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势如破竹
后面的团长李俊,看到二营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就拿下日军阵地后,高兴之余马上命令几乎没有太多损失的二营继续向前进攻,不要停下来。
同时,命令辎重连用驽马,以急行军方式赶上二营,给二营补充战壕掉的弹药。
要知道,根据特战支队传回来的情报,挡在自己面前的日军尽管有一个师团,但这个师团却是被司令打残的一个师团,战斗部队不足两个步兵联队。
现在一下子被自己吃掉一个步兵联队又一个步兵大队,直接意味着日军挡在自己面前的战斗部队已经不足两千人。
只要自己速度足够快,完全可以在日军师团长调整部署之前拿下这两千日军,然后一路势如破竹拿下日军师团指挥部,再杀到日军重炮旅团阵地,以日军重炮旅团阵地为战场,大量杀伤敢来包围并且消灭自己的日军。
可是,自己的进军速度如果慢了,那日军师团长就有可能调整部署。甚至从两翼两个师团要一些增援,加强防守,迟缓自己突击速度。
到时候,就算自己成功突击到日军重炮旅团阵地,部队也会损失惨重。
为了减轻部队伤亡,李俊只能命令二营不休息,一路直接杀向日军重炮旅团驻地。
其实,李俊所面对的日军情况,远比特战支队侦查的要差。
近两个联队的战斗部队,那是日军师团长在撤退时往里面凑了一千多辎重兵和工兵后才够数的。
前面被李俊吃掉的四千日军,那是真正的战斗部队。
很可惜,因为辽东军装备大量迫击炮并且采用新式战术战法,这四千日军精锐几乎没有把战斗力发挥出来就全军覆灭了。
挡在李俊面前的第三道防线,可以说是地形最好,最坚固的一条防线。
很可惜的是,这么重要的一条防线,尽管日军师团长布置了近两千人,这两千人中间的真正精锐,满打满算只有五百多人。
看到辽东军这么快就出现在自己防线外面,即使他们脚下踩着非常坚固的防线,很多人也变得人心惶惶起来。
不仅如此,随着前面四千精锐被辽东军全歼的消息在防线上传开,本来就低落的士气此刻就更低落了。除了少数老兵组成的军官在阵地上开会走动,鼓舞士气,剩下的大部分将士,特别是补充进来的辎重兵和工兵,惶恐之余,都不看好脚下这道防线。
看到最先赶过来的几百辽东军也不等主力,直接向自己冲过来。
负责这条防线的联队长马上意识到一个提升部队士气的机会摆在面前。
只要自己能消灭这几百辽东军,手下两千将士人心惶惶的低落士气一定会有所提升。
想到这里,激动的联队长马上对身边部下大声命令道
“八格牙路,辽东军太嚣张了,几百人都敢对我们发动进攻。全部做好战斗准备,消灭这几百辽东军,让辽东军知道我们厉害!”
手下的大队长和中队长马上明白联队长用意,跟着联队长身后鼓励部下做好战斗准备。
两千日军的士气,在这一瞬间似乎真的受到影响,提升不少。
可是,战场接下来的一幕,直接让日军明白,接下来到底是谁收拾谁。
二营距离日军防守的山梁还有三百米时,三声炮弹划过天空的尖啸声,如约在战场上空响起。
三枚炮弹最后只有一枚砸在山梁日军阵地,剩下两枚一前一后砸在阵地前后的山梁坡上。
可就算砸在阵地上的炮弹只有一枚,剧烈的爆炸仍然吓日军一个不轻。
“不好,辽东军有炮火掩护,让部队马上隐蔽。各中队长,小队长,全部管好自己部下,别让他们在阵地上到处乱窜,影响士气!”被吓了一大跳的联队长,眉头一皱赶紧命令道。
可是,操纵迫击炮的特战队员并不打算给他们这个机会。
联队长命令刚出口,几十颗炮弹同时划过天空的刺耳尖啸声就传到他耳朵,随后,剧烈的爆炸就在他身边的阵地上响起。
老兵还好,面对炮击知道趴在战壕里躲避炮火,等待炮击结束。
阵地上一千多辎重兵和工兵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炮弹爆炸时,很多人还迷茫的站在战壕里不知所措。
而炮弹纷飞的破片最喜欢的就是他们了。
炮弹爆炸,脸上还带着迷茫和不知所措的辎重兵和工兵,只要站在炮弹杀伤半径内的,毫无疑问,成片成片被炸翻,生死不明。
炮击打出来的战场是最惨烈的,再加上迫击炮炮弹就好像不要钱一样,不断砸在阵地发生爆炸,抛起大量被炸出来的残值断臂和内脏器官,让整个战场看起来就好像到处充满血腥的修罗地狱。
很少上战场的辎重兵和工兵,什么时候遇到过这种画面。
听着耳边不断响起的爆炸和惨叫声,看到身边不断落地就好像下雨一样的残值断臂和碎肉,闻着空气中浓烈的血腥味。很多还活着的日军,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惨白。
至于他们的内心,则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当第一个辎重兵受不了这种气氛,通过大吼大叫发泄内心恐惧,并且不要命往后跑时,其他也受不了这种气氛的日军,纷纷往后逃命。
尽管趴在战壕的军官及时站出来制止,甚至当场枪毙了几个逃兵。但在几百个逃兵面前,这样的手段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几分钟时间,战场还剩下的辎重兵和工兵几乎全部成了逃兵。一副丧家之犬的架势往后面逃命。
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命,阵地上本来就不多的老兵也开始心动了,
因为,从天而降的炮弹不时收走一些战友性命。
按照这个打法,炮击结束,几百老兵一定所剩无几。到时候,没有新兵帮忙,自己照样守不住阵地。
所以,辎重兵和工兵一逃,剩下老兵就知道,阵地守不住了。
既然守不住,那这些老兵心里也下意识萌生了退意,看着自己中队长和大队长,等他们下撤退命令。(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一章 痛打落水狗
最终,这些军官也选择了撤退。
这时候,二营正好推进到距离阵地不到四十米位置。
提供火力掩护的迫击炮,刚一停下来,二营几百人就端着步枪,抱着轻机枪往日军阵地冲。
当然,他们冲的过程中,没有忘记一人往日军阵地招呼两颗手榴弹。
很快,除了少量尸体,一个活人也看不到的日军阵地就被二营踩在脚下。
“营长,日军逃跑了,他们就在前面!”冲在最前面的二营将士,一看到几百米外疯狂逃命的日军就大声对不远处的营长提醒道。
“这个阵地上的日军怎么这么不经打,我们还没有进攻就逃命了!”营长一脸不理解抱怨道。
然后对着身边部下就命令道:“马上追,这么好痛打落水狗的机会,我们绝不能放过。运气好了,说不定能跟在他们身后直接杀到他们师团指挥部。”
“部队继续向前进攻,追杀日军溃兵!传令兵,通知后面操纵迫击炮的特战队跟上,再通知后面团长,我们二营准备痛打落水狗,追杀日军溃兵!”
二营一开始追击,并且不断向前开枪,射杀落后的日军。
在死亡威胁下,正疯狂逃命的日军也急了。因为失去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这些日军为了活下去,竟然连武器都直接丢了,只希望自己跑得比战友要快。
很快,二营就跟在日军后面追了两三里。
这时。不管是前面的日军还是后面的二营,都变得疲惫起来。
而就在这时,日军师团指挥部忽然出现在面前。
师团指挥部尽管只有一个大队的战斗部队,但诸如炮兵。辎重兵,工兵,文职军官等技术兵种,即使给战斗部队补充了一千多人,那也还剩一千多人。
所以,日军师团指挥部的总兵力直接达到惊人的两千五百人。
再加上日军师团长就在这里,在很多溃兵眼里,只要自己能跑到师团指挥部,跑到师团长身边,自己就安全了。
这种情况下,疲惫的日军溃兵就好像瞬间被打了兴奋剂,不要命的往前冲,想早点冲动师团指挥部,得到师团长保护。
跟在他们屁股后面的二营也看到了日军师团指挥部。
营长眼睛一亮的同时,马上命令手下兄弟加快追击速度,直接跟在溃兵身后顺势杀到日军师团指挥部。
当然,营长也知道,仅仅凭借手头几百人,就算杀到日军师团指挥部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口吞下数千日军。
摆在二营长面前唯一可以打败日军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击溃,就像刚才的战斗一样,给日军来一个痛打落水狗。只有这样,二营才能用最小代价拿下日军师团指挥部,打通突击通道,并且给日军以最大杀伤。
刚命令部队加快追杀速度,营长转身就对身后传令兵命令道。
“通知后面特战队员,马上布置炮兵阵地,炮击日军阵地,打款日军部署,给我们突击他们师团指挥部创造机会!”
跟着日军溃兵一直杀到距离日军师团指挥部三四百米,扛着迫击炮的特战队员才跟上来。
这时候,得知辽东军竟然这么快就突破自己精心布置的三条防线,直接杀到师团指挥部。
震惊的师团长也顾不得自身安全,直接冲到一线阵地。
“八格牙路,辽东军怎么这么快就杀过来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看着紧紧跟在溃兵身后的辽东军,师团长一脸目瞪口呆叫道。
没人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所有人都被杀过来的辽东军给吓到了。
唯一还保持着一丝理智的参谋长,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眉头一皱,对着师团长提醒道:“绝不能让辽东军杀进我们阵地,辽东军一杀进来我们就完了,必须要挡住辽东军。”
师团长这时候也反应过来,马上命令道:“告诉前面的溃兵,马上往阵地两翼撤退。命令警卫大队做好战斗准备,辽东军一出现就开枪,一定要挡住他们。”
师团长的想法是好的,但一心想着逃命的溃兵能不能去执行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在溃兵看来,只要逃到师团指挥部他们就能活命。所以,怎么能最快逃到师团指挥部他们就怎么逃。至于师团长的命令,同他们性命相比,他们显然直接忽略了。
“八嘎,他们怎么还不往阵地两翼撤退,再不往两翼分散就来不及了!”参谋长皱着眉头抱怨道。
师团长显然要狠辣很多,眉头一皱就命令道:“命令警卫大队做好战斗准备。溃兵一冲到阵前一百米就开枪。不分敌我,谁冲到一百米就杀谁?”
“一百五十米的时候先开枪警告,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尽管这道命令很可能葬送阵地前还活着的一千多溃兵,但师团参谋长也知道,这是保证师团指挥部安全的唯一办法。所以,参谋长尽管很不情愿,但还是下达了命令。
很快,日军阵地就响起一串枪声,密集的重机枪子弹,几乎是紧贴着溃兵头顶向后飞过去。
让参谋长失望的是,枪声对溃兵并没有起到作用。
一千多溃兵,仍然不要命的往师团指挥部冲过来。这种情况下,师团长只能痛苦的闭上眼睛,准备下达开枪命令。
可就在这时,一串让师团长闻之色变的炮弹尖啸声忽然在战场上空响起,随后,三声剧烈的爆炸就在阵地响起。
“八嘎,辽东军有炮兵,而且还是他们装备的新式火炮。让部队隐蔽,躲避炮火,辽东军新式火炮太厉害了。”师团长果断命令道。
命令刚下达不到几秒钟,一串更加密集的尖啸声就在战场上空响起,紧随其后,剧烈而密集的爆炸就在阵地响起,十多团夹杂了大量黑烟的火球,也随之在阵地腾空而起。
在雨点一样迫击炮炮弹攻击下,阵地上的日军只能死死趴在地上躲避炮火。
这时候,他们不用说开枪阻击溃兵,就连能不能活到炮击结束都不知道。
正冲向师团指挥部的日军溃兵这时候也懵了,因为他们刚刚品尝了这种火炮的强大威力。
面对眼前不断响起的爆炸,日军溃兵马上就犹豫了,不知道是继续向前进攻还是怎么办。(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二章 守不住了
这时候,二营长果断命令道:”一连左翼包抄,二连右翼包抄,逼着日军只能往前冲!“”
很快,二营三个连队就在日军屁股后面形成品字形半包围圈。
犹豫的日军刚选择避开已经被炮火笼罩的阵地,想从两翼迂回撤退。一二两个连马上向他们射出非常密集的子弹。
在后面和两边都有追兵的情况下,一心想着活命的日军只能再次把希望寄托在师团指挥部。
这时,一个声音忽然在溃兵中间响起:“”冲过去,只要冲过辽东军炮火覆盖区我们就安全了!”
在这种声音的怂恿下,溃兵就好像打了兴奋剂,马上嗷嗷叫着向已经被炮火覆盖的日军阵地冲过去。
二营长眼睛一亮,跟着命令道:“通知后面炮兵,溃兵冲到阵前二三十米就停止炮击,我要让日军溃兵冲垮他们最后一道防线,让最后一道防线上的守军也变成溃兵。”
很快,炮击就停了。
已经冲到阵地前面的溃兵马上意识到,这是自己逃回师团指挥部的唯一机会。
于是,密密麻麻的溃兵这时候竟然表现出一副悍不畏死的架势,嗷嗷叫着冲向日军阵地。
没有几秒钟,守在阵地上的日军也纷纷反应过来。
忽如其来的炮火急袭尽管给他们造成不小伤亡,让他们对辽东军战斗力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但他们也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退无可退。
既然如此,那守住阵地就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办法。
看着近在咫尺的溃兵,不管他们如何为难和心痛,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他们最终还是开枪了。
密集的子弹拿上把成片成片的溃兵扫倒在地,溃兵向前逃命的势头,终于在这时候被遏制下来。可是,这种对日军来说的好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
看到阵地上的日军狠心开枪,跟在溃兵后面的辽东军也不客气。
被他们抱在手里的轻机枪,步枪,纷纷开枪。密集的子弹拿上把跑在最后的溃兵给杀死。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这是日军溃兵接下来所面临的恶劣局面。
这时候,不管是往前冲还是往后撤退,他们都要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对于想要活命的日军来说,往前冲活下的机会显然要大很多。
首先,自己距离师团指挥部防线只有二十来米。全力冲锋的话,也就几秒钟时间就可以冲过去。
其次,他们心里都抱着一丝侥幸。前面对自己开枪的毕竟是自己人,现在他们之所以对自己人开枪,很可能就是吓吓自己,让自己绕道离开这里。只要自己全力冲锋,挡在面前的自己人一定不会继续开枪,把自己杀死在阵地前。
正是抱着这两个想法,一心想着逃命的溃兵,面对自己人射过来的子弹,竟然变得悍不畏死起来。在守军一双双目瞪口呆目光的注视下,不要命往阵地方向冲。
看到曾经的战友不要命向自己冲过来,刚开始在军官强制命令下还能对他们开枪的日军,来到死在自己枪口下的战友越来越多,握着武器的双手渐渐开始发软。打着打着,他们就不自觉的停止开枪,或者是把枪口抬高一些,不往战友身上招呼。
如此一来,守在阵地上的日军只能眼睁睁看着溃兵冲向自己。
很快,溃兵就冲进防线,同防线上的守军绞在一起。
而这些溃兵冲到防线后,并没有停下来。已经被辽东军彻底打怕的他们,直接从阵地一跃而过,继续往后面逃命。
在这个过程中,混乱的守军阵地上,一些抱着小心思的日军,也抓住机会,跟着溃兵一往后面逃命。当越来越多的溃兵越过防线往后面逃命,跟着溃兵一起逃跑的守军也越来越多。
紧紧跟在溃兵身后的二营几乎没有遭到攻击就顺利杀到距离日军阵地不到二十米位置。
想要把守军也击溃的二营,一点客气也不对日军讲。
一上来,二营就用手榴弹招呼。
几百颗手榴弹砸到日军阵地后,阵地上被冲得混乱的守军,马上被成片炸翻。
这样的进攻还只是一个开始,第一轮从天而降的手榴弹还没有爆炸完,第二轮黑乎乎的手榴弹就再一次光临日军头顶。
密集的手榴弹有砸在日军阵地发生爆炸,有凌空发生爆炸,纷飞的手榴弹破片,几乎让日军阵地没有死角。无论日军藏在哪里,都躲不过一轮又一轮手榴弹攻击。
这时候,正在阵地坚持等待死亡的日军忽然想到刚从阵地一跃而过的溃兵。
一瞬间他们心中就产生一个想法:“凭什么他们能逃命活下去,而自己就要守在这里等死。
这种想法一出现,很多守军心里就有了活下去的小心思。趁着身边军官同样躲避手榴弹的空挡,抓住机会,跟着溃兵一起往后面逃命。
很快,越来越多的守军开始逃命,就算军官反应过来想要阻止,也扼制不住这种逃命的风向。
“兄弟们,日本人要逃命。马上冲上去,击溃他们!”
很快,战场就演变成一场你追我赶的大溃逃。
二营数百人,紧紧跟在日军身后,一边追击,一边开枪杀伤他们,减轻接下来的战斗压力。
重新回到师团指挥部的师团长,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就收到第四条防线,也是指挥部前面最后一条防线全线崩溃的消息。
看到密密麻麻的日军将士,就好像丧家之犬一样向自己跑了过来,师团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还是身边的参谋长反应快,直接提议道:“师团长阁下,我们必须马上撤退,这里已经守不住了。”
一脸不甘心的师团长赶紧反驳道:“不,我不能撤退!我们还有几千人,还能挡住辽东军。”
话刚说完,一串爆炸就在距离师团长不远的溃兵中间响起。
师团长亲眼看到,至少上百将士被这一轮炮弹炸飞。而忽如其来的炮火打击,更加剧了溃兵的恐慌,让他们更不要命的往自己所在方向逃命。
这时候,参谋长也不管师团长愿意还是不愿意,直接对一旁的卫队命令道。
“还愣着干什么?马上保护师团长撤退往军部方向撤退,军部周围还有一个联队的警卫部队,有阵地能防守,一定能挡住辽东军工事。”
师团长一撤退,支撑在日军心里面的最后一根稻草随之就倒了。
几千日军,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你追我赶向后面逃命,好不热闹。(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三章 骑兵出击
东港县城,与其说是一个县城不如说是一个小镇。
如果不是李智龙的第四师驻防在这里同日军对峙,在东港外围修了不少防御工事。整个东港几乎可以说是五险可守。
李智龙带着主力离开这里后,四师在东港外围的阵地就全部交到一个守备团手里。
因为守备团大部分都是新兵,而且只装备了三挺重机枪。日军就是出动一个步兵联队去进攻他们,他们也守不过半天时间,更何况日军一动就是装备有大量火炮的两个野战师团。
想到日军随时可能进攻东港,而自己带领的师主力至少要十几个小时才能赶回东港。为了把日军堵在东港。即使知道骑兵不善防守,李智龙毅然命令司令配属给自己的骑兵团,带着十门迫击炮先行一步增援东港。
骑兵团刚回到东港不到一个小时,日军就出动了。
一个步兵联队的先锋,带着大量重机枪,浩浩荡荡出现在四师阵地前面。
看到日军一上来就在阵地前布置了几十挺重机枪,然后一个大队的步兵排着散兵线,一副随时可能发动进攻的架势。
骑兵一团团长的眉头马上就皱了起来,武器沉重说道:“日军一定知道我们主力不在东港。一上来就发动大队规模的进攻,这是打算一次进攻打败我们啊!”
东港守备团团长一脸担忧问道:“日军来势汹汹,守备团加骑兵团的重机枪全部加起来才十二挺,连日军的三分之一都没到。李团长,这场仗不好打,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对于骑兵一团团长而言,步兵防守显然不是他的强项。
但想想后还是回答:“挡不住也要挡。日军的重机枪不用怕,我带了十门迫击炮回来,日军在我们年前架再多的重机枪也经不起我们炸!”
“所以,我们需要防备的就日军步兵。远了用重机枪招呼,近了用步枪招呼,再近一点的用手榴弹招呼,如果日军冲到我们阵地,那就用马刀和刺刀招呼!”
很快日军进攻就开始了。
几十挺重机枪掩护下,七八百日军排着散兵线,浩浩荡荡向阵地杀过来。
骑兵团长没有等待,日军一开始进攻就命令迫击炮开炮,争取在步兵反击前敲掉日军重机枪。
这样的话,骑兵团长就有信心打退日军进攻,守住东港。
十门迫击炮没有让他失望,炮击了两分钟,日军几十挺重机枪就全部哑火。
东港剩下的守军竟然也有辽东军刚装备的新式火炮。听到炮声的日军联队长可谓是大吃一惊,尽管几十挺重机枪被摧毁让他非常心痛,但他仍然有信心拿下面前的辽东军阵地。
因为,总司令部的情报清楚告诉他,挡在面前的辽东军只有一千人,而且还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
面对这种对手,自己如果还打不赢,那自己这个联队长就白当了。
想到这些,联队长并没有命令已经发动进攻的步兵撤退下来。
而是在大队自己轻机枪和步枪火力掩护下,继续向前进攻。
日军重机枪一哑火,骑兵团和守备团装备的重机枪就开枪了,没多久,步枪手也加入战斗。
尽管冲锋的日军被成片成片扫倒在地,他们仍然没有任何停下来的意思。
一边顶着伤亡继续向前进攻,一边端起步枪和轻机枪进行反击。
这时,尽管暴露在阵地前的日军伤亡很大,作为防守主力的守备团也开始出现伤亡。
看到阵前日军被成片成片扫倒在地,一些激动的守备团士兵为了增加命中率,直接把自己半个身子露出阵地向日军开枪。
这往往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们刚射出枪膛里的子弹,跟着就有一枚子弹钻进他的胸膛。
看到守备团伤亡越来越大,日军进攻部队还剩下三四百人冲到阵前一百米左右后竟然不再继续往前冲,而是趴在地上,端着步枪,架着轻机枪同守军对射。
如此一来,守备团的伤亡就更大了。
亲自守在阵地上的守备团长,尽管很心痛,但却没有任何办法。
只能命令各级军官在阵地来回走动,扯着嗓子让部下战斗中注意隐蔽,并且稳定大家军心。
阵地上的一举一动,骑兵团长全部看在眼里。
尽管他没有上阵地,但有一点他可以肯定,守备团的伤亡已经达到惊人的三分之一。
作为一支新兵部队,伤亡这么大还能保持不崩溃,团长震撼之余也知道,眼前的伤亡已经到了守备团能够承受的极限。
如果还不能该变眼前的恶劣局面,守备团在日军进攻下直接战场崩溃都有可能。
“参谋长,命令防线两翼的一营和二营马上出击,消灭阵前还剩的几百日军。如果有可能,对日军主力也冲一下。只要能大量杀伤日军有生力量,这股日军就会失去进攻能力。”
参谋长眉头一皱提醒道:“阵前的日军虽然不多,但装备了不少轻机枪。现在就让骑兵冲,没有大半个连的损失,骑兵根本冲不到日军面前。”
团长摇摇头回答:”除了冲,没有其他办法了。你没有看到守备团留言坚持不住了吗?伤亡就伤亡,马上发信号,让一营和二营开始进攻。”
战场上忽然出现骑兵部队,而且一来就是七八百骑兵。
不仅仅后面的日军联队长被吓了一大跳,阵前还剩下的三四百日军也被吓到了。
特别是当他们看到这些骑兵竟然往他们冲过去后,很多日军都变得心虚起来。
甚至有些日军因为害怕直接出现撤退的想法。
不过,这种想法一提出来就被大队长给否决了。
“八嘎,你们糊涂。我们撤退再快也快不过骑兵的速度。现在撤退和自杀有什么区别。只有就地坚守我们才有希望。”
“我们有十挺轻机枪,只要配合得当,一定能挡住骑兵进攻。”
“左右两翼各布置五挺轻机枪,只要骑兵进入射程就开枪,一定要挡住他们。”(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四章 高兴太早
轻机枪一开枪,冲在前面的骑兵就不断有人被射下战马。
这时候,坚守阵地的守备团也动了。
尽管守备团是一群新兵组成的部队,但包括团长在内的军官都是上过战场的。
所以,骑兵团两个营一发动进攻,日军一调整部署,团长就敏锐察觉到,一个属于守备团的战机出现了。
看到日军把有限的机枪火力全部对着骑兵团,守备团长马上命令阵地上的轻重机枪手,居高临下集中火力,专门打对骑兵威胁最大的轻机枪。
刚才还能做到连续开枪射击的日军机枪手,伴随雨点一样的子弹向他们扑过来。为了活命,他们只能一边继续对骑兵开枪,一边转移机枪火力点。
就算如此,仍然有日军机枪手不断被子弹命中。毕竟,守备团准备了十二挺重机枪对着他们开枪,你铺天盖地密集火力的覆盖下,并不是他们想转移就能转移。
这样一来,日军阻击骑兵的火力就少了一半还不止。
正发动进攻的骑兵马上抓住机会,用马步枪朝日军射出一轮子弹后,迅速把步枪收进枪套。然后抽出马刀,高高举过头顶,刀锋向前,嗷嗷叫着往日军冲过去。
“八格牙路,我们第一大队完了。”联队长非常痛苦的闭上眼睛说道。
看到辽东军骑兵已经和第一大队残部杀在了一起,联队长马上命令道:“第一大队几百残兵一定不是辽东军骑兵的最终目标,不然他们不会一次出动这么多骑兵。”
“命令第二大队马上做好准备,如果辽东军骑兵向我们发动突击,坚决进行反击,消灭他们。”
因为联队长及时做好准备,骑兵团两个营消灭几百日军后就撤退了。
尽管损失了一个大队,日军联队长仍然没有放弃继续进攻的想法。
在他看来,刚才的进攻之所以会失败,那是因为自己对守军认识不足,没有想到守军还有骑兵。如果没有这些骑兵参与进来,刚才的进攻自己一定不会失败。
想到这里,联队长马上命令第二大队继续进攻。
为了防止辽东军偷袭,联队长专门加强了两倍数量的轻机枪。
如此一来,辽东军骑兵如果还想突击自己派出去的进攻部队,那辽东军骑兵必须要做好承受巨大伤亡的准备。
同第一次进攻没有多大区别,进攻开始不到两分钟,提供火力掩护的重机枪就全部哑火。
顶着子弹向前进攻的步兵大队,在损失近半兵力后终于冲到阵前百米位置,趴在地上同守军进行对射。
这时,所有人都可以清楚看到,阵地守军的伤亡正变得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下,如果局面不能得到控制,用不了多长时间,阵地上的守军就会崩溃。
骑兵团长也看到了情况的恶劣,尽管知道日军为了对付骑兵专门多配了十挺轻机枪。但为了守住阵地,团长只能硬着头皮命令两个骑兵营出击。
当然,骑兵团长再傻也没有傻到让骑兵往辽东军枪口上撞。刚下骑兵进攻命令,团长跟着就命令炮兵马上开炮,就算不能炸毁日军装备的轻机枪,那也要让轻机枪没办法持续开枪,减轻骑兵进攻压力。
骑兵一出现,战场还剩下的四百多日军就开始调整部署。
二十挺轻机枪迅速转移到战场两翼,准备迎战辽东军骑兵部队。
随着骑兵越冲越快,手里抱着轻机枪的日军机枪手也变得越来越紧张,一副随时可能开枪的架势。
这时,迫击炮开炮了。
十门迫击炮一分为二,全部对着日军轻机枪阵地。
面对从天而降的炮弹,日军机枪手为了避免枪毁人亡,不得不抱着轻机枪开始转移。
在这中间,反应慢一点的机枪手,毫无疑问,连同机枪一起,直接被炸翻在地。
这时,尽管雨点一样的炮弹不断砸在他们身边发生爆炸,可为了挡住越来越近的骑兵,刚转移到新阵地的日军机枪手,不得不利用短短几秒钟的炮击间隙,迅速向骑兵射出子弹。
这样一来,一个方向十挺轻机枪连五挺轻机枪的威力都没有发挥出来。
而随着战斗持续,还不断有倒霉的机枪手被炮弹命中。
就这样打了一二十秒钟,再次损失近一个连的骑兵,终于杀到日军眼前。
手起刀落,挡在最前面的日军机枪手,直接带着满脸的不可思议和恐惧被马刀砍成尸体。
随后,高举马刀的骑兵就杀进还有三四百日军的战场,把他们杀得一干二净。
连续损失两个步兵大队后,不服气的日军联队长终于消停下来。
至于阵地上的骑兵团和守备团,尽管损失惨重。但骑兵团长已经不再害怕日军接下来的进攻。
骑兵团连续两次突击一共缴获回来二十五挺轻机枪。而日军剩下的轻机枪已经不足十挺,再加上他们重机枪只要一开枪马上就会被迫击炮摧毁。
在火力上,还剩两个步兵大队的日军已经比不上守军。
只要这两个大队没有其他增援部队,仅仅凭借手里的十门迫击炮,十二挺重机枪,二三十挺轻机枪,团长就有信心在不主动出击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防守挡住日军进攻。
就在骑兵团长忍不住长松一口气的时候,他没有想到,日军联队长虽然摆出一副防御的架势,不再继续向前进攻。但他却派了大量传令兵向后面师团长报告,请求支援。
而后面的师团主力,距离战场已经不足五里。至于李智龙亲自回援的四师主力,现在还在二十里开外。就算李智龙快马加鞭,也要在日军后面一个小时才能赶回阵地。
骑兵团和守备团还剩不到两千人,依托战壕刚休息不到半小时,一串炮弹划过天空的尖啸声就在战场上空响起。随后,剧烈的爆炸就在阵地响起。
七八个士兵猝不及防,来不及做任何准备就被炸翻在地。
“炮击,不好,是日军主力上来了。全部都进防炮洞,躲避炮击。骑兵团警卫连留下一个班监视日军,快进防炮洞,刚才还只是日军的试射。”骑兵团长脸色一变的同时,大声命令道。
日军师团长收到前卫联队求援报告时,侦查部队也给他送来辽东军主力最多还有两个小时就回到阵地的消息。
一旦装备重炮的辽东军主力回到阵地,自己再想拿下东港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日军师团长非常清楚这个道理。
所以,师团长马上命令野炮联队加快行军速度,到前面三里寻找阵地,修建炮兵阵地。
这种布置下,只要步兵赶到战场,炮兵不需要准备就能给步兵提供火力掩护。(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五章 拼不过他们
因为日军师团长这种布置,战场才出现守军还没看到攻击部队就遭到炮火打击的情况。
日军一上来就动用一个野炮联队五十多门野炮对着守军阵地轰,即使守军第一时间钻进防炮洞,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击仍然给守军造成至少三百人的伤亡。
当大家躲在防炮洞,好不容易坚持到炮击结束,回到阵地。
大家坚持了好几个小时的阵地已经被炸得不成样子。
看着到处是缺口,或者是被填平的战壕。
守备团除了少数军官,其他人都楞楞的看着眼前这一切,不知所措。
而一直没有出现在战场的进攻部队,这时候出现了。
而且如同天兵天将,直接出现在阵前三百米距离。
守备团剩下的几百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日军提供火力掩护的重机枪就响了。
因为李智龙距离这里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这就意味着日军必须在一个小时内拿下眼前阵地。否则,接下来的进攻将会变得非常难。
一个小时对于日军来说,也就一次进攻。所以,从进入战场开始,师团长心里就做出决定,一定要一次进攻打败守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师团长除了命令一个野炮联队炮轰守军阵地。直接抽调三个重机枪中队三十多挺重机枪,以小队为单位,分散在绵延一公里的战场提供火力掩护。
除此以外,为了防备守军的骑兵部队,师团长直接给进攻部队加强了二十挺轻机枪。
加上进攻部队两个大队本来就装备的二十挺轻机枪,一共四十挺轻机枪。这么强大的机枪火力,师团长自信,一定能挡住骑兵进攻。
把日军进攻部队的实力看在眼里后,两个团长的眉头下意识就皱了起来,并且意识到,接下来两个团恐怕要打一场真正的硬仗。就算最后打赢了,部队也会损失惨重。
“都还愣着干什么,等死吗?马上进入阵地,趁着日军还没有冲上来,抓紧时间修复战壕。”沉着一张脸的守备团长,没好气的对部下吼道。
骑兵团长也跟着命令道:“日军装备的机枪太多了,再用骑兵突击他们,和送死没有区别。骑兵团全体都有,全部下马作战。进入阵地,把所有武器都给我用上,一定要挡住日军进攻!”
“炮兵马上开炮,想办法尽快摧毁日军重机枪。没了重机枪,我们打退日军进攻的胜算会更大。”
两个团还剩不到一千七百将士,马上扑向阵地,有的趴在阵地上警戒,有的布置重机枪阵地,有的挥动工兵锹修复战壕,好不热闹。
大家刚干了不到半分钟,炮弹划过天空的尖啸声就传到大家耳朵。
因为日军重机枪阵地分的太散,炮兵连装备的迫击炮没有进行试射。直接以排为单位,一次性瞄准日军三个重机枪阵地,用最快速度发射炮弹。
摧毁一个重机枪阵地后,这个迫击炮排的三门迫击炮马上瞄准新的目标,继续发射炮弹。
趁着带有重炮的辽东军主力还没有回援,日军野炮联队也没有顾忌,迫击炮连刚开炮不到一分半钟,他们就开始反击。
尽管大部分反击炮弹都打偏了,但日军野炮联队胜在火炮多,一轮炮弹过去,总有命中目标或是砸在目标附近发生爆炸的炮弹。
这就导致迫击炮连也开始出现伤亡。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打一分钟转移一个新的炮兵阵地。
这样一来,迫击炮连想要在短时间内敲掉日军重机枪阵地的想法就破灭了。
日军两个大队的进攻部队,看到身后重机枪一挺接着一挺哑火,他们也急了。
趁着辽东军还没有开枪的空挡,拼命往前冲。
本来以为日军进攻部队会给自己至少两分钟修复战壕。没想到日军只用了半分钟就冲到阵前一百多米位置。
这时,两个团长即使心有不甘也只能命令部队依托刚修复了一半的战壕开始战斗。
因为骑兵团全部充当步兵守在阵地,,阵地一千多守军中,骑兵团竟然占了大半。
同守备团的新兵相比,骑兵团这些老兵的战斗力显然要强悍很多。
尽管日军的进攻火力依旧非常强大,但守军时不时射出阵地的子弹,同样不断给日军造成伤亡。
半分钟不到,两个大队就损失三四百人之多。
这时候,日军身后越来越多的重机枪被摧毁。随着他们进攻火力不断削弱,阵地上两个团的阻击火力反而变得越来越强。
再加上日军进攻部队距离守军越近,守军的命中率就越高。
所以,日军越往前冲,部队的伤亡就越大。按照眼前这个打法继续进攻下去,就算部队成功杀上守军阵地,进攻部队也会因为伤亡惨重而被辽东军打退。
带队冲锋的日军联队长非常清楚这个情况。眉头一皱,果断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趴在地上同辽东军进行对射。等把守军兵力战壕得差不多以后,再发动进攻,一鼓作气拿下守军阵地。
日军一趴下,他们的伤亡就少了很多。
不仅如此,因为日军趴在地上可以精确瞄准,守军骑兵团和守备团的伤亡反而大了很多。
“日军太狡猾了,平胸机枪手,集中所有火力压制日军进攻部队。步枪手都瞄准了打,大量杀伤他们,不然我们绝对守不住阵地。”眉头越皱越深的骑兵团长果断命令道。
“还有,通知后面的炮兵,我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尽快摧毁日军剩下的重机枪,然后炮击日军进攻部队,尽快把他们打退。这样进行对射,我们不是日军对手。”
骑兵团长说的一点没错,双方刚对射了不到两分钟,骑兵团和守备团就损失近两个排。
反观趴在地上的日军,尽管遭到几十挺轻重机枪的压制性扫射,他们装备的四十挺轻机枪也不是吃素的。
所以,两分钟对射下来,他们的伤亡竟然和守军不相上下。
就这样又对射了几分钟后,守军两个团长慢慢变得焦急起来。因为,部队的伤亡实在是太大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六章 学习日军
对这个结果,日军带队联队长非常满意。
毕竟自己身后还站着一个主力师团。而辽东军增援部队却还有大半个多小时才能赶到战场,就阵地上那点守军来说。同日军进攻部队拼消耗,最先坚持不下去的一定是辽东军。
后面一直盯着战场的日军师团长,也看到这一点,眼睛一亮的同时,马上命令两个步兵大队加入战场,争取一鼓作气拿下守军阵地。
日军后续进攻部队出现后,守军不得不抽出一部分火力去阻击他们。
这样一来,骑兵团和守备团本来还是集中的火力就被分散开开。而日军射向他们的子弹,却因为后续进攻部队的到来不减反增。
就这眨眼功夫,骑兵团和守备团伤亡马上成直线上升。
很快,两个团就受不了了。
惨重的伤亡不仅让两个团长感觉到巨大压力,更让普通士兵看不到希望。
如此一来,两个团剩下的很多人都变得绝望起来。
骑兵团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脸焦急的他,不断往阵地后面看,期待炮兵早点腾出手来增援步兵。
关键时刻,一声充满激动声音终于传到骑兵团长耳朵。
“团长,日军重机枪都被迫击炮连敲掉了!”满脸硝烟的骑兵团一营长,非常激动交到。
很快,一串炮弹划过天空的尖啸声就在他们头顶响起,一百多米外趴了大量日军的阵地,跟着就响起四声剧烈的爆炸。
“看来迫击炮连在日军野炮反击下也损失不小,竟然只剩下四门迫击炮!”骑兵团长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
可当他看到四枚迫击炮炮弹瞬间就收走十几条日军性命的战果后,跟着自信道:“迫击炮射速快,就算只有四门迫击炮也能打出十几门炮的威力。”
“通知后面的迫击炮连,师长就要赶回来了,把我们带来的炮弹全部打光,我不相信砸下去几百颗手榴弹后,日军进攻部队还能坚持不撤退。”
一枚从天而降的迫击炮炮弹砸下来,只要砸在日军中间,至少能让两个日军失去战斗力,或是被炸死,或是被炸伤。
损失过半的迫击炮连也知道前线危机,收到团长命令后他们也开始拼命了。
一枚炮弹刚飞出炮膛,马上把一颗新的炮弹塞进炮膛。
炮管打热了,有的甚至开始发红以后。他们也没有停下来,顾不上迫击炮报废,直接用水壶里的水给它降温……
这种情况下,一分钟不到,四门迫击炮就往日军中间砸了近百枚炮弹。
今三百人的伤亡对同样损失惨重的日军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打击和考验。
特别是刚才的炮击中,四十挺轻机枪组成的火力点遭到重点攻击,至少二十挺轻机枪被摧毁后,日军进攻火力直接降低到战前的一半还要弱。
趁你病,要你命,这是战场上每个人都愿意做的事。
骑兵团长没有放过这个机会,马上命令阵地残部把所有轻重机枪都用上,用最猛烈的火力去招呼他们。
与此同时,迫击炮连剩下的四门迫击炮也没有闲着,迅速转移到新的阵地后,用最快速度向日军发射四十枚炮弹后,马上扛起炮弹冲向下一个炮兵阵地,继续发射炮弹。”
日军后续两个大队迎着子弹,好不容易和前面两个大队汇合。这两个大队已经被炸的所剩无几,不管是阵地守军还是后面的炮兵,马上调整部署,集中火力招呼这两个大队。
不甘心失败的日军也是野炮,轻重机枪往守军身上招呼,子弹炮弹你来我往,双方打得好不热闹。
这时候,双方拼的就是意志力。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十分钟后,骑兵团带过来的炮弹马上就要被打光时,两个大队还剩不到一千日军竟然撤退了。
“怎么回事?日军怎么撤退了,只要他们再坚持五分钟,最多五分钟,我们就败了!”骑兵团长的眉头一皱,一脸不理解说道。
守备团长也是一脸疑惑,毕竟阵地前的日军还有千人上下。只要不出意外,这剩下的千人日军拿下自己脚下的防线,应该一点问题也没有。
可就在这种对日军完全有利的局势下,日军居然撤退了,这让谁也想不明白其中原因。
没几分钟,炮弹划过天空的刺耳尖啸声就传到他们耳朵。
躲避上过战场的两个团长一下子就听出这是重炮炮弹划过天空才能产生的尖啸声。
他们在战前就知道,这里的日军没有重炮。而重炮炮弹划过天空后,稳稳砸在日军后面发生爆炸。不用想就知道,正在开炮的重炮一定求援辽东军。
“师长,师长回来了,我们增援到了!”两个团长脸上的疑惑瞬间就被激动给覆盖,一起叫道。
李智龙距离战场尽管还有五六里,但四师侦察连早在半小时前就赶到战场,并且把战场的恶劣局面全部报告给了李智龙。
为了守住阵地,李智龙也学了一次日军。
尽管部队还没有赶到战场,但司令配给自己的重炮,早就可以把炮弹射进日军野炮联队阵地。
为了给骑兵团和守备团解围,守住阵地,李智龙学习日军,直接就地架炮,对日军野炮联队阵地开炮,先打垮日军野炮联队,让日军进攻部队失去火力掩护,逼他们撤退。
因为日军每个师团只有一个野炮联队,而进攻又离不开野炮。
所以,重炮团射出的两枚试射炮弹,尽管没有命中日军野炮阵地,但却把野炮联队联队长吓了一大跳,对战场进攻部队充满期待的师团长也被吓了一大跳。
得知自己野炮联队很可能已经被辽东军重炮盯上的师团长。马上做出判断:“辽东军增援部队到了。”
为了避免野炮联队遭到重炮,野炮联队必须马上结束炮击,转移火炮。
而炮击一停止,守在阵地上的辽东军就能全力打击自己进攻部队。特别是辽东军神出鬼没的炮兵,砸到自己进攻部队身上的炮弹多两倍都可能不止。
这样的话,进攻部队就会在炮击中损失惨重,甚至于失去战斗力。
为了避免这种结局出现,日军师团长果断下达了撤退命令,并且命令野炮联队马上转移阵地。(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七章 阴谋
日军撤退,走在最前面一个主力团顺势就进入阵地。
日军野炮联队,尽管撤退命令下达的很及时,但重炮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重炮团两个营只来得及在日军转移野炮之前打五轮炮弹,可就这五轮一百二十枚炮弹足足摧毁日军野炮十六门,这还是日军故意把野炮布置很分散情况下造成的。
得知野炮联队损失情况,并且从侦查部队那里知道辽东军至少一个团的增援部队已经进入阵地后,师团长马上意识到,自己攻击东港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
仅凭自己损失近三成兵力的一个师团继续发动进攻,别的不说,光辽东军装备的二十多门重炮就能把自己师团撕得粉碎。
这种情况下,师团长果断命令部队后撤一里,等后面一个师团赶到战场后,再考虑怎么进攻。
两个师团长都曾败在了辽东军手里,但有一句话说得好,战场是最好学习打仗的地方。两个师团长虽然失败过,但他们对辽东军战斗力和各种战术战法的了解,远远超过其他日军军官。
尽管他们都被辽东军打败了,但他们也从辽东军身上学会了不少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战术战法。
两个人在一起商量半个多小时候,直接形成一个统一意见。
“想要攻破挡在面前的辽东军防线,首先要做的就是敲掉辽东军炮兵部队。
而敲掉辽东军炮兵部队,最先要敲掉的就是辽东军随时可能给自己炮兵以致命攻击的重炮部队。
李智龙回到阵地不到两小时,还没有来得及休息,暂时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日军就动了。
一个大队的野炮,就好像炮弹不要钱一样,拼命往阵地发射炮弹。
没多久,一个大队的日军就在身后十几挺重机枪压了过来。
“看来日军还没有长记性,他们不知道我们已经装备了迫击炮吗?既然日军来送死,那我们就吃下这块肥肉。”刚刚还是疲惫的李智龙,一看到日军进攻方式就有了精神,一脸杀气命令道。
很快,后面十门迫击炮就开炮了。
给步兵提供火力掩护的重机枪,在剧烈的炮弹爆炸中,一挺接着一挺被炸哑火。
可就算如此,日军一个大队的进攻部队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往阵地冲过来。
这时,守在阵地上的二团已经开始用轻重机枪进行阻击,日军也不甘心被动挨打,一边迎着子弹继续往前冲,一边用随队进攻的轻机枪进行反击。
尽管反击火力远远比不上辽东军的阻击火力。可就算如此,二团也开始出现伤亡。
这种情况下,李智龙马上意识到,日军冲的距离阵地越近,二团的伤亡就会越大。
因为,日军补兵的枪法都很出众,他们的步兵一旦开枪,二团的伤亡就会呈直线上升。
即使二团最后打败了日军进攻,甚至是全歼这一个大队的日军,李智龙也不想看到二团伤亡太大。
要知道,日军有两个师团,三万多人。而自己手里只有两个不满编的主力团个三个手背团,总兵力不到六千人,就算自己一个人拼掉日军五个人,自己也不是对手。而战场上,自己一个人拼掉日军五个人,几乎不可能实现,能用一个人拼掉对手三个人就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毕竟,日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都是装备到牙齿的精锐。
所以,部队一进入阵地李智龙就给所有营团长下了一道命令:接下来的战斗不要求消灭多少日军,只要求所有参战部队用最小伤亡把日军脱在这里,而且还是拖的越久越好。
看到二团的伤亡越来越大,后面的迫击炮已经把日军重机枪全部敲掉。
李智龙果断命令迫击炮支援二团,炮击日军进攻部队,用炮弹把日军给炸退。
可就在这时,一串比迫击炮炮弹更加刺耳的尖啸声忽然在战场上空响起,紧跟着,阵地后面的迫击炮阵地就响起剧烈的爆炸。
几番炮战下来,尽管日军炮兵还没搞清楚迫击炮到底长什么样。但迫击炮炮弹在空中的飞行轨迹却搞清楚了。
炮兵参谋足足用了一分多钟计算出迫击炮阵地的具体位置后,野炮联队联队长直接按照计划抽出一个大队进行炮火覆盖。
首发命中,一瞬间,九门迫击炮和几十个炮手就被湮没在炮火之中。
“不好,日军找到了我们迫击炮阵地。太大意了,忘了让迫击炮连转移阵地。”李智龙震惊之余大声叫道,然后一脸紧张盯着已经被炮火笼罩的炮兵阵地,希望能冲出来几个人。
也许是听到了李智龙的呼唤,爆炸刚过了不到五秒钟,十几个冲出硝烟的炮兵就进入李智龙视野。不仅如此,这十几个炮兵每个人肩膀上都扛着迫击炮三大件。
长松一口气的李智龙果断命令道:“再调一个迫击炮连上去,告诉他们,每开炮一分钟必须转移阵地,别让日军再给我们来一个炮火覆盖。”
“还有他们的野炮,也太嚣张了,当我们没有炮兵吗?命令野炮团抽出一个营,不,日军一个大队的野炮抵我们一个半营,让野炮团抽两个营进行反击,给我敲掉这个日军野炮大队。”
很快,李智龙头顶就响起了非常刺耳的炮弹尖啸声。
几秒钟后,剧烈的爆炸就在日军野炮阵地响起。
让李智龙意外的是,自己两个野炮营刚开炮不到一分钟,日军就动用一个野炮大队进行反击。
双方炮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日军有两个野炮联队,实力远远超过我们,不能拼消耗,必须要敲掉这两个野炮联队。”李智龙马上想到自己和日军之间的差距,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
几秒钟不到,一抹坚定表情就出现在李智龙脸上,跟着就对身边参谋长命令道。
“抽调一个重炮营进行反击,摧毁日军刚开炮的野炮大队!”
李智龙的想法是好的,重炮营开炮,以重炮的威力,顶天五分钟,日军一个野炮大队就会全军覆灭。
但是,李智龙没有想到,日军之所以一次只出动一个野炮大队,一点一点同辽东军炮兵拼消耗,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李智龙手里的重炮开炮。
因为,根据日军侦查,李智龙手里的重炮尽管布置在阵地后面好几里,但仍然处于野炮射程。
尽管野炮威力比不上重炮,但日军可以同李智龙拼数量优势,用两倍,甚至于三倍数量的野炮对轰辽东军一个重炮营。
日军自信,就算不能摧毁重炮,猛烈的炮火覆盖也会把重炮部队的炮手炸得差不多。(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八章 钦差来了
重炮营刚打了一分钟,日军就反击了。
两个野炮联队还剩的两个大队一起开炮,瞬间射出的三十六枚炮弹,很快就把重炮阵地一个角给覆盖,六门重炮包括几十个炮手,直接被湮没在炮火中。
突如其来的打击,不仅把重炮营剩下的炮兵打蒙了,李智龙同样也懵了。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日军竟然敢用野炮对自己重炮下手。
不过,细细一想李智龙就想通了,这是几个月前辽东军对付日军重炮部队时候的打法。
“不好,我们上当了,日军的目的就是为了敲掉我们重炮部队。马上命令重炮团二营撤退,先不要管炮,把人撤退出来再说!”
“日军装备的都是野炮,除非直接命中,否则奈何不了我们装备的重炮,最多把重炮掀翻,但战斗结束后还能用。”
参谋长迅速把命令传下去后,一脸不理解问道:“师长,为什么不让另一个重炮营进行反击,据我所知,日军两个野炮联队的火炮现在都用上了,根本没有多余的野炮对付我们剩下的重炮营。”
“只要我们能在短时间内摧毁日军刚开炮的两个野炮大队,胜利仍然属于我们。”
“不,日军还有炮兵!”李智龙摇头否定道。
“不要忘了,日军还有一个野炮大队再给他们补兵提供火力掩护,炮击我们阵地。这个野炮大队,随时可以抽身出来反击我们剩下一个重炮营。”
“我肯定,日军现在就等着我们剩下一个重炮营开炮。如果上当了,两个重炮营就算没有失去战斗力那也会损失惨重。”
尽管李智龙第一时间下达撤退命令,可风命令到重炮阵地时,日军两个野炮大队已经打了至少无论炮弹。
这时候,重炮营营大部分火炮都被笼罩在了硝烟之中。
尽管不清楚这些重炮的具体情况,但从他们全部哑火可以判断,被炮火覆盖的重炮,不是被摧毁就是操作重炮的炮手全军覆灭。
收到撤退命令,阵地还剩下的一百多个炮手和弹药手迅速往炮兵阵地外面跑。
但在最后关头,他们还是遭到一轮炮火洗礼,差不多一半的炮手和弹药手被炸翻,留在炮兵阵地。
日军并不清楚重炮营剩下的炮手已经撤走了。
猛烈的炮击,一直打了十分钟才停下来。
最后的结果是,日军用两个野炮大队的野炮,成功摧毁辽东军第四师野炮团29门野炮,摧毁重炮营8门重炮。
为了避免重炮再次遭到攻击,李智龙不得不命令重炮团剩下的重炮转移到日军野炮射程外布置炮兵阵地,即使这样做重炮部队的炮击精度会差上很多,
而李智龙则凭借手里不到两个团的兵力,利用迫击炮和山炮,再加上后面时不时开炮的重炮部队,在东港城外阵地同日军周旋。
敌我双方十多万部队在两个战场互相厮杀,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时。
经过近十天长途跋涉的朝廷钦差,终于到了辽中。
看到辽东巡抚砸门出来迎接的只有周中举,而周中举在朝廷的品级还不如自己。钦差的眉头马上就皱了起来,内心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对李智龙和辽东军的不满。
“你们杨大人呢?为什么不出来接驾。老夫是带着圣旨过来的,扬大人不出来接驾,说得严重一点那就是抗旨,是造反。
对这些一副趾高气昂的朝廷官员,周中举也没有好印象,直接说道:“接旨可以,那也要看一看我们杨大人有没有那么好的命!”
“我可以肯定,如果我们杨大人现在回答,钦差大臣和你后面那些朝廷官员就回不去京城了!”
“你们辽东军真打算造反!”钦差大臣下意识惊呼道。
不仅仅钦差大臣,他后面大部分文武官员脸色刷的一下就变得惨白。
他们是朝廷的人,如果辽东军真打算造反,他们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被辽东军俘虏。如果运气不好的话,被辽东军俘虏了祭旗都有可能。
想到这些他们最不愿意接受的结果,所有人都瞪着一双眼睛,等待周中举下文。
周中举摇头回答:“钦差大臣你想哪里去了,我辽东军怎么可能造反。”
“是日本人,日本人几天前集中十万精锐进攻我辽东军,我们杨大人已经带着辽东军所有主力去迎战日军了。但根据前线反馈回来的情报显示,战斗打得非常惨烈,日军明显早有准备。我们杨大人说了,就这样继续打下去,辽东军最多还能坚持半个月。”
就在这时,一声惊呼忽然在不远处响起:“大人,前线又送伤员下来了,足足有五百多人!”
这些伤员可以说是周中举特意安排的,也可以说不是周中举安排的。
几个小时前,周中举就收到东港方向有一批重伤员被送回来的消息。
为了让这些朝廷钦差近距离感受到战场惨烈,让他们相信辽中已经岌岌可危,辽东军随时可能挡不住日军进攻。
周中举专门设计了同朝廷钦差会面的地点和时间。
听到部下报告伤员回来了,周中举赶紧说道:“王大人,您是朝廷钦差,代表朝廷,代表老佛爷和皇上。这些重伤员都是前线退下来的,如果你能去看看他们,对鼓舞军心一定有很大作用。下官恳请王大人能去看看这些伤员。”
面对周中举冠冕堂皇的请求,文官出身的钦差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同意。
几十个人,还没有靠近伤员队伍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血腥味。
四五百重伤员,被子弹打中的还好,身上只有一个血窟窿。
那些被炮弹和手榴弹炸到的就没那么幸运了,全身上下到处都是伤口。尽管都被简单处理过,但仍有不断流淌出来的鲜血把绷带染得通红。
仅仅一眼,钦差一行的大部分文官脸色就变得惨白。
至于一起过来的几个武将,则是一脸凝重。作为军人,仅仅一眼他们就能判断这些伤员都是刚从前线下来的,而且他们所经历的战斗一定打得非常惨烈。
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一本抗战军事小说,四百多万字,被封后重新上架,腾讯阅读和移动阅读都有发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九章 吓死他们
一会到辽东军给他们安排的临时驻地,朝廷钦差就把一起跟过来的两个武将叫在了一起。
“张大人,你是禁军出身,打过不少仗。从刚才那些重伤员你是否看出了什么?”
“刚才的周大人所言不虚,前线的战斗肯定非常惨烈。根据我的经验,辽东军如果出现五百多轻重伤员,那他们战场战场战死的就算没有四五千那也有三四千人,至于普通轻伤员,那就更多了。”
“还有,从刚才周大人的话里可也肯定,这五百重伤员还是只所有重伤员中的一批。前几天还送回来三批近两千人,按照伤亡比例上来看,辽东军损失一定在两万人以上。”
“嘶!”钦差倒吸一口凉气后说道:“辽东军在朝廷报备只有不到四万人,那辽东军不是已经损失过半了。如果真是这样,那辽东军真有可能挡不住日军进攻。”
惊呼过后,钦差继续问道:“张大人,我知道你们都是带着朝廷使命来的。你看你们要不要去前线看看,最终确认一下这个情况。”
就算这两个武将都是禁军出身,但能被朝廷派过来摸清辽东军虚实,可见他们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武将。
既然如此,怕死就是他们的共性。
按照刚才的推断和刚开始周中举的介绍,挡在前面的辽东军随时可能战场崩溃。到时候,十万日军就会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杀到辽中。
现在去前线,一旦碰上辽东军前线崩溃,他们想逃都逃不赢,一个不好就可能被日军俘虏。运气不好的话,被日军乱枪杀死在战场都有可能。
所以,一听到钦差的建议,两个人的心里就活动开来。
两个人互相对视一眼后,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样,同时回答:“大人,我认为去前线完全没有必要。辽东军随时可能挡不住日军,战场奔溃。如此一来,日军就有可能再次兵临奉天。末将以为,我们应该马上把这个消息上报朝廷,让朝廷早做准备。”
“另外,朝廷需要辽东军在这里挡住日军进攻,现在去打扰辽东军,很可能会影响到辽东军士气,加快辽东军战场崩溃的速度!”
钦差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一脸担忧问道:“情况真有这么严重!”
看到钦差被吓得不轻,根本不想去前线的一个武将继续说道:“只要我们刚才的推断都是对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很多。”
“如果前线辽东军真被日军打败,最多两天时间,日军就可能杀到这里。”
钦差本来只是凝重的脸色,这时已经变得惨白。
文官出身的他不说经历过战斗,就是看也没有看过。所以,被吓到后,他马上把目光转移到两个武将身上,一脸担心问道:“那你们有什么想法!我们来辽东代表着朝廷,绝对不能被日军俘虏,这样会有辱朝廷威严的。”
刚说话的武将赶紧回答:“趁着辽东军还没有崩溃,明天去看看周大人口里的两千多重伤员。只要这两千多重伤员是阵地,我们的推断就是真的。”
“完了后,马上从山海关回京,把这里的情况上报朝廷,让朝廷早做准备。”
“好,那我们明天看完就走!”深怕自己会被日军留在这里的钦差,想没想就决定道。
这时,周中举也在商量怎么对付朝廷派来的这些人,让他们相信自己白天所说,早点回京。
被留在司令部的警卫团团长,一脸轻蔑说道:“副司令,白天看到我们前线撤下来的几百重伤员他们都被吓的一脸惨白。我觉得,就凭那些人的胆量,一定不敢去前线!”
“我也认为他们不敢去前线,跟在钦差后面两个武将,虽然都是朝廷禁军出身,但我们查了,他们都是贪生怕死的人。前线打得那么惨烈,就是借给他们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去。”协助周中举负责朝廷情报的副手,一脸肯定回答。
完了后继续说道:“另外,我有八成的把握肯定,通过今天他们看到的重伤员,他们已经相信了副司令你白天给他们的介绍。”
周中举点头肯定道:“相信的话最好。如果不相信,那我们就麻烦了!”
这时,负责辽东情报的副手忽然开口道:“副司令,我以为,我们还应该在后面添上一把火,好好吓一吓这些朝廷派过来的钦差。”
“到时候,不管他们相不相信副司令白天的介绍,都会被我们吓的想要早点离开辽东。”
周中举眼睛一亮,赶紧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晚上凌晨一点钟,就算这里是辽东军司令部,那也是一片死寂。整个司令部,除了巡逻队来回巡逻的脚步声,关在呼呼的风声,没有其他任何声音。
从京城过来的朝廷钦差和几十个副手,因为这里没有京城的繁华和夜生活,几十个人早早就睡下了。
就在这时,一串密集的枪声忽然传到他们耳朵,把包括钦差大臣在内的所有人惊醒。听到枪声越来越密集,刚和部下聚集到一起的钦差大臣赶紧命令道:“王大人,你马上派人出去看看,哪里打枪,出了什么事?”
在几个人焦急等待下,两分钟不到,刚刚派出去的侍卫就一脸凝重跑了回来。
“大人,守在外面的辽东军不准卑职出去,辽东军把机枪都架在了门口,一定是出了大事!”
话刚说完,又一个侍卫冲进来说道:“大人,辽东军来了一个军官告诉我们不要外出,辽东军司令部遭到日军袭击,辽东军已经开始调动警卫部队消灭他们。”
挥手把刚把两个侍卫打发走,钦差旁边的另一个武将就语气沉重说道:“大人,这里的情况看来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恶劣。日军一定是知道辽东军都在前线,这里兵力空虚,然后才派出小部队来偷袭这里!”
钦差马上反应过来回答:“你是说辽东军司令部也不安全。”
“对!”刚说话的武将肯定道:“只要辽东军司令部被摧毁,前线辽东军士气一定会大受打击,到时候,辽东军不战自溃都有可能。”
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一本抗战军事小说,四百多万字,被封后重新上架,腾讯阅读和移动阅读都有发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章 孤军深入
焦急等了近十分钟,司令部外面不断响起的枪声才停下来。
钦差刚准备松上一口气,辽东军一个连长就冲进来报告道:“各位大人,偷袭我们的日本人已经被全部消灭,我们副司令让我带各位大人去看看。”
被吓得不轻的钦差没有说话,而是把目光放在了两个副手身上。
只见其中一个副手的眉头一皱,对着钦差小声说道:“可以去看看,确认一下刚才偷袭辽东军司令部的是不是真正日本人。”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遍地尸体的战场。
因为这些尸体都穿着普通老百姓衣服,凭借自己第一眼,两个武将只能确认这些人是刚被打死的,并不能确认他们身份。
这时,周中举走过来指挥部下扒了两具尸体的裤子后,指着日本人穿的内裤说道:“各位大人看,据我所知,只有日本人会穿这种内裤,这里的大部分人都穿着这种内裤所以,他们日本人的身份我可以非常肯定的确认下来。”
“经过统计,我们刚才一共打死日本人125个,和日本人一起过来的土匪56个。这股日军装备精良,不仅一人装备一支步枪,还配了三挺他们主力部队都很少装备的轻机枪,火力非常强大。如果不是我调来重机枪,战斗现在都还没有结束。”
“另外,这些人身上还带了不少炸药。不出意外,他们的目的应该是摧毁我辽东军司令部,让辽东军前线部队失去物资弹药补给!”
“日本人实在是太阴险了,如果不是我们巡逻部队足够警惕,提前发现了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这里,周中举似乎想到了什么,赶紧对钦差提醒道:“王大人,现在司令部周围兵力空虚,日本人一定不会甘心失败。不出意外,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所以,为了各位大人的安全,天黑以后,各位大人还是不要乱走,免得发生意外!”
听到这里,包括钦差在内所有人都相信了自己刚才的判断。
看到周中举盯着自己等待自己回答,急着想要离开这里的钦差也不再隐瞒,直接回答:“周大人不用太担心,我们过来的目的是摸清楚辽东的情况,现在已经摸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决定今天去你们野战医院看看,确认伤员的情况后就回京。”
“所以,周大人你不用太担心。”
听到这里,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面前的钦差大臣害怕了。
周中举眼睛一亮的同时,赶紧回答:“大人毕竟代表了朝廷,绝对不能出现危险。这里不安全,早点回京也好。到时候我会抽调一个警卫营互送大家离开辽东,把大家送到山海关。”
“只是,希望大人回京以后能把这里的情况上报朝廷,让朝廷尽可能给我们提供支援。要不然,单凭辽东军自己,一定挡不住日军进攻。”
急于想要离开这里的钦差,去野战医院查看几千伤员也就走个形式而已。
完了后就匆匆收拾行囊,准备离开这里。
周中举履行承诺,直接抽调一个守备营互送他们。为了避免他们在京城乱说话,管好他们的嘴。一向抠门的周中举也大方一回。直接拿出一箱子价值两万两白银的各种珍贵药材送给他们。
朝廷钦差在辽东军司令部刚呆了不到两天就被吓走后,海州方向的战斗已经进入决战阶段。
一路势如破竹成功占领日军重炮阵地后,警卫三团团长黄中信非常惊喜的发现,日军重炮阵地竟然还有三十多门日军重炮旅团因为炮兵损失殆尽而没有办法运走的三十多门重炮。
惊喜的黄中信马上询问跟着自己一起突击的特战中队有没有人会使用重炮。
在黄中信看来,如果能把这些重炮给利用起来,接下来的战斗,自己的损失一定会更小。而进攻自己的日军,伤亡则会大大增加。
毫无疑问,特战中队给了黄中信一个非常肯定的回答。
清楚这些重炮威力的黄中信,二话不说,马上把全团损失最大的三个连交给特战中队,协助他们操纵重炮!
警卫三团以日军重炮旅团为阵地,抓紧时间修建工事的时候。距离重炮旅阵地不远的日军军部,终于收到前线防线被突破的消息,并且见到了一路被警卫互送回来的师团长。
“八嘎,两个联队的兵力竟然连辽东军一个团都挡不住,你应该直接战死沙场,还回来干什么!”怒火没地方发泄的军长,对着师团长就破口大骂道。
作为失败者,尽管军长骂的很难听,但他也只能默默忍受。
过了好一会,一直等军长骂累了,旁边的军参谋长才敢站出来提醒道:“军长,现在再说这些已经于事无补了,还好这支辽东军精锐杀到我们重炮旅团阵地就没有继续前进了。要不然,我们布置在这里的防线一定会被辽东军打一个洞穿。”
“这的确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是有一点我搞不明白,这支辽东军的攻势这么猛,一定是辽东军精锐。既然他们已经打到了我们重炮旅团阵地,为什么不再接再厉,直接突破我们最后一道防线。:
参谋长想想后回答:“我认为有两个原因。连续十几个小时的进攻和突破再怎么精锐的部队都会疲惫。还有,这支精锐毕竟只有两千人,如果太孤军深入,很可能被我们包围全歼。既然如此,停在重炮旅团阵地等后援到了再发动进攻,无疑是最佳选择。”
“根据侦查,辽东军主力尽管再往我们重炮旅团前进,但因为他们带有重炮,距离我们重炮旅团阵地至少还有十公里,已经超过了他们重炮的有效射程。就算是为了得到炮火支援,他们也不得不停下来等待后援。”
听到这里,军长忍不住冷笑道:“孤军深入,难道他们停在我们重炮旅团阵地就不是孤军深入了吗?参谋长,我们重炮旅团阵地周围有多少部队可以调动。”
看到军长身上竟然向外散发出一阵浓浓的杀气,已经意识到什么的参谋长赶紧反问道。
“军长你是打算吃掉这支孤军深入的辽东军?”
“为什么不?”军长一脸杀气回答。
“辽东军主力到我们重炮旅团阵地至少需要两小时,我不相信我们两小时还吃掉不了辽东军一个主力团,就这么决定了!”
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一本抗战军事小说,四百多万字,被封后重新上架,腾讯阅读和移动阅读都有发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要命的打法
日军军部两翼两个师团各抽调一个联队,再加上警卫联队两个大队,总共九千多日军,仅仅用了半小时就完成了对警卫三团三个方向的包围。
然后这些日军就好像打了鸡血,在没有炮兵掩护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重机枪就嗷嗷叫着向三团发动进攻。
黄中信脸上迅速闪过一丝冷笑后说道:“日军这根本不是进攻,是自杀!”
完了后,直接对身边部下命令道:“兄弟们,既然日军想来送死,那我们就成全他们。迫击炮全部开炮,摧毁他们重机枪,完了后再打他们补兵。其他人,只要日军进入射程就给我开枪。今天我们杀得日本人越多我们的战果就越大。”
“通通通……”一串沉闷的迫击炮炮声在原来的日军重炮旅团阵地响起,警卫三团带来的二十门迫击炮,一分为三,用自己最快射速向日军进攻部队发射炮弹。
炮弹爆炸,瞬间就有好几挺重机枪被湮没在炮火之中,全部哑火。
“八嘎!”亲自指挥这场战斗的军参谋长忍不住骂道。
跟在旁边的师团长赶紧介绍道:“这就是辽东军装备的新式火炮。射程尽管很近,但射速非常快,而且很轻便,好像一两个人就能抬着走,用起来很方便!”
参谋长皱着眉头反问道:“难道就没有办法摧毁这些火炮吗!”
“我尝试过,集中一个野炮大队进行反击,尽管摧毁不少这种火炮,但想要在短时间内把它们全部摧毁,很难做到。只要我们有火炮进行反击,他们就会在一个阵地打一分钟然后迅速转移到另外一个阵地,我们的火炮太笨重了,完全跟不上它们的转移速度!”师团长没有任何夸张的回答,话语中充满了无奈。
参谋长脸色瞬间就变得阴沉起来,但作为军参谋长,他还是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且命令道。
“既然没办法摧毁对方迫击炮,那我们只能抓紧时间,趁重机枪还没有被辽东军完全摧毁之前,杀进辽东军阵地。要不然,失去重机枪掩护的进攻部队就会遭到辽东军的血腥屠杀。”
“命令进攻部队。加快进攻速度,用最短时间杀进辽东军阵地。”
日军完全不理会身后不断被摧毁的重机枪火力点,不要命往自己阵地冲,团长黄中信一下子就明白日军目的。
这时候,成百上千的日军已经冲进重机枪射程。可因为日军大部分重机枪火力点还没有被迫击炮摧毁,在他们两倍,甚至于三倍重机枪火力的压制下,三团布置在每个方向的三挺重机枪,尽管一有机会就开枪,但仍然挡不住日军进攻步伐。
就在黄中信脸上的焦急表情越来浓时,密密麻麻的日军终于冲进了轻机枪射程。
尽管日军火力点射出的压制性火力仍然很强大,但因为轻机枪很轻,随时可以转移阵地再进行射击。警卫三团射向日军的火力终于变得密集起来,冲在前面的日军,不断被子弹命中,载倒在进攻路上。
当然,日军装备的轻机枪也不是吃素的。
一边冲锋一边开枪的日军轻机枪手,迎着辽东军射出来的子弹进行反击。
轻机枪子弹加上后面火力点射出的重机枪子弹,直接在三团头顶交织出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阵地上,不管是谁,只要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或者是不小心把身体露出消耗,马上就会被打成马蜂窝。
所以,日军进攻部队不断被打死打伤的时候,警卫三团也开始出现伤亡,而且还是越来越大。
“必须改变这种局面,再这么打下去,就算我们打退了日军,自己也会损失惨重。毕竟,一路突击过来,我们可用的兵力已经不多了。”黄中信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
一脸凝重的参谋长回应道:“炮兵,只有炮兵能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很多人都倒在日军重机枪火力下,日军提供火力掩护的重机枪实在是太多了,必须尽快把它们全部摧毁!”
“难道用重炮去打他们重机枪阵地!”实在是想不到解决办法黄中信忍不住说道。
毫无疑问,这个办法是不可行的。日军火力点距离重炮太近了,重炮射出的炮弹根本打不到如此近距离目标。除非进行直接瞄准射击,但日军重机枪火力点和重炮旅团阵地又没有太多的地形高差,直瞄射击也行不通。
想法被否决后,黄中信只能命令部队坚持。
旁边的参谋长适时提醒道:“团长你也不要太担心,日军这种不要命的打法的确很厉害,但只要我们挡住他们第一次进攻,后面就会好打很多。”
这个道理黄中信懂,可看着身边部下不断被子弹命中,而日军进攻部队就好像打不完,仍然不断向自己推进,黄中信心里担心而已。
想想后,黄中信果断命令道:“通知后面的迫击炮阵地,加快炮击速度,尽快摧毁日军所有重机枪火力点。”
“重炮也不能闲着,那么多人伺候它,不能杀日军的话我们也太亏了。日军重机枪火力点太近,我们打不到,日军后面的集结地总能打到吧!”
“通知操作重炮的特战队员,对着日军集结地给我炸,炸完了集结地,他们自己选择可疑目标,继续给我炸,我要让前面进攻的日军分心,不能集中精力进攻我们。”
命令下达后,黄中信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交战战场。
这时候,双方的步枪手也加入战斗。
让黄中信庆幸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重机枪被迫击炮摧毁,自己部下的伤亡终于得到缓解。
如此一来,自己装备的轻重机枪就能全力开枪,压着近在咫尺的日军打。
可就去看如此,不要命往前冲的日军仍然一步一步靠近自己阵地。
而不断举枪射击的日军步枪手,仍然继续给自己部下完成伤亡,即使这个伤亡在自己承受范围内,黄中信也非常不满。
毕竟,短时间内自己得不到任何补充,有限的兵力死一个就少一个。
后面收到命令的重炮部队没让黄中信等太久就开炮了。
炮弹划过天空的刺耳尖啸声,一下子就盖过战场所有枪声,传到每个人耳朵。
正在进攻的日军也不例外,下意识抬起脑袋,顺着尖啸声响起的方向看过去。
很快,剧烈的爆炸就在他们身后的集结地响起。
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一本抗战军事小说,四百多万字,被封后重新上架,腾讯阅读和移动阅读都有发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二章 都不好受
“不好,我们集结地造反攻击了,我们后路被断!”这是日军进攻部队很多人的第一时间想法。
而就是因为这个想法,刚刚还是士气高昂的很多日军,直接变得惶惶不安起来。
如果他们后路真被断了,就算他们拿下面前的辽东军阵地,他们也不可能活着离开这里。
既然打输了是死,打赢了也是死,那为什么不趁着后路没有完全被断之前离开这里呢?
想到这些,很多日军都变得犹豫起来。看着身边军官,希望军官能下达撤军命令。
对于更加狂热的军官而言,他们心中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就算后路被断,他们也要继续打下去。
他们不管进攻结束后部队还能剩下多少人,对于他们而言发动这场进攻只有一个目的,全歼已经被包围的辽东军,即使全军覆灭也在所不惜。
所以,一看到部下犹豫,进攻速度放慢。
分散在进攻部队中间的军官就大声叫道:“八嘎,都楞什么?站在这里等死吗,马上进攻,消灭辽东军,不要管后面的辽东军!”
军官的大叫尽管把不少部下的小心思给收了回来,但仍然有不少日军想活着,不愿意继续打下去,没有了刚才的狂热。
这样的话,日军接下来的进攻势头就因为这些人的影响而变弱下来。
而对于警卫三团守在阵地上的一千多将士而言,来自日军身后的爆炸,就好像兴奋剂一样,直接刺激得他们嗷嗷叫。
分散在阵地上的营连长也抓住机会大声鼓舞道:“兄弟们,日军后路已经被我们给断了,面前的日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都给我狠狠得打,吃掉他们!”
一瞬间,警卫三团竟然爆发出了部队组建以来的最强大战斗力。
步枪手,轻重机枪手……全都以自己最快射速向日军发射子弹。
后面的迫击炮手也打得更准,一颗颗炮弹就好像长了眼睛,非常准确砸在日军重机枪阵地发生爆炸。
看起来这些都是微乎其微的变化,但黄中信却敏锐察觉到,这场战斗的胜利天平正一点一点偏向自己。
伴随越来越多的重机枪被摧毁,日军压制警卫三团的重机枪火力已经不足刚开始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三团装备的轻重机枪就没了顾忌,在机枪手操纵下,肆无忌惮的向日军射出子弹强大的火力甚至有了压制日军的迹象。
不仅如此,看到日军重机枪已经不多了,后面操纵迫击炮的特战队员,每个方向都分出一半的迫击炮去对付日军进攻部队。
面对密密麻麻的日军进攻部队,调过去的迫击炮几乎不需要瞄准就能轻松砸到日军中间。
再加上日军都在拼命往前进攻,所有人都弯着腰往前跑,一颗炮弹砸在他们身边爆炸,他们根本躲无可躲,只能眼睁睁看到炮弹破片肆意收割他们生命。
“八嘎,辽东军的炮火怎么这么厉害。我要炮火支援,摧毁辽东军炮兵。”进攻部队中间的一个大队长,看到部下成片成片被炸倒,一双眼睛马上就变得通红,大声叫道。
大队长的不满叫声,并没有让砸在他身边的炮弹少上一颗,剧烈的爆炸声哥士兵惨叫声,仍然不断在耳边响起。
“八格牙路,后路被截,这样继续打下去就是屠杀,我们这点兵力还没有冲到辽东军阵地就被杀光了!”看到身边部下越来越少,很多活着的士兵脸上都流露出一副惊恐表情,大队长继续叫道,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不甘心。
最后,警卫三团以两个连的代价,成功打退日军第一轮进攻,
最小发动进攻的三个大队,除了少数几十个人侥幸逃回去。剩下日本人全部倒在进攻路上,不仅如此,遭到重炮攻击的日军集结地,尽管炮击一来他们就开始转移。
但他们的速度快,重炮炮弹的威力也打。
前前后后有上千日军倒在炮击中。
同样被重炮炸的不得不往后退的日军军参谋长,此时此刻已经一脸阴沉。
忽如其来的重炮打击,让他身边的一千多护卫不得不分散撤退。
好不容易远离炮击区后,参谋长身边警卫联队一个大队的兵力竟然只剩不到一百人。其他人不是被炸得像自己一样变成丧家之犬,就是太倒霉被重炮炸死在集结地。
“八格牙路,这打的什么仗,我们才是进攻一方,竟然被辽东军一通炮火反击就打得落花流水。还有,辽东军不是只装备了新式火炮吗?为什么刚才炮击我们的都是重炮,谁能告诉我原因!”憋了一肚子火气的军参谋长,就好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大声骂道。
旁边的师团长低着脑袋,一脸羞愧回答:“重炮肯定是辽东军缴获我们重炮旅团的!”
“重炮旅团几乎损失所有兵力,从几个炮兵联队抽调的炮兵又还没有到。没有被摧毁的几十门重炮也就留在原地。”
“可没有想到辽东军进攻如此犀利,一下子就占领重炮旅团阵地。几十门重炮也因为我们撤退太匆忙,根本没人去理会,也就被辽东军缴获!”
皱着眉头的军参谋长直接露出一副绝望表情:“八嘎,辽东军又新式火炮,有重炮。我们除了几千人,什么都没有,这仗还怎么打。就算把军长给我的几千人全部拼光,我们也消灭不了阵地上的辽东军!”
虽然只打动了一次进攻,但巨大的实力悬殊和惨重的损失,已经参谋长心里萌生了一丝退意。
不过,他还在犹豫,犹豫自己是不是真的现在撤退,把出发前军长给自己的命令抛之脑后。
日军不好受,阵地上的黄中信同样不好受。
刚才结束的战斗,不管是日军轻重机枪手还是日军普通步枪手,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是精锐。
所以,整个三团,之前有两个连的兄弟倒在了日军火力压制下。
尽管自己打赢了,但对日军强悍的战斗力,黄中信又走了新的认识。
如果自己不是仗着炮火优势,刚才的战斗,光凭日军步枪手精准的枪法都能给三团带来毁灭性打击。
放眼倒在阵地上的兄弟,不少人都是被日军步枪手直接爆头,非常惨烈。
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一本抗战军事小说,四百多万字,被封后重新上架,腾讯阅读和移动阅读都有发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三章 示弱
很快,统计损失情况的参谋长就跑过来报告道:“团长,全团一共战死324人,重伤失去战斗力88人,很多战死的兄弟都是被日军一枪毙命的。日军的枪法火炮厉害,进攻中都能打这么准,比我们当初碰到的俄军厉害太多了。”
黄中信点头肯定道:“我也感觉到了,如果不是仗着重炮和迫击炮,还有我们的新式战法,昨天我们绝对不可能一路势如破竹打到这里。还有刚才的战斗也是一样,如果不是迫击炮和后面的重炮,我们就算不被日军全歼也要被打得脱掉一层皮。”
参谋长摇摇头回答:“团长,四百人的伤亡,就算没达到脱一层皮的地步,那也是损失惨重。”
“我刚才统计了一下,除去配合特战队员操纵火炮的兄弟,我们还能动的已经不足八百人。继续守脚下这道防线肯定兵力不足,到处都是防御漏洞。”
“我的意思是,趁着日军被我们打退,马上收缩防线!”
黄中信眉头一皱反问道:“收缩防线就意味着我们要重新休阵地,日军会给我们这个时间吗?”
参谋长凝重的脸上难得露出一点笑容回答:“肯定够,刚才的战斗,我们打死了近三千日军,再加上重炮炸死的日军肯定是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三处集结地的几千日军都被我们用重炮炸散了,到处都是。别的不说,光日军把这些散兵收拢起来都要至少半小时。”
“这还是我们重炮不插手的情况,现在我们迫击炮也解放出来了,如果让炮兵盯着周围,哪里有日军集结的迹象就用炮轰,两个小时日军都集结不起来。”
“如果我是日军指挥官,这种情况下的最好选择就是退兵!”
黄中信本来就皱着的眉头这时候皱的就更深了,参谋长话一说完就脱口而出道:“绝对不能让日军退兵。我们一路突击到这里的目的是大量杀伤日军,如果日军退了,我们还怎么杀伤他们,怎么完成司令给我们团的任务。”
想想后,黄中信继续说道:“你刚才的话也提醒了我,刚才我们打得太猛了,很可能一下子就把日本人打怕了,不敢再进攻我们。”
“这……团长,那我们该怎么办?”参谋长也猛然反应过来,一脸焦急追问道。
黄中信想没想就回答:“只有一个办法,向日军示弱!”
“命令部队马上往后撤退,收缩防线,而且还要大张旗鼓的撤退,让周围的日军看到,认为我们损失惨重,兵力不足!”
“还有,从现在开始,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动炮!”
正等着部下收拢散兵的参谋长很快就收到消息。
迅速爬上一座视野还算开阔的小高地,举起望远镜就盯着三团阵地一动不动。
很快,参谋长阴沉的脸上就露出一抹笑容,对着旁边师团长就命令道:“命令两翼的两个联队长,迅速收拢散兵,准备对辽东军发动新一轮进攻!”
旁边的师团长没有领命,而是一脸担忧反问道:“参谋长,这会不会辽东军的一个阴谋!”
参谋长摇头回答:“不管是不是阴谋,现在情况对我们都非常有利,值得我们一试。我刚才算了一下,辽东军往后面抬的伤员和尸体至少有八百,来回好几遍才把伤员和尸体抬到后面。”
“辽东军一个团能有多少人,两千人,或者是三千人。除去炮兵,再除去一路进攻的损失,困守在这里的能有两千人,不,一千五百人就已经很多了。”
“从刚才战斗中辽东军暴露出来的火力判断,刚参加战斗的辽东军顶天一千五百人。”
“现在一下子去掉八百多人,我判断,我们面前的辽东军最多还有七百人有战斗力。”
师团长脸上的担忧并没有因为这句话而消散多少。
但参谋长说得他都看在眼里,根本没有理由进行反驳,只能带着担忧去下达命令。
日军参谋长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真的,但为了示弱日军,让他们相信自己损失惨重。黄中信直接命令两个连的部下假扮成伤员,由战友抬着往后撤退。如此一来,黄中信就让日军相信自己伤亡八百多人的事实,从而激起日军继续进攻的想法。
还真别说,这个办法起作用了。
因为没有炮兵骚扰,不到半小时,日军还剩下的四千来人就集结完毕。
参谋长自信这场进攻一定能消灭辽东军剩下几百残兵,除了留下几百人保护自己,剩下三千多人全部派出去。
和刚才的进攻一样,因为没有火炮,日军一上来就是几十挺重机枪进行火力压制。
这一次日军聪明很多,为了让重机枪在迫击炮炮击中坚持更长时间,日军给每一挺重机枪都准备了一个备用机枪阵地。
而且还让所有重机枪全部分散布置,避免在战斗中被炮火一锅端。
黄中信的眉头一皱自言自语道:“这一次日军聪明了很多,看来我们又要打一场硬仗了!”
“他们的重机枪太分散了,肯定要用比刚才更长的时间才能摧毁日军所有重机枪!说不定日军就利用多出来的这点时间冲到我们面前!”参谋长语气沉重回答。
黄中信则是一脸杀气回答:“那我们就用手榴弹招呼!通知各营连长,这场进攻大家要做好伤亡惨重的准备。只要日军进入射程,所有武器全部开枪!”
“另外,把配合特战中队操纵重炮的部队都掉回来,日军这次是倾尽全力进攻我们,后面没剩多少日军,重炮也就没有开炮的意义了!”
日军进攻部队一越过重机枪火力点,三团仅有的九挺重机枪就开枪了。
这时候,日军几十挺重机枪在迫击炮攻击下已经有四五挺被炸哑火,但剩下的重机枪仍然能做到四挺重机枪压制三团一挺重机枪。
所以,只要三团的重机枪一开枪,马上就能招来一串非常密集的子弹。
很多重机枪手刚握住机枪手柄,还没有打完半条子弹链,日军射来的重机枪子弹就把他打成马蜂窝。
可就算如此,机枪手仍然不要命的扑向机枪阵地。
他们都知道,这场反击一旦没有打好,部队就要同拥有优势兵力的日军进行近距离厮杀。搞不好,整个三团就要全部交代到这里。
而作为三团唯一可以挡住日军进攻步伐的重火力,如果他们不能在战场起到太大作用,那一场近距离厮杀一定避免不了。
重机枪子弹对于普通步兵来说绝对是致命的,半个子弹链的重机枪子弹飞向日军进攻部队,一下子就能扫倒一大片日军。
所以,这些重机枪手,每个人的战死都能杀死至少十个日军。
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一本抗战军事小说,四百多万字,被封后重新上架,腾讯阅读和移动阅读都有发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四章 恍然大悟
三团本来装备了30挺轻机枪,打退日军第一轮进攻从日军手里缴获轻机枪近二十挺。
近五十挺轻机枪开枪时,三个方向的日军已经被重机枪打死打伤两三百人。
尽管这时候的日军压制火力仍然很强大,一挺重机枪盯着辽东军一挺轻机枪或是重机枪,三团仍然多出来近三十挺轻机枪。
这些机枪在黄中信命令下,打一梭子子弹换一个轻机枪阵地,迅速在阵地前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可是,日军的不要命进攻,仍然让他们防线不断往前推进。
三个方向的日军连续损失近千人后,终于冲到阵前一百多米。
双方步枪手在这一瞬间,直接变成一个个忽然爆炸的火药桶,迅速用步枪进行还击。
这时,日军距离辽东军刚放弃的防线只有三十米不到。
看到部下因为完全暴露在守军枪口下,成片成片被射杀,带队大队长马上叫道:“快,继续进攻,往前面冲,冲到前面战壕我们就安全了,可以和守军对射。”
如果自己和辽东军一样有战壕进行掩护,部队伤亡一定会大大降低。日军剩下近两千人,只要有一点常识就明白这个道理。
看到日付出三四百人伤亡,好不容易冲进自己刚放弃的阵地。然后依托战壕同三团进行对射,三团伤亡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团长黄中信脸上不仅没有担忧,反而还闪过一丝冷笑。
对着身边参谋长果断命令道:“既然日军自己冲过来送死,那我们就成全他们。”
“通知后面的热战队,马上调整迫击炮射角,对我们刚放弃的阵地进行炮火覆盖。”
命令下达后,包括参谋长在内,很多人都瞪着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几十米外战壕。
很快,剧烈的爆炸就在战壕响起。
防守正面的八门迫击炮,只用了不到半分钟就打出了近百枚炮弹。
很快,躲在战壕里的日军就被笼罩在浓烈的硝烟之中。
忽然,一声明显比迫击炮炮弹更加剧烈的爆炸在日军藏身的阵地响起,跟着又有好几声爆炸响起,几股粗大的黑色烟柱,慢慢从硝烟中腾起来。
“成了,成功了,团长,你的办法成了。”参谋长一脸激动叫道。
“就算剩下的重炮炮弹不爆炸,光凭刚才爆炸的几颗重炮炮弹就能收走日军一两百条性命。至于剩下的日军,我们完全可以挡住他们。”
原来,部队撤出前面的阵地后,黄中信突发奇想,能不能在自己放弃的阵地上做一些手脚。
想法一出来,黄中信就开始思考怎么通过战壕给日军进攻部队以大量杀伤,并且让日军进攻部队不敢用这条战壕来藏身。
刚开始,黄中信的想法是在战壕埋一些炸药,因为炸药好引爆,只要炮弹落在炸药旁边,马上就能把炸药引爆,给周围日军造成毁灭性打击。
可找了好半天,黄中信并没有在日军重炮旅团阵地发现炸药。
如此一来,黄中信只能退而求其次用上好引信的重炮炮弹来替代炸药。
为了增加威力这些埋到战壕的炮弹全都是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上好引信头了朝下,屁股朝上。只要迫击炮直接命中炮弹屁股,或是炮弹炸起来的东西砸到炮弹屁股,马上就能引爆。
黄中信非常幸运,刚才的爆炸结束不到半分钟,又一串爆炸在战壕响起。
旁边的参谋长马上叫道:“团长,刚才又引爆了五枚重炮炮弹。两翼的炮击效果也不错,都引爆可差不多七八枚炮弹。”
黄中信也非常高兴,按照一枚重炮炮弹三十米杀伤范围来计算,一枚炮弹至少能让两边二十呢战壕里的日军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已经爆炸了二十多枚,足够给日军进攻造成惨重伤亡。
想到这里,脸上带着笑容的黄中信马上命令道:“通知特战队,不管还能不能引爆重炮炮弹,迫击炮再打一分钟后,继续对付日军重机枪火力点!”
一分钟对于二十门迫击炮而言,至少能打出去三百枚炮弹。
就算瞎猫撞死耗子,也能打中几枚重炮炮弹。
所以,炮击结束前,又有十二枚重炮炮弹被引爆。
阵地上的爆炸停下来后,敌我双方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样,同时停下来向对方射击。所有人都盯着战壕,等待硝烟散去。
这时候,一阵风帮了大家。浓烈的硝烟一被大风吹散,一副非常惨烈的画面就出现在敌我双方所有人面前。
刚才还只有一条战壕的阵地,这时候赫然出现几十个深度超过两米的巨大弹坑。弹坑周围,到处都是被炸得不成样子的尸体。
因为三团收缩防线时,属于三团将士的尸体都被抬到后方。眼前大家看到的密密麻麻尸体,毫无疑问,全部都是日军的。
黄中信盯着战场判断日军进攻部队还有多少实力,并且命令部队做好开枪准备。
不管日军还剩多少人,是继续进攻还是直接撤退,只要他们离开战壕,马上用子弹招呼。
同三团的信心满满,越打士气越高相比,日军参谋长和手下一群军官部下,全都楞楞的看着战场,张着嘴巴,一副不相信的表情。
足足过了半分钟,一直对这场进攻充满担忧的师团长赶紧建议道:“前面一定还有步枪将士躲在战壕里没有死。再让他们继续进攻已经没有意义了,我建议,命令他们马上撤退,能撤回来多少就撤回来多少。”
参谋长先是一愣,然后猛然反应过来命令道:“阴谋,这果然是一个阴谋。你还愣着干什么?马上让他们撤回来。”
命令下达后,参谋长并没有放松下来,继续命令道:“既然消灭不了这支孤军,辽东军主力又在赶来的路上,我们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必须马上调整,不然辽东军主力一到,我们就会腹背受敌。必须马上把这里的情况上报军长,让军长给两翼两个师团下达撤退命令。不然这两个师团肯定完了。”
说到这里,参谋长猛的拍了一下自己脑袋,然后一脸恍然大悟说道:“我明白了,这支辽东军根本不是孤军深入。他们的目的就是大量消耗我们,然后配合他们后面的主力,前后夹击,消灭我们。一定是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上当了,白白在这里损失七八千人。”
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一本抗战军事小说,四百多万字,被封后重新上架,腾讯阅读和移动阅读都有发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