治一些小玩具李治还是记得小的时候,他最喜欢的就是过年因为,到了过年的时候他就能够受到三哥的玩具等到长大了,他才了解了自己的三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此,他的心里就将自己的三哥李恪当做偶像,心里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像他一样,为大唐开疆扩土可是,到了后来自己的母后病逝,自己被杨妃抚养,亲自见到了自己的三哥李治才觉得三哥最厉害的是武艺,不是统兵打仗,而是他的书房和绘画李治清楚记得,他第一次看到三哥写的字,三哥画的画时被迷住了当时,他心里就在想,自己一定要学习书房,一定要学习绘画再后来自己到了太原,三哥亲自教导自己李治觉得那段时间是他最为开心的时候

    慢慢的李治的思绪回到了自己被册立为太子的那天

    在太极殿上,自己站在大殿上,长孙无忌念出了自己的名字,说自己的父皇手诏中所立的太子自己迷迷糊糊的就站在了龙椅前面但他看的很清楚,自己的四个李泰跟长孙无忌争吵的样子,愤怒的离开时狰狞的表情他还看到了三哥的心腹臣子们一脸惋惜和失望的表情

    “三哥——稚奴不想坐这张龙椅,很小的时候稚奴就知道这张椅子不属于稚奴——”李治暗暗自语道

    良久良久,李治才从自己的思绪中醒过来突然之间他发现自己流泪了,自己尽然哭了他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被给谁感动了,自己到底是对谁这么伤心呢?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七百零七章 北王万岁

    侯君集自刭,统领城外十五万大军跟李恪作战的重担落在了长孙顺德的身上因为,长孙顺德也是沙场老将,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过汗马功劳,为重要的是,他跟长孙无忌之间的关系注定了他会顽抗到底

    诸将自刎,临阵换将,这绝对的兵家大忌

    所以,长孙顺德赶到军营结果大将军印的时候,营中士兵们早已人心浮动,没有了战斗意志再加上李绩被斩杀在阵前,给士卒们的冲击很大这使得长孙顺德在接管大军时,军队的士气很低落帅账内,看着眼前的这三十名将领一个个沉默不严,目光游离的样子,长孙顺德不由的就来气但是,长孙顺德强自忍住了自己的怒气,低声说道,“你们说说,这仗该怎么打?”

    其实,他心里也没底毕竟,北王李恪的战绩摆在那里,剿灭了突厥,灭了吐谷浑和吐蕃这一等一的三个强国,就凭这份能力,不是眼前他们所能阻挡的并且,自己面对的可是屠杀过突厥jīng骑和吐谷浑jīng骑、吐蕃jīng骑的黑衣卫大军所以,长孙顺德也理解诸将的心情

    “将军,将士们士气很低落,唯有一战,才能挽回现在的败局”其中一名将领说道

    他的长孙无忌的心腹,自然不会让长孙顺德冷场,这才开口说道

    “怎么个战法?”长孙顺德问道

    “北王只有七万大军,我们在兵力方面占绝对优势,只要集中兵力猛攻一侧,他的防线就会不攻自破,到时候我们十五万大军难道还不是他七万jīng兵的敌手吗?”这名将领继续说道

    “你是?”长孙顺德问道,他也清楚眼前这名将领到底是谁,怎么称呼

    “末将——长孙奴——”长孙奴回答道

    “恩——”长孙顺德轻声道,心里却在思付道,难怪会向着自己,原来是一家人啊

    “你们的意见呢?”长孙顺德继续问道

    “大将军,在我们士气没有得到提升的情况下,贸然出战,只怕会被北王击溃,而不是击溃北王的jīng骑——”这时,一员老将出列说道

    “那你的意见呢?”长孙顺德问道

    “集中营内的骑兵,跟北王的骑兵一战,只要我们胜了,士气自然会得到提升,到时候在集中兵力猛攻也不迟啊”老将军继续说道

    “可能吗?”长孙顺德自语的问道

    用自己一方的骑兵跟李恪的jīng骑对攻,还要战胜李恪的黑衣卫jīng骑,这可能吗?别说是长孙顺德不信,就是在场的诸将也觉得不可能然而,看到老将军成竹在胸的样子,长孙顺德也不好意思说不行

    半响,见诸将都没有异议,长孙顺德便继续开口问道,“老将军,我们有几成的胜算?”

    “不到一成——”老将回答

    “什么?”长孙顺德怒道,不到一成的胜算,你这不是在消遣我吗?

    “大将军,除此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老将看到长孙顺德愤怒的表情,及时的补充道

    果然,长孙顺德听到这句话,怒气消了一半

    确实就连侯君集对李恪也束手无策,最后的结局的自杀身亡,何况是自己呢?最起码眼前的方案还有一成的胜算,要是在继续这样下去,大军士气没了,岂不不占而溃?

    想了片刻,长孙顺德终于做出了决定

    “命令,全营集中所有骑兵,明天出营跟本王一战——”长孙顺德命令道

    “诺——”诸将领命

    第二天,两军阵前枪戟林立,杀气腾腾

    今rì,长孙顺德聚集了军中六万jīng骑,李恪这边只有两万的黑骑军和两万的重骑营

    两军就这样的久久的对视

    看到对方的主将是长孙顺德,李恪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他对身边的陈其说道,“让火炮集中长孙顺德,给本王给灭了他——”

    “诺”陈其领命

    这时,两军阵前,李恪的十门火炮已经摆开黑洞洞的炮管对着长孙顺德和他身边的六万jīng骑

    长孙顺德不清楚这是什么东西

    因为,李恪只在蒲州一役用过火炮,到长安之后今天才是第一次用火炮而且,蒲州被李恪攻克之后,没有一个人能够逃回长安城,火炮的秘密长孙无忌等自然也不清楚

    但是,长孙顺德虽然不清楚这是些什么东西

    可他在面对这是个黑洞洞的东西时,心底里升起了一股悲凉之意

    “为什么会这样呢?”长孙顺德自付道

    这时,十门火炮已经调准了shè击角度,开始填装弹药

    李恪的炮手在陆军学院的时候就接受这方面的训练,再加上蒲州一役的实战经验

    所以,这次火炮兵是第二次作战,但他们的技术已经很娴熟

    “开始——”总旗举起了小黑旗,“开炮——”

    小黑旗落下

    “混隆隆——”炮声响起

    战马嘶鸣,六万jīng骑的阵前人仰马翻,顿时乱成一团

    “大将军——”

    “大军将——”

    长孙顺德的亲兵喊道,炮声过后才发现长孙顺德胸口出现了一个头颅大的空洞,他的人已经被甩出了十多米远

    “混隆隆——”火炮继续扬威

    刘万jīng骑的战马受到恐吓,顿时不受控制

    而六万jīng骑之前又没有见过火炮是什么东西,现在感受到火炮的强大威力,已经的心惊胆战,再加上主将长孙顺德战死,大家已经失去了战意,没有了斗志

    就在这时,陈其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重骑营突然发起了冲锋

    两万重骑营分成了五千人的四个方队,依次向对面的敌人发起了攻击他们的身边,则是两万的黑骑军轻骑兵做策应

    “啪嗒——啪嗒——”

    重骑营的马蹄声铿锵有力,敲击在大地上,敲击早混乱中的六万jīng骑的心上

    长槊平举

    重骑兵的长槊刺穿了对面的敌人,但战马没有停止,依旧继续冲击,马头哼哼的撞在了对面的骑兵的战马上一声悲凉的嘶鸣之声,士兵被甩下战马,战马倒地这就是重骑营的战斗力,长槊,战马都是他们的武器面对轻骑兵,重骑营绝对是他们的克星只是两个冲击,六万jīng骑不占而溃,全部投向了李恪

    “下令——”李恪命令道,“大军杀向了敌营——”

    “诺——”裴行敛领命

    令旗一下,李恪身后不远处观战的鬼面骑和狼骑营杀向了长安军的大营

    六万jīng骑投降,大营里的士兵自然也不再反抗所以,三万jīng骑竟然攻破了九万大军的营盘,九万大军全部投降这过程中也有不少将领反抗,但不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就是被鬼面骑和狼骑营所杀

    等到李恪来到投降的大军面前时,十五万大军默默的低下了自己的头,不敢正视骑在战马上的李恪

    “你们羞愧吗?”李恪大声吼道,“为什么低下自己的头?”

    “呵呵——你们自然要羞愧,大唐攻打突厥的时候你们在那里?大唐攻打吐谷浑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大唐攻打吐蕃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呢?”李恪大声吼道,“你们都不在,你们都在军营里吃喝玩乐然而,今天呢?你们却出现在这里——想跟包围大唐,开疆扩土的将士们自相残杀,你们不羞愧才怪呢——你们该羞愧——”

    十万大军静静的不语,没有一个人敢出声

    “看看我身边的这些jīng骑,再看看你们——你们还配是大唐的军人吗?”李恪继续说道,“你们还有一点军人的样子吗?”

    “但是,你们放心——本王答应你,你们的大唐的铁卫,今后你们也会像他们一样穿上黑衣,配上战刀,为大唐而战——”李恪抛出了自己的诱饵

    因为,黑衣卫的待遇是什么样的,整个大唐当兵的没有一个不清楚的现在,李恪承诺黑衣卫的待遇也会给他们十五万将士齐刷刷的抬起了头目视李恪

    “你们相信本王吗?”李恪继续问道

    “信——信——我们信——”十五万大军吼道

    这十五万大军中,多少人rì夜盼望着自己能够身穿黑衣呢,因为这样的话就可以拿着军饷,就可以养家糊口呢,不用自己当兵饿死家人,也不用担心自己伤残或者阵亡自己妻儿的生活没人照料

    今rì,本王李恪亲自答应给他们这样的待遇,大家岂能不高兴

    突然,就听见有人喊道,“北王万岁——”

    这一声像晴天霹雳,触动了十五万大军

    顿时,十五万大军齐声喊道,“北王万岁——”然后,哗啦的一声,全体跪在了李恪面前

    “北王万岁——”

    “北王万岁——”随即,便是黑衣卫jīng骑大声吼道他们拔出了自己的战刀,仰天怒吼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七百零八章 攻克长安城

    “北王万岁——”的口号传到长安城,守城的士卒不敢相信,他们不敢相信十五万大军会这么快降了北王然而,当北王的大军到了长安城下时,他们才发现自己看到的不是假的,二十万大军就以一片黑云,压在了他们的心头城楼上长孙无忌亲自督战,但看到眼前的二十万大军时,他自己也不由的吸了一口凉气让长孙无忌受打击的时,长孙顺德竟然战死了

    怎么办?长孙无忌心里思量道,倏然之间发的眼中闪过一抹凶光

    因为,他想到了阻止李恪攻打长安城的办法

    “来人啊——”他急忙吼道

    “司空——”他的亲兵上前道

    “你调集一千jīng兵到北王府,将王府中的人全部抓到这里——”长孙无忌狠狠的说道到了最后时刻,他终于做出了让人不齿的用人质要挟李恪的举动

    “诺”亲卫领命

    率领一千jīng骑浩浩荡荡向北王府而来

    在李治被册立为太子之时,长孙无忌就下达了命令,让一千jīng兵把守北王府

    所以,他的亲卫领着一千jīng兵到了北王府的时候,北王府门口早有一千jīng兵将王府围的水泄不通

    长安城城楼上,长孙无忌心里非常的焦急,他生怕李恪会突然攻城

    然而,让他不解的是,李恪一直没有下达攻城的命令而是率领二十万大军就这样站在长安城下,静静的目视着城头上的自己

    “他想做什么?”长孙无忌心里想道,但怎么想也不明白

    他只能心里急切盼望自己的亲兵能早点将李恪的家小抓到城楼上

    然而,此时的北王府门口发生了一幕最为惨烈的大战

    两千金吾卫在进府拿人时候,被五百鹰卫突然杀出,杀的他们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

    鹰卫,这是北王李恪的最为jīng锐的骑兵,马战被步战都绝对是大唐第一流的jīng锐,说兵王也不为过试想这样的五百人面对两千步卒,会有什么结果呢?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两千金吾卫就全部诛杀

    大战结束,北王府外安静了下来

    就见五百鹰卫除了有几人受伤之外,没有一人死亡

    武媚娘静静的站在门口,冷冷的目视着眼前的像修罗场一样的死尸,心里思付道,“殿下哥哥,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身边怎么会有这样的jīng骑呢?”

    然而,她的思绪却被急促传来的马蹄声打断

    “啪嗒——啪嗒——”急促马蹄声响起,听马蹄声,人数大概在一万左右

    “准备作战——”鹰卫百夫长命令道

    鹰卫重拔出战刀,在王府门口摆开了阵型

    马蹄声越来越近

    隐隐的发现巷子口出现了一支jīng骑

    最前面一人身材高大而结实,面目清秀

    武媚娘一见便大喜不已

    因为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李恪的亲弟弟李愔

    “三嫂——”李愔老远就喊道,待他骑马走进时发现门口的死尸,脸sè一沉,急忙向武媚娘请罪道,“李愔来迟,还望三嫂赎罪——”

    “五弟——你这是说那里的话,殿下哥哥留下了五百鹰卫,谁敢伤得了我们——”她说这句话的时候不由的多看了几眼鹰卫

    因为,之前她听说过鹰卫的战斗力,但没有闪过战场,没有亲眼见过

    今天一战,鹰卫的强悍才深入到了她的心里

    “五弟,你怎么在这里啊?”武媚娘问道

    “三嫂——我们是从东门进长安城的啊——”李愔答道

    “东门——你们是怎么进来的,有多少人进城?”武媚娘问道

    “东门守将是秦怀玉,他可是三哥的结拜兄弟,而随我们进城的有两万大军,全都是程怀亮的幽州jīng骑,他也是三哥的结拜兄弟——”李愔兴奋的说道

    妩媚了一愣,她有点恍惚,她清楚李恪不是跟自己的这个两个兄弟恩断义绝了吗?

    今天,为什么他们会帮他呢?

    李愔见北王府没有什么大碍,也不停留,留下了两千幽州jīng骑,自己率领八千人杀向了明德门

    长安城楼上的长孙无忌正在焦急的等待着

    突然,就发现一名全身是血的士兵跑到他面前,大声说道,“长孙司空——东门被破——敌人杀进了长安城——”

    “什么?”长孙无忌一愣,急忙问道,“东门,是谁的大军,怎么攻破的?”

    “是从洛阳杀过来的两万幽州铁骑,领兵的将领的程怀亮,守城的秦怀玉亲自打开了城门——”士兵气喘吁吁的说完便晕了过去

    “完了——”长孙无忌脑袋一片空白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不可思议的一幕秦怀玉和程怀亮,这两个人终究还是李恪的棋子啊长孙无忌恨恨的想到当初,李恪和程怀亮、秦怀玉两人恩断义绝,他就仔细的推敲其中的缘由所以,派人监视了两人十年,结果是十年的时间李恪跟两人老死不相往来,长孙无忌这才打消了顾虑,才开始重用两人,还特意将秦怀玉把守长安东门没有想到,他们的破裂只是一个局,给自己设下的局十年的时间,就位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局,值得吗?

    长孙无忌问自己半响,他自语的回答道,值得真的值得磨剑十年,一招出手,天下谁堪敌手这不就的李恪最为拿手的好戏吗?

    这时,马蹄声响起就见两万幽州铁骑杀向了自己长孙无忌看的很清楚,冲在最前面的两人就是程怀亮和秦怀玉

    城外,李恪听到喊杀声和马蹄声

    笑着对身边的将领说道,“本王等的时机到了——传令,擂鼓——攻城——”

    “诺——”诸将领命

    “咚咚——”战鼓响起

    降服的十五万大军开始缓缓的向长安城移动,气势颇为壮观

    城楼上的长孙无忌已经没有了战意,城上不少守军将领也没有死战之心,再加上两万幽州jīng骑的冲杀

    明德门没有多久就被攻破,陈其第一个冲进了长安城

    继而是黑骑军和鬼面骑最后的狼骑营护卫者李恪缓缓的进了长安城

    “大哥、二哥——”看到秦怀玉和程怀亮,李恪急忙下马向两人走过去

    两人见到李恪,也疾步上前,“三弟——”

    还是一句三弟,还是兄弟,还是这么亲切

    三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三弟,长孙无忌逃了,你快去皇城,这里有我和二弟呢”秦怀玉说道

    “好——”李恪答应一声,翻身上马,在一万狼骑营和两万鬼面骑的护卫下缓缓走向了朱雀门朱雀门的守军看到李恪,跟李恪对持了须臾,终究还是打开了城门随即,玄武门的主将也投降了李恪李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了太极殿

    狼骑营接管了朱雀门和玄武门,李恪身边只有两万青面獠牙的鬼面骑

    “啪嗒——啪嗒——”的马蹄声响起

    太极殿里的群臣出了大殿,看见李恪率领两万鬼面骑缓缓而来鬼面骑长刀在手,刀伤殷红的鲜血异常醒目

    李恪骑在马上走的很慢很慢,鬼面骑缓缓的随行

    但站在太极殿前的大臣们感受到了一股凛冽的杀气向自己袭来,不少大臣脸sè已经变得煞白

    突然,不知道是哪位大臣第一个受不到这样的压力,“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瞬间,就见全体大臣跪在了李恪面前,除了魏征等极个别中枢大臣

    然而,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时,李恪突然勒住战马,停止不前

    “父皇——”李恪颤声道,他没有想到李世民会出现在这里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七百零九章 真相的残忍的

    ?“父皇——”李恪的声音让大臣们惊讶不已。e^看-<>-.

    然后,他们就看见长孙无忌指挥着四名太监,抬着没有顶盖的轿子出现在了太极殿前。

    轿子上面,李世民正襟危坐,目光尖锐的目视着李恪。

    这一瞬间,李恪的身体一冷,他突然见觉得自己再怎么勇武,但在李世民面前依然表现不出自己的霸气。

    “李恪,你敢造反吗?还不快下马受降?”长孙无忌面目狰狞的吼道。

    “父皇——”李恪再次叫道,但李世民依旧没有说话,只是怔怔的目视他。

    突然,李恪笑道,他笑的很开心,笑的很放肆。

    “长孙无忌——你会这么无耻——到了这种地步,还敢放肆——”李恪骂道,催动战马缓缓的走向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看到李恪没有被李世民吓住,他脸sè越发的狰狞。

    “李恪——要是皇上没有病成这个样子的话,你能有今天吗?”长孙无忌吼道,“要是当初,我等执意要杀你的话,你还能有今天吗?——你什么都没有——悔不当初啊——”

    “哼——”李恪冷声道,“长孙无忌,死到临头,你心里有什么话就说吧——”

    “你很想听是吧?”长孙无忌狂笑道。

    “是——”李恪冷冷的注视长孙无忌。

    “当初,杨妃怀孕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劝皇上不能留下你,但皇上没有听我们的话——”长孙无忌说道,“你就这样才娘胎了逃过了一次——你知道吗,这就是皇上的秦王府的旧将没有一个人跟走得进的原因。因为,他们当初都是想谋杀你的人——”

    “长孙无忌,你想反间我和诸位大臣吗?”李恪狠狠的说道。

    “你觉得有必要吗?”长孙无忌反问道,“你自己看看,跟你走的近的有谁?柴绍,他当初跟随的人是高祖皇帝;李靖,他也是高祖皇帝身前大将,任城王,他也是高祖皇帝身前的人。有一个秦王府旧将跟你走的很近吗?”

    长孙无忌这么一说,李恪仔细一思量,还真就这么回事。李恪没有说话,静等长孙无忌继续开口。

    长孙无忌看了李恪一眼,继续说道,“当你出生时,诸将发现你的男孩,大家再次建议皇上不能留你,可这时候杨妃突然说,杨广在扬州留下了大批宝藏,只要能保住你的平安,她就会献出宝藏。当时,大唐正跟四方诸侯作战,钱粮很紧张,大家也就信了她的话,没有人再提过要杀你。”

    长孙无忌语气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但是,老夫就是不信,杨广怎么会留下财宝,又怎么会给杨妃呢?所以,我跟几个大臣商议,我们想找出财宝的秘密。但是,当时皇上好像发现了我们的举动,也派出了人追查财宝的下落——”

    “哈哈——你知道为什么在回长安的时候会被人追杀吗?”长孙无忌冷冷的说道。“因为,当时我们已经确定了杨妃说的财宝的假的,它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我们在皇上登基,你回长安的路上派人刺杀你。只是你命大,依旧逃过一劫。”

    “然而,老夫依然不甘心,想找出杨妃所说的宝藏的谎言,就是想正大光明的杀了你。所以,老夫加派了人手搜寻证据,可皇上依旧在保护你,他早就知道了杨妃宝藏的假的,她那么说的为了保护你,皇上不但没有生杨妃的气,反而刻意的保护你,他派出大量的人手保护宝藏是假的这个秘密——”长孙无忌恨恨的说道,“要是当初我们执意死谏,你还能有今天吗?”

    “说完了吗?”李恪笑了,他笑的很开心,笑的很灿烂,笑的很残忍。

    因为,真相永远的残忍的,他相信长孙无忌说的全是真话。

    虽然,之前在他强大了之后杨妃告诉过他宝藏的秘密,但她没有告诉他,说出假宝藏是为了保护他。而李世民也在刻意的掩饰假宝藏的真相,目的还是为了保护他。

    “不过——你有今天的成就,老夫没有什么怨言,这是你自己努力得到的——”长孙无忌说道,“败在你的手里老夫一点都不觉得冤,就今天从对秦怀yù和程怀亮两人的部署手段来看,今天的举动你在十年前就已经在部署,十年的时间,你在那么小的年纪就想到了十年后,老夫真的很佩服。李恪,你用了十年的时间努力发张壮大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没有人能够做得到,除了皇上之外。你不愧是皇上的儿子,不愧的皇上刻意保护和看重的儿子——”

    “可是——最让老夫佩服的是,还是你的权谋和智谋,老夫以为自己谋划的周详,没想到你比老夫部署的更加周详。”长孙无忌自顾自的说道,“你跟李泰亲近,在朝堂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你有刻意的让李泰壮大,以此压迫李承乾,让他活在你们的yīn影里。等到我想放弃他另找他人的时候,你又将最能让老夫培养的李治拉到了自己身边,封死了老夫的路,老夫只能死命的扶持李承乾。然而,老夫最为惊讶的是,你似乎早已看出李承乾和侯君集会有造反的一天。所以,当初侯君集跟你走的很近的时候,你故意疏远了跟他的距离,有不知不觉的将他推给了太子李承乾。当初,老夫以为你疏远侯君集只是为了做个皇上看,现在才发现你是为了今天做考虑。”

    李恪没有说话,静静的目视长孙无忌。十多年的部署到了今天才有了结果,自己又何尝不是走的很艰辛呢?这十多年自己又何尝过的快乐过呢?自己还不是小心翼翼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就见长孙无忌继续说道,“你想到了李承乾会造反,才会敢于舍弃méng昭这样的优秀人才,将他派到皇上身边,再méng昭之手派了一大批陆军学院的jīng英到皇上身边。这次李承乾造反,要是没有他们死命的截住东宫六率的截杀,让李仙重的大军赶到的话,正要让李承乾的手,再由老夫出面的话,现在的皇位岂是李治的?”

    “长孙无忌,你又何尝不是利用了李承乾和侯君集呢?”李恪冷冷的说道,“你借机离开长安去洛阳,不就是想给侯君集制造跟李承乾接触,鼓动他密谋造反的机会。你的想法时,要是密谋造反成功,以你在李承乾心中的地位,你依然会得到头功。假如失败,你可以以此为借口给自己开脱,将一切都撇的干干净净,你说是不是——”

    见长孙无忌没有说话,李恪又继续说道,“你又何尝不是看出了侯君集的不甘屈居人下的心思呢?——只是,你还是看错了李承乾,你看走眼了,他根本就不想受你摆布,他的温顺和恭维全都的假的,他也同样在利用你。其实,这个世界上谁都不想受人摆布,想拥有权力的人都不想受人摆布——你说不是吗?”

    长孙无忌依旧没有说话。因为,李恪说的话的对的,他确实看懂了侯君集,但没看清李承乾。

    “长孙无忌,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就说吧——”李恪淡淡的道,“你该知道自己的下场——”

    长孙无忌没有说话。

    半响,这才开口道,“冰凝,她还是好吗?”

    李恪身躯一震,“她在太原,她一直就过的很好——”

    “其实,她不是老夫的养nv,她的老夫的亲生nv人——老夫怕夫人生气,才向她隐瞒了冰凝的身世,也向她隐瞒了自己的身世。”长孙无忌面带愧sè的说道。

    “你现在说这些有用吗?”李恪恨恨的说道,“你除了利用她,你几时像父亲般对待过她——”

    “……”长孙无忌没有说话。

    半响,他继续说道,“照顾好冰凝——”说完,他闭目不语。

    李恪命令一下,鬼面骑上前,将长孙无忌捆绑。

    这时,李治突然一身龙袍在身,走到李恪面前,跪道,“三哥,稚奴不想做皇帝,三哥——稚奴想你——”

    李恪跳下马背,将李治扶起来笑道,“九弟,三哥都知道,这不是你的错——”

    被捆绑了的长孙无忌似乎早就猜到了李治会这样做,他一声不吭。反观魏征,在李治给李恪下跪时想要开口说话,但听到李治的那一番陈词,到嘴边的话生生的咽了下去。

    李恪走到李世民面前,“扑通”一声跪地,开始大哭,“父皇——你——”李恪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缘故,李世民的命运没有延续历史的轨迹,走向了另一个分叉。

    但是,他哭了,他哭的很伤心。

    因为,刚才跟长孙无忌的一番话,他深深的体会到了李世民对李恪的爱,也是对自己的爱。他时刻都在保护自己,他时刻都在为自己着想。

    李恪擦干了眼泪,自语道,“父皇,儿臣必将用尽全力让你的病治好——”

    这时,陈其和裴行敛、薛仁贵等诸将也都走到了太极殿前。

    李恪大吼道,“王中长,让孙思邈来长安,将中医学院的全部郎中召集到长安,给父皇医治——”

    “诺——”王中长命令。

    听到李恪的命令,魏征愣住了,李道宗愣住了,全体大臣都愣住了。

    半响,魏征缓过神来他徐步上前向李恪道,“北王殿下,皇上不能言语,行动不便,南王又不想登基为帝,臣等恳请殿下登基——主持国政——”

    “臣等恳请殿下登基——主持国政——”诸大臣们跟随魏征喊道。

    “我等恳求殿下登基——主持国政——”陈其等黑衣卫将领请命道。

    “我等恳求殿下登基——主持国政——”鬼面骑和鹰卫大声呼道。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七百一十章 大结局

    ?李恪在诸大臣和黑衣卫将士的劝阻下登基,年号为元皓,他成了大唐帝国的第三任皇帝,被称为大唐圣宗皇帝,简称唐圣宗。TXT电子书下载**-<>-.

    李恪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封有功将士,惩治叛逆贼子。

    分封的大臣首先是他的心腹将领,改封青海王苏定方为西北王,全权负责西北军务,开始备战攻打西域。让许敬宗到青唐城接替狄知逊的位置,将狄知逊调集到中枢任职尚书右仆shè,让岑文本出任左仆shè。魏征依旧担任mén下省的shì中,将马周升到了中书令的位置。随即,他任命李孟尝为并州大都督,裴行敛为代州都督,任命陈其为南衙大都督,黑衣卫归南衙节制和统领,杜君绰被圣旨为北衙大都督。让méng昭出任将军,跟随苏定方西征西域,该有王中长统领鹰卫担任méng昭的职务,自己的身边依旧沿用鹰卫保护自己,将鹰卫改名叫大内shì。让狼骑营负责皇城安全。

    处理完这些问题,他开始处理宗室中的问题。

    对于李泰,李恪封他做了司空,不但没有剥削他的权利,还让他主管大唐的科举和教育。李泰见到了李恪的诚意,欣然领命。李治依旧为南王,但李治想去太原汉学院学习绘画和书房,李恪欣然答应。对于李承乾,李恪也没有做出处罚,只是将他囚禁在了长安的一座府邸。

    李恪登基,没过多久,辽东传来大捷。说刘仁轨率领大军灭了高丽王国,斩杀了高丽王。而蓝东的突厥jīng骑成了屠夫军,只要唐军所到之处必为其他屠杀,辽东人口骤减。李恪让刘仁轨和蓝东回长安,两人到长安献俘,李恪封蓝东为将军,到刘仁轨帐下听用,封刘仁轨为北辽王,开始稳定辽东局面。

    经过了这一番升迁和任命,大唐的朝局开始稳定,李恪的皇位也坐稳了!

    这天,李恪来到了长安城的一座宅院。

    院子里面全都由将他的贴身shì卫鹰卫把守,外面也有陈其的南衙禁军守卫。

    李恪走进院子来到后面的huā园,发现李承乾一个人正在逗鸟。

    看到李恪,李承乾没有行礼,而是淡淡的说道,“李恪,你想什么时候处置孤呢?”

    “大哥,你觉得朕有处置你的必要吗?”李恪反问道。

    李承乾愣住了,半响这才回答,“你确实没有这个必要——既然没有,你为什么还要囚禁孤呢?”

    “大哥想不想听朕的想法?”李恪问道。

    “你说话吧——”李承乾道。

    “好——”李恪大声道,像王中长使了一个眼sè,王中长离开,须臾,就发现东王李泰、南王李治都来到了院子里,就连齐王李佑也来到了众人面前。

    三人见到李恪,都躬身施礼,“臣弟见过皇上——”

    “大家都是兄弟,就不用多礼——坐吧!”李恪说道,自己首先落座。

    等大家落座,王中长在桌子上铺开一张地图,李恪笑着说道,“你们看看这张地图——这是朕让自己的手下孟山huā了七年的时间画的西方诸国的地图——上面记录名字的这些国家,土地féi沃,人口稀少,很适合大唐的百姓居住啊——”

    李恪说道这里,将目光移向了李泰。

    李泰看了李恪一眼,眼中lù出喜sè,“皇上的意思是——”

    “对——”李恪说道,“只要地图上有的国家,朕都要征服他们,然后在迁徙大唐的百姓去哪里生活。可是,这些国家该有谁统治呢?若是设立州县,它们距离长安太原不便于管制。朕的意思是只能设立藩国,可藩国总的有人镇藩做国王,朕不想大唐打下的土地成了外人的,不知道你们几人想不想去呢?”

    “三哥——你说的可是真的?”李佑欣喜的问道,都忘记了称呼,直接叫李恪三哥。

    “朕的话很有假吗?”李恪反问道。

    这时,李承乾也回过神来,就他双眼生出了光芒,“皇上,你真想让他们去统治这些国家吗?”他的语气也改了,称呼李恪为皇上,承认了李恪的正统地位。

    “大哥以为呢?”李恪反问道。

    “难道皇上就不怕我们——”李承乾说道这里便闭口不语,但他话中的意思李恪明白。

    “大哥,大唐攻下这些土地,想要治理好他们,让他们成为大唐的藩国,最少需要四十年的时间。”李恪笑道,“朕想,你们就是想造反也要三十年之后,但你们活得了那么就吗?即便你们的子孙继位,那也会是朕委派的人选——”

    李恪说到这里,就不在说话,但意思大家都清楚。

    四人李恪一眼,都不约而同的lù出淡淡的喜sè。

    等到李恪回到宫中,他的嘴角才lù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因为,他心里早就有了针对这次西征建立藩国的一些列想法。

    然而,让李恪发愁的时,到现在他依然没有册立皇后,更没有册立皇太子。

    他也在犹豫,该让谁做皇后,是阿史那云呢?还是武媚娘呢?阿史那云的话,妩媚娘会甘于她之下吗?太子的位置也是一样,是册封李仁为太子呢?还是让李显做太子呢?李恪的心里犹豫不定。

    这天,李恪将狄知逊、岑文本和魏征、马周等召集到了两仪殿,开始商议太子人选问题。

    讨论了很久,大家的最终意见是册立长子李仁为太子,阿史那云为皇后。李恪没有当即表态,而是让诸人离开,自己回到甘泉宫的书房静静的思考了很久很久,这才确定的最终的人选。册立阿史那云为皇后,册立李仁为皇太子,封李毅为北王,封李显为景王,同时吐蕃公主所生的儿子也被封了王爵。

    同一时间,李恪让北衙大都督杜君绰开始整顿北衙大军,就是废除府兵制,施行职业军人制度。将十二卫大军改编成北衙禁军,军服的颜sè为黄sè,大军称呼为锦衣卫。南衙大军依旧的李恪的铁杆大军,称呼依然为黑衣卫。经过改编的锦衣卫各方面得到了改善,里面的将校全部由陆军学院毕业的学员充当。顿时,锦衣卫慢慢的确立了他在长安的地位,逐渐开始了跟南衙黑衣卫抗衡的两一股力量。

    而作为皇帝的李恪,这才是他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因为,只有这样,他的权利才能达到平衡。

    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儿子早就将心思放在了黑衣卫和锦衣卫身上。

    太子李仁自然盯上了北辽王刘仁轨的大军,因为这只大军中有突厥jīng骑,而他又有突厥血统,能更好的驾驭这只大军;北王李毅盯上锦衣卫。因为,锦衣卫正在组建,这给了他机会。而景王李显他将目标放在了黑衣卫身上。这是出于武媚娘的建议,当初在北王府mén口五百鹰卫全歼了两千金吾卫,武媚娘就认准了黑衣卫的强悍战斗力,才会让自己的儿子选择了黑衣卫。

    李恪对自己这三个儿子做法没有阻止,但他从其中看到他的xìng格一方面。

    李仁骨子里有突厥人的本xìng,李毅喜欢稳步求实,李显则敢于挑战自己。

    元皓二年chūn,李恪正是命令西北王苏定方发动了对西域的作战命令。

    同时,他又命令北辽王刘仁轨率领三万海军东征扶桑。

    大唐,在李恪登基之后开启了一个帝国时代。

    在后世的史书上,历史学家们称呼李恪时期的大唐为圣宗的大唐帝国时代。

    帝国时代,就是说李恪喜欢殖民和侵略。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0925/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唐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七月初三所写的《回到唐朝当皇帝》为转载作品,回到唐朝当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唐朝当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唐朝当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唐朝当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唐朝当皇帝介绍:
回唐改命,神断天下。
刘衡附身李恪,成为太宗三子,帝王之家无亲.....
弱则亡、强则生,重活一回岂能庸。
脚踩大地,头顶青天,一路斩荆劈刺....
《回到唐朝当皇帝》书友群:117562573(虚席以待)
小说关键字:回到唐朝当皇帝回到唐朝当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唐朝当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唐朝当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